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夜遮不住闪耀的星辉.docx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29918618 上传时间:2020-04-24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43.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夜遮不住闪耀的星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黑夜遮不住闪耀的星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黑夜遮不住闪耀的星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夜遮不住闪耀的星辉.docx(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黑夜遮不住闪耀的星辉2 017年6月1日,上海音乐学院小剧场外人头攒动,2013级音乐剧班推出毕业大戏发胶星梦(Hairspray)。两个半小时高密度载歌载舞的场面,十三个戏份相当、性格迥异的角色,夸张有趣的人物造型,多声部复杂的合唱,黑白两种肤色(化妆)的演员们斗歌赛舞。连续八天的演出场场爆满,获得了业界老师、导演和社会观众们的一致好评。 提起这部美国经典音乐剧发胶星梦,它与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剧系还有着一段特殊的渊源。 谢幕集体照,上海音乐学院院长林在勇、音乐剧系主任赵光与全体演职人员 2002 年8月15日,音乐剧发胶星梦首次登上百老汇的舞台。这部音乐剧根据1988年美国同名电影改编,由Ma

2、rc Shaiman作曲,Scott Wilttman和Marc Shaiman共同作词。在百老汇上演不到一年,发胶星梦便从十三部托尼奖提名的音乐剧中脱颖而出,斩获当年最佳音乐剧奖以及其他八个奖项。而与此同时,远在地球另一端的上海音乐学院,于2002年9月创办了音乐剧系,并迎来了第一届音乐剧专业的本科生。这是中国首个在音乐学院体制下创办的音乐剧专业。时隔十五年,这部音乐剧搬上了上海音乐学院的舞台,充分检验了上音培养出来的音乐剧演员在唱跳演方面的综合实力。 主持人Corny 在科尼秀上主持的歌舞场面 胖Tracy 与胖妈妈Edna在甜品店吃甜品 ?l胶星梦故事梗概发胶星梦的故事发生在1962年的

3、美国马里兰州巴尔的摩市,情节紧紧围绕着女主角崔西?唐布拉德(Tracy Turnblad),一个肥胖可爱的十六岁女孩展开。胖姑娘崔西着迷于科尼?科林斯(Corny Collins)主持的电视节目科尼?科林斯秀(The Corny Collins Show),每天放学都会和好朋友佩妮(Penny)准时收看。崔西深深地迷恋着节目中帅气的林克(Link)。然而,崔西的母亲埃德娜(Edna)却非常讨厌这种现代音乐。有一次,科尼?科林斯秀节目公告,他们将挑选新的少年演员来参加未来节目的录制。崔西非常 希望参加选拔赛,却被母亲爱德娜断然阻止,因为她自己也是一个肥胖的家庭主妇,她生怕自己的女儿会因为肥胖而遭

4、人嘲笑,于是极力打消女儿蠢蠢欲动的青春梦想。但在父亲威尔伯(Wilbur)的鼓励下,崔西还是偷偷参加了电视台的面试。果然,她在选拔现场遭到了电视节目制作人维尔玛(Velma)的奚落和其他白人姑娘们的嘲笑。她们挖苦崔西身材如此肥胖还想参加“科尼秀”。在电视台的排练厅,崔西与迎面走来的林克撞了个正着,刹那间被帅气的林克“电”得灵魂出窍、浮想联翩。可惜此时的林克正在热烈地追求着“科尼秀”的常驻演员安布尔 (Amber)小姐。安布尔有一位“好妈妈”Velma,凭借电视节目制作人的身份给了女儿不少关照,因此安布尔在“科尼秀”中常常争抢出镜、恣意妄为。小伊内兹(Little Inez),一位黑人小姑娘也来

5、报名参加“科尼秀”,由于她的肤色原因,她即刻被淘汰了。崔西与小伊内兹一起被赶出面试现场。回到学校,崔西同样遭到白人同学们的排挤与欺负,她那高耸夸张的发胶头激怒了校长,被罚留校和黑人孩子一起上课。在种族歧视严重的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大多数人以跟黑人同班为耻。但崔西和黑人同学却相处得十分融洽,并从西维德(Seaweed)那里学到许多新颖的舞步。她的好朋友佩妮也与黑人西维德擦出了爱情的火花。很快,那个轰动一时的电视节目主持人科尼来到崔西所在的学校挑选新的青年选手,而崔西终于以动感新颖的舞步为自己赢来了一个在节目中露脸的机会。她的歌舞才华被科尼发掘,她的出色表演赢得观众们的喜爱。大家对崔西的喜欢甚至胜过

