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度春期高三下高考模拟语文卷(文档版有答案)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13010343 上传时间:2017-09-04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935.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2016学年度春期高三下高考模拟语文卷(文档版有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5-2016学年度春期高三下高考模拟语文卷(文档版有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5-2016学年度春期高三下高考模拟语文卷(文档版有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5-2016学年度春期高三下高考模拟语文卷(文档版有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5-2016学年度春期高三下高考模拟语文卷(文档版有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2016学年度春期高三下高考模拟语文卷(文档版有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2016学年度春期高三下高考模拟语文卷(文档版有答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秘密启用前2016 年重庆一中高 2016 届高三下期高考模拟考试语 文 试 题 卷 2016.5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 I 卷(阅读题)和第 II 卷(表达题)两部分,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 I 卷 阅读题甲 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 9 分,毎小题 3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 3 题从 ?月印万川 ?到 ?水月镜花?朱熹是 ?月印万川 ?诠释模式的开创者和执行者。他认为, ?五经 ?四书 ?等经典无别,若能参得透,都是 ?一理 ?。 ?一理 ?是万物与所有伦理纲常关系的

2、根本依据,但又是具体的,以特殊的样式展现于不同事物之中。解读圣人典籍,就是要弄清 ?一理 ?如何落实到个别事物之上,凝聚成个别的、具体的、所以然之理的。解经虽应立足文本,不能空发议论,但在弄懂文字内含具体之理后,还要由 ?下学 ?而上达 ?一理 ?。朱熹强调 ?情 ?与 ?理 ?、 ?事 ?与 ?理 ?的区分,挖掘儒家文本的道德追求与工夫进路的 ?分理 ?客观性,以保证其实施的有效性,进而为 ?一理 ?的普遍性存在找到现实依据。朱熹主张诠释经典时要 ?格物致知 ?。经由探究而掌握 ?物自身 ?,进而帮助主体意念 ?纯化 ?,达到 ?一理 ?的认知境界,同时将本心所具之理推广至事物上而体会事物之

3、理的状态。此方法的实质是将 ?下学上达 ?的为学顺序,变为 ?理一分殊 ?的逻辑推演。朱熹认为,经典之内既有 ?文理 ?又有 ?义理 ?。文理是文脉、内容与意义,而义理除了意义之外,更指道德性、价值性的真理。文本的基本内容与中心思想需要掌握,意义与真理更需要理解与领悟,其关键在于格物。 ?一理 ?的发现,在于日常 ?格物 ?的积累之中。陆九渊则提出 ?发明本心 ?的命题,认为解经首要的要求是学者先学会体证自己的本心。圣人与普通人心理 ?同构 ?,古之 ?一理 ?与今之 ?一理 ?相同,故经典是 ?此心此理 ?的具体化。解经是一个 ?求心 ?的过程,由于 ?心同、理同 ?,所以不同经典间只有文字

4、的差异,而无义理之不同。故文字训诂仅是经典诠释的初级阶段,解释者以心灵体察的方法领悟经典创作者的意图,把握 ?此心此理 ?的要义才是最终的目的。表面上看,陆九渊似乎将 ?理本论 ?转变为 ?心本论 ?的解释形上学,实则不然。 ?理 ?是一种客观存在的 ?公理 ?,是宇宙运行规则,亦是人类活动的最高法则,而 ?心 ?则是对根源性 ?理 ?的体认。 ?心 ?的道德感知来源于自身固有的 ?理 ?,它只是 ?理 ?的先在规定和表现。与 ?理 ?相比,?心 ?的地位仍处于第二位。即陆氏虽将 ?格物 ?之法转为 ?格心 ?之样式,但其实质仍在践行着 ?理一分殊 ?月印万川 ?的诠释路线。明代,儒家学风发生

5、转变, ?月印万川 ?式的解经悄然被 ?水月镜花 ?模式替代。?水月镜花 ?的特点是 ?贵意象 ?,坚持 ?书不尽言,言不尽意 ?,经典中的语言既真实又虚幻,诠释的关键在于,明确主观心志会超越客观文字。它将解经视为一种纯粹的向内实践,剖析文本获悉的伦理目标、修养原则均成为心志运作的边界或框架,所有的活动都是为了修炼主体心志本身,所谓?经学即心学? 。 学者在诠释经典时往往以体悟内心 ?良知? 为终极价值, 经典随之成为从属性的 ?影本 ?。因为形上本体 ?心 ?古今如一,而经典所依附的语言由于创作者自身的 ?历史性 ?与 ?不完美2 性 ?,总会存在某些不完整之处,故 ?六经 ?也可视为一种

