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控制与自动化仪表(第3版)第1章PPT课件

上传人:资****亨 文档编号:130044289 上传时间:2020-04-24 格式:PPT 页数:80 大小:8.8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过程控制与自动化仪表(第3版)第1章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80页
过程控制与自动化仪表(第3版)第1章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80页
过程控制与自动化仪表(第3版)第1章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80页
过程控制与自动化仪表(第3版)第1章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80页
过程控制与自动化仪表(第3版)第1章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8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过程控制与自动化仪表(第3版)第1章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过程控制与自动化仪表(第3版)第1章PPT课件(8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过程控制与自动化仪表 西安理工大学杨延西2017制作 目录 第1章绪论第2章过程参数的检测与变送第3章过程控制仪表第4章被控过程的数学模型第5章简单控制系统的设计第6章常用高性能过程控制系统第7章实现特殊工艺要求的过程控制系统第8章复杂过程控制系统第9章基于网络的过程计算机控制系统第10章典型生产过程控制与工程设计 主要参考书施仁 自动化仪表与过程控制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3潘永湘 过程控制与自动化仪表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7历玉鸣 化工仪表与自动化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3马昕 深入浅出过程控制 小锅带你学过控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3戴连奎等 过程控制工程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2

2、本章要点 1 掌握过程控制的概念 要求和任务 了解过程控制的发展状况 2 掌握过程控制系统的组成 特点 类型及其性能指标 3 了解过程控制系统设计步骤和仪表的类型与发展 4 掌握仪表的信号制及防爆系统的构成 电站锅炉及其辅助设备系统 电站锅炉及其辅助设备系统简图 煤斗 给煤机 磨煤机 空气预热器 排粉风机 燃烧器 炉膛 水冷壁 屏式过热器 高温过热器 低温过热器 省煤器 除尘器 吸风机 烟囱 送风机 汽包 下降管 顶棚过热器 排渣室 电站锅炉及其辅助设备系统简图 直拉单晶炉工艺 直拉单晶模拟演示 太阳能光热发电过程 第1章绪论 过程控制 Processcontrol 是指连续生产过程的自动控制

3、 石油 化工 水利 电力 冶金 轻工 纺织 制药 建材 核能 环境工程等许多领域的自动控制系统 都属于过程控制系统 连续生产过程的特征是 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流体在连续 或间歇 的流动过程中进行着物理化学反应 物质能量的转换或传递 例如室内温度的控制 图1为人工控制室温 假设在冬季 室内加温是通过热水加热器 将送风加热后源源不断送往恒温室 为保证恒温室温符合要求 操作人员要随时观察温度计的指示值 并随时判断和决定如何操作阀门来保证恒温要求 然后进行操作 在此人的作用可分为三步 眼看脑想动手 眼看 用传感器或变送器将温度信号转换为控制器可接受的信号 脑想 控制器将输入的实测温度信号和要求值进行比较

4、相减求偏差 并按偏差值计算出控制量 动手 人工调整阀门开口 执行器完成控制器命令 人工控制受制于人的经验和注意力 控制不精确 而自动控制按设定好的方案进行计算控制 可以做到精确的 恰当的控制 过程控制系统的定义 为实现对某个工艺参数的自动控制 由相互联系 制约的一些仪表 装置及工艺对象 设备构成的一个整体 图2为室温自动控制系统 自动化仪表代替了人 一般用原理框图来表示控制系统原理 如图2的室温控制系统是由温度变送器 控制器 电动调节阀和加热器及房间组成 用通用名称表示为 过程控制系统的主要任务是 对生产过程中的重要参数 温度 压力 流量 物位 成分 湿度等 进行控制 使其保持恒定或按一定规律

5、变化 过程控制系统原理方框图 1 被控参数 亦称系统输出 y t 被控过程内要求保持稳定的工艺参数 2 控制参数 亦称操作变量 控制介质 q t 使被控参数保持期望值的物料量或能量 3 干扰量f t 除被控参数外 作用于被控过程并引起被控参数变化的各种因数 4 设定值r t 与被控参数相对应的设定值 5 反馈值z t 被控参数经测量变送后的实际测量值 6 偏差e t 设定值与反馈值之差 7 控制作用u t 控制器的输出值 过程控制系统的组成 1 1过程控制的特点过程控制系统具有以下特点 1 控制对象复杂 控制要求多样 2 控制方案丰富 3 控制对象大多属于慢过程 4 大多数工艺要求定值控制 5

