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第一章地理基本技能第二节等高线地形图考点二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ppt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30092510 上传时间:2020-04-25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2.7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第一章地理基本技能第二节等高线地形图考点二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第一章地理基本技能第二节等高线地形图考点二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第一章地理基本技能第二节等高线地形图考点二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第一章地理基本技能第二节等高线地形图考点二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第一章地理基本技能第二节等高线地形图考点二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第一章地理基本技能第二节等高线地形图考点二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第一章地理基本技能第二节等高线地形图考点二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ppt(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节等高线地形图 考点二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 1 等高线地形图与河流 1 判断水系特征 山地常形成放射状水系 盆地常形成向心状水系 山脊常形成 山脊处等高线弯曲最大处的连线称为 山谷常有 发育 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向 根据山脊线作为河流的分水岭 可以确定河流的流域面积 2 判断水文特征 等高线密集的河谷 落差大 流速快 水能资源丰富 流水侵蚀强烈 陡崖处常形成瀑布 河流的流量与流域面积和山地所处的迎风坡 背风坡相关 分水岭 分水线 河流 相反 回归教材 2 等高线地形图与气候 1 气温差异 海拔升高100m 气温下降 已知某地气温和两地间的相对高度 计算另一地的气温 阳坡热量条件好 一般来说 同

2、一种垂直自然带 分布的上界高于 2 降水差异 迎风坡降水多于 3 光照差异 阳坡多于阴坡 同一种植被 分布上界高于 3 等高线地形图与生产实践 1 选点 水库 港口 航空港 气象站 疗养院等的选址 2 选线 公路 铁路 引水路线 管道等的选址 3 选面 农业区 工业区的布局 0 6 阳坡 阴坡 背风坡 阳坡 阴坡 1 2 核心考点 微专题一等高线地形图的综合应用 微专题二通视 微专题一 等高线地形图的综合应用 1 点 状地理事物的选址 2 线 状地理事物的选址 3 面 状地理事物的选址 例题1 2016 上海卷 等高线图可以反映一个地方的地貌特征 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 单位 m 图 1 图中主体

3、部分表示的地表景观最可能是 A 新月形沙丘B 山地梯田C 三角洲平原D 滨海沙滩 2 图中河流的流向及河流与水渠的关系是 A 河流自南向北流 河流水补给水渠B 河流自北向南流 河流水补给水渠C 河流自北向南流 水渠水汇入河流D 河流自南向北流 水渠水汇入河流 C B 解析 第 1 题 图示地区海拔较高 等高线分布较为均匀 水渠贯穿其中 判断是山地梯田 新月形沙丘的等高线是新月形的 呈闭合态 三角洲 滨海沙滩海拔低 等高线稀疏 选B 第 2 题 图中河流是区域的最低处 水渠是流向河流的 河谷处的等高线是向高处弯曲的 可判断河流自北向南流 选C 名师指津 等高线图判读 先看海拔高度 二看等高线分布

4、特点 再看等高线弯曲变化方向 图示地区海拔高 等高线分布均匀 判断是山地梯田 新月形沙丘 三角洲平原 滨海沙滩等高线与梯田不同 判断地形的起伏 一看海拔 二看等高线弯曲方向 图示地区海拔西高东低 水渠流向河流 河谷处等高线向高处弯曲 河流由北向南流 跟踪训练1 2016 湖南长郡中学高三月考 读等高 深 线地形图 回答 1 2 题 1 图中字母代表的地形 正确的是 A a 大陆坡B b 大陆架C c 海沟D d 海岭 2 人类活动主要集中在 A aB bC cD d解析 结合图中的经纬度及等深线数值判断 a处海拔在 200 0m 属于大陆架 b处是向c处的大洋底部延伸的地区 属于大陆坡 c处等

5、深线分布稀疏 表示大洋中心地势较平坦的洋盆 d处海拔比c处要高得多 属于海岭 即大西洋中脊 D A 跟踪训练2 2016 湖南长郡中学高三月考 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 读图 完成 1 3 题 1 该地区拟建一条公路 有人设计了一选线方案 如图 方案沿线甲 乙 丙 丁四处中明显不合理的有 A 1处B 2处C 3处D 4处 2 若按该方案修建公路 则方案沿线 地段夜晚最可能出现浓雾的是 A B C D 3 若要安排露营活动地点 就地形 水文特征判断 最不适宜的地点是 A WB XC YD Z B A D 解析 第 1 题 甲处合理 乙处过河点不在河流最窄处 且弯曲 不合理 丙处合理 丁没有沿等高

