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曾说不能动他!.docx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29913851 上传时间:2020-04-2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49.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邓小平曾说不能动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邓小平曾说不能动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邓小平曾说不能动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邓小平曾说不能动他!.docx(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邓小平曾说,不能动他!三只松鼠行将上市,良品铺子、百草味等品牌亦是交相辉映,坚果类食品在休闲零食市场中的地位与日俱增,依托互联网的力量,一众年轻品牌博得了广泛关注。 如此热闹的场面,让人不禁想起一个开山始祖式的“老字号”,在那个还没有互联网的年代,它就曾火遍大江南北,可谓“国内坚果炒货第一品牌”,而在如今群雄争霸的激烈格局中,却早已不见了它的踪影。创下这个牌子的,是一个人称“傻子”的安徽人。他大字不识,却在那个连“万元户”都极度稀缺的特殊时代,创下了百万家产。他一生辉煌而又坎坷,曾三次入狱,三次被邓小平点名保护。他就是“傻子瓜子”的创始人年广久,他的故事已经鲜有人问津。怒怼1991年5月,安徽

2、芜湖中级人民法院。“你是否曾以解决工作为名,侵犯10名女工?”“不是10个,是12个!”这个口吐狂言、怒怼法官的中年人,就是“傻子”年广久。“你给我凑足大满贯,我不如给你凑一打!”对于法官“流氓罪”的指控,年广久的回应显然充满了蔑视,但这并没能阻挡法院对他的定罪和判决有期徒刑3年,缓刑3年。1992年3月13日,芜湖市委大礼堂。“老年,你吃苦了!”一位市委领导紧紧握着年广久的手,关切地问候。此时的年广久,面色极度憔悴,他刚出监狱,就被送来参加这场意味深长的“接见会”。从*年8月,因有“挪用公款”、“贪污”罪嫌疑被捕,到后来经济问题指控被撤销,改判“流氓”罪,这个年近花甲的老人在不见天日的牢房里

3、,已待了将近3年的时间。牢狱之灾期间,因为邓小平的一次讲话,年广久得以无罪释放。“农村改革初期,安徽出了个傻子瓜子问题。当时许多人不舒服,说他赚了一百万,主张动他。我说不能动,一动人们就会说政策变了,得不偿失。像这一类的问题还有不少,如果处理不当,就很容易动摇我们的方针,影响改革的全局。”这是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巡中的一段讲话(已收入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也是他在公开场合第三次谈到傻子瓜子的问题,就是这次讲话,为身处牢狱之中的年广久带来了一线生机。年广久与这位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一直有着某种不解之缘。经商路上,他曾数次在邓小平的关照下逢凶化吉,也正是在一次次的化险为夷中,他的生意越做越红火,影

4、响越来越大,他本人也一度成为那个年代国内少有的“富豪”。然而,*年的被捕入狱却是一个转折点,3年里,家大业大的年广久失去了一切,人生跌入谷底。这并不是他第一次入狱,却是输得最惨的一次走出市委礼堂的年广久有些恍惚,他对周遭的一切和自己的未来感到迷茫。关了三年,他早已失去了对炒?市场的把握和判断,自己还能否再战江湖、重拾往日荣威?一切皆是未知。或许唯一可以确定的就是,经历了三次入狱,三起三落之后,一切,又得从头开始。“我究竟做错了什么?!”年广久五味杂陈。这一刻,几十年来,一路走过的点点滴滴、幕幕往事,忽如回放般地浮现在他眼前“傻子”的童年年广久1937年出生在安徽蚌埠的怀远县。因一次淮河水灾,年

5、家一路逃荒乞讨到了芜湖定居。远离故土、无依无靠,一家人的日子过得十分艰苦,年广久9岁起就随着父亲在街头叫卖水果,不久后,父亲不幸病逝,他和母亲一起摆地摊养家。“利轻业重,事在人和”是父亲留给年广久的遗训,他一直谨记于心。年广久的水果摊,能让人“先尝后买”,不满意不要钱。不管客人说少了秤还是少找了钱,他都会二话不说地给补全。就算够了秤,年广久也常常会“傻傻地”再塞上一两个给客人“顾客是上帝”这个销售法则,年广久运用得简直炉火纯青。他的这个“习惯”,一直延续到后来卖瓜子炒货。久而久之,人们都知道年广久“傻”,也是从那时起,年广久有了“傻子”的称号。说他傻,可他的回头客总比别家多,生意总比别家旺,赚

