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海口高三历史月考 1.doc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29919700 上传时间:2020-04-2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6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南海口高三历史月考 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海南海口高三历史月考 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海南海口高三历史月考 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南海口高三历史月考 1.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海南省海口市2018届高三历史3月月考试题(考试时间:90 分钟满分:100 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 级、姓名、准考证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第卷(选择题 共 60 分)本卷共 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姓氏的起源有很多途径。宋、郑、齐、鲁、陈、蔡、吴、秦等姓氏可以追溯到() A秦始皇灭六国一统天下 B西周实行宗法分封制 C远古部落氏族的标志符号D百家争鸣思想大解放2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提出“历史三峡论”,将四千多年来中国政治形态变迁

2、分为封 建、帝制和民治三大阶段。其中“封建”阶段我国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是( )A政权和族权互为表里B专制王权披上神权外衣C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D思想统一促进政治统一3“自古皆封建诸侯,各君其国,卿大夫亦世其官其后积弊日甚其势不得不变。 秦始皇尽灭六国以开一统之局天下变局,至是始定。”对材料中“天下变局”理解准确 的是 ( )A废除分封制,建立中央集权制B结束分裂实现国家的完全统一C土地私有制取代井田制D由百家争鸣到思想统一4习近平强调,“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在下列中 国古代官职中,最早体现“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的是( )A通判B御史大夫C太尉D监察御史5秦

3、汉是中国大一统国家格局的形成时期,社会各领域都发生了许多重要的变化。下列叙 述属于这一时期变化的是( )A通过考试选拔行政官员的制度形成B贵族血缘政治基本上被官僚政治所取代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达到顶峰D“工商食官”的经济制度冲击农耕经济6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宰相,三省长官在中书门下举行联席会议确定军国大事。高宗时,允许三省中四品以下文官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名义进入中书门下,参预朝政。其目的是( )A重用人才,推行科举取士B削弱相权,加强君主专制C分工协作,提高行政效率D缓和矛盾,抑制朋党之争7某学者文采飞扬,他把科举制的发展演变历程喻为航船,“这艘自汉代开始建造的航船, 从 起锚扬帆后,经过

4、500 余年平衡航行之后,整艘船的复杂精细的结构和部件 已经变得老化失灵,行驶至清末,船破恰遇顶头风,在强劲的欧风美雨和坚船利炮的冲击之 下,已是摇摇欲坠。”句中“ ”指代()A魏晋南北朝B隋代C唐代D.宋代8范镇奏章:“宰相制国用,从古然也。今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 知,故财已匮而枢密院益兵不已,民已困而三司取财不已。中书视民之困,而不知使枢密减 兵而欲阴阳和,风雨时,家给人足,天下安治,不可得也。”范镇揭示了( )A秦朝丞相制度的弊端B唐朝三省六部制分权的优点C北宋中央分权制度的弊端D明朝废除丞相制度的作用9元人叶子奇在草木子一书中写道,元世祖忽必烈有一个说法:管行政的中书

5、省是我 的左手,管军事的枢密院是我的右手,管监察的御史官是我用来医治这两只手的。由此判断, 监察制度的实质是( )A中央集权加强的必然产物B监察百官C君主专制不断强化的工具D代天子巡守10先秦宗法家族贵族君主制的失败,证明了那种建立在完全自然的血缘关系之上的政治关 系是难以长久维系的,纯粹依赖“自己家里的人”来统治国家的办法是不行的,只有依赖“用 自己选拔的和忠于自己的人”,来统治家族化的国家才是可靠的。对这种可靠的“办法”的 实践有 ( )秦朝推行郡县制 汉初实行封国制 汉代实施察举制 唐宋完善科举制ABCD11有文献记载:九品中正制之设“盖以论官吏优劣,非为士族高卑”“其始造也,乡邑清 议

6、,不拘爵位,褒贬所加,足为劝励,尤有乡论余风”。这表明九品中正制( )A以官吏实绩对官吏进行优劣评定B曾经被世族门阀所控制C遭到了当时很多人的反对D一度以德才为主要依据,不注重家世门第12易中天先生在帝国的终结一书中写道:“作为集权主义者,尤其是那些倾向于专制和独裁的雄略之主,几乎没有一个人会认为前朝的覆亡乃是因为过度的集权。他们只会得出相反的结论。因此,他们吸取的教训,也只能是专制、专制、再专制,集权、集权、再 集权。”汉武帝、宋太祖、明成祖采取的相似措施是( )A沿用秦朝以来的郡县制,加强中央集权 B设立新的中枢权力机构,分割削弱相权 C设立新的中枢权力机构,加强专制皇权 D通过刺史制和行

7、省制,加强官僚队伍建设13康熙帝曾训斥议政王大臣说:“今闻会议之事尚未具题,在外之人即得闻知。”雍正帝曾 告诫大学士等说:“凡大小臣工,面奉谕旨,皆国家政务,不当轻泄于外。”为解决这种困境, 清朝统治者( )A设内阁,置六部B设议政王大臣会议C设军机处D废除议政王大臣会议与内阁14利玛窦中国札记中说:“虽然我们已经说过中国的政府形式是君主制,但它在一定程 度上是贵族政体,如果没有与大臣磋商或考虑他们的意见,皇帝本人对国家大事就不能 做出最后的决定。所有文件都必须由大臣审阅呈交皇帝。”利玛窦认为中国明朝时( )A君主制不是中国政府的主要形式B皇权在一定程度上受制于内阁C君主与内阁大臣拥有同等决策

