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高考历史复习 第1单元 考点2 从汉到元治制的演变与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必修1.ppt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29940602 上传时间:2020-04-24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5.7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高考历史复习 第1单元 考点2 从汉到元治制的演变与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必修1.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江苏高考历史复习 第1单元 考点2 从汉到元治制的演变与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必修1.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江苏高考历史复习 第1单元 考点2 从汉到元治制的演变与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必修1.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江苏高考历史复习 第1单元 考点2 从汉到元治制的演变与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必修1.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江苏高考历史复习 第1单元 考点2 从汉到元治制的演变与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必修1.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高考历史复习 第1单元 考点2 从汉到元治制的演变与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必修1.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高考历史复习 第1单元 考点2 从汉到元治制的演变与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必修1.ppt(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汉到元治制度的演变与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一 中央集权的发展1 西汉 1 西汉初 地方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还是郡县 封国并存 2 汉武帝在汉景帝平定 七国之乱 的基础上 颁布 推恩令 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2 元朝 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 它的创立 是中国古代地方行制度的重大变革 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边远民族地区设宣慰司进行管理 二 君主专制的演进唐朝 在中央设中书省 门下省和尚书省 分别负责决策 审议和执行 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 相权一分为三 互相牵制和监督 隋唐时在尚书省下设六部 确立并完善了三省六部的管理体制 三 选官 用官制度的变化1 汉朝 选官主要实行察举制 汉武帝起举孝廉成为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径

2、2 魏晋南北朝 选用官吏采取九品中正制 3 隋唐 1 隋唐科举制的完善 隋文帝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 隋炀帝时 府开始设立进士科 科举制形成 唐宋元各朝继承并完善了科举制 2 作用 它把读书 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 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 扩大官吏人才来源 提高官员文化素质 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世家大族的手里集中到中央府 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 四 宰相制度的废除 1 原因 1 根本原因 明太祖认为丞相制度妨碍皇权的高度集中 2 直接原因 丞相胡惟庸擅权专恣 骄横跋扈 2 经过 1 1380年 明太祖诛杀胡惟庸 2 废除中书省和丞相 权分六部 直接对皇帝负责 3 影响 宰相制度废除 君主专

3、制达到新的高度 五 内阁的出现1 原因 废除丞相后 全国重大务都由皇帝处理 务繁多 2 确立 1 明太祖设殿阁大学士为侍从顾问 2 明成祖时 选翰林院官员参与机密事务决策 正式确立内阁制度 3 发展 1 明宣宗 授予内阁大学士批答奏章的票拟权 2 万历年间 首辅张居正当权时 六部几乎变成内阁下属 4 评价 1 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行机构或决策机构 2 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 不可能对皇权起制约作用 六 军机处的设立雍正帝时 为办理西北军务 又设置军机处 由皇帝挑选亲信充任大臣 每日与皇帝商议军国大事 他们完全听命于皇帝 军大权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 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 1 对古代三省六部制的发

4、展演变的理解 1 魏晋南北朝时期 逐步形成三省制 三省指中书省 门下省 尚书省 唐代形成三省六部制 中书省 门下省 尚书省分别负责决策 审议和执行 尚书省下设吏 户 礼 兵 刑 工等六部 三省长官为宰相 相互牵制 三省分工明确 各司其职 相互合作与牵制 提高了行效率 尚书省是中央最高行机构 2 宋承唐制 但将中书门下设为最高行机构 与枢密院分掌文武大权 合称 二府 同时 增设参知事 分割宰相的行权 设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财权 这样削弱了宰相权力 强化了君权 3 元代只保留中书省 取代以前的三省 上承天子 下总百官 是最高行机关 中书省长官行使宰相职权 明初沿用中书省 由左右丞相统辖六部管理全国行事