6、的钱自然也比别家多。“人家都叫我傻子,但我一点都不傻,做生意,我最精。”年广久曾如此骄傲地评价自己。投机倒把的牛鬼蛇神计划经济体制下,小商贩们的日子很不好过,面对各种限制总得东躲西藏,也是这时,年广久被两次抓进监狱。第一次是在1963年,年广久因摆摊卖鱼被判“投机倒把罪”、有期徒刑一年,关了5个月,然后稀里糊涂地被放了出来。出狱后,年广久开始卖板栗。1966年“*”来了,他又被冠上“牛鬼蛇神”的罪名,牛鬼蛇神罪在当时是一张“无所不包的天罗地网”,定罪相当随意,根本没有具体的法律界限。关了20多天后,年广久又被放了出来。三年之内两进监狱,换做别人,可能早就不敢再碰生意了,可年广久却似乎没受一点影

7、响。跟“打击投机倒把办公室”的人死磕到底、周旋到底,是他当时最大的想法。“游击战”第二次出狱后没多久,年广久又做起了生意,这次,他改行炒起了瓜子。带领年广久“出道”的,是一起摆摊的一位老师傅,年广久经常主动帮他生火炒瓜子,老师傅知道年广久家里困难,也愿意将手艺传授给他。手脚勤快,又爱学习,年广久很快出师,瓜子炒得又快又好,这也是他踏足炒货业的开始。在那个计划经济时代,瓜子属于统购统销物资,由供销社统一控制,个人经营是违法的。通常只有到过春节的时候,人们凭票才能买上个一两斤,平日里根本吃不到。这给年广久这样的小商贩提供了机会。每天晚上人们下班的时候、看电影的时候,就是这些小商贩们偷偷摸摸上场的时

8、候。第一次卖瓜子,年广久很顺利,“1毛钱1包,一下子就卖完了。1块多的本钱,赚了3块5。”第二天,他很快又卖了8斤,看到他比自己卖得还好,老师傅很是高兴,感觉收了个精明能干的好徒弟。从此,年广久就和老师傅一起搭档卖起了瓜子。 “那时不敢卖,只能偷偷卖,师傅讲,跟他们打游击战,他来我跑我躲,他走我摆。”年广久的瓜子生意就这么在夹缝中越做越大,炒瓜子的锅也越换越大。可没过多久,不幸的事发生了,老师傅在一次被警察追赶的过程中,因心脏病突发猝死,年广久不得不开始“单打独斗”的日子。那时,他每天晚上七八点钟开始炒瓜子,一口气炒好几百斤,一直干到第二天早晨5点,“之后洗洗脸,稍微睡一会儿,7点钟左右他又起

9、来,把炒好的瓜子分包好。中午12点左右,人们下班时间到了,就出去偷偷卖。下午再包,到6点钟人们下班时间再卖。”年广久就这样日复一日,起早贪黑地干。100万!天道酬勤。从1966年到1976年,年广久悄无声息地攒下了100万,这在当时是远超世人概念的数字。“那时的100万抵得上现在的1个亿啊!”年广久曾不无自豪地说。他不敢把钱存到银行,冒然放家里觉得也不够安全,于是,就用牛皮纸把一打打的钱包好,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偷偷埋在了自家院子里,连老婆都没告诉。“事情还是一个人知道的好,但好日子不长,唐山大地震了,我就着急了,院子里还埋着钱呢,要是房子塌了,被人一挖还不就露陷儿了。我赶快把钱又挖出来,结果

10、钱都发霉了,我没有办法了,只好趁着出太阳的时候拿出来晒晒。别人家都是晒玉米晒粮食,我家却晒了满院子的钱。那时候,我真的发财了。”当时有些市委的人曾敲打年广久说,你胆子不小啊,他却不以为意。在那个并不富裕的年代,小小的瓜子,何以卖出这么多钱?首先,货源是个大问题。别人买生瓜子,都是货到付钱,可年广久却是先付定金,“当别人都在为货源断档发愁的时候,年广久家送货上门的却络绎不绝。”其次,在瓜子的口味和品质上,年广久非常较真,对于顾客提出的意见也相当入心。为了炒出口感更佳更具竞争力的瓜子,他曾尝遍了芜湖所有的瓜子摊;有人说他的瓜子没有外地的好吃,他就专门乘船跑到外地去尝,上海、南京、苏州和武汉等地的瓜

11、子行情都被他了解了个遍。他会把收集来的瓜子摆在桌上挨个品滋味儿,每吃完一种,就用清水漱漱口,接着再尝另一种,毫不含糊。对于一些口味比较好的瓜子,年广久会试着摸索它们的配方,然后炒出来请路人品尝,不够好吃,就反复调整修改。直到有一天,有好几个人尝了他的瓜子后都纷纷惊叹:真是打肿嘴巴也不松口的货!他风味独特的奶油香型瓜子总算炒制成功。在这之后,年广久又增加了椒盐瓜子、酱油瓜子和五香瓜子等20多个品种,无论是南方人还是北方人,都能找到适合的口味。另外,他的瓜子“个个粒大饱满,一嗑三开,令人唇齿留香。”就这样,年广久的瓜子开始有了名气,很多人都慕名前来购买。此外,在卖瓜子的时候,年广久延续了以往卖水果

