富春山居图》之审美解读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30105549 上传时间:2020-04-25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11.9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富春山居图》之审美解读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富春山居图》之审美解读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富春山居图》之审美解读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富春山居图》之审美解读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富春山居图》之审美解读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富春山居图》之审美解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富春山居图》之审美解读(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富春山居图 观士人画 如阅天下马 取其意气所到 乃若画工 往往只取鞭策皮毛槽枥刍秣 无一点后发 看数尺许便倦 汉杰真士人画也 东坡题跋 跋宋汉杰画 元代画家黄公望 1269 1354 字子久 号一峰 大痴道人 江苏常熟人 擅长画山水 多描写江南自然景物 以水墨 浅绛风格为主 与吴镇 王蒙 倪瓒并称元四家 原系浙西廉访司一名书吏 因上司贪污案受牵连 被诬入狱 出狱后改号 大痴 从此信奉道教 云游四方 以诗画自娱 并曾卖卜为生 他学画生涯起步较晚 然由于生活坎坷 寒暖自知 所绘山水 必亲临体察 画上千丘万壑 奇谲深妙 有 富春山居图 九峰雪霁图 溪山雨意图 等传世 黄公望在此卷上有八行款识 至正

2、七年 仆归富春山居 无用师偕往 暇日于南楼援笔写成此卷 兴之所至 不觉亹亹布置如许 逐旋填劄 阅三四载 未得完备 盖因留在山中而云游在外故尔 今特取回行李中 早晚得暇 当为着笔 无用过虑有巧取豪敚者 俾先识卷末 庶使知其成就之难也 十年 青龙在庚寅 歜节前一日 大痴学人书于云间夏氏知止堂 此画始作于至正七年 1347 黄公望79岁 至题款时 至正十年 82岁 已历四年尚未完工 画卷在清顺治七年被藏主火焚以殉 幸被抢出而成两截 今剩山卷藏于浙江省博物馆 纵31 8厘米 横51 4厘米 焚余长图卷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纵33厘米 横636 9厘米 纸本 一由董源到黄公望再论 画山水宗董 巨 自成一家

3、 可入逸品 明陶宗仪 南村辍耕录 山水师董源 巨然 晚年变其法 自成一家 明朱谋垔 画史会要 五代巨然秋山问道图 黄公望丹崖玉树图 江南中主时 有北苑使董源善画 尤工秋岚远景 多写江南真山 不为奇峭之笔 其后建业僧巨然 祖述源法 皆臻妙理 大体源及巨然画笔 皆宜远观 其用笔甚草草 近视之几不类物象 远观则景物粲然 幽情远思 如睹异境 如源画落照图 近视无功 远观村落 杳然深远 悉是晚景 远峰之顶 宛有反照之色 此妙处也 宋沈括 梦溪笔谈 董源平淡天真多 唐无此品 在毕宏上 近世神品格髙 无与比也 峰峦出没 云雾显晦 不装巧趣 皆得天真 岚色郁苍 枝干劲挺 咸有生意 溪桥渔浦 洲渚掩映 一片江南

4、也 宋米芾 画史 黄公望 画山水诀 董源坡脚下多有碎石 乃画建康山势 董石谓之麻皮皴 坡脚先向笔画边皴起 然后用淡墨破其深凹处 着色不离乎此 石着色要重 董源小山石谓之矾头 山中有云气 此皆金陵山景 皴法要渗软 下有沙地 用淡墨扫 屈曲为之 再用淡墨破 一 点染与勾写 董源潇湘图局部 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局部 晋顾恺之女史箴图 唐摹本 局部 隋展子虔游春图局部 董源夏景山口待渡局部 董源夏景山口待渡局部 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局部 点染 景 因景生境 勾写 境 直现 勾染 点染形向意的转变董源之点染 皴法蕴于其中黄公望之勾写 对皴的提升与超越 二 实境与虚境 董源夏景山口待渡局部 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局部

5、董源潇湘图局部 董源潇湘图局部 董源潇湘图局部 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局部 二形象与笔墨 一 山石 疏简 郭熙早春图局部 夏珪溪山清远图局部 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局部 黄公望用墨不同于夏珪 二 树 由形到神 由封闭到开放 郭熙早春图局部 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局部 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局部 王诜烟江叠嶂图局部 三 水 由形到意 赵幹江行初雪图局部 马远十二水图之七 富春山居图之水法 山有三远 自山下而仰山颠 谓之高远 自山前而窥山后 谓之深远 自近山而望远山 谓之平远 高远之色清明 深远之色重晦 平远之色有明有晦 高远之势突兀 深远之意重叠 平远之意冲融而缥缥缈缈 其人物之在三远也 高远者明瞭 深远者细碎 平远者