6、了原本非常得宠的常驻演员安布尔。崔西上镜出色的表演,让肥胖而可爱的她一夜成名,当地一家服装店热情邀请崔西担任广告代言。爱德娜决定为女儿走出家门,改变自己,并出任女儿的经纪人。 剧终Tracy与Link相拥热吻 下半场尾声,众人为Tracy获胜“发胶星梦”冠军欢唱 安布尔的母亲Velma为了保住女儿的地位,不惜用尽卑劣手段力挽狂澜,使崔西陷入了一场种族斗争,危险的形势随时会把她的事业前途毁于一旦。电视台有明文规定,只有在每月“黑人日”,黑人才能上电视节目。崔西非常反感电视台的这种歧视行为。一天,西维德邀请崔西、林克和佩妮到他家去参加音乐派对,崔西有机会结识了西维德的妈妈“快嘴大婶”(Motorm

7、outh Maybelle),黑人电视台的著名主持人。“快嘴大婶”一直向政府抗议每月一天的“黑人日”,但收效甚微。崔西决定加入“快嘴大婶”以及其他黑人伙伴们一起游行示威,抗议种族歧视。因为游行,崔西一行人遭到逮捕。崔西的父亲威尔伯为了保释大家,抵押了自己唯一的哈德小店。由于Velma从中作梗,动用与市政领导的暧昧关系,导致他们没能救出崔西。面对前所未有的困难,威尔伯夫妇俩相濡以沫,决定共度难关。崔西在林克的帮助下成功逃出监狱,并决定参加“发胶女郎”选拔决赛,以此扩大影响力,号召居民消除种族歧视。冲破了重重阻拦,崔西终于在冠军揭晓时,及时出现在了节目现场,向观众推荐了多位富有才华的黑人歌舞演员,

8、受到热烈欢迎,最终她获得了“发胶女郎”的桂冠。至此,电视节目中的种族隔离被彻底消除,崔西获得了与林克的爱情,同时白人佩妮与黑人西维德的爱情也得到了大家满满的祝福。 轻喜剧背后的严肃主题音乐剧发胶星梦能在百老汇一炮打响,斩获当年托尼奖最佳音乐剧奖,不仅是因为音乐好听、故事有趣、表演精彩,更因为它所揭示的具有时代性的社会主题和价值观:批判种族歧视,鼓励大胆秀出自我。大胆的反串人物设计已为该剧奠定了喜剧的基调,再加上一群顶着夸张发胶头的女孩子,跳着美国六十年代时尚的舞步,胖女孩痴迷追求英俊小歌星,种种喜剧因素混合提味,包袱不断,笑点层出。然而撕开热闹、搞笑、炫目的外衣,编剧却给观众丢出了一个耐人寻味

9、的社会问题和个体成长价值观。音乐剧发胶星梦是根据1988年拍摄的同名电影改编的,其原版编剧兼导演约翰?沃特斯(John Waters)就出生、成长于本剧的所在城市巴尔的摩。巴尔的摩是美国马里兰州最大的城市,种族歧视现象的渊源由来已久。早在1950年,大量的南美黑人迁入巴尔的摩,当地黑人的人口比例达到23.8%。到了1970年更是急剧上升到46.4%,直逼城市总人口的一半。美国黑人是美国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长期受到种族歧视,处于社会最底层。虽然1865年美国联邦宪法第十三条修正案宣布废除奴隶制,但种族隔离制度曾在美国十分盛行。在美国某些城市,法律甚至明确规定黑人与白人在公交车、餐馆等公共场所内需

10、分隔,黑人必须给白人让座。在学校,黑人学生必须待在指定的黑人区域,教室里黑人一律坐后排,就连喝水、洗手池、在公共场所跳舞都分人种。约翰?沃特斯从小生活在这样一个种族歧视严重的城市,目睹了许多不公平的现象,对黑人充满了同情。在该剧场景设计和人物刻画中,我们能感受到他在此融入了很多个人的情感和理解。音乐剧发胶星梦中有这么一句歌词,“You just looks like you”(做你自己),道出了五十年代起美国青年们所追捧的一种价值观。1946年,法国机械工程师路易斯?里尔德发布了他设计的新泳衣比基尼,由脱衣舞娘米歇尔?伯娜蒂妮做宣传模特。媒体刊登出了一张照片:她身穿一件极其小而暴露的泳衣,手持

11、一个火柴盒来展示这件泳衣小到足以放进其中。这张照片几乎激怒了整个世界,同时也激活了一股从未有过的时尚潮流这股潮流逐渐改变了年轻人对自己身体的态度,从传统的羞于展示,到大胆地秀出自己的身体。这是一个重要的审美转变。年轻人开始变得更在乎自己的存在,更愿意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同样的,发胶星梦以美国1957年到1964年最为火爆的少年歌舞派对节目迪思秀(The buddy Deane Show)为原型,如实地呈现了六十年代美国青年们所追捧的时尚、对自我的肯定以及对个性的张?P。此外,发胶星梦剧中的歧视是多义的,除了种族歧视外,还包含了外形歧视和优劣歧视。剧中女主角崔西和她的妈妈爱德娜因为肥胖,在生活中

