沅水流域早期戏剧活动与常德汉剧高腔的起源.docx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29915783 上传时间:2020-04-24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46.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沅水流域早期戏剧活动与常德汉剧高腔的起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沅水流域早期戏剧活动与常德汉剧高腔的起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沅水流域早期戏剧活动与常德汉剧高腔的起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沅水流域早期戏剧活动与常德汉剧高腔的起源.docx(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沅水流域早期戏剧活动与常德汉剧高腔的起源常德汉剧是我国戏曲百花园中一朵古老而又美丽的艺术奇葩,她孕育于原常德府属武陵(常德)、桃源、汉寿等地,流布于洞庭湖区、武陵山系、辰水、沅水、澧水流域,并远涉鄂西南、川东、黔东一带。常德汉剧俗称常德戏、沅河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一度称为常德湘剧;在湘西、黔东少数民族地区则称汉戏或湘剧。因其自身具有长久的发展历史和艺术特色,为了避免剧种称谓与湘剧及湖北的汉剧混淆,常德的文艺工作者和文化主管部门曾于1986年上报湖南省文化厅,经批准将常德戏定名为“武陵戏”。然而,常德地区的普通民众仍然习惯称常德戏为“汉戏”,为了区别其它地区的汉剧,也为了尊重历史和服务于人

2、民群众,我们将诞生在沅水流域,广播于湘、鄂、渝、黔的常德戏称为“常德汉剧”。常德“为全楚之咽喉,滇、黔门户”(明?史?痛余杂录),地处“湖广熟,天下足”的洞庭湖鱼米之乡,沅水上游的木材、矿产、山珍,下游的鱼、盐、百货,都集散于此,早就成为商业名城。宋、元间还是全国造船业的重要基地。明洪武十四年(1381)傅友德率师下云南,“大兵自辰、沅出贵州舍蜀事黔”(清?徐炯使滇杂记);“入滇路有三道:其自湖广常德府入贵州镇远府以达云南曲靖府是为中路,则今日通行之道也”(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24)。可见沅江水陆驿道已成为中原与云贵以及中国与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等东南亚诸国间的交通主干线,这也使得常德所处政

3、治、军事、经济、文化地位愈见重要,同时它还是汉民族与湘鄂川黔边诸少数民族间交往的重镇。常德汉剧基于上述有利的自然条件,在本地原始祭祀歌舞基础上,不断吸收元杂剧、明代弋阳腔、昆山腔、青阳腔等戏曲艺术逐渐成长壮大的。一、沅水流域最早的戏剧活动常德在元朝至元十五年(1278)为荆湖北道宣慰使司治所(领辰、沅、澧、靖、归、常德诸府州,直属湖广省);延?v六年(1319)改建文庙,“前筑露台,高四尺”;至正二十四年(1364),明权知常德府事马汝舟建府衙,“前为露台”(均见嘉靖常德府志),露台为官府、祠庙陈演乐舞戏曲之所。而在至大三年(1310)以前数十年,常德文庙还是“祀用俗乐”(元?史节翁新置大成乐

4、记),这俗乐应为民间吹打乐或戏曲。元?夏庭芝青楼集志云:“内而京师,外而郡邑,皆有所谓勾栏者,辟优萃而隶乐,观者挥金与之。”有元一代,胡祗?y、姚遂、刘因等元曲家及赵世炎等贵官多来常德,“遇公宴,众伎毕陈”,是当时风气;青楼集载帘前秀等杂剧艺人,多“驰名湖湘间”;湖南并有杂剧作家张鸣善等。元杂剧在常德当有较深影响。兴建露台的主要目的是用于祭祀和演出。可见,元朝时沅水流域就出现了戏剧活动,但常德戏曲剧种的形成则是明朝的事件。二、常德汉剧形成于明朝1、荣王府的戏曲活动据明史?诸王载,宪宗庶十三子朱?v枢于正德三年(1508)之藩常德,而嘉靖常德府志载荣王朱?v枢是正德四年到常德的。这种误差,可以理

5、解为明史记载的是下诏赴任日期,常德府志记载的则是荣王实际到达常德的时间。史载朱?v枢“居国颇骄纵”。按明代通例,“亲王之国,必以词曲千七百本赐之”(明?李开先李中麓闲居集?张小山小令后序)。建文、永乐、宣德诸朝,对亲王之国不但赐与词曲,而且还赐与乐户(见张庚、郭汉城主编中国戏曲通史106页)。明史?武宗本纪载:“(正德)三年,秋七月壬子,命天下选乐工送京师”,事在荣王朱?v枢离京之前。由此可以推断,朱?v枢有可能从京城携艺人、词曲南下,常德艺人也传说荣王曾带来戏班,王府戏曲活动非常频繁。到了万历年间,沅水流域戏曲活动更加频繁,尤以常德荣王府为盛。荣定王朱翊珍一生酷爱戏曲,“音律刻漏,咸究厥妙”