5、务 明洪武十三年 1380 罢中书省和丞相 分中书省之权归于六部 自此 六部取代了三省六部之制 君主专制得以进一步加强 例1 2010年福建文综 朱子语类 云 唐制 每事先经由中书省 中书做定将上 得旨 再下中书 中书以付门下 或存未当 则门下缴驳 若可行 门下又下尚书省 尚书但主书撰奉行而已 对此理解有误的是A 体现三省分权制B 完善中央监察机制C 减少行决策失误D 分散相权加强皇权 解析 正确理解题中材料的含义 唐朝的中书省 门下省 尚书省分别负责决策 审议和执行 分析各选项 A C D三项表述正确 B项表述错误 三省没有监察职能 答案选B 2010年江苏无锡高三模拟 唐太宗说 以天下之广

6、 四海之众 千端万绪 须合变通 皆委百司商量 宰相筹画 于事稳便 方可奏行 岂得以一日万机 独断一人之虑也 材料表明他主张 A 发挥宰相等大臣的议权B 君权相权相互制衡C 中央权力重心应当下移D 君主不应实现专制统治 A 解析 正确理解关键词 百司商量 宰相筹画 的意思 集中体现了处理全国事时的态度 符合材料意思的只有A 2 中国古代的地方行制度 例2 2009安徽文综 下列四图反映了安徽省在不同历史时期所属行区划的沿革状况 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 正确的是 A B C 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中国古代不同时期地方的行区划 即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 属于中等题 解题关键是知道不同时期中央对地方的行制度

7、图 为行省 应是元朝 图 为道 应是唐朝 图 为诸侯国 应是春秋 图 为郡县制 应为秦朝 故A项正确 B C D顺序错误 2010年江苏石中模拟 西汉初年实行郡国并行制度 然而封建之治郡邑居半 时则有叛国而无叛郡 秦制之得亦以明矣 论者认为 A 郡县制有利于国家统一B 分封制有利于国家统一C 分封制有利于加强王权D 郡县制能够消除内乱 A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的能力 注意对论者语意的理解 汉初郡国并行 时有王国叛离而郡县则听命中央 由此看出论者在论证郡县制的进步之处 3 秦汉时期的宰相制度与明清时期的内阁制的区别 在宰相制度下 宰相被赋予决策大权 但明朝内阁只是皇帝的侍从咨询机构 始终不

8、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机构或决策机构 本身并没有决策权 虽有内阁大学士大权在握的现象发生 但其权力并不是来自于职位 而来自于最高统治者的支持与信任 一旦失宠 其地位就会一落千丈 因此 尽管有人认为明代的首辅是变相重设的宰相 但其权力与前代宰相相比已不可同日而语 更谈不上制约皇权了 例3 宰相之职 佐天子 总百官 治万事 其任重矣 以下官职中职权与引言 宰相 职权相符的是A 秦御史大夫B 唐尚书令C 明内阁首辅D 清军机大臣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 秦代御史属于宰相的助手 C D两项虽辅佐皇帝但没有决策权 只有B项 尚书令是三省宰相之一 答案为B B 2010年海安中学模拟 明史专家吴晗

9、在 朱元璋 一书中曾这样描述我国古代君臣关系 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 到宋朝便不然了 从太祖以后 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 一坐群站 到了明代 不但不许坐 站着都不行 得跪着说话了 君臣关系从坐而站而跪 说明中国古代中央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特点是 A 内阁制度日渐成熟B 君臣地位发生变化C 中央的权力日益向皇帝集中D 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日益加强 C 解析 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始终存在两对矛盾 皇权和相权 中央和地方 发展趋势是不断改革中央行机构 特别是削弱相权 加强皇帝对中央的控制 不断改革地方行机制 加强中央对地方的严密管辖 材料反映了相权不断削弱 皇权不断加强 1 如何看待中国古代宰相

10、制度兴废的主要历程 1 发展历程 秦统一全国后 在中央设立三公九卿 帮助皇帝处理繁杂的事务 由此形成一整套完整的宰相制度 汉初 丞相集决策 司法 行大权于一身 位高权重 汉武帝重用身边做侍从 秘书等工作的人 让他们担任尚书令 侍中等 参与军国大事 以削弱相权 隋唐时确立三省六部制 使相权一分为三 相互牵制和监督 保证了君权的独尊 北宋时期以中书门下主 枢密院掌军 三司使理财 进一步分割相权 皇权加强 宰相地位大大下降 明太祖废丞相 权分六部 六部分理全国务 直接对皇帝负责 至此 秦以来一直实行的宰相制度宣告废除 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2 认识 纵观我国古代宰相制度的演变 相权和皇权一直处于矛盾和

