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县太平民族初级中学科技楼工程项目实施建议书

上传人:l**** 文档编号:129973260 上传时间:2020-04-24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县太平民族初级中学科技楼工程项目实施建议书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某县太平民族初级中学科技楼工程项目实施建议书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某县太平民族初级中学科技楼工程项目实施建议书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某县太平民族初级中学科技楼工程项目实施建议书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某县太平民族初级中学科技楼工程项目实施建议书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某县太平民族初级中学科技楼工程项目实施建议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县太平民族初级中学科技楼工程项目实施建议书(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鹤峰县太平民族初级中学科技楼工程项目建议书二八年九月项目名称:鹤峰县太平民族初级中学科技楼工程项目业主:鹤峰县太平民族初级中学法人代表:李先云参加编审人员:杨万军 龚爱民 彭清柏 李先云 熊昌越张学义 罗卫民 张代权 张 俊 审 核:杨万军 龚爱民 彭清柏鹤峰县发展与改革局编制单位:鹤峰县建设局 鹤峰县教育局目 录第一章 总论一、项目简介二、项目业主及法人代表三、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四、编制依据第二章 项目社会经济状况一、鹤峰县县域社会经济概况二、太平乡乡域社会经济概况三、鹤峰县教育发展概况四、鹤峰县太平民族初级中学基本情况第三章 项目概况一、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二、项目

2、实施的可行性三、投资预算第四章 建设内容及规模第五章 环境保护与安全节能一、编制依据与标准二、环境保护三、环境影响分析四、安全节能第六章 项目设计与招投标一、项目设计二、招投标方案第七章 项目建设效益分析附件:1、学校平面图;2、学校规划图;3、项目设计方案;4、相关资料。第一章 总 论一、项目简介1.项目名称:太平民族初级中学科技楼2.项目地点:鹤峰县太平民族初级中学校院内3.项目建设性质:新建4.项目建设方案:(1)学校危房拆出后,在原址新建科技楼一栋,框架四层,面积1600平方米。(2)建设工期:2008年10月2009年8月。二、项目业主及法人代表1.项目业主:鹤峰县太平民族初级中学2

3、.法人代表:李先云三、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鹤峰县太平民族初级中学科技楼建设项目总投资160万元,其中:申请国家项目资金100万元,县内筹措60万元。四、编制依据:(一)编制依据1、依据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关于印发西部地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教财20043号)。2、州发改委关于组织申报2008年全省“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省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通知(2008年7月24日)。3、国家计委、建设部颁布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案与参数;4、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与经济评价手册;5、国家建设部、教育部颁布的农村中小学建设标准;6、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7、湖北省教育事

4、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计划;8、项目业主提供的有关基础资料。(二)编制原则通过项目实施,彻底缓解教学用房严重不足的现状,确保教学辅助用房规范、坚固、美观、适用、够用。为太平乡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提供保障。第二章 项目社会经济状况一、鹤峰县县域社会经济概况1、地理位置鹤峰县位于鄂西南边陲,地处东径10945-11038,北纬2938-3014。东与五峰接壤,西与宣恩毗邻,南与湖南桑植、石门接界,北与巴东、建始、恩施相连。距省城武汉市603公里,距州府恩施城178公里。2、自然条件县境东西长85公里,南北宽67公里,国土面积2892平方公里,耕地仅占7.6,水域1.5,山地88.9,道路、房宅等占地2。境

5、内地形西北高,东南低,山岳连绵,沟壑纵横,多山间小盆地。平均海拔1147米,最高海拔2095.6米,最低海拔194.6米,高低差1901米。省道鸦来线由东至西贯穿县城,341省道由南至北经县城与巴鹤线相连,全县基本实现通乡油路,95以上的行政村通车。3、资源状况鹤峰是资源大县,人均富硒茶产量居全省第一;人均水能资源占有量居全省第一;人均用材林、经济林占有量居全州第一;可露天开采的磷矿储量11.78亿吨,是全国四大磷矿湘鄂磷矿的重要组成部分;野生薇菜年出口量占全省的70%以上;“稀世山珍”葛仙米全国独有;野生箬叶出口量全省第一。鹤峰还是世界最大硒资源基地的主要组成部分。4、社会经济概况全县辖7乡

6、2镇1个开发区(八峰),198个行政村,总人口22.02万人,其中以土家族、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人口占70.9%。1983年被定为苏区县,1986年、1994年两轮被定为国家级贫困县,1996年被定为湖北省12个特困县之一,2002年被定为国家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国家首批星火西进科技示范县,是农业部8个定点扶贫县之一。近几年来,鹤峰县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一主三化”方向,抢抓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新一轮扶贫开发、农业综合开发等机遇,全力推进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取得了较大成绩。2007年,全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6.19亿元(2000年价),实现财政收入1.12亿元,人均GDP为7

7、358元,农民人平纯收入2202元。鹤峰县属国家贫困县县之一,又是国家新一轮扶贫开发重点县和国家首批星火西进科技示范县,但是由于地域偏僻,交通闭塞,经济基础薄弱,社会经济发展缓慢。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和当地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动了该县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步伐,特别是中央关于西部大开发的政策出台后,鹤峰县被列入了西部大开发的范围,给鹤峰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二、太平乡乡域社会经济概况1、太平乡位于鹤峰县西北面,素有鹤峰“西大门”之称,距县城仅17公里,是鹤峰县建材工业园区和省级重点建设的边贸口子镇之一。该乡西、北、东分别与与宣恩县、中营乡、容美镇接壤,南与湖南桑植县毗邻,是两省三县的交汇