6、(湖广总志语),曾手订中原音韵一书,常与剧作家龙膺讨论戏剧,还能自制新曲。龙膺东邸侍宴诗:“幽兰度曲舞阳阿,乐府亲翻子夜歌。足捧雕竿盘弱黛,指陈琼桂奏轻娥”;祭荣定王殿下文称王府:“鱼龙角?梗?百戏毕呈”。龙膺并有应制南北套曲多套等,荣王府歌舞戏曲之盛,可见一斑(均见龙膺龙太常全集)。除了朱?v枢嫡系,还有福宁、惠安、永春、富城、贵溪诸王,府第均在常德城内,诸王也都不事生产,日溺笙歌。2、湘西诸土司府戏曲活动在中国历朝变更中,湖南湘西地区曾经存在一个特殊的“土人治土”的政权,那就是唐天授元年(公元690年)至清雍正六年(1728年)的溪州土司王朝。在土司王朝1000多年历史中,尤以明朝彭氏土司

7、王朝为盛,他们曾数十次响应朝廷征调,屡屡为国家和民族建立功勋,涌现了一批杰出的民族英雄。第27任土司彭翼南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明嘉靖年间,倭寇横行中国东南沿海,永顺宣慰使彭翼南、桑植安抚使向鹤峰率土家兵赴闽浙讨伐倭寇,卓著战功。明末史官严守升在田氏世家?容美宣抚使田九霄世家中记载:“会倭平班师,胡公(浙直总督胡宗宪)张筵饯送,时与宴者,永顺宣慰彭翼南、桑植安抚向鹤峰酒酣,命席间讴唱为乐及向歌楚江秋、彭歌大江东各一阕,胡公笑曰:我固谓彭宣慰面似梨花,果然矣。盖彭在家常演戏为乐”。这段文字详细地记载了平定倭寇的战役取得胜利之后,浙直总督胡宗宪曾经大摆筵席,为各路友军饯行。永顺宣慰使彭翼南、桑植安抚

8、使向鹤峰也在座。当酒酣之时,胡宗宪命将士们唱歌助兴。轮到彭翼南和向鹤峰时,他们两人分别演唱了一曲楚江秋、大江东。胡宗宪笑道:“我一直认为彭翼南面似梨花,是个唱戏的料,今天大家可见识到了吧。我们这位宣慰使在家乡时就常常以演戏为乐。”永顺宣慰使即溪州土司王,其治所在土司城,位于沅水上游酉水的支流灵溪河,该地属永顺县辖,与桑植、龙山、古丈、沅陵诸县交界,现已作为文化古迹保护并被开发成旅游景区。史书上记载的这一年是明朝嘉靖三十八年(1559),足以证明永顺、桑植等土司王府这时已有戏班与戏曲活动,汉民族戏曲艺术传入湘西少数民族地区年代久远。又据谈迁北游录载:“永顺、保靖二司士风汉官至,例公宴,酒九行,优

9、唱九出土官延客,备南调其礼大抵拟于王公”。这就说明,当时沅水流域的戏曲水平已经“大抵拟于王公”水准。3、民间戏曲活动旧时常德高腔亦称“二十四孝”。三元记见载于常德人陈洪谟所著治世余闻,谓“近时戏文,盛传商三元辂事”。这时期正值王阳明理学倡行之际,“二十四孝”一类题材剧目应运而兴。今存葵花井等戏唱词,长短句式者,多无一定曲牌规范;而七字句齐言体形式尤多。有明标“唱昆腔”者,既无牌名,且全为整齐七字句。上世纪八十年代挖掘所得桃源县太平铺木偶班所演常德高腔十二本香山传,全本剧词基本为宝卷体,剧中人常作“话犹未了,那厢某某来也”之语,这类剧目显然是由说唱艺术搬上舞台。2005年秋,笔者和部分戏剧工作者

10、再次来到桃源县太平铺乡,见到了当地木偶高腔的传人李鹏飞,实况录下了几段唱腔,成为常德高腔“申遗”的珍贵资料。可惜,常德高腔虽然在次年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中榜上有名,但桃源木偶高腔的最后传人李鹏飞也在当年辞世,带走了几多遗憾。又据戏剧工作者发现,在桃源县的梧溪河有支道教乐班,所唱腔调至今保存着常德高腔古老的风格,希望早日得到相关专家的考证。三、沅水流域最古老的剧目常德汉剧古剧有二:一为傩头神戏,一为目连,均为高腔。 傩头神戏用于还傩愿。傩为巫觋所事,楚人好巫,沅湘流域尤盛。汉朝王逸楚辞章句云:“昔楚国南郢之邑,沅湘之间,其俗信鬼而好祠,其祠必作歌乐鼓舞以乐诸神。屈原放逐,窜伏

