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实验教案(超实用)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0090188 上传时间:2020-04-25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2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2015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实验教案(超实用)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14-2015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实验教案(超实用)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14-2015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实验教案(超实用)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2014-2015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实验教案(超实用)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2014-2015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实验教案(超实用)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2015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实验教案(超实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2015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实验教案(超实用)(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年级物理上册实验教案实验目录: 实验一、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3实验二、测量平均速度5实验三、声音的特性7实验四、固体溶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9实验五、水的沸腾12实验六、光反射时的规律13实验七、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5实验八、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7实验九、测量物质的密度19实验汇总:实验类型序号实 验 名 称年级课时探究实验1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八年级22测量平均速度八年级23声音的特性八年级34固体溶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八年级35水的沸腾八年级36光反射时的规律八年级27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八年级38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八年级39测量物质的密度八年级3实验一、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提出问题】1、怎样测量课本的长、

2、宽、厚度?2、如何测硬币的直径?周长?3、如何测细金属丝的直径?【设计实验】1、积累法:测课本的厚度(微小长度不便直接测量,先测出N张纸的总厚度或N匝金属丝的直径为D,再计算每一张纸的厚度或单根金属丝的直径为d=D/N。)2、替代法:测硬币的直径,如图21-1所示。3、测细金属丝的直径,如图21-2所示。(微小长度不便直接测量,先测出N匝金属丝的长度为L,再计算单根金属丝的直径为D=L/N。)所需器材:刻度尺、作业本、物理课本、细铜丝、硬币、三角板、纸条、针【进行实验】1、测量课本的长、宽、厚度课本的长(cm)课本的宽(cm)课本的厚(cm)2、测硬币的直径(画示意图如21-1所示)测得:1角

3、硬币直径为 ;5分硬币直径为 。3、测细铜丝的直径实验次数123线圈长度L1=L2=L3=线圈圈数N1=N2=N3=铜丝直径D1=D2=D3=平均值【评估与交流】如何正确使用刻度尺?(1) 使用刻度尺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量程、分度值和零刻度线是否磨损。(2) 用刻度尺测量时,尺要沿着被测长度,不利用磨损的刻度,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3) 测量结果由数值和单位组成。实验二、测量平均速度实验目的 1.测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2.测跑步和骑自行车的平均速度。实验原理实验器材实验方法与步骤1.测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图11.将小车置于斜面上一定高度处,让其自由往下运动

4、,小车将在平面上运行一段直线距离;2.用刻度尺测量出这段直线距离的长度,用停表测量出小车行驶这段直线距离所用的时间;3.根据公式计算出小车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S= , t= , = 2.测跑步和骑自行车的平均速度:1.用刻度尺测出某同学一步的距离,用以步代尺的方法测量操场跑道的实际长度;2.在操场的跑道上,测量跑步和骑自行车的平均速度;3.仿照前面,记录数据,利用公式计算出跑步和骑自行车的平均速度;甲学生姓名: 走一步的距离: ;绕操场跑道内道走一圈用多少步: ;操场跑道内道一圈的长度: 。乙学生姓名: 走一步的距离: ;绕操场跑道内道走一圈用多少步: ;操场跑道内道一圈的长度: 。操场跑

5、道的长度: 。(取平均值)丙学生姓名: 跑步绕操场跑道内道一圈所用时间: ;他(她)跑步的平均速度: 。丁学生姓名: 骑自行车绕操场跑道内道一圈所用时间: ;他(她)骑自行车的平均速度: 。问题与思考:你能设计一个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吗?请在下面画出来。解疑释惑当堂训练1.在“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图21.本实验的原理: ;2.本实验除图2所示的器材外,还缺 ;3.用刻度尺测出S=78cm,用停表测出t=2S,则本实验中的平均速度= m/s。图32.一个小球从斜面滚下,用闪频照相机每隔0.1s拍摄一次,记录小球运动情况的照片如图3所示。则小球从A点运动到D点用时_s,平均速度为_ _m/s,小球

6、整个运动过程中速度越来越_ _。【评估与交流】1、 实验中的斜面为什么要缓一些?2、 选择在斜面上滚动的物体重量为什么要小一些?实验三、声音的特性【提出问题】1、我们所接触到的各种声音中,有的听起来很尖、很刺耳,而有的听起来却很粗、很浑厚。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说,实际就是指音调的高低。既然声音都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那么又为什么会造成音调有高有低呢?音调的高低与哪些因素有关呢?2、在物理学中,声音的强弱叫做响度。不同的物体能发出不同响度的声音,相同物体也能发出响度不同的声音。那么声音的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呢?【猜想或假设】1、声音的音调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频率有关。2、声音的响度的大小与物体振动的振幅