8、处,距世界遗产风景区张家界仅150公里。全乡国土总面积295.3平方公里,其中林地面积243平方公里,耕地19254亩,境内山川秀美,旅游资源丰富,有全国红色精品旅游线的精品景点贺英殉难处、盛联钧烈士陵园、李家湾中央分局会议旧址、营房坪七烈士之墓等。是高山、二高山、低山三者兼有的地区,以二高山居多。全乡辖17个村,85个村民小组,总户数5086户,总人口16555人。其中:农业人口15358人,劳动力8477人,常住外出务工人员在4000人左右,2007年乡域生产总值1.62亿元,农民人平纯收入2005元,人均粮食500公斤。2、太平乡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光荣的革命历史。解放战争时期,我国老一

9、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贺龙、关向应曾在此进行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其足迹遍布该乡所有的山山水水,贺英殉难处距校仅2.5公里,中央分局旧址距校约3公里至今立牌保护,盛联钧烈士陵园距校仅500米,是红色教育的鲜活教材,同时也激励着该乡16000余名土、苗儿女在这片红色土地上不懈劳作、兴建家园,尤其是在当今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教育切实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发挥着重大作用,该乡现已成为湖北省新农村建设示范点,人民生产、生活水平得到极大的提高。3、太平乡自建乡已来,历届乡党委、政府带领全乡人民自力更生,艰巨创业,奋发图强,全乡经济社会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基础设施明显改善,支柱产业建设势头强劲,全乡以烟叶、中药材、魔芋

10、为主的支柱产业逐渐强盛,随着工业园区的落户,有力地拉动了地方经济发展,现全乡人民群情高昂、忘我工作、勤劳致富,在党的富民政策的阳光照耀下,充分发挥地域优势、人才优势、产业优势,一个崭新的、富有希望的太平正在崛起。全乡农民群众已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正在向小康社会迈进,是鹤峰县最具发展潜力的乡镇之一。三、鹤峰县教育发展概况“十五”期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我县教育改革不断深化,教育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十五”期间的几项主要指标均提前或超额完成。一个具有山区特点和民族特色的、从幼儿教育到高中阶段教育、从职前教育到职后教育的多形式、多层次的地方教育体系已基本形成。目前,

11、全县103所中小学中,有农村寄宿制学校56所,其中,普通高中二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一所,小学37所,初级中学7所,九年制学校9所(民办1所),约占全县农村中小学总数的54.4;在全县33023名中小学生中,有寄读学生18492人,占全县农村中小学在校学生总数的63%。目前全县小学入学率达100%,初中毛入学率达96.3%; 初等教育和初级中等教育完成率达到国家“普九”验收标准。经过调整,全县校点布局已趋于合理,中小学教育的布局与规模能基本满足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全县现有在职教职工1946人。“十五”期间通过各类学历培训和实施继续教育工程,全县小学、初中、高中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达到了99.6

12、% 、94.3%和64%,中小学教师队伍的学历和整体素质有了明显的上升。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十五”期间,财政对教育拨款的增长高于地方财政收入的增长;年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小学由558元增长1705元,初中由688元增长到2192元;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中支出的公用经费,小学由0元增长到242元,初中由100增长到514元;城市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发展费按率足额征收,并全额拨付教育使用。“十五”期间,我县抓住“国家二期贫困地区九年义务教育工程”和“国家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以及“国家西部地区农村中小学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等机遇,在全县实施各种教育工程项目近100个,总投资2090万元;新建及

13、改扩建校舍28900平方米,消除D级危房30366平方米。全县中小学办学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为我县基础教育的快速发展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四、鹤峰县太平乡民族初级中学基本情况太平民族初级中学位于鹤峰县“西大门“太平乡集镇中心地带,325省道横贯其中,距县城仅17公里,是鹤峰县新型的工业园区,教育发展态势良好,校园布局合理,教师结构优化,学生生源稳定,教学质量逐年提高,学校服务范围为该乡17个行政村、85个村民小组及辖区范围内所有企业员工之适龄少年。学校现有11个教学班,学生677人,教职工43人,学生全部实行寄宿制管理,校园占地面积15637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9638平方米。是一所布局合理,

14、颇具发展前途的农村寄宿制学校。该校始建于60年代中期,由于种种原因学校一直艰难前行,未曾新建科技楼,是目前县域农村中学中唯一没有科技楼的学校,原有礼堂几经风雨浸蚀,朽烂跨蹋,已拆出三年之久,地基空闲,随着工业园区的落户和教育形势的发展,学校辅助用房奇缺,现代教育设备、设施无法正常运转,目前尚无教学实验用房和教研、行政办公用房,给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造成了无法逾越的障碍,学生无法享受优质教育资源,无法享有均等的教育机会,在如火如荼的新农村建设进程中,乡域经济稳步发展,人民生活逐步提高,给教育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要从根本上发挥教育功效,用知识改变命运,靠教育造就未来,必须加大教育投入,因而科技楼

15、的兴建已成为全校师生梦寐以求的愿望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第三章 项目概况一、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是党和国家的要求“十五”期间,党和国家十分关心西部地区农村中小学寄宿制学校建设,2004年国家投入巨资在全国十多个省区实施了“国家西部地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极大的改善了西部地区特别是贫困山区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办学条件,随着新一轮课程标准的实施,给教育教学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途径和方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新的信息技术教育在教育教学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优质教育资源的享受成为了学校发展和学生成长的必要条件,享受均等的教育机会是全体学生的机遇与权力,也是教育发展的要求与趋势,未来人才综合素质的提高只有靠现代教育手段来实现,学校、社会、家庭对学生的期望和要求已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因而,新建科技楼是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需要,也是党和国家的要求。2.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需要鹤峰是一个老、少、边、穷的山区县,办学校条件差,学校校舍大部分是在“普九”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