6、?糟粕 ?,需要后来的诠释者不断加以修正、发挥。在此思想的指引下,解经的 ?随意性 ?增强,经文成为虚无化的东西,诠释只要能立足于本源性的 ?良知 ?之上,便就不用在意 ?所说的 ?距离 ?本文 ?多远。诠释经典的根本在于体证一种作为本体的宇宙心,此心是道德与存在的双重依据,是一切德目之所出。?水月镜花 ?式解经提升了诠释者的主体性,它强调经典诠释是体验之学,应以主体人格为中心而不是以文字解读为中心的活动。知识上的领略,只是内化经验,重要的是将领悟与心志相结合付诸实践。虽然它容易带来主体 ?成见 ?影响诠释效果的 ?理解之弊 ?,但它却将深受 ?存天理、灭人欲?观念压制的 ?人性 ?解放出来,

7、主体的价值意义得到彰显。它既是一种学术方法的变换,更是一种思想的启蒙。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朱熹认为, “五经” “四书” 所讲的具体之理虽然不同, 但同属 “一理” , 并认为解经时应由 “下学”而上达“一理”。B朱熹看到了儒家文本中的道德追求与工夫进路的客观性,因而通过强调“情”“事”“理”的区分来保证其实施的有效性。C 陆九渊认为人同此 “心” , 心同此 “理” , 故经典只是 “此心此理” 的具体化, 解经就是一个 “求心”的过程。D “水月镜花”式的解经模式往往以体悟内心“良知”为终极价值,经典于是变成了从属性的“影本”,成了修炼主体心志的契机。2下列理解和分

8、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朱熹主张的“格物致知”,实质是将“下学上达”的为学顺序,变为“理一分殊”的逻辑推演。B在陆九渊看来,“心”的道德感知来源于自身固有的“理”,只是“理”的先在规定和表现,与“理”相比,“心”的地位仍处于第二位。C 朱熹认为解经应立足文本, 陆九渊认为文字训诂仅是经典诠释的初级阶段, 二人的看法虽然有别,但在尊重经典的客观性这一点上还是有一致之处的。D “水月镜花” 式解经认为经典所依附的语言由于创作者自身的局限总会存在某些不完整之处,故需要后来的诠释者不断加以修正、发挥才能还原经典的“真意”。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朱陆二人的阐释模式都强调了“

9、理”的先在性、根本性,强调了解经时对“理”的体认,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压制了阐释者的主体性。B“水月镜花”式解经容易带来主体“成见”影响诠释效果的问题,但其对主体性的提升,实质上有思想启蒙的效果。C朱熹提出的“格物致知”本质上还是一种解经的学术思路,但他在此基础上推出“存天理、灭人欲”无疑就是思想僵化的表现。D朱熹主张由探究而掌握“物自身”进而帮助主体意念的“纯化”,而“镜花水月”式的解经则强调主体人格的中心地位,在主体的地位上,二者差别巨大。二、古代诗文阅读( 36 分)(一)文言文阅读( 1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 7 题。向雄字茂伯,河内山阳人也。父韶,彭城太守。雄初仕郡为主簿,

10、事太守王经。及经之死也,雄哭之尽哀,市人咸为之悲。后太守刘毅尝以非罪笞雄,及吴奋代毅为太守,又以少言遣系雄于狱。司隶钟会于狱中辟雄为都官从事 ,会死无人殡殓,雄迎丧而葬之。文帝召雄而责之曰: ?往者王经之死,3 卿哭王经于东市 , 我不问也。 今钟会躬为叛逆, 又辄收葬, 若复相容, 其如王法何?? 雄 曰 昔 者 先王 掩 骼 埋 胔 仁 流 朽 骨 当 时 岂 先 卜 其 功 罪 而 后 葬 之 哉 今 王 诛 既 加 于 法已 备 雄 感 义 收 葬 教 亦 无 缺 法立于上,教弘于下,何必使雄违生背死以立于时!殿下 仇枯骨而捐之于中野,为将来仁贤之资,不亦惜乎! ?帝甚悦,与谈宴而遣之

