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科技创新发展规划纲要

上传人:创****公 文档编号:129946636 上传时间:2020-04-24 格式:DOC 页数:61 大小:246.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然资源科技创新发展规划纲要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自然资源科技创新发展规划纲要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自然资源科技创新发展规划纲要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自然资源科技创新发展规划纲要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自然资源科技创新发展规划纲要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然资源科技创新发展规划纲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然资源科技创新发展规划纲要(6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自然资源科技创新发展规划纲要自 然 资 源 部2018年10月目 录前言1一、形势与需求1(一)形势研判1(二)已有基础2(三)机遇与挑战4二、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5(一)指导思想5(二)基本原则5(三)发展目标6三、主要任务10(一)总体部署10(二)认知自然资源,夯实科学基础11(三)突破两深前沿,拓展资源空间13(四)发展技术装备,支撑调查监测14(五)建立方法体系,优化空间管控15(六)创新解决方案,助力生态修复17(七)构建智慧平台,提升治理能力18四、重大科技工程19(一)自然资源要素综合观测网络工程20(二)自然资源全要素调查监测科技工程20(三)自然资源智慧监管平台建设工程21(

2、四)新型资源勘探与开发科技工程21(五)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治理科技工程21(六)矿山地质环境修复治理科技工程22(七)海岸带保护修复与可持续利用科技工程22(八)海洋与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科技工程23(九)新型测绘地理信息科技创新与应用工程23(十)林业与草原科技创新与应用工程24(十一)自然资源科学技术普及工程24(十二)自然资源标准化建设工程25五、创新能力建设25(一)构建科技创新平台大格局25(二)加快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28六、体制机制创新30(一)重塑科技创新力量,优化科研布局30(二)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进“放管服”31(三)加强科技成果转化,提升科技供给能力32(四)改革科研评价体系

3、,发挥导向作用33(五)强化科技人才激励,激发创新动能34(六)营造科技创新生态,建设科研诚信35七、保障措施36(一)加强组织领导,把握路线方向36(二)强化决策咨询,确立科学目标36(三)扩大多元投入,促进协同高效36(四)深化国际合作,提升创新影响37(五)完善监督考核,保障规划实施37附件1 近期优先支持的科技方向38附件2 重大科技成果培育计划46附件3 技术转化推进计划51附件4 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计划55附件5 高端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计划57前 言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及关于科技创新的重

4、要思想和自然资源管理的重要论述,以科技创新推进自然资源治理能力现代化,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按照自然资源管理的新职责、新目标和新需求,在整合、优化、凝练已有国土、海洋、测绘、林业科技创新规划的基础上,谋划自然资源科技创新发展总体布局和实施路径,编制系统性、整体性、面向中长期的自然资源科技创新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本纲要作为自然资源科技创新发展的顶层设计框架,对接自然资源事业发展需求,指导自然资源领域科技创新活动,衔接国家科技计划部署,为全社会参与自然资源科技创新工作提供参考。本纲要规划期为2018年2025年,

5、展望至2035年。一、形势与需求(一)形势研判当下的世界格局和全球态势,科技创新正加速推进,并深度融合、广泛渗透到各个方面。世界科技发展呈现新的趋势,科技更加以人为本,绿色、健康、智能成为引领科技创新的重点方向;国际科技竞争日趋激烈,迅速向“深空、深海、深地、深蓝”科技制高点迈进。自然资源领域科技发展从单纯资源开发逐步转向自然资源综合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并重,从地球表层走向深部,从陆地走向海洋,从开发成熟区域走向难以进入区域。同时,信息、材料、生物等新技术正在不断与自然资源领域融合,推动科技创新和行业转型升级。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科技创新作为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摆在国家发

6、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形成从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新纲要、新规划到新行动的一整套创新理论体系和行动纲领。近年我国科技创新实现了由跟跑为主向并跑乃至在一些领域领跑的重大转变,科技创新正处于从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点的突破向系统能力提升的重要时期。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和动力转换的新时代。建设生态文明、保护绿水青山、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都对自然资源科技创新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自然资源部履行“两统一”职责,建立空间规划体系并实施用途管制,统一调查和确权登记,推进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等,均离不开自然资源科技创新的有力支撑。(二)已有基础为促进自然资源科技创新发展,“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

7、规划中对地球深部探测、海洋资源高效开发利用和保护技术、空天探测开发和利用技术做出了统筹部署,载人深潜、深地探测、天然气水合物勘查开发等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原国土、海洋、测绘、林业部门分别从不同层次、不同方面对自然资源科技创新进行了部署安排。按照各专项规划顶层设计,自然资源系统相关单位提前谋划布局,积极参与国家“深空、深海、深地、深蓝”科技创新战略策划,提出的有关科技创新规划及方案得到国家科技主管部门和学术界的肯定和认可。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基础研究取得突破,近5年来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17项、自然科学奖2项、国际科技合作奖4项。“松科二井”、“蛟龙号”、“海马号”、“海燕号”、机载雷达测图系