12、时的实诚与大方,别人买一包瓜子,他就送上一把,不要,就硬给,久而久之,叫他“傻子”的人更多了,回头客也越来越多,看似吃亏,“傻子”的生意却越做越兴隆。后来,在给瓜子想招牌的时候,年广久思来想去,一拍脑袋,干脆就叫“傻子瓜子”得了!“吉祥的招牌太多,起一个似乎有贬意的招牌,反而会给顾客留下很深的印象。”有行家说,在商界,这叫逆反心理销售术,可以给顾客带来奇妙的心理附加值。然而,一直到80年代初,“傻子瓜子”才获得了国家注册的商标权。“牢还没坐够么?!”1978年,随着生意规模越做越大,年广久有了扩张的想法。这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一夜之间大地回春,个体经营受到鼓励,可由于被禁锢太久,很多人

13、都不敢轻举妄动,谨慎观望是普遍态度。对此,一向天不怕地不怕、性情粗犷的年广久却觉得:“管你什么政策,真开放还是假开放,养家糊口,横竖要做生意。”扩张计划启动在即,却遭到了同样持观望态度的第一任妻子耿秀云的激烈呵斥,“牢还没坐够么?!”可年广久看准的机会,十头牛都拉不回。为了摆脱阻拦,他甚至与妻子离了婚,还把财产全留给了她,自己拉着板车就出来了。身上没钱,他就讨饭,一路讨到扬州。“别人一天只能讨块把钱,我一天就能讨10多块,就是讨饭,我都比别人讨得多。”在外地的日子里,年广久也试着做了些生意,就这么过了一年多,在老母亲的劝说下,他才又回到芜湖,决定和儿子们一起卖瓜子。改革开放之初,虽然国家一定程

14、度上放开了管制,但当时整体的社会氛围对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仍非常警惕,人们对于个私经济姓“社”还是姓“资”的争论十分激烈。在这种背景下,年广久曾盈利100万的事情自然引人侧目,再加上傻子瓜子的作坊闹出了一场波及全国的“雇工风波”,1980年,一份关于傻子瓜子问题的调查报告被呈上了中央,摆在了邓小平的案头。那时,“七下八上”仍是一条铁律:只要雇工人数超过8个,经营者的身份便发生“根本改变”:由“小业主”变成“资本家”。而在1979年,年广久的作坊里就有了12个雇工,这显然破了界。对此曾有评论称,事后看来,傻子瓜子的这场“雇工风波”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是一场决定着改革方向的深刻争论,年广久也由此成为了

15、改革的“符号人物”。对年广久,动,还是不动,成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它决定着无数个私经营者的命运。“不要动,先放一放,看一看。”在看完调查材料后,邓小平做出表?B,这是邓小平最早谈到傻子瓜子。正是这样的表态,为个体经济的发展创造了弥足珍贵的生存空间,也为年广久的生意扫除了许多隐患。“我们是先锋队,只管往前冲就是了”1981年,中共中央进一步强调,着重开辟在集体经济和个体经济中的就业渠道,使城镇劳动者、个体经济得到健康发展。这个消息年广久是在澡堂子里听到的,他喜欢泡澡,更喜欢在澡堂里听众生谈论国家政策。虽目不识丁,但年广久的嗅觉非常敏锐,当时他就想,“国家这样的改革不容易,需要一批先锋,后面改革

16、怎样搞,要看前面的先锋如何冲。我们是先锋队,只管往前冲就是了。” 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那一年,年广久在芜湖市中心的十九道门巷口摆起了固定摊位,这在当时是需要胆魄的。年广久瓜子事业的真正起步,也是从这里开始。不久,年广久就幸运地遇到了他人生中的另一位“贵人”,当时的芜湖市副市长赵文波。赵文波正在寻找个体经济的典型,“我来到了年广久的摊前,尝了尝他的瓜子,果然别具特色,瓜子里外都有味儿,就像人们说的那样,吃了仁儿还舍不得吐壳。第二天,和我同去调研的芜湖日报的同志,就在报纸的显著位置发布了一条新闻,叫名不虚传的傻子瓜子。”报道发出当天,也就是1981年的9月5日,年广久的瓜子摊便被围得水泄不通,数十斤瓜子一售而空,一个月后,他的瓜子产量和营业额都翻了番。在傻子瓜子的带动下,国营、集体和个体的瓜子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