11、。累迁黄门侍郎。时吴奋、刘毅俱为侍中,同在门下,雄初不交言。武帝闻之,敕雄令复君臣之好。雄不得已,乃诣毅,再拜 曰: ?向被诏命,君臣义绝,如何? ?于是即去。帝闻而大怒,问雄曰: ?我令卿复君臣之好,何以故绝? ?雄曰: ?古之君子进人以礼,退人以礼;今之进人若加诸膝,退人若坠诸川。刘河内于臣不为戎首,亦已幸甚,安复为君臣之好! ?帝从之。泰始中,累迁秦州刺史,假赤幢、曲盖、鼓吹,赐钱二十万。咸宁初,入为御史中丞,迁侍中,又出为征虏将军。太康初,为河南尹,赐爵关内侯。齐王攸将归藩,雄谏曰: ?陛下子弟虽多,然有名望者少。齐王卧在京邑,所益实深,不可不思。 ?帝不纳。雄固谏忤旨,起而径出,遂以

12、愤卒。(晋书卷二十八)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 雄曰 /昔者先王掩骼埋胔 /仁流朽骨 /当时岂先卜其功罪而后葬之哉 /今王诛既加 /于法已备 /雄感义收葬 /教亦无缺 / B雄曰 /昔者先王掩骼埋胔 /仁流朽骨 /当时岂先卜其功罪而后葬之哉 /今王诛既加于法已 /备雄感义收 /葬教亦无缺 / C 雄曰 /昔者先王掩骼埋 /胔仁流 /朽骨当时 /岂先卜其功罪而后葬之哉 /今王诛既加 /于法已备 /雄感义收葬 /教亦无缺 / D雄曰 /昔者先王掩骼埋 /胔仁流 /朽骨当时 /岂先卜其功 /罪而后葬之哉 /今王诛 /既加于法 /已备 /雄感义收葬 /教亦无缺 / 5

1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 ,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 A从事有刺史属吏之称,主要职责是主管文书、察举非法,后从事改为参军。B汉代在长安东市处决判死刑的犯人,后来“东市”就指刑场。C殿下原来也是对天子的敬称,但汉代以后,演变为对太子、亲王的尊称。D再拜即拜两次,是古代一种隆重的礼节,一般只有向很尊贵的人才施再拜礼。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王经死后向雄痛哭于东市,钟会死后向雄又收殓安葬,文帝司马昭因此而责备向雄。B武帝曾下令让向雄与刘毅恢复“君臣之好”。向雄迫不得已,便到刘毅家里拜访他,但并未真心实意和刘毅交好。C向雄敢于直言进谏,引用先王做法来

14、为自己辩解,得到文帝的认可,免去了刑律之祸。D 对于向雄的进谏, 天子并没有采纳。 向雄极力进谏, 违背了圣旨, 向雄径自出宫, 后因愤懑而死。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 1)今钟会躬为叛逆,又辄收葬,若复相容,其如王法何?( 2)殿下仇枯骨而捐之于中野,为将来仁贤之资,不亦惜乎!( 二)古代诗歌阅读( 11 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8? 9 题。春 尽 韩 偓惜春连日醉昏昏,醒后衣裳见酒痕。细水浮花归别涧,断云含雨入孤村。4 人闲易有芳时恨,地迥难招自古魂。惭愧流莺相厚意,清晨犹为到西园。【注】韩偓官至翰林学士承旨,但后遭排挤,被贬淮州,后因避难投靠节度使王审知

15、。当时朱全忠弑帝,建立梁期,王审知接受梁的封号,韩偓离开王审知定居于闽南泉州。诗作于此时。招魂,语出楚辞招魂,原指祈祷死者复生的一种宗教仪式,这里只是一般地用作招致魂魄。8有人评价本诗颔联所用意象“兴寄深微”,请谈谈你的理解。( 5 分)9这首诗的后两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 6 分)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 分)( 1)范仲淹渔家傲 ?秋思中,表达词人思念家乡,以酒遣怀,然外患未平不得归家的两句是“ _, _。”( 2)苏轼赤壁赋中写作者与友人于扁舟中举杯共饮的句子是“ _, _。( 3)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描写阿房宫宫室依地而建、结

16、构精巧工致的句子是“ _,_”二、选考题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时必须用 2B 铅笔在答題卡上把所选大题题号后的方框涂黑。只能做所选定大題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題计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25 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 ? ( 4)题。 (25 分 ) 一阵风 冯骥才三岔河口那边那块地,各种吃的穿的用的玩的应有尽有,无奇不有。码头上的东西,一半是本地特产,一半是南来北往的船儿捎来的新鲜货;外来的玩意儿招引当地人,本地的土产招引外来客。于是,走江湖卖艺的都跑到这儿来赚钱吃饭,吃饭赚钱。可是,要想在这儿立足就不易了。谁知道嘛时候会忽然站出一位能人高人奇人?把你一脚踢一个跟斗。民国元年,一位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