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戏剧艺术乃至国家的蓬勃之芽.docx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29936587 上传时间:2020-04-2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50.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校园戏剧艺术乃至国家的蓬勃之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校园戏剧艺术乃至国家的蓬勃之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校园戏剧艺术乃至国家的蓬勃之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校园戏剧艺术乃至国家的蓬勃之芽.docx(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校园戏剧,艺术乃至国家的蓬勃之芽两年前,首届中国校园戏剧节在上海成功举办,来自全国30所非艺术类院校和艺术类院校的23台剧目在上海的各大高校相继上演,角逐“中国戏剧奖?校园戏剧奖”,该奖项为国家级文艺常设奖项,与梅花奖同级,也是我国校园戏剧的最高奖。于是,在中国戏剧的最高评奖台上,德高望重的戏剧表演大家与还在校园里摸爬滚打的青葱学子站在了一起,这并不是错位,而是积淀与未来。悠悠历史中,校园戏剧曾对中国戏剧的推进起了很大的作用,而在戏剧普遍衰微的今天,校园戏剧又如一支奇葩在校园里蓬勃兴起,从最初学生自发组织的零星小剧团发展到今天颇具影响的“校园戏剧热”,校园戏剧以它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大批已经逐渐远

2、离了戏剧的人群。 2010年11月9日至18日,由中国文联、教育部、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由中国剧协、上海市文联、上海市教卫党委、上海市教委和上海剧协共同承办的“第二届中国校园戏剧节”在上海热烈举行,从126个大小剧目中首轮胜出的25台剧目正热火朝天地打擂。而经过深入采访,记者发现专家评委们的视野并不止于评奖,他们评估着校园戏剧对于培养戏剧观众、传承传统艺术、开展艺术教育等各方面的作用,也从中欣喜地看到了艺术乃至国家的未来与希望。2010年11月9日晚7点多,上海戏剧学院上戏剧院里熙熙攘攘,人头攒动。剧院外不少学生翘首以待,希望能挤入灯火通明的剧场;剧院内早已座无虚席,晚到片刻的来自全国各地

3、的著名戏剧家们也只能静候两侧,等待学生工作人员的安排;观众席中,一张张经常在电视屏幕中亮相的熟悉的脸如此近距离地出现在眼前:中国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胡振民,中国文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李牧,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文化部艺术司司长董伟,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杨贵仁,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长屠光绍,上海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杨振武,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郑惠强,上海市副市长沈晓明,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陈东,国际剧协主席拉门度?马珠姆达今晚,这些经常在聚光灯下慷慨陈辞的大人物们纷纷退到台下,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舞台上:一群身着五颜六色T恤的学生涌上舞台,他们倾诉创业中的种种矛盾与困惑,同时也高喊着自己的

4、理想,呼唤着自己的未来张扬的舞蹈、热力四射的歌曲,五彩斑斓的梦在青春洋溢的舞台上放飞,青年学子成为了唯一的主角,他们所传递着的创业的激情与梦想的力量,点燃了全场观众的情绪。这是“青春校园,理想人生”为主题的第二届中国校园戏剧节开幕式上的一景。很多戏剧界的专家事后回忆时,非但没有计较被迫站立多时的尴尬,而是欣喜地谈论着演员们的青春与激情以及学生观众的积极和踊跃。开幕式后的9天里,从全国104所高校报送的126个大小剧目中精选而来的32所高校的25台剧目开始角逐“中国戏剧奖?校园戏剧奖”。该奖项是中宣部批准的国家级文艺常设奖项,每两年评选一次,是目前唯一的国家级校园戏剧最高奖。25台参演剧目中,艺

5、术类院校剧目有13台(不包括小戏),占总数的一半,如中央戏剧学院的音乐剧名扬四海、上海戏剧学院的音乐话剧瞬间不是永远;非话剧类(歌剧、音乐剧、戏曲)剧目有11台,艺术水准较高。除演出外,第二届中国校园戏剧节举办期间还开设了3次论坛,邀请著名戏剧家演讲,并与学生观众展开面对面的互动,对校园戏剧的诸多话题展开深度交流,探讨开展校园戏剧的有关问题。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首位梅花大奖获得者尚长荣说,第二届中国校园戏剧节的顺利开幕,为青年学生提供平台、展现活力,戏曲是艺术,艺术是文化,青年学子有责任共同推动民族文化艺术的发展。很多评委感叹,现在的大学生活和他们的大学生涯太不一样了,时代