8、统等优秀科技成果不断涌现。创新平台持续构建。积极参与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建设。卫星海洋环境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运行良好。已初步形成涵盖基础研究、关键技术研发和应用示范的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创新人才接踵而出。构建了创新人才发展体系,建立了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工程等人才计划。近5年,共培养高端人才108人,7人当选两院院士,一大批科技领军人才和优秀中青年科技专家脱颖而出,形成了一支素质精良、德才兼备、甘于奉献、勇于攻关的优秀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创新环境得到改善。制定发布加强科技创新意见、鼓励高端人才政策、改进科技平台布局、支持科技成果转化、改革科技奖励制度,优化科技创新管理政策体系,形成

9、了鼓励创新、尊重创新的良好科研环境,激发了科研人员创新积极性。(三)机遇与挑战自然资源部组建于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建设美丽中国的时代背景下,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机构保障,为自然资源科技创新提供了重大机遇和巨大空间。自然资源部党组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将科技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明确要求增优势、强弱项、补短板,切实推动自然资源科技创新再上新台阶,为自然资源科技创新提供了坚强政治保障。自然资源领域科技创新具有辉煌的历史和成就,拥有坚强的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和崇尚科学、爱国奉献、建功立业的科学精神,必将进一步推动自然资源科技创新再创新佳绩。面对新职责、新使命、新任务,自

10、然资源领域科技创新工作还面临巨大挑战。从创新水平来看,地球系统科学理论研究短板突出,深地、深海探测前沿理论和技术鲜有领跑;从创新效能来看,自然资源管理现代技术体系亟需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成效有待凸显,主要的仪器装备国产化率还不高;从创新机制来看,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整体竞争力不足,国家科技创新政策还未完全落地,科技人才结构还需进一步优化等等。二、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生态文明思想以及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思想和关于自然资源管理的重要论述,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

11、略布局,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创新为第一动力、人才为第一资源,以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满足人民美好生活向往为目标,坚持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加快构建现代化自然资源科技创新体系,全面提升自然资源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为自然资源事业发展提供强大科技支撑。(二)基本原则坚持需求导向。聚焦国家发展战略和自然资源改革发展重大需求,构建自然资源科技创新体系,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自然资源调查评价、监测监管、保护利用中的引领支撑作用,提供高质量科技供给。坚持前瞻部署。面向拓展人类生存发展新疆域的重大需求,实现深地、深海、空天和极地等前沿技术领域原创突破,力争在重

12、要科技领域成为领跑者,在新兴前沿交叉领域成为开拓者。坚持自主创新。牢记“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强化自主创新在自然资源科技工作中的核心地位,建立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机制,下大功夫解决“卡脖子”问题,努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坚持高效协同。统筹协调科技创新资源,促进创新链、资金链、产业链有机融合,建立产学研用协同创新联合体,有效提高自然资源事业的发展水平和科技贡献。(三)发展目标1. 总体目标面向高质量发展的经济主战场、面向生态文明建设的国家重大需求、面向新一轮科技革命的世界科学前沿,全面深化自然资源科技体制改革,不断提升自然资源科技创新能力,优化集聚自然资源科技创新资源。实施

13、以“一核两深三系”为主体的自然资源重大科技创新战略,构建地球系统科学核心理论支撑(“一核”),引领深地探测、深海探测国际科学前沿(“两深”),建立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国土空间优化管控、生态保护修复技术体系(“三系”),全面增强对高质量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科技支撑,持续提高科技贡献率,推进自然资源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努力使自然资源主要领域科技创新跻身先进国家行列。地球系统科学核心理论。丰富地球系统科学理论,夯实科学基础研究,突破现有学科界限,立足国家资源安全的战略需求,面向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推动前沿探索和原始创新,部署一批前瞻性研究,探索自然资源相互作用基本规律及对资源环境影响机理

14、,提升自然资源科学认知水平,指导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及攻关,在新时代生态文明体制下,突破制度创新瓶颈,为自然资源科学管控提供理论指导和制度支撑。深地探测。建立完善地球深部探测技术装备体系,形成地球深部探测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地球深部探测识别能力,深化地球深部结构、物质组成与深部过程的认知程度,创新深地科学。摸清深部资源家底,构建万米深度能源资源供给储备空间,保障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和高质量发展的能源资源持续供应。探索深部资源、深部热能和深部空间安全利用,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清洁能源和绿色矿业。在国际深地探测领域实现从跟跑、并跑到局部领跑的跨越。深海探测。构建全

15、海深资源与环境调查观测技术体系和装备系列,提升我国深海资源探测和环境感知能力,提高对深海海底过程、极端环境和生命系统的认知水平,创新深海矿产资源成矿理论和勘探方法。突破深海油气和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勘探开发共性关键技术,建立深海矿产、生物和基因资源勘探开发技术体系,评价深海资源潜力和开发利用前景,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后备和替代资源。在深海科学国际前沿领域取得原创性突破,深海探测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优势领域实现国际领先。自然资源调查监测技术体系。完成系列化国产高端监测探测技术装备的研发与升级,建立较为完善的自然资源要素综合观测网络,在航天、航空、低空、地面、地下、海洋等多层次空间实现高精度卫星遥感、北斗导航定位、迅捷无人机、地面移动测量、地下空间精细探测、海洋综合监测等的合理布局,形成以天空地海协同作业为特征的自然资源全要素、全方位、全天候监测能力,全面支撑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一体化、集成化调查监测。国土空间优化管控技术体系。开发国土空间立体实时感知技术装备,构建国土空间监测网络,提升对国土空间系统的整体认知水平,创新国土空间优化管控理论。建立新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构建国土空间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