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桐城中学2020高一生物第三次月考1.doc

上传人:caoka****i123 文档编号:129921220 上传时间:2020-04-24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46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桐城中学2020高一生物第三次月考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安徽桐城中学2020高一生物第三次月考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安徽桐城中学2020高一生物第三次月考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桐城中学2020高一生物第三次月考1.doc(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徽省桐城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 考试分数:100分一、 选择题(每题2分,共30题,总分60分)1.我们如何找到回家的路?荣获201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三位科学家发现大脑里的神经细胞“位置细胞”和“网格细胞”起到了重要作用。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位置细胞”鲜重中质量百分比最高的元素是CB.“网格细胞”干重中质量百分比最高的元素是OC.上述两种细胞鲜重中原子数量最多的元素均是HD.细胞中的能源物质的主要功能是直接提供能量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体内含有较多自由水,可作为多种生物化学反应的反应物B.细胞内的结合水向自由水转化时

2、,细胞的抗寒性得到增强C.种子储存前晒干是为了减少自由水含量,降低种子代谢速率D.细胞内核糖体合成蛋白质时生成水,水中的氢来自氨基和羧基3.下列关于无机盐的叙述,错误的是()A.缺铁性贫血是因为体内缺乏铁,血红蛋白不能合成B.Mg2+是叶绿素的成分之一,缺Mg2+影响光合作用C.细胞中的无机盐大多数以化合物形式存在,如CaCO3构成骨骼、牙齿D.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所以常在食盐中加碘4.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蛋白质是染色体的重要组成成分,但不是染色体中遗传信息的携带者B.细胞膜的功能与膜蛋白的种类有关,与蛋白质的数量无关C.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细胞骨架与信

3、息传递等生命活动相关D.细胞内蛋白质发生水解时,H2O参与氨基和羧基的形成5.亳州“古井贡酒”生产发酵中需用麦芽浆,对萌发且带有小芽的大麦充分研磨后,过滤得到组织样液。在组织样液中加入下列试剂后振荡均匀,有关实验现象及结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加入苏丹染液,溶液呈橘黄色,证明发芽的大麦中含有脂肪B.加入斐林试剂并水浴加热,溶液出现砖红色沉淀,说明发芽的大麦中含有麦芽糖C.加入碘液,溶液呈蓝色,说明发芽的大麦中含有淀粉D.如果发芽的大麦中含有蛋白质,那么加入双缩脲试剂,溶液会呈紫色6.如图表示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基本实验步骤,对该实验基本步骤的叙述错误的是()A.表示制片,首先

4、应在洁净的载玻片上滴一滴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B.表示水解,需要用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处理烘干后的装片C.表示用缓水流冲洗,以免影响染色D.表示用甲基绿和吡罗红对标本先后进行染色7.有一条直链多肽链,分子式为 C69H121O21N25S,将它彻底水解后,只得到下列四种氨基酸,则该多肽的肽键数为() A.19B.20C.25D.238.生长抑素(SS)是一种由14个氨基酸形成的环状多肽,由下丘脑合成释放,构成SS的基本单位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m。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在核糖体上合成1分子SS可产生13分子H2OB.1分子SS的相对分子质量可以表示为14m-252C.SS分泌到胞外需

5、要经过高尔基体的加工、分类和包装D.SS可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9.下列各选项为组成生物体的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有关叙述,其中错误的是()A.若某化合物是由C、H、O、N和P元素组成的,则该化合物可能具有催化作用B.若某化合物含C、H、O、N和S等元素,则该化合物能携带氨基酸进入细胞和核糖体C.若由DNA分子控制合成的RNA完全水解,则水解后得到的化学物质是核糖、碱基和磷酸D.若某蛋白质由M条肽链、N个氨基酸组成,则该蛋白质至少含有M+N个氧原子10.图1是细胞中3种化合物含量的饼形图,图2是有活性的细胞中元素含量的柱形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若图1表示正常细胞,则A、B化合物共有的元素中

