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2《隆中对》(第2课时)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上传人:tang****xu4 文档编号:129957203 上传时间:2020-04-2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2《隆中对》(第2课时)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2《隆中对》(第2课时)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2《隆中对》(第2课时)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2《隆中对》(第2课时)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隆中对 导学目标11、进一步积累有关文言知识,理解隆中对策的主要内容。22、掌握文章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刻画中心任务的方法。33、感受诸葛亮的才能与人格魅力。一、自学反馈(自主完成,同桌互查)学生找出文中所有的人物名字。如此众多的人物,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他们的身份、地位是怎样?请同学们分小组探讨这个问题,记得提供原文根据。二、合作探讨(交流互动,问题质疑。)1、诸葛亮怎样分析当时形势?为刘备提出了什么策略?(要有原文根据)曹操:孙权:刘表: 刘璋:张鲁: 曹:不可争明察天下形势,提出策略 孙: 刘表、刘璋、张鲁(荆益二州):2、诸葛亮替刘备设计的政治蓝图是什么?3、诸葛亮为达到这个目标提出了什么战略方针?根据是什么?内政和外交方面应遵循的方针是:诸葛亮先论述了占据荆州的必要性:再论述占据荆州的可能性:最后论述占据益州的可能性:诸葛亮先论述了占据荆州的必要性:4、赏析本文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从各个方面描写刻画诸葛亮这个中心人物,是本文最主要的写作特点。开头一段写诸葛亮,从正面写他的非凡抱负;徐庶向刘备推荐诸葛亮,则从侧面来写。请再找出文中正面和侧面描写的例子。三、巩固检测(重点突破,当堂训练。) 导学案自主学习部分四、拓展延伸(融会贯通,提高能力。)训练案“拓展延伸部分五、新得困惑(学习得失,自我小结。)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