12、常遭人讥讽和歧视,因此她的妈妈爱德娜蜗居在自营的洗衣店里,近二十年没走出家门,将自己成为一名服装设计师的梦想深藏心底。崔西用一首欢迎来到六十年代(Welcome to 60s)的歌,将爱德娜引入了全新的世界,她麻木的心瞬间被绚丽多彩的世界点燃。发剧还通过校园小社会,反映出了学生中以白种富人为首排挤黑人、羞辱差等生的情景,甚至连体育老师也在篮球课上公然区别对待黑人和差等生。在轻松搞笑地讲述故事时,发剧不失时机地呈现了许多不公平的社会歧视现象,笑中有痛点,唱中有心酸,舞中有奋发。主题是戏剧的灵魂与核心,它离不开鲜活的人物、时代背景、社会问题以及当下人们的价值观。发胶星梦虽是1988年创作出来的故事

13、,但其主题与寓意却是永恒的。 一盘“人物棋”玩转十三个人物一出好戏,常会勾勒出一副鲜活的众生图。我们熟悉的经典话剧雷雨,其生动的人物形象、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精心设计的人物出场顺序和人物的一词一句都彰显出曹禺高超的编剧功力。没有矛盾冲突不成戏剧。戏剧中的人物都有着各自的最高任务,其背后关联着各自的利益,为了利益展开一场“战争”,来上一番“厮杀”,直到战败对方,实现自己的最高任务。正如中国象棋一样,两方各有将、帅,为了赢得一场“战争”,每个阵营中的相、仕、兵需各尽其职、统筹调度、协力对敌。面对层出不穷的情节和变幻莫测的时局,每步“棋”是否妥当,出击是否命中要害,防守是否巧妙得当,都考验着剧作者的

14、功力。一盘势力相当、厮杀激烈的“好棋”,必将催生出一部精彩绝伦的好戏。那么,以发剧为例,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其编剧约翰?沃特斯是如何用十三个人物布阵这局“人物棋”的。 纵观图表不难发现,这盘“人物棋”基本势力相当。黑队的三“象”形成了一个坚固堡垒。随着剧情的展开,反方主将Velma和她的女儿安布尔自私骄横、跋扈无礼的本性,与正方主帅崔西的真诚、善良、乐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剧情发展到三分之一时,黑队阵营中的两“象”林克和主持人科尼已经有倒戈之心了。下半场“人物棋”局势大变。林克接受崔西的爱,而科尼也决意脱离Velma的控制。两人不仅倒戈,还成了崔西的支持者。以崔西为帅的红队,主力队友远超以Velma

15、为将的黑队。人力资源悬殊如此之大,那么如何保持下半场戏剧人物之间的对抗势力呢?戏剧“人物棋”可因人物身份和性格的设置而打破常规。Velma代表了有钱有权有势、拥有话语权的上层管理者,加之性情乖张、不择手段,利用与市政领导的暧昧关系,将崔西囚困在监狱中。当崔西在林克的帮助下逃出监狱之后,她又借助司法警察的力量,追捕逃亡的崔西,甚至在电视台布下保安阵,设陷欲捕可能闯来参加“发胶女郎”选拔赛的崔西,可见Velma背后的能量不可小觑。人少不代表势单,人多不一定必胜。崔西实现梦想的道路举步维艰。戏剧情节构建中有一个不变的法则:越是强大的对手,越能激发主人公无限的能量。最后一场“发胶女郎”冠军赛将全剧推向

16、高潮。崔西在其主力队友的鼎力相助下,两“相”母亲爱德娜和黑人“快嘴大婶”乔装打扮率队潜入电视台,再加上两位倒戈的外援“象”歌星林克和节目主持人科尼的里因外合,两面夹击,一举“将军”光杆司令,黑队完败。一盘“人物棋”,不光有阵营,还要织入一张人物关系网。发剧通过四个家庭的组成关系,增强了各战队的亲密度和力量。 两条爱情线引领剧情发展早在莎士比亚时代便已盛行两条爱情线相互交织,推动剧情发展的戏剧结构。百老汇音乐剧中也常见这种戏剧结构,如音乐剧奥克拉荷马旋转木马西区故事南太平洋吉屋出租理发师陶德等。爱情线分主辅两条,主线围绕男女主人公展开,而辅线通常降临在男女主人公的兄弟姐妹、好朋友或下属的身上。通常男女主人公的爱情曲折多难,通过辅线中的男女配角穿针引线,破除阻力,最终两对恋人皆喜得良缘。男女主人公一般具有智慧、坚韧、正气的性格特点,戏剧主题常由他们揭示;而男女配角通常是插科打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