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兰州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含解析)

上传人:【**** 文档编号:129935778 上传时间:2020-04-24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47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省兰州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甘肃省兰州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甘肃省兰州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甘肃省兰州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甘肃省兰州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甘肃省兰州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省兰州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含解析)(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甘肃省兰州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说明:本试题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答案写在答题卡上,交卷时只交答题卡。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S:32 Fe:56 Cu:64 Ag:108 Pb:207第I卷(选择题,共48分)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48分)1.关于元素周期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元素周期表揭示了化学元素间的内在联系,是化学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之一。B. 在周期表中,把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排成一横行,称为一周期C. 元素周期表中,总共有16个纵列,16个族D. 第

2、IA族的元素又称为碱金属元素(除了H),第VIIA族的元素又称为卤族元素【答案】C【解析】A、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具体表现形式,揭示了化学元素间内在联系,是化学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之一,故A说法正确;B、原子结构中的电子层数等于元素所在周期表的周期数,则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排成一横行,称为一周期,故B说法正确;C、元素周期表中共有18个纵行,7个主族、7个副族、1个零族,1个VIII族,其中VIII族占有3个纵行,共有16个族,故C说法错误;D、第IA族的元素除H外都是碱金属,第IA族的乐团苏又称为碱金属元素,第VIIA族的元素称为卤族元素,故D说法正确。2.下图是元素周期表的轮廓图,通常用

3、于寻找催化剂及耐高温材料位于( )A. AB. BC. CD. D【答案】B【解析】通常用于寻找催化剂及耐高温材料的元素位于过渡元素和第族元素中,即图中的B区,答案选B。3.下列反应中,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A. 锌片与稀硫酸的反应B. 灼热的炭与水蒸气的反应C. 乙醇在空气中的燃烧反应D. Ba(OH)2 8H2O与NH4Cl的反应【答案】B【详解】A.铝和稀盐酸反应是放热反应,故A错误;B.灼热的炭与水蒸气的反应是吸热反应,该反应中碳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为氧化还原反应,故B正确;C.乙醇在空气中的燃烧反应是放热反应,故C错误;D.Ba(OH)28H2O与NH4Cl的

4、反应是吸热反应,该反应中各元素的化合价未发生变化,为非氧化还原反应,故D错误。故选B。4.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反应的限度是化工生产研究的主要问题之一,下列对化学反应速率和反应限度的认识正确的是( )A. 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光照、超声波、压强和催化剂等B. 化学反应速率理论是研究怎样提高原料转化率的C. 可逆反应到一定程度时,会出现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各物质浓度相等的现象D. 化学限度(即平衡)理论,是研究怎样改变反应条件,提高产品的产率【答案】D【解析】A. 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反应物本身的性质,A错误;B. 化学反应速率是研究反应快慢的,化学反应的限度理论是研究怎样提高原料转

5、化率的,B错误;C. 可逆反应到一定程度时,会出现正、逆反应速率相等的现象,但各物质浓度不一定相等,C错误;D. 化学限度(即平衡)理论,是研究怎样改变反应条件,提高产品的产率,D正确,答案选D。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凡是金属元素跟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都是离子化合物B. 氢键是化学键的一种C. 第A族和第A族原子化合时,一定生成离子键D. 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存在共价键【答案】D【详解】A.一般金属元素跟非金属元素化合易形成离子化合物,但AlCl3为共价化合物,故A错误;B.氢键属于分子间作用力,不属于化学键,故B错误;C.A族和A族原子化合时,可能形成共价键,如HCl,故C错误;D.

6、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含有共价键,如NaOH,故D正确。故选D。6.由德国重离子研究中心人工合成的第112号元素的正式名称为“Copemicium”,相应的元素符号为“Cn”,该元素的名称是为了纪念天文学家哥白尼而得名。该中心人工合成 Cn 的过程可表示为:70Zn208Pb=277Cn1n。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上述合成过程属于化学变化B. 得到Cn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77C. Cn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七周期,是副族元素D. 277 112Cn的原子核内中子数比质子数多165【答案】C【详解】A.化学变化的最小粒子为原子,该反应中原子种类发生了变化,不属

7、于化学变化,错误;B.该Cn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77,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由元素的各种天然同位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及其在自然界中的百分含量有关,错误;C.第118号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第七周期、零族,则112号元素位于第七周期、B族,正确;D.该原子的中子数=277-112=165,中子数比质子数多:165-112=53,错误。7.有关电化学知识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反应CaOH2O=Ca(OH)2可以放出大量的热,故可把该反应设计成原电池,把其中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B. 原电池的两极一定是由活泼性不同的两种金属组成C. 充电电池又称二次电池,它在放电时所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在充电时可以逆向进行,使

8、电池恢复到放电前的状态D. 原电池工作时,正极表面一定有气泡产生【答案】C【解析】分析:原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原电池放电时,负极上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即电子流出的是负极,正极上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阳离子会移向正极。详解:A、只有氧化还原反应才能设计成原电池,反应CaOH2O=Ca(OH)2不是氧化还原反应,选项A错误;B原电池的两极可能的由导电的非金属组成,如氢氧燃料电池中用石墨作电极材料,选项B错误;C、充电过程的反应物是放电过程的生成物,所以充电是使放电的氧化还原反应逆向进行,选项C正确;D、原电池工作时,正极上是溶液中的阳离子得电子,则正极表面可能有气泡产生,也可能生成金属