11、其域出见俗人祭祀之礼,歌舞之乐,其辞鄙陋,因为作九歌之曲”。唐朝刘禹锡竹枝词序说屈原九歌“到于今,荆楚鼓舞之”。他任朗州(常德)司马时也学屈原,“作新词以教巫祝,期于变俗”(嘉靖常德府志?名宦)。尽管时代在变迁,而沅湘巫风不减。嘉靖常德府志?风俗载:“岁将尽数日,乡村多用巫师,朱裳鬼面,锣鼓喧舞竟夜,名曰还傩”。明末史?痛余杂录载:“俗供神像,有头而无躯者,名猡(傩)神。一于思红面,号东山圣公;一珠珞窈窕,号南山圣母。两人兄妹为婚,不知其所自始,楚、黔皆崇祀之”。至近代,傩王神庙或巫师家设傩坛,仍随处可见。地方公集或私家敬傩神必还愿,常德有“还他一十二部傩愿”之俗谚。贫苦而不识字的农民,包一叠

12、纸钱,画上十二个墨圈,在傩王庙前磕头烧化,也算十二部傩愿还了。有钱人家通常则是延请巫师或木偶班或常德戏班唱傩愿戏。常德汉剧傩头神戏与木偶班所演全同。戏分两节,第一节由鼓师领唱迎神之下马歌,词、白、唱腔(一唱众和)、锣鼓点(叫老盐菜),与巫师还愿所用全同。第二节才有傩王所差请玄妙道罗布(傩部)真君赵王三太子(花脸扮)率侍童上,唱北曲驻马听,“下凡催讨良愿”;天、地方曹以椅褡当表章,报告“良愿催齐”;再由土地(戴面具)上场报告“地方良愿已了”,真君说声“回复玉旨”下场,戏便完结。沅水流域还兴“搭愿”,还愿者给戏班送个包封,便随时将傩头神戏插演于它剧中间,即算还愿。即便一本戏(一天)中搭愿十余起者,

13、主家、看客也绝无非议,可见人们对傩神的敬重风气。更为独特的是,常德戏班每年腊月二十四日封箱前,府城“四大名班”必回老郎庙演此剧“还公愿”。历代相沿,称为“老郎会”,一直延续到1949年。常德汉剧艺人视目连为“百戏之祖”。其后观音、三国、岳传各十二本继出,统称为“四十八本目连”。常德方志最早者有明永乐、成化诸志,今已散失。嘉靖以来方志累引旧志,载目连(出家前叫傅罗卜)为常德人。如嘉庆常德府志?山川考?古迹载:“崇孝港,府北六十里,旧志相传古孝子傅罗卜居此,故名。今街为崇孝街,街东二里许地名傅子岗,为孝子葬母处,石塔犹存。:孝子家巨富,好善喜舍,上自罗卜港,下至庆寿寺,袤延九十余里,皆有田庄。木瓜

14、、脱尘、五灶、净居、崇福、庆寿、法洪诸寺,悉其所舍。黄花障会仙桥其所修花园基址,至今宛然”。(所引“旧志”不明,武陵志今佚)嘉靖常德府志?艺文尚存陈珂武陵志前序、文澍武陵志后序。陈序有“会予奉命董建荣藩”之语。陈珂于明弘治十一年(1498)到常德监造荣王府第,可知武陵志成书在弘治十二年左右。如所引“旧志”为成化或永乐志,则常德明初便有目连之传说及诸迹存在。印度佛教释迦牟尼十大弟子之一的目犍连尼尊者,被弄成中国常德人,出现许多古迹、传说,赫然载入志书。虽属无稽之谈,但却能说明目连故事在常德有着非常广泛的影响。其由来已久、并非目连故事的三国戏等也统称为“四十八本目连”,可见目连戏在沅水流域影响之深

15、,其出现也应当很早。现在,全本目连失传,尚存若干单折。其中思凡与明朝胡文焕刊群音类选?小尼姑全同,而不同于郑之珍改编之劝善记?尼姑下山,常德戏目连与劝善记不同戏路,全本演12天,其帮腔除人声帮腔外,还用乐器芦管、唢呐。此外,若干古南戏进入沅水流域也可能较早。如琵琶记、白兔记、破窑记等。常德汉剧拜月亭记则比一般剧种多保留虎头寨一节,艺人甚至以剧中人名而称此节为陀满兴福,实存不分场、折古制。另有一批吉祥例戏,除百顺记?召登、荣归、牡丹亭?劝农等显然来自昆剧外,唱高腔的如槐荫记?送子、中魁、破窑记?蒙正观匾、投笔记?班超脱靴等,唱低牌子的如琵琶记?春宴杏园(俗称琼林宴)、金印记?封相、破窑记?夫妻荣谐(俗称金榜)、青袍记第三十一出(俗称五福团圆)、牧羊记?持觞祝寿(俗名八仙庆寿)等,多出自古南戏或明代早期剧目,其高、低腔并用于一剧之中,实为古南戏一唱众和的徒歌与加笛管伴吹两种演唱形式并存的体制。四、明末时期常德汉剧的概况明末时期,常德汉剧在沅水流域已经广为流传。我们可以从官绅和文人的记载中寻找出很多史料。龙膺(1560约1622),武陵(今常德市)人。历任徽州府推官司、国子监博士、户部郎中、甘肃参政、太常寺正卿等职。作有金门记、蓝桥记两部传奇。金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