6、变化太快了。通过戏剧节,他们逾越了与年轻人的代沟,更深入了解了不同地区的大学生现在在思考什么,渴望什么,痛苦什么,向往什么。著名文艺评论家、上海市政协常委毛时安认为:“大学生丰富多彩的整体风貌,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风采,通过戏剧反映了出来。其实,校园戏剧节是政府了解年轻人状况的很好的渠道,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可以更多地关注这一方面的内容。”中国校园戏剧节在上海举办期间,上海高校和市民中掀起了一股“戏剧热”旋风,全市大学生观众和热爱戏剧的市民积极踊跃地争先索票,出现了“一票难求”的现象。一些学子还拿着DV,把各个参赛作品拍摄下来,了解学习兄弟院校的戏剧发展情况。看到这个场面,上海市文联党组副书记、专职副

7、主席迟志刚很高兴,因为为了争取中国校园戏剧节在上海举办,上海市文联也做了很大的努力。最终凭着上海的大学比较集中,大学生艺术教育、校园戏剧方面的活动比较活跃等优势,上海成为了举办地。“中国校园戏剧节在上海举办对上海戏剧艺术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上海剧协副主席荣广润说,“上海有戏剧的传统,上海的大学生戏剧一直以来发展很好,上海戏剧学院也是全国最好的戏剧院校之一。连续两届戏剧节都放在上海办,也是戏剧精神的一种延续,一种继承。而且近几年上海话剧市场发展良好,培养了很多自己掏腰包来买票看戏的真正观众,其中这批观众的中坚力量是大学生和刚毕业工作一段时间的年轻人。所以说,校园戏剧节无论是培养大学生对戏剧

8、的爱好,培养未来的观众,还是促进戏剧的发展,都有很重要的作用。”校园戏剧,不一般的魅力国际戏剧协会主席拉门度?玛朱慕达说:“讲到观摩学生戏剧,我们总是期待有一些充满新意,超越常规的东西。因为我们坚信,年轻人的头脑想象丰富,创意十足。一个社会的艺术生命正是有了新鲜的血液才不断得以滋养。”鲜活、生动、有一定的思想深度,是本届校园戏剧节诸多评委们的观后感。“虽然在艺术上还不是非常的完整、精致,甚至有着粗糙的一面,但是瑕不掩瑜。首先,他们的戏非常纯朴,就像他们年轻的心灵一样,充满阳光,很少有世俗的杂质;其次,虽然他们在专业的表演技能上不及专业演员,但是他们非常投入,有着极其浓郁的青春活力,那种努力,那

9、种劲头,是很多专业演员身上很少看到的。所以看他们的戏,让人感受到有一种精神上的冲击力;第三是他们对现实非常关注,不少作品都反映了当代大学生生活或他们接触到的社会生活。”观完一场戏后,作为此次校园戏剧节评委之一的毛时安很兴奋地对笔者说。著名戏剧评论家王蕴明感叹,此次校园戏剧节比预想的还要好,真实的反映了校园生活和大学生的状态。学生的演出朴实不做作,他们所表现出来的真诚是艺术的生命力。因为校园相对单纯的环境,学生们可以摆脱票房等社会因素的束缚,自由地思考。本届校园戏剧节参赛剧目的内容方面,有展示校园生活的青春故事,有描写当代学子抒写人生篇章的奋斗经历,有刻画大学生支教偏远山区的动人画面,也有改编古

10、今中外的经典名著,可谓题材多样、异彩纷呈。可见,学子们的眼光和脚步并未仅仅停留在象牙塔之内,而是向着更广阔的社会生活发问、探索、认知。“在这样相对纯粹的文化氛围中通过戏剧培养一种思想品质和文化素质,回过头来,再把戏剧融到将来的生活方式中去,这是校园戏剧的根本意义之一。” 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国家话剧院副院长、著名导演王晓鹰说。“业余组不业余,专业组的也并非专业。”上海戏剧学院教授、博导卢昂是这届中国校园戏剧节普通组的评委,刚见到记者,他就感慨道,“以前一直接触的是专业作品,这次看了十来个普通类院校的作品,给我感受很深。业余组的作品非常有特色,给我很强烈的第一感受是,有很丰富的剧本,水准很高,

11、尽管从艺术表现上技巧稍显粗糙一些,但内在价值是巨大的,很多剧本是同学们七嘴八舌讨论出来的,语言非常生动风趣,我们专业院校的老师也不一定能写出这样的剧本;第二,有些业余学表演的学生,他们演戏演得相当有特点,比如吉林农业大学带来的话剧中演村民的那个学生,完全有点像赵本山的风格,演得非常诙谐生动,很有东北地域的特色,观众都开心大笑。所以如果专业的学生在表演技巧、声乐技巧等方面没有比利用业余时间排练的学生好出一大截的话,那我就认为不够专业。” “专业院校的同学技巧性的东西可能OK,但是生活阅历上是相对缺失的。”一年多前,上海戏剧学院毕业的周涛成为了复旦大学艺术教育中心的老师,他发现,复旦大学的学生在剧

