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选修四同步学案:第三节 化学反应热的计算 Word版

上传人:lb2****090 文档编号:130091547 上传时间:2020-04-2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选修四同步学案:第三节 化学反应热的计算 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化学选修四同步学案:第三节 化学反应热的计算 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化学选修四同步学案:第三节 化学反应热的计算 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化学选修四同步学案:第三节 化学反应热的计算 Word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化学选修四同步学案:第三节 化学反应热的计算 Word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化学选修四同步学案:第三节 化学反应热的计算 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选修四同步学案:第三节 化学反应热的计算 Word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节 化学反应热的计算【今日目标】1、 理解盖斯定律,通过运用盖斯定律求有关的反应热,进一步理解反应热的概念。2、 综合运用反应热和盖斯定律的知识解决能量变化的实际问题【学习过程】一、盖斯定律1840年,盖斯(GHHess,俄国化学家)从大量的实验事实中总结出一条规律:化学反应不管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热是相同的。也就是说,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的始态(各反应物)和终态(各生成物)有关,而与具体反应进行的途径无关。如果一个反应可以分几步进行,则各分步反应的反应热之和与该反应一步完成时的反应热是相同的,这就是盖斯定律。 二、盖斯定律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有很重要的意义【思考】对于反应:

2、C(s)+ O2(g)=CO(g)因为C燃烧时不可能完全生成CO,总有一部分CO2生成,因此这个反应的H无法直接测得,根据盖斯定律设计一个方案反应的H。【提示】我们可以测得C与O2反应生成CO2以及CO与O2反应生成CO2的反应热:C(s)O2(g)=CO2(g);H=3935 kJmolCO(g)+ O2(g)=CO2(g);H=2830 kJmol讲根据盖斯定律.可以很容易求算出C(s)+ O2(g)=CO(g)的H。H1=H2+H3H2=H1H3=3935kJ/mol(2830kJ/mol)115 kJmol即:C(s)+ O2(g)=CO(g)的H=115 kJmol 【总结】盖斯定律

3、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有很重要的意义。有些反应的反应热虽然无法直接测得,但利用盖斯定律不难间接计算求得。例1、通过计算求的氢气的燃烧热: 【提示】如上图表:已知:H2(g)+O2(g)=H2O(g);H1241.8kJ/molH2O(g)H2O(l);H244.0kJ/mol根据盖斯定律,则HH1H2241.8kJ/mol(44.0kJ/mol)285.8kJ/mol例2、实验中不能直接测出由石墨和氢气生成甲烷反应的H,但可测出CH4燃烧反应的H1,根据盖斯定律求H4CH4(g)+2O2(g)CO2(g)+2H2O(l);H1=-893kJmol-1 (1)C(石墨)+O2(g)CO2(g);H2

4、=-3935kJmol-1 (2)H2(g)+O2(g)=H2O(l);H3=-285.8kJmol-1 (3)C(石墨)+2H2(g)CH4(g);H4 (4)提示设计如下图利用盖斯定律时,可以通过已知反应经过简单的代数运算得到所求反应,以此来算得所求反应的热效应。也可以设计一个途径,使反应物经过一些中间步骤最后回复到产物:因为反应式(1),(2),(3)和(4)之间有以下关系: (2)+(3)2-(1)=(4)所以 H4=H2+2H3-H1=-393.5 kJmol-1+2(-285.8) kJmol-1-(-893) kJmol-1=-74.8kJmol-1三、常见题型及解析题型一: 已

5、知一定量的物质参加反应放出的热量,计算反应热,写出其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例1、将3mol的气态高能燃料乙硼烷(B2H6)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固态三氧化二硼和液态水,放出649.5kJ热量,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又已知:H2O(g)=H2O(l);H244.0kJ/mol,则11.2L(标准状况)乙硼烷完全燃烧生成气态水时放出的热量是_kJ。解析:3mol乙硼烷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649.5kJ热量,则1mol乙硼烷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因此乙硼烷燃烧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为:。由于1mol水汽化需吸热44kJ,则3mol液态水全部汽化应吸热:,所以1mol乙硼烷完全燃烧产生气态水时放热:,则11

6、.2L(标准状况)乙硼烷完全燃烧产生气态水放出热量是:。随堂练习已知充分燃烧a g乙炔气体时生成1mol二氧化碳气体和液态水,并放出热量b kJ,则乙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 2C2H2(g)5O2(g)4CO2(g)2H2O(l); H2b kJ / molB. C2H2(g)5/2O2(g)2CO2(g)H2O(l); H2b kJ / molC. 2C2H2(g)5O2(g)4CO2(g)2H2O(l); H4b kJ / molD. 2C2H2(g)5O2(g)4CO2(g)2H2O(l); Hb kJ / mol题型二:利用盖斯定律求反应热例2、科学家盖斯曾提出:“不管化学