8、权D政体形式为责任内阁制15有学者总结中国古代“皇权的强化,一方面表现为有一定独立性的外朝中枢机构权力被 削夺殆尽,另一方面又表现为一部分内廷臣属或机构因得皇帝信任而不断培养发展势力,成 为实际上的权力中枢”。能支持上述观点的朝代是( )A西周B秦朝C元朝D清代16古代中国以农立国。下列关于我国古代农业经济基本特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男耕女织,以一家一户个体经营为主 B铁犁牛耕是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C重视灌溉,明清时出现风力水车D重农的结果促进了我国古代历朝经济的发展17南宋时,民间有“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到了明清时期,“湖广熟,天下足”“买不 尽松江布,收不尽魏塘纱”的谚语

9、十分流行。这一变化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江浙一带的农业开始转型B经济重心已经向中部移动C太湖流域经济开始大衰退D江浙地区不再是经济重心18 “订烧瓷”系指外国客商根据本国需要前来中国订制的瓷器。下图为荷兰东印度公司于 1786 年在中国定制的五彩咖啡壶设计图稿(仿自欧洲银器)。材料反映了( )A中国瓷器逐渐融入全球贸易网络B订制瓷器为迎合欧洲皇室的需要C“订烧瓷”成为中西贸易主体D外销成为制瓷业发展的主要动力19明朝中叶以后,民营手工业在很多行业后来居上超过了官营手工业,甚至在江南地区一 些手工业部门开始出现了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其主要原因是( )A民营手工业与市场的联系更为密切B民营手

10、工业技术精良、经营灵活C民营手工业主要分布于江浙沿海地区D明清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腐朽20清雍正年间的官窑督造官唐英一方面积极向民间工匠学习制作技法,另一方面也不断摹 仿东西洋的彩法。一次出口的瓷器由于毫无创新之处,雍正不报销该瓷器的制作费用,唐英 不得不自掏腰包。该材料说明( )A官营手工业最能促进技术创新B官营手工业管理者要自负盈亏C官营手工业管理仍然十分严格D官营手工业产品主要供应出口21汉书记载:“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下列对当时商业发展的描述正 确的是( )A商业活动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B“草市”成为重要的地方商业中心C到处都有便利的客舍、邸店和车坊D繁华商业中心成

11、为交易活动的平台22北朝民歌木兰辞:“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说明当时商业情况( )A各种商品在固定的地点交易B古代经济重心南移C商业环境相对宽松D夜市和草市兴盛23明清时期,北京出现了大量的地域性会馆,集客馆、试馆与商馆于一身。其中广东会馆 的数量约有 45 所,绝大部分是由广州府和潮州府等沿海经济较发达地区的县所建立。明清 时期推动会馆文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北京是商业中心B繁忙的海外商运C交通运输的便捷D区域商帮的出现24史记货殖列传中指出,对于农、工、商、虞(从事山林水泽行业的人),政府应“善者因之,其次利导之,其次教诲之,其次整齐之,最下者与之争。人各

12、任其能,竭其力,以得所欲”。材料表明司马迁( )A认为政府应平等对待农工商虞B主张运用法律手段来限制商业行为C主张国家应该对经济适度干预D肯定了追求财富是人类的自然本性25清朝地方县志记载:“市有定居,墟惟趁赶。南曰墟,北曰集”“货物辐辏,处古谓之务, 今谓之集,又谓之墟”“日中为市,神农氏之教也。南人曰趁墟,北人曰赶集。”据此可 知明清时期( )A农村集市的名称带有地域特色B政府对草市的地点有严格管理C南北方呈现不同的专业化市场D长途贸易促成区域经济的活跃26有学者研究材料发现:宋代的商税率大致为 3%,国家权力对商业的征税力度,比农业 要低得多;清代商人出现亏损时,统治者常常要“优商”“恤

13、商”。与之相比,统治者很少在 农家收成下降时优恤农民。这表明( )A古代统治者改变了重农抑商政策B古代对商业采取的政策较为灵活C宋以后国家商业税收超过农业税D商人地位逐渐超过其他社会阶层27康熙二十二年(1683 年)平定台湾后,“诏沿海迁民归复田里”;康熙五十六年(1717 年), 由于南洋的吕宋(今菲律宾),是“西洋国(西班牙)和红毛国(荷兰)泊船之所,藏匿盗贼甚多”, 再次颁布出海禁令。以上材料主要反映()A清朝的政策与当时西方的工业文明格格不入 B康熙皇帝已经察觉西班牙和荷兰殖民主义者的海盗行径 C清朝前期根据形势,海上贸易“时禁时不禁” D处理民族关系是康熙实施海禁政策的出发点28唐

14、后期至宋代,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进一步发展,土地兼并和土地买卖频繁。南宋叶适 记载说:“民自以私相贸易,而官反为之司契券而取其直。”材料主要反映了( )A宋代实行重农抑商政策B农民之间土地买卖频繁C地权所有者在土地买卖中获利D政府维护地权流转29“从中国经济史来看,左右经济发展情况的主要因素,是政府对经济事务干预的有无与 多寡中国古代政府的干预更具有强权掠夺的性质,根本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控制国家 经济,从中获取巨额财富”下列制度与材料中“干预”的观点相符合的是( )A闭关锁国B朝贡贸易C市坊制度D官营专卖30有的学者认为,传统中国的市场不可谓不发达,城市的规模也曾居世界之首,但是市场的性质受制于消费的性质及其社会效应。古代中国的消费结构中,国家军费、行政消费大大超过生产性人口消费。由此可以得出() A国家体制制约中国古代商业经济的发展 B中国古代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