12、本读解力上,比戏剧学院、电影学院的学生有更高深的地方,“很有文化底蕴的人,能从抽象中马上提炼出一种意识形态的东西出来,通过深入理性的剖析之后能直接达到剧本核心的地方,不需要经过不断排练来找到、印证那个感觉,这是复旦大学与戏剧学院很不一样的地方。而复旦大学观演关系本来就是比较高层次的状态,他们的沟通是没有什么障碍的。”本届中国校园戏剧节,复旦剧社的参赛剧目是小巷总理,剧本的最后一场戏曾遭遇瓶颈,最终解决这道难题的是一个叫谌梦如的神童小姑娘,17岁的她已成为复旦的学生,“是她跟我说要怎么怎么改,我说,天哪,你真是周老师的救星,最后一场戏后来完全就是按她的想法改的。”质朴,感人,诙谐,幽默,智慧且都

13、有自己鲜明的个性,这是卢昂对业余组表演的整体印象,他认为因为是业余,学生们更加不拘一格,没有条条框框的限制,投入的精力也不一样,不像一些专业院系的学生去做枪手,或者把排戏当成是一项任务。他们熟悉自己的生活,有强烈表达的欲望,对戏剧有一颗很真诚的心,这都值得专业类院校的师生学习。“这对专业的戏剧院校是很大的提醒,带来的挑战和压力也是巨大的。我们不能因为自己是专业的,就自我感觉良好。”培养成熟的观众比培养明星更加重要尚长荣一直说:“京剧艺术永远属于青年。”他至今仍很清晰地记得十五年前一段“京剧校园行”的往事,那是参加了第一届京剧节之后,尚长荣提议剧团到北京的大学里演出,主要剧目是曹操与杨修、智取威

14、虎山、盘丝洞和根据莎士比亚剧作李尔王改编的岐王梦。开始时票都送不出去,许多学生表示没有兴趣,勉强“拉”了一些同学来看,结果演出效果异常好,掌声、欢呼声不断,最后谢幕长达40分钟。这说明,青年学生是喜欢京剧艺术的。王晓鹰也有类似的感受,平时国家话剧院也会去校园里演出,他们发现学生对戏的反应一般要比外面剧场里的普通观众强烈,对戏剧的思想内涵的领悟更加敏感,这与校园的气氛和大学生的气质有关系,学生们对话剧有着天然潜在的亲和力。十几年来,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做大学生戏剧节,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总经理杨绍林认为,戏剧的发展需要观众,如果戏剧能在校园里找到观众,这也是专业戏剧未来发展赖以生存的一块

15、土壤。“如果我们这个时代戏剧还有生命力的话,我们搞专业戏剧的人应该拿出起码一半的力量来做这一块。”培养一两个明星的意义远远比不上培养一批有水平有格调的观众,有了一批成熟的、有鉴别能力的观众,才能推出艺术大师。”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副秘书长谷公胜说。王晓鹰谈到:“现在一些学校的娱乐活动越来越多,校园戏剧这一部分不完全是娱乐的部分。普通院校的学生毕业以后很少会从事戏剧这个行业,但是在他们非常敏感的人生阶段投身于校园戏剧,会促使他们把戏剧作为将来生活方式的一部分,就像有些人喜欢把听音乐会、逛美术馆当作生活的一部分,这也是校园戏剧的意义之一。职业戏剧需要有相应的观众群,校园戏剧发展起来的潜在的观众群,

16、走上社会后会成为戏剧的铁杆观众群。”给专业戏剧注入新的活力事实上,校园戏剧在我国戏剧发展史上有较为深远的影响,也可谓我国话剧艺术诞生的摇篮,1907年中国留日学生组成的“春柳社”在东京演出了茶花女、黑奴吁天录,成为了中国话剧的开端。1909年南开大学的学生演出了由校长张伯苓自编自导的用非所学,引起轰动。随后的很多大学剧团都有过广泛的社会影响。盘点话剧舞台,不少正活跃着的话剧导演,如田泌鑫、孟京辉,他们的成名都刻着“校园戏剧”的烙印。王晓鹰对校园戏剧也有着特殊的情感,他的成名作即他的处女作魔方就是得益于校园戏剧,“当时是上海师范大学学生排的戏,我看了觉得特别有意思,表达了当代知识青年对社会、对人生多角度、多层次的思索,想法很犀利,很珍贵,我们就把作者请过来和我们一起创作,充实、加工”后来就诞生了颇受争议,也引起了极大轰动的魔方,成为那个时代的先锋之作,王晓鹰也被看作当时“中国最前卫的话剧导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