6、线延伸方向修 不合理 选B 第 2 题 处公路沿河流延伸 白天蒸发旺盛 水汽多 夜晚吹山风 降温快 易成雾 第 3 题 W在山坡脊线附近 靠近河流高地上 合适 X Y在山坡下开阔平坦较高地带 合适 Z在等高线密集的河谷地形中 坡较陡 不适合 选D 考向预测 等高线地形图判读与应用是地理学科最基本的技能 是分析区域地理事物成因 考虑地理事物布局的基本前提 今后将会加强综合考查的力度 微专题二 通视1 点 对 点 的通视 1 通过地形剖面图可以直观判断 在图上从观测点到目标点绘直线 若直线没有被任何地物所切断 表示通视良好 否则 不能通视 具体如下图所示 理想条件下 s c两点通视 s b两点不能

7、通视 2 等高线上密下疏的 凹形坡 两端能通视 等高线上疏下密的 凸形坡 两端不能通视 如下图所示 理想条件下 O A两点能通视 O B两点不能通视 2 点 对 面 的视野范围分析观测点所能观测视野范围与 点 对 点 通视的原理相同 区别在于 点 对 点 通视只考虑一条视线 而分析视野范围需要考虑360 的通视 以下图b点为例 受a d山峰阻挡 看不透a山峰的东南区域和d山峰西南区域 图中阴影区只表示b点看不到的d山峰西南区域 请同学们依此绘出b点看不到的a山峰东南区域 例题2 2016 拉萨市三中月考 数字高程模型是对地貌形态的虚拟表示 可描述地面高程信息 下图为某旅游区的数字高程模型图 图

8、中甲 乙 丙 丁四处观景平台视野最广的可能是 A 甲B 乙C 丙D 丁解析 结合图例可知 丙高程最高 为山顶 此处观景平台视野最广 甲 乙 丁三处海拔低 位于山谷或山坡处 受两侧山顶的阻挡 视野小一些 名师指津 解题关键在于结合图例将数字高程模型图转化为熟悉的等高线地形图 并从中解读出山顶 山谷 山脊等地形部位 C 跟踪训练3 2016 湖南十三校联考 红河哈尼梯田是以哈尼族为主的各族人民利用当地 一山分四季 十里不同天 的地理气候条件创造的农耕文明奇观 2013年6月 红河哈尼梯田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015年 哈尼梯田部分地区开始试行稻鱼鸭生态种养模式 将养鱼 种稻 养鸭相结合 经济效益

9、和社会效益显著 下列甲图为红河哈尼梯田局部等高线地形图 乙图为某摄影爱好者拍摄的红河哈尼梯田景观图片 读图 完成 1 2 题 1 梯田多位于山地阳坡 乙图中景观图片的拍摄地点最可能位于 A 点B 点C 点D 点 2 农民改用稻鱼鸭生态种养模式的直接目的是 A 节省劳动力B 提高经济收入C 促进生态循环D 提高土壤质量 C B 解析 第 1 题 由于太阳直射点是在南北回归线间移动的 所以北半球中纬度地带南坡为阳坡 北坡为阴坡 拍摄者应是站在西侧的高处拍摄的 图中 点在北坡看不到南坡 在山顶 方位不对 位于西北 可见图示梯田 点在谷地 需仰视 角度不对 选C 第 2 题 在水稻田中养鱼 鸭 经营方

10、式多样 单位面积产出增多 可以增加农民的收入 利于生态环境保护 选B 研题悟法 在等高线图中 隐性利用地形剖面图 值得我们多多挖掘 跟踪训练4 2016 湖南长郡中学高三月考 下图为黄土高原局部地区等高线图 实线是黄土表面等高线 虚线是黄土底面 基岩表面 等高线 单位 m 读图 回答 1 2 题 1 甲处黄土层的最大厚度可能达到 A 24B 34C 36D 42 2 3月21日傍晚 最有可能看到日落的地点是 A 甲B 乙C 丙D 丁 B C 解析 第 1 题 读图 根据等高线数值 可以判断甲地黄土表面海拔约830 835m之间 甲地的黄土底面海拔约在800 805m之间 所以黄土层厚度约在25 35m之间 选B 第 2 题 3月21日是春分 日出正东方向 日落正西方向 最有可能看到日落的是位于西侧山脊上的丙地 没有地形阻挡视线 C对 甲 丁两地有山脊或山峰阻挡 看不到日落 A D错 乙地位于山谷中 有丙处山脊阻挡 也看不到日落 B错 考向预测 以旅游 工程建设等为切入点 结合等高线地形图考查点 点 点 面的通视 题型上以选择题为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