7、过程是一步完成或分几步完成,这个总过程的热效应是相同的。”利用盖斯定律可测某些特别反应的热效应。(1)(s,白磷)+ (2) 则白磷转化为红磷的热化学方程式_。相同的状况下,能量较低的是_;白磷的稳定性比红磷_(填“高”或“低”)。 解析:依题意求:;可设计如下反应过程:;据盖斯定律有=(-2983.2+4738.5)kJ/mol=-29.2kJ/mol,即;。白磷转化为红磷是放热反应,稳定性比红磷低(能量越低越稳定)。随堂练习由金红石(TiO2)制取单质Ti,涉及到的步骤为:TiO2TiCl4Ti 已知: C(s)O2(g)CO2(g); DH-393.5 kJmol-1 2CO(g)O2(

8、g)2CO2(g); DH-566 kJmol-1 TiO2(s)2Cl2(g)TiCl4(s)O2(g); DH+141 kJmol-1则TiO2(s)2Cl2(g)2C(s)TiCl4(s)2CO(g)的DH 。 题型三:根据一定量的物质参加反应放出的热量(或根据已知的热化学方程式),进行有关反应热的计算或比较大小。例3、已知下列两个热化学方程式:H2 (g) + 1/2 O2(g) = H2O (l) DH-285.8 kJmol-1 C3H8(g)+5O2(g) = 3 CO2(g) +4H2O (l) DH-2220 kJmol-1实验测得氢气和丙烷的混合气体共5 mol,完全燃烧时

9、放热3847kJ,则混合气体中氢气和丙烷的体积比是_,两者放出的热量之比约为_A、1:3 B、3:1 C、1:4 D、5:13解法一:十字交叉法解法二:估算排除法答案:BD随堂练习已知:;欲得到相同的热量,需分别燃烧固体碳和氢气的质量比约为A. 2:3.25 B. 12:3.25 C. 1:1 D. 393.5:241.8解析:由题意可列得方程 答案: B题型四:反应热大小比较 例4、在同温同压下,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的是A. B. C. D. 解析:反应热数值的大小与反应物、生成物的种类有关,与反应物物质的量的多少有关,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有关,还与反应时的外界条件有关。A选项:生

10、成物的状态不同,由于从气态水到液态水会放热,所以生成液态水比生成气态水放出的热多即;B选项:反应物的状态不同,由于从固态硫到气态硫要吸热,所以气态硫燃烧放出的热量比固态硫燃烧放出的热量多,即;C选项:生成物的种类不同,由于CO与O2反应生成CO2要放出热量,故;D选项:反应物的物质的量不同,前一反应的物质的量是后一反应的物质的量的2倍,故,即。答案选A、C。随堂练习氢气、一氧化碳、辛烷、甲烷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H2(g)1/2O2(g)H2O(l); H285.8kJ/molCO(g)1/2O2(g)CO2(g); H283.0kJ/molC8H18(l)25/2O2(g)8CO2(g)9H

11、2O(l);H5518kJ/molCH4(g)2O2(g)CO2(g)2H2O(l); H89.3kJ/mol相同质量的氢气、一氧化碳、辛烷、甲烷完全燃烧时,放出热量最少的是A H2(g) B CO(g) C C8H18(l) D CH4(g)题型五:利用键能计算反应热方法:H=E(反应物)E(生成物),即反应热等于反应物的键能总和跟生成物的键能总和之差。常人们把拆开1 mol某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看成该化学键的键能。键能常用E表示,单位是kJ/mol。例5CH3CH3CH2CH2H2;有关化学键的键能如下。化学键 CH CC CC HH键能(kJ/mol) 414.4 615.3 347.4

12、435.3试计算该反应的反应热解析:H =6E(CH)E(CC)E(CC)4E(CH)E(HH)=(6414.4347.4)kJ/mol(615.34414.4435.3)kJ/mol=125.6 kJ/mol这表明,上述反应是吸热的,吸收的热量为125.6 kJ/mol。【课堂练习及解析】1.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中正确的是( )A.等质量的硫蒸气和硫磺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的热量多B.氢气的燃烧热为285.8 kJmol-1,则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2(g)+O2(g)=2H2O(l) H285.8 kJmol-1C.Ba(OH)28H2O(s)+2NH4Cl(s) =BaCl2(s)

13、+2NH3(g)+10H2O(l) H0D.已知中和热为57.3 kJmol-1,若将含5 mol H2SO4的浓溶液与含1 mol 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要大于57.3 kJ【解析】:硫磺变成硫蒸气需要吸收热量;在101 kPa时,1 mol 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Ba(OH)28H2O固体与NH4Cl固体反应是吸热反应,则H0;H2SO4的浓溶液与NaOH溶液混合时要放热。 【答案】:D2.已知299 K时,合成氨反应N2(g)+3H2(g) =2NH3(g) H=92.0 kJmol-1,将此温度下的1 mol N2和3 mol H2放在一密闭容器中,在催化剂存在时进行反应。测得反应放出的热量为(假定测量过程中没有能量损失)( )A.一定小于92.0 kJ B.一定大于92.0 kJC.一定等于92.0 kJ D.无法确定【解析】:反应热是指反应完全进行时放出或吸收的热量,可逆反应是不能进行到底的,因此可逆反应放出或吸收的热量一定小于反应热。 【答案】:A3. 100 g碳燃烧所得气体中,CO占体积,CO2占体积,且C(s)+ O2(g)=CO(g) H=1135 kJmol-1,CO(g)+ O2(g)=CO2(g) H=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