9、单质,选项D错误;答案选C。8.CaCO3与稀盐酸反应生成CO2的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A. 反应在24 min内平均反应速率最大B. 反应开始4 min内温度比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大C. 4 min后,反应速率减小的主要原因是c(H+)减小D. 反应在24 min内生成CO2的平均反应速率为v(CO2)=0.1 molL1min1【答案】D【详解】A由图象可知,02分钟时间内,生成二氧化碳0.1mol,24分钟时间内,生成二氧化碳0.2mol,46分钟时间内,生成二氧化碳0.1mol,则反应刚开始时反应速率较小,然后逐渐增大,最后减小,反应在24min内平均反

10、应速率最大,A正确;B由图象可知,反应刚开始时反应速率较小,然后逐渐增大,因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则温度升高,开始4min内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比浓度大,B正确;C随反应进行氢离子浓度降低,氢离子浓度变化使反应速率降低,由图象可知,02分钟反应刚开始,温度较低,此时反应速率由氢离子浓度决定,24min反应速率最快,24分钟温度对反应速率起主要作用,4min后反应速率又降低,氢离子浓度起主要作用,C正确;D由图可知,24分钟时间内,生成二氧化碳0.2mol,体积未知,不能计算CO2的平均反应速率,D错误;答案选D。9.有关如图所示装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溶液中Na+向Fe极移动B. 该装置中P

11、t为正极,电极反应为:O2+2H2O+4e=4OHC. 该装置中Fe为负极,电极反应为:Fe2e=Fe2+D. 该原电池装置最终的产物是Fe(OH)2【答案】B【解析】A. 铁是活泼的金属,铁是负极,Pt是正极,因此溶液中Na+向Pt极移动,A错误;B. 该装置中Pt为正极,氧气发生得到电子的还原反应,电极反应为:O2 2H2O 4e4OH,B正确;C. 该装置中Fe为负极,电极反应为:Fe2e2OHFe(OH)2,C错误;D. 氢氧化亚铁易被氧化,因此该原电池装置最终的产物是Fe(OH)3,D错误,答案选B。10.人们发现金星大气层有一种称之为羰基硫(COS)的分子,其结构与CO2类似,羰基

12、硫是一种与生命密切相关的物质,下列推测不正确的是( )A. COS是含有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B. COS沸点比CO2高C. COS 电子式为D. COS中所有原子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答案】C【详解】A. COS分子分子中含有C、O、S三种元素都是非金属元素,因此COS是共价化合物,含有C=O键和C=S键是极性键,所以A选项是正确的;B. 由于M(COS)M(CO2),且COS是极性分子,所以COS的沸点高于CO2,所以B选项是正确的;C. COS相当于是CO2分子中的一个氧原子被S原子取代,电子式是,所以C选项是错误的;D. COS中,碳原子的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为4,其在分子中的化合价为+4,

13、所以满足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电子结构;氧原子和硫原子的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为6,其在分子中的化合价为-2,所以满足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电子结构;所以D选项是正确的。故答案选C。11.反应:C(s)H2O(g)CO(g)H2(g)在一可变容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条件的改变对其反应速率几乎无影响的是( )A. 增加H2O(g)的量B. 保持体积不变,充入氦气使体系压强增大C. 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D. 保持压强不变,充入氦气使容器容积变大【答案】B【详解】A增加H2O (g) 量,H2O (g)的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加快,故A不选;B保持体积不变,充入氦气,反应体系中各物质的浓度不变,则反应速率不变,

14、故B选;C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气体的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加快,故C不选;D保持压强不变,充入氦气,容器的体积增大,气体的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慢,故D不选;答案选B。12.下列关于卤族元素的比较中,不正确的是( )A. 卤离子的还原性:F-Cl-Br-I-B. 从上到下,卤素原子的电子层数依次增多,半径依次增大C. 单质与氢气化合的难易:F2Cl2Br2I2D. 氢卤酸的酸性:HFHClHBrHI【答案】D【详解】A.卤族元素从上到下,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所以其阴离子的还原性逐渐增强,所以卤离子的还原性:F-Cl-Br-I-,故A正确;B.卤族元素从上到下,随着原子序数的增

15、大,卤素原子的电子层数依次增多,原子半径依次增大,所以原子半径:FClBrI,故B正确;C.卤族元素从上到下,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非金属性逐渐减弱,与氢气化合越来越难化合,所以卤素单质与氢气化合由易变难的顺序:F2Cl2Br2I2,故C正确;D.卤族元素从上到下,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非金属性逐渐减弱,气态氢化物越来越不稳定,在水中越来越容易电离,氢卤酸的酸性:HFHClHBrHI,故D错误。故选D。13.最新报道:科学家首次用X射线激光技术观察到CO与O在催化剂表面形成化学键的过程。反应过程的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CO和O生成了具有共价键的CO2B. 在该过程中,CO断键形成C和OC. 状态状态表示CO与O2反应的过程D. CO和O生成CO2是吸热反应【答案】A【详解】A、由图III可知,生成物是CO2,具有极性共价键,即CO和O生成了具有共价键的CO2,A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