6、 大多使用标准化的检测 控制仪表及装置 1 2过程控制的发展概况过程控制的发展历程 就是过程控制装置 自动化仪表 与系统的发展历程 1 2 1过程控制装置与系统的发展过程1 局部自动化阶段 20世纪50 60年代 自动化仪表安装在现场生产设备上 只具备简单的测控功能 适用于小规模 局部过程控制 特点 自动化仪表划分成各种标准功能单元 按需要可以组合成各种控制系统 控制仪表集中在控制室 生产现场各处的参数通过统一的模拟信号 送往控制室 操作人员可以在控制室监控生产流程各处的状况 适用于生产规模较大的多回路控制系统 2 模拟单元仪表控制阶段 20世纪60 70年代 渭河电厂 巴基斯坦贾姆肖罗电厂

7、哈尔滨伊兰煤气 3 集散控制阶段 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今 计算机的出现 大大简化了控制功能的实现 最初 人们设想用一台计算机取代所有回路的控制仪表 实现直接数字控制 DDC DirectDigitalControl 但DDC系统的故障危险高度集中 一旦计算机出现故障 就会造成所有控制回路瘫痪 使生产过程风险加大 因此 DDC系统并未得到广泛应用 80年代初 随着计算机性能提高 体积缩小 出现了内装CPU的数字控制仪表 基于 集中管理 分散控制 的理念 在数字控制仪表和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基础上 开发了集中 分散相结合的集散型控制系统 DCS DistributedControlSystem DC

8、S系统实行分层结构 将控制故障风险分散 管理功能集中 得到广泛应用 随着CPU进入检测仪表和执行器 自动化仪表彻底实现了数字化 智能化 控制系统也出现了由智能仪表构成的现场总线控制系统 FCS FieldbusControlSystem FCS系统把控制功能彻底下放到现场 依靠现场智能仪表便可实现生产过程的检测 控制 而用开放的 标准化的通信网络 现场总线 将分散在现场的控制系统的通信连接起来 实现信息集中管理 巢湖电厂目前运行室 兰州石化 过程控制实验室 1 2 2过程控制策略与算法发展伴随着自动化仪表的发展 过程控制策略与算法也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历程 以经典控制理论为基础的PID P

9、roportionalIntegralDerivative 控制算法 由单回路控制发展了串级控制 比值控制 前馈控制 均匀控制 Smith预估控制及选择性控制等控制策略 随着现代控制理论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 解耦控制 推断控制 预测控制 模糊控制 自适应控制等控制策略与算法 也日趋完善 现代自动控制技术的主要特点 1 功能综合化 控制与管理一体化已成为趋势 其应用领域和规模越来越大 2 技术密集化 系统集成化 是控制技术 通讯技术 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3 系统的智能化程度日益提高 控制精度越来越高 控制手段日益丰富 国内外著名仪表生产企业 西安仪表厂 四川仪表公司 上海仪表公司 Foxbo

10、ro Siemens Rosemount Honeywell等公司 1 3过程控制系统分类及其性能指标1 3 1过程控制系统的分类过程控制系统有多种分类方法 按所控制的参数来分 温度控制系统 压力控制系统 流量控制系统等 按控制系统所处理的信号方式来分 模拟控制系统与数字控制系统 按控制器类型来分 常规仪表控制系统与计算机控制系统等 但在讨论控制原理时 常用的分类方法是按设定值的形式或系统的结构特点分类 1 按设定值的形式分类1 定值控制系统 设定值恒定不变 2 随动控制系统 设定值随时可能变化 3 程序控制系统 设定值按预定的时间程序变化 2 按系统的结构特点分类1 反馈控制系统 闭环控制系

11、统 将被控变量输入到控制器 形成闭环 具有被控变量负反馈的控制系统 如 反馈控制系统是过程控制最基本的结构形式 2 前馈控制系统 开环控制系统 控制系统没有被控变量负反馈 不将被控变量引入到控制器输入端 如 开环控制系统原理框图 3 复合控制系统前馈与反馈相结合 优势互补 如 前馈 反馈复合控制系统原理框图 1 3 2过程控制系统的性能指标当被控对象受到干扰 被控变量发生变化时 控制系统抵制干扰 纠正被控变量的过程 反映了控制系统的优劣 为此 要有评价控制系统的性能指标 控制系统的性能指标是根据工艺对控制的要求来制定的 概括为稳定性 准确性和快速性 1 3 2 1稳态与动态1 稳态 把被控变量