6、含量最多的是aB.若图1表示细胞完全脱水后化合物含量的饼形图,则A化合物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为图2中的bC.脂肪的组成元素为C、H、O,与糖类相比,其碳和氢元素的比例较高D.若图1表示正常细胞,则B化合物具有多样性,其必含的元素为C、H、O、N、P11.关于原核生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蓝藻没有细胞器,但能进行光合作用B.细菌无线粒体,不能进行有氧呼吸C.原核生物中也有能进行光合作用的D.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和RNA12.据悉,自 2014 年 2 月开始暴发于西非的大规模埃博拉病毒疫情,目前已经造成全球4 000余人死亡,感染者已过万人,大多数感染者都在非洲西部国家,而且有向全球蔓延的

7、趋势,引起各国高度重视。下列关于埃博拉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A.埃博拉病毒在活细胞外能大量增殖B.埃博拉病毒患者的血液中可以检测出埃博拉病毒C.埃博拉病毒的遗传物质主要储存于细胞核中D.埃博拉病毒仅含有核糖体这一种细胞器13.图中甲图是一组目镜标有5和16字样、物镜标有10和40字样的镜头,乙图是在甲图中选用的一组能放大160倍的镜头组合所观察到的图像。欲将乙图视野中处于右上方的细胞移至视野中央放大640倍观察,下列操作中不正确的是()A.将装片向右上方移动,至右上方的细胞位于视野正中央B.将显微镜的光圈调小,反光镜调成平面镜C.目镜不需要换,转动转换器将物镜换成镜头D.物镜换成高倍镜后,如果

8、视野模糊,应调节细准焦螺旋14.如图为细胞膜结构图,其中a和b分别代表不同分子或离子进出细胞的方式。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膜、线粒体膜、叶绿体膜中的结构的排列方式不同B.神经元细胞膜外的Na+可以通过进入细胞,且不需要ATPC.氧气进入细胞可用 b表示,这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和不对称性D.用包裹大分子药物,定向送入靶细胞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性15.下列有关各种细胞器的描述,错误的是()A.内质网是一种网状结构,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B.液泡和叶绿体都是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其内都含有叶绿素、花青素等色素C.叶绿体和线粒体都是具有双层膜的细胞器,都具有扩大膜面

9、积的结构D.中心体是一种无膜结构的细胞器,存在于动物和某些低等植物的细胞里16.信号肽假说认为,核糖体是通过信号肽的功能而附着到内质网并合成分泌蛋白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基因工程改造后的大肠杆菌可以通过上述过程合成人的胰岛素B.信号肽酶切掉信号肽时伴随着水的生成C.内质网以“出芽”方式将新合成的蛋白质分子运输到高尔基体D.抗体、神经递质、激素、血红蛋白等物质的合成都有这样的过程17.如图所示为细胞核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高等植物成熟筛管细胞中的细胞核,控制着该细胞的代谢和遗传B.与相连接,二者共同参与细胞内磷脂的加工和运输C.为处于凝固状态的遗传物质,不参与细胞

10、代谢,仅起遗传物质的备份作用D.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控制指令”可通过从细胞核到达细胞质18.图中a、b、c、d为细胞器,3H-亮氨酸参与图示过程合成3H-X,且细胞器c为该过程提供能量。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图示中,膜面积会发生变化的细胞器有a、b、dB.3H-X分泌到细胞外与膜的流动性有关C.图中含有RNA的细胞器是a、cD.细胞器c中含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19.核孔是一组蛋白质以特定的方式排布形成的结构,被称为核孔复合物,它是细胞质与细胞核内物质输送活动的看护者。如图所示,该复合物由一个核心脚手架组成,其具有选择性的输送机制,由大量贴在该脚手架内面的蛋白组成,称