7、有关。【设计实验】实验方案:物体的振动有两个参数:振幅和频率。振幅是指物体在一次振动中偏离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而频率是指物体一秒钟内振动的次数。所以音调的高低与响度的大小应该与这两个因素有关。为探究决定音调高低的因素,我们可以利用一把钢尺按在桌子边沿,使它一端悬空,通过改变钢尺伸出桌子边的长度来改变它振动的频率,并保证前后振动时振幅基本相同,观察声音的音调是否发生变化。在研究声音的响度与振幅的大小时,我们可以借助音叉来进行,通过改变音叉发出声音的响度,来观察音叉振幅的大小。但由于音叉的振幅较小,不便观察,我们可以利用乒乓球来放大其振幅。所需器材:课桌、钢尺(或锯条)、铁架台、乒乓球(或泡沫小球

8、)、细线、音叉【进行实验】实验步骤:(一)音调与频率的关系1、如图1-1那样,将一把钢尺(或锯条)紧紧按在桌子面上,使钢尺的一端伸出桌子边沿。用手拨动钢尺,听钢尺振动发出的声音,并观察钢尺振动的快慢(振动频率)。2、使钢尺伸出桌子边沿的长度增加或减小,再次拨动钢尺,且保持钢尺振动的幅度与上面的相同,观察钢尺振动的快慢,同时注意听声音的音调变化。3、将观察到的现象记录于表1中。表1实验次数伸出桌子边的长度钢尺振动的快慢音调的高低第一次第二次(二)决定响度大小的因素1、如图1-2所示,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触系在细线上的乒乓球(或泡沫小球),观察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2、改变音叉发声的响度,再将发声的音

9、叉快速轻触系在细线上的乒乓球,观察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再根据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来推断音叉振幅的变化。3、将观察到的现象记录于表2中。表2实验次数音叉发声的响度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音叉振动的幅度第一次第二次【分析和论证】1、声音的音调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频率有关。2、声音的响度的大小与物体振动的振幅有关。【评估与交流】1、在本次探究中,你的猜想与结论是否相同?如有出入,原因何在?2、还可以利用哪些器材完成声音的响度与振幅的关系的实验?实验四、固体溶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提出问题】有很多物质在熔化时是先变软后再慢慢变成可流动的液体的,如蜡、橡胶、沥青等;而有些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没有变软、变稀的过程,而是直

10、接变成液态,如冰、海波、铁、锡等,那么:1、不同物质在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是否相同?2、不同物质熔化时的熔点是否一样?3、物质由液态变化为固态时,温度变化规律是否相同?【猜想或假设】1、 不同物质在熔化时虽然状态变化过程有些不同,但要加热温度都会上升。2、 不同物质熔点不同。3、 物质凝固时,温度变化有无规律可循,取决于物质的种类。【设计实验】1、把一定量的海波和蜡分别放入试管中后,放在火焰上加热,然后用温度计测量它们的温度变化,每隔一分钟记录一次温度。2、把海波已熔化的试管放入冷水中冷却,再每隔一分钟记录一次温度。所需器材:酒精灯、试管两支、烧杯、水、温度计、铁架台、石棉网、火柴、海波、蜡、钟

11、表【进行实验】1、 研究海波的熔化温度,每隔一分钟记录一次温度,把结果记录在下列表格中。时间/min012345海波的温度/蜡的温度/2、如图5-2、图5-3所示,用方格纸上的纵轴表示温度,温度的数值已经标出;横轴表示时间,请写出。根据表中各个时刻的温度在方格纸上描点,然后将这些点用平滑曲线连接起来,便得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根据你对实验数据的整理和分析,总结海波和蜡在熔化前、熔化中和熔化后三个阶段的温度特点。3、研究液态的海波和蜡在凝固时的温度变化,每隔一分钟记录一次温度,并把相应的数据记录在下表中:时间/min012345海波的温度/海波的状态时间/min012345蜡的温度/蜡的

12、状态【分析和论证】1、 分析实验1中的数据,得出结论是:2、 分析实验2中的图像,比较得出结论是:3、 分析实验3中的数据发现:时间/min温度/20304050图5-3记录蜡熔化时温度变化的方格纸图5-2记录海波熔化时温度变化的方格纸时间/min温度/20304050实验五、水的沸腾【提出问题】1、 你认真观察过水的沸腾吗?水在沸腾时有什么特征?2、 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温度是不是会越来越高?3、 水的沸点是否是个定值?【猜想或假设】1、 水沸腾时,伴随着大量气泡上升。2、 水沸腾前温度一直上升,水沸腾时温度可能保持不变。3、 水的沸点可能与大气压强有关系。【设计实验】为了证实上述猜想1、2,设计如图6-1研究水沸腾的实验装置(一);图6-2所示的实验装置(二)是为了验证猜想3而设计的。所需器材:烧杯、水、温度计、铁架台、石棉网、酒精灯、火柴、中心有小孔的纸板、钟表【进行实验】1、 用实验装置(一)把烧杯中的水加热至沸腾。从90开始,每隔一分钟记录一次温度,并把它填入下表中,然后在方格纸上作出温度和时间关系的曲线,如图6-3。时间/min012345水的温度/温度/时间/min9095100105图6-3记录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方格纸2、用实验装置(二)甲把水加热至沸腾时,温度计的示数T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