12、不随时间变化的平衡状态称为系统的稳态 静态 当自动控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均恒定不变时 系统就处于一种相对稳定的平衡状态 系统的各个环节也都处于稳定状态 但生产还在进行 物料和能量仍然有进有出 只是平稳进行没有改变 静态特性 静态时系统各环节的输入输出关系 2 动态 把被控变量随时间变化的不平衡状态称为系统的动态 即控制系统从一个平衡状态过渡到另一个平衡状态的过渡过程 当干扰破坏了系统的平衡时 被控变量就会发生变化 而控制器 控制阀等自动化装置就要产生控制作用来使系统恢复平衡 动态特性 在动态过程中系统各环节的输入输出变化关系 1 3 2 2控制系统的过渡过程控制系统的输入变化后 系统从原来的平衡

13、状态 经过动态过程到达新的平衡状态的动态历程称为系统的过渡过程 系统的过渡响应受内部和外部两种因素的影响 1 内部因素 系统特性系统的特性是由系统中各环节的特性和系统的结构所决定的 2 外部因素 输入信号在系统特性一定的情况下 被控变量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取决于系统的输入信号 生产中 出现的干扰信号是随机的 但在分析和设计控制系统时 为了充分体现系统的特性和分析方便 常选择一些特定的输入信号 其中常用的是阶跃信号和正弦信号 阶跃信号的输入突然 对被控变量的影响也最大 如果一个控制系统能够有效地克服这种干扰 那么对其它比较缓和的干扰也能很好地克服 阶跃信号的形式简单 容易实现 便于分析 实验和计算

14、故更多使用阶跃信号 如图 输入信号在t 0时 阶跃上升幅度为A 其后保持 表达为 f t Au t 在阶跃输入的扰动作用下 定值控制系统过渡过程有四种形式 单调衰减过程被控变量在给定值的一侧作单调变化 最后稳定在某一数值上 振荡衰减过程被控变量上下波动 但幅度逐渐减少 最后稳定在某一数值上 等幅振荡过程被控变量在给定值附近来回波动 且波动幅度保持不变 振荡发散过程被控变量来回波动 且波动幅度逐渐变大 离给定值越来越远 过渡过程的分类 1 稳定的过渡过程单调过程和衰减振荡过程是稳定的过渡过程 被控变量经过一段时间后 逐渐趋向原来的或新的平衡状态 衰减振荡过程的过渡过程较短 经常采用 单调过程的过

15、渡过程较慢 被控变量长时间地偏离给定值 一般不采用 只是在生产上不允许被控变量有波动的情况下才采用 2 不稳定过渡过程发散振荡过程中 被控变量不但不能达到平衡状态 而且逐渐远离给定值 它将导致被控变量超越工艺允许范围 这是生产上所不允许的 3 临界过渡过程处于稳定与不稳定之间 一般也认为是不稳定过程 生产上一般不采用 只是某些控制要求不高的场合 如位式控制时 只能达到这种效果 1 3 2 3控制系统的性能指标对控制系统的性能评价 是根据工艺对控制过程结果的要求来衡量的 控制系统的过渡过程曲线是评价控制系统品质的样本 最典型的控制性能测试是给系统输入一个阶跃信号 观察其阶跃响应的品质 阶跃响应分

16、给定阶跃响应和干扰阶跃响应两类 其阶跃响应曲线有所不同 但反映的控制系统的性能指标是一致的 干扰阶跃响应和给定阶跃响应的区别 1 系统阶跃响应的单项性能指标单项性能指标包含了对控制系统的稳定性 准确性和快速性三方面的评价 控制性能指标有单项指标和综合指标两类单项性能指标以控制系统被控参数过渡过程的单项特征量作为性能指标 而偏差积分性能指标则是一种综合性指标 由于在多数情况下 都希望得到衰减振荡过程 所以以衰减振荡的过渡过程形式为例 讨论控制系统的品质指标 1 衰减比n和衰减率 设第一个波峰值为y1 第二个波峰值为y2 衰减比n和衰减率 是表示系统稳定程度的指标 n大于1 则系统是稳定的 随着n的增大 过渡过程逐渐由衰减振荡趋向于单调过程 试验证明 衰减比在4 1到10 1之间时 过渡过程的衰减程度合适 过渡过程较短 衰减比n与衰减率 之间有简单的对应关系 n 4 1 10 1就相当于 75 90 最大动态偏差是控制系统动态准确性指标 2 最大动态偏差y1和超调量 最大动态偏差表示系统瞬间偏离稳态值的最大程度 即 y1 ymax y 有时也采用超调量 来表示被控参数偏离稳态值的程度 的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