11、为中央运输蛋白。据此分析正确的是()A.人体成熟的红细胞中核孔数目较少,影响到物质的运输B.核膜由两层磷脂分子组成,核孔复合物与核膜内外的信息交流有关C.核孔复合物的存在,说明核膜也具有选择性D.mRNA在细胞核内合成后通过核孔运出细胞核是不需要消耗能量的20.某同学设计实验如图所示,实验开始时,U形管两侧液面相等,图中半透膜允许单糖通过,据图分析,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若U形管中加入两种浓度不等的蔗糖溶液,实验现象是高浓度的一侧液面上升B.若U形管中加入两种浓度不等的葡萄糖溶液,实验的最终结果是两侧液面持平C.若U形管中加入两种浓度不等的蔗糖溶液,当液面停止上升时,半透膜两侧水分子移动达到

12、平衡D.若U形管中加入两种浓度不等的蔗糖溶液,当液面停止上升时,半透膜两侧的溶液浓度相等21.某同学用洋葱鳞片叶表皮作为材料制作临时装片,用于观察“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将装片在酒精灯上加热后,再观察细胞质壁分离及复原现象B.用外表皮制作临时装片后,在盖玻片一侧滴入清水,可观察到细胞液的颜色逐渐变深C.用内表皮制作临时装片后,在盖玻片一侧滴入0.3 g/mL蔗糖溶液和红墨水,可观察到质壁分离D.质壁分离的细胞,滴加龙胆紫溶液染色后可观察到成对的染色体2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果脯在腌制中慢慢变甜,是细胞主动吸收糖分的结果B.水分子进出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C.葡萄糖

13、进入红细胞需要载体蛋白的帮助,但不消耗能量,属于协助扩散D.大肠杆菌吸收K+属于主动运输,既消耗能量,又需要膜上的载体蛋白23.红细胞吸收葡萄糖是协助扩散,而小肠吸收葡萄糖是主动运输,下列相关理由错误的是()A.小肠绒毛上皮细胞有较多线粒体B.一般来说,小肠肠腔葡萄糖含量低于小肠上皮细胞内含量,所以需要主动运输C.从高浓度进入低浓度的红细胞内的时候,在载体帮助下,逆浓度梯度,所以不需要能量,属于协助扩散D.从高浓度进入低浓度的红细胞内的时候,在载体帮助下,顺浓度梯度,所以不需要能量,属于协助扩散24.如图1-4为表示物质浓度或氧气浓度与物质跨膜运输速度间关系的曲线图。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14、)A.若某物质跨膜运输的速度可用图1与3表示,则该物质不应为葡萄糖B.若某物质跨膜运输的速度可用图2与3表示,则该物质可能是葡萄糖C.限制图中A、C两点的运输速度的主要因素不同,B、D两点的限制因素有共同点D.将图2与4的曲线补充完整,曲线的起点应从坐标系的原点开始25.离子泵是一种具有ATP水解酶活性的载体蛋白,能利用水解ATP释放的能量跨膜运输离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属于协助扩散B.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是顺着浓度梯度进行的C.动物一氧化碳中毒会降低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的速率D.加入蛋白质变性剂会提高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的速率26.取生理状态相同的某种植物新鲜叶

15、片若干,去除主脉后剪成大小相同的小块,随机分成三等份,之后分别放入三种浓度的蔗糖溶液(甲、乙、丙)中,一定时间后测得甲的浓度变小,乙的浓度不变,丙的浓度变大。假设蔗糖分子不进出细胞,则关于这一实验结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前,丙的浓度乙的浓度甲的浓度B.乙的浓度不变是因为细胞内蔗糖浓度与乙的浓度相等C.实验中,细胞与蔗糖溶液间的水分移动属于协助扩散D.甲、丙的浓度变化是由水分在细胞与蔗糖溶液间移动引起的27.图为一种溶质分子跨膜运输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载体逆浓度运输溶质分子B.载体具有ATP酶活性C.载体和转运方式不同D.载体转运溶质分子的速率比自由扩散快28.如图曲线表示完全相同的两个植物细胞分别放置在A、B溶液中,细胞失水量的变化情况。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实验可选取绿色植物成熟的叶肉细胞来进行B.若B溶液的浓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