6、冲澹 明瞭者不短 细碎者不长 冲淡者不大 此三远也 宋郭熙 郭思 林泉高致集 郭氏曰 山有三远 自山下而仰山上 背后有淡山者 谓之高远 自山前而窥山后者 谓之深远 自近山边低坦之山 谓之平远 愚又论三远者 有近岸广水 旷阔遥山者 谓之阔远 有烟雾溟漠 野水隔而仿佛不见者 谓之迷远 景物至绝 而微芒缥缈者 谓之幽远 宋韩拙 山水纯全集 山论三远 从下相连不断谓之平远 从近隔开相对谓之阔远 从山外远景谓之高远 黄公望 写山水诀 五 平远 郭熙论山 山水 大物也 人之看者 须远而观之 方见得一障山川之形势气象 大山堂堂 为众山之主 所以分布 以次冈阜林壑 为远近大小之宗主也 其象若大君赫然当阳而百辟

7、奔走朝会 无偃蹇背却之势也 长松亭亭为众木之表 所以分布 以次藤萝草木 为振挈依附之师帅也 其势若君子轩然得时 而众小人为之役使 无凭陵愁挫之态也 山大物也 其形欲耸拨 欲偃蹇 欲轩豁 欲箕踞 欲盘礴 欲浑厚 欲雄豪 欲精神 欲严重 欲顾盼 欲朝揖 欲上有盖 欲下有乘 欲前有据 欲后有倚 欲下瞰而若临观 欲下游而若指麾 此山之大体也 山欲高 尽出之则不高 烟霞锁其腰则高矣 林石先理会大松 名为宗老 宗老意定 方作以次杂窠小卉 女萝碎石 以其一山表之于此 故曰宗老 如君子小人也 郭熙窠石平远图 郭熙树色平远图 富春山居图之平远 三沈周之隔 沈周 仿黄公望 富春山居图 卷 纸本浅设色 纵36 8厘

8、米 横855厘米 作于明成化二十三年 1487 时年61岁 卷后自跋 大痴翁此段山水殆天造地设 平生不见多作 作辍凡三年始成 笔迹墨华当与巨然乱真 其自识亦甚惜 此卷尝为余所藏 因请题于人遂为其子干没 其子后不能有 出以售人 余贫又不能为直以复之 徒系于思耳 即其思之不忘 乃以意貌之 物远失真 临纸惘然 成化丁未中秋日 长洲沈周识 此卷流传有序 曾藏故宫博物院 现为私人藏 沈周在作此卷后一年夏又为樊舜举题所购黄公望 富春山居图 题 大痴黄翁 在胜国时以山水驰声东南 其博学惜为画所掩 所至三敎之人 杂然问难 翁论辩其间 风神竦逸 口如悬河 今观其画 亦可想见其标致 墨法笔法 深得董巨之妙 此卷全

9、在巨然风韵中来 后尙有一时名辈题跋 岁久脱去 独此画无恙 岂翁在仙之灵而有所护持耶 旧在余所 既失之 今节推樊公重购而得 又岂翁择人而阴授之耶 节推莅吾苏 文章政事 着为名流 雅好翁笔 特因其人品可尙 不然时岂无涂朱抹绿者 其水墨淡淡 安足致节推之重如此 初翁之画 亦未必期后世之识 后世自不无杨子云也 噫 以画名家者 亦须看人品何如耳 人品髙 则画亦高 古人论书法亦然 弘治新元立夏日 长洲后学沈周题 通过这种比较我们发现在沈周的画中笔墨变得是平淡 平易和平实了 富春山居图 原有的虚空则变得满实了 单位线条功能的隐退和笔墨体块化处理使得鲜活而真切的情感表达方式失去了 同时造化的微妙也被忽略 物象生动性的减弱使其内涵趋于贫乏 同时损伤了黄公望笔墨中的天真 进而使幽深的可能性也难以存在了 我们看到的黄公望自董源处发展而来的最为重要的贡献在沈周的 承继 之下均在一定程度上被重新 还原 而不复存在 我愿意相信这种还原是无意识的 不知不觉中的 因为沈周就没有在根本上读懂黄公望 结语 关于元画 元人的最大贡献是对山水体量的超越 笔墨的疏简是对逸追求的必然 元人之逸并非小我洒脱之致 而是对物我的整体超越 元人最为根本的追求是天真与幽深 在心源与造化的合一之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