11、共存中 君主怕相权危及皇权 常用宦官奴仆控制宰相 相权被削弱 宦官 奴仆却成了宰相 君主为加强权力 千方百计地削弱相权 从而导致宰相制度不断演变 充分体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人治的特色 2 全面评价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1 积极作用 经济 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有利于集中人力 物力进行大规模建设 抵御和减轻自然灾害 治 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 提高了行效率 有利于社会稳定 有利于消除分裂割据 彻底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 奠定了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制度的基础 对此后两千多年的中国治与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 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 对国家统一的巩固 都起了重要作用 科技文化 推动先进的

12、生产技术和文化的传播 对外 有利于对外友好交往 也有利于抵御外来的侵扰 2 消极作用 经济 束缚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治 秦朝依靠皇帝的专制权威 加强对人民的压榨 使人民处境日趋恶劣 阶级矛盾迅速激化 使秦王朝十几年后即土崩瓦解 空前强化的专制统治使人民毫无治地位和言论自由 其所维护的是封建自然经济 是中国延续两千多年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重要原因 思想 专制统治使读书人只知埋头攻读经书 不去钻研有关国计民生的真才实学 严重阻碍了科技发展 文化专制更使许多知识分子不敢过问治 反封建的民主思想被绝对禁止 3 概括我国古代选官标准和方式的演变规律 古代选官 用官制度对我们今天反倡廉

13、有何启示 1 演变规律 选官标准由以家世 门第为标准演变到以学识 才能为标准 选官方式由地方评议推荐演变为以考试作为选拔的主要依据 特别是科举制逐渐完善 其 公开竞争 公平考试 的原则 对今天我国的考试制度和东西方文官选拔制度有重要影响 2 启示 汉朝选官主要实行察举制 这种选官制度推荐的人才是孝子 廉吏 说明当时已重视吏治建设 科举制则把读书 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 提高了官员的素质 1 宗法制的形成与宗族制度的重要作用及弊端 中华民族尊奉黄帝为共同祖先 故称 炎黄子孙 这可以大大增强中华民族的团结 提高台湾同胞 港澳同胞以及海外侨胞的爱国热情 海外侨胞回国 港澳同胞回到内地 寻根问祖 民族

14、情结也会加深 宗法制的传统流行至今 有许多地方存在严重弊端 如为了追求宗族的团结 往往损害本宗族以外的人们或团体的利益 一些企业中家族用人制度等 2 加强中央集权与治体制改革 我国古代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与领土完整 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有利于科技文化的繁荣 但皇权专制极易形成暴 败现象 是阻碍历史发展的因素 它对今天我国治改革的启发是 坚持中央集体领导 发扬民主集中制 防止个人独裁专断 充分发挥府效能 加大改革开放的力度并发展经济 发扬民主治 加强法制建设 依法治国 人文关怀 3 废分封 行郡县 对现代改革的启示 推行郡县制是秦始皇出于加强中央集权的考虑而采取的措施 但其实行并不是

15、单纯的制度完善 而是基层行管理制度的创新 也受到了保守势力的强烈反对 但最终郡县制战胜了分封制 并一直为华夏统一作出了积极贡献 这给我们启示 一是制度创新很可能是新旧势力斗争 要坚持正确的立场 顺应历史潮流 二是改革就要大胆突破 站在革命或进步方面 突破传统观念的束 4 中国古今选官制度对比 隋朝创立科举制 为以后历代封建王朝采用 科举制在古代是相对公平的一种文官选拔方式 它是在打破世家大族垄断官场和扩大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参权利的大背景下出现的 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 虽然没有严格的资格限制 但录取人数少 并且后期考试内容严重僵化 限制了人们的思想 阻碍了科技发展 通过考试选拔公务员成为现代中国选拔官员的主要方式 公务员制是在民主治与文官制度基础上形成的 其性质 内容与科举制相比都有实质性变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