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管理)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奖励公告及获奖项目全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29895315 上传时间:2020-04-24 格式:DOC 页数:48 大小:699.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项目管理)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奖励公告及获奖项目全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项目管理)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奖励公告及获奖项目全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项目管理)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奖励公告及获奖项目全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项目管理)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奖励公告及获奖项目全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项目管理)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奖励公告及获奖项目全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项目管理)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奖励公告及获奖项目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项目管理)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奖励公告及获奖项目全(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2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奖励公告科技部门户网站 2013年01月17日 来源:科技部根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的规定,经国家科学技术奖励评审委员会评审,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审定和科技部审核,国务院批准并报请国家主席胡锦涛签署,授予郑哲敏院士、王小谟院士2012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务院批准,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授奖项目41项;国家技术发明奖授奖项目77项,其中:一等奖3项(通用项目2项,专用项目1项),二等奖74项(通用项目61项,专用项目13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授奖项目212项,其中:特等奖3项(通用项目2项,专用项目1项),一等奖22项(通用项目13项,专用项目6项,创新团队3

2、项),二等奖187项(通用项目144项,专用项目43项);授予5名外籍专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2012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人 郑哲敏院士郑哲敏,男,1924年10月出生于山东省济南市。194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1948-1952年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机械工程系学习,先后获得硕士、博士学位。1955年回国后在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工作至今,历任室主任、副所长、所长等职,现任所学术委员会名誉主任。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1993年当选美国工程院外籍院士,1994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郑哲敏院士是国际著名力学家,我国爆炸力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中国力学学科建设与发

3、展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之一。 郑哲敏院士阐明了爆炸成形的机理和模型律,解决了火箭重要部件的加工难题,发展了一门新的力学分支学科爆炸力学。他长期主持力学学科发展规划的制定,倡导建立了多个新的力学分支学科,做出了重要的学术贡献。 在地下核爆炸效应的研究中,郑哲敏院士与合作者一起提出了流体弹塑性模型。该模型将爆炸及冲击荷载作用下介质的流体、固体特性及运动规律用统一的方程表述,堪称爆炸力学的学科标志,可准确预测地下核试验压力衰减规律,为我国首次地下核爆当量预报做出了贡献。 在穿破甲研究方面,郑哲敏院士带领团队开创性地提出了射流开坑、准定常侵彻、靶板强度作用的相关理论;得到了穿甲相似律和比国际流行的Tate

4、公式更为有效的穿甲模型;建立了破甲弹高速流拉断的理论;建立了金属装甲破甲机理模型和破甲相似律,获得了比国际公认的Eichelberger公式更符合实际的侵彻公式。这些工作为我国相关武器的设计与效应评估提供了坚实的力学基础。 基于流体弹塑性理论,郑哲敏院士还开辟了爆炸加工、瓦斯突出、爆炸处理水下软基等关键技术领域,解决了重大工程建设中的核心难题,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此外,在材料力学的研究中,他提出的硬度表征标度理论,在国际上有重要影响,并以他与合作者的姓氏命名为C-C方法。 作为中国力学界在国际上的代表,他积极参加和组织有关方面的国际交流,促进国际合作,显著提高了中国力学在国际上的地位。 郑哲敏院

5、士心系祖国,始终以国家需求为己任,呕心沥血,严谨创新,团结奋进,平易近人,培养了大批力学领域的杰出人才。他现在仍致力于自己喜爱的科研工作,一如既往地关心着力学学科和国家相关重大工程技术的发展。 -王小谟院士 王小谟,男,1938年11月出生于上海。1961年毕业于北京工业学院(现北京理工大学),曾任电子工业部38所所长、信息产业部电子科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等职,现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电子科学研究院科技委副主任。199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王小谟院士是我国著名雷达专家,现代预警机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 多年来,王小谟院士致力于雷达技术研究与工程应用。20世纪60年代,他瞄准国际雷达技术前沿领

6、域,主持研制成功我国第一部三坐标雷达,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0世纪80年代,他主持开展低空雷达技术攻关,研制成功我国第一部中低空兼顾雷达,并在国际雷达装备同台竞技中为国产雷达赢得了世界声誉。 预警机是信息化战争的核心装备。1990年海湾战争后,国家决定通过对外合作解决预警机装备急需。王小谟院士担任中方总设计师,主持系统总体设计,在世界上首次提出基于二维有源相控阵体制的三面阵背负罩新型预警机工程方案。同时,带领和组织国内研发团队同步开展研制工作,掌握预警机设计方法和主要关键技术,锻炼和培养技术队伍,为我国自行研制预警机奠定了坚实基础。 国产预警机正式立项后,王小谟院士主动推荐优秀年轻专家担任总设计

7、师,自己担任总顾问,倾心指导年轻的总师们确定总体技术方案,开展技术攻关、系统集成和试验试飞方案等重大工程研制事项,为我国首型预警机的研制成功做出了重要贡献。 针对我国国情,王小谟院士率先提出开展轻型预警机的预先研究,并主持制定了技术方案,为国家决策研制轻型预警机创造了条件。他还提出利用国产飞机实现预警机出口的设想,并担任原型机总设计师,主持完成了原型样机设计与制造,推动实现了我国预警机装备出口。他作为课题负责人,主持完成了数字阵列雷达预警机地面样机技术攻关,为研制新型预警机奠定了基础。 王小谟院士学术造诣深厚,甘为人梯,重视对年轻人的培养。他先后培养出18位我国预警机系统或雷达系统总设计师。目

8、前他仍坚持工作在科研一线,谋划和推动我国预警机事业发展。201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获奖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奖获奖项目目录二等奖序号编号项目名称主要完成人推荐单位/推荐专家1Z-101-2-01模空间退化和向量丛的稳定性孙笑涛(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2Z-101-2-02大维随机矩阵理论及其应用白志东(东北师范大学)吉林省3Z-101-2-03守恒律组和玻尔兹曼方程的一些数学理论杨 彤(香港城市大学)周毓麟,李大潜,石钟慈4Z-102-2-01低维强关联电子系统中的奇异自旋性质理论研究王玉鹏(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曹俊鹏(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张 平(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

9、研究所),陈 澍(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戴建辉(浙江大学)中国科学院5Z-102-2-02金笼子与外场下纳米结构转变的研究龚新高(复旦大学),孙得彦(中国科学院固体物理研究所),刘志锋(香港中文大学),顾 晓(复旦大学),季 敏(复旦大学)教育部6Z-102-2-03基于核自旋的量子计算研究杜江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育部7Z-102-2-04“高能电子宇宙射线能谱超出”的发现常 进(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中国科学院8Z-103-2-01基于边臂策略的立体化学控制与催化反应研究唐 勇(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孙秀丽(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叶 松(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

10、所),周 剑(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康彦彪(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上海市9Z-103-2-02特定结构无机多孔晶体的设计与合成于吉红(吉林大学),庞文琴(吉林大学),李激扬(吉林大学),李 乙(吉林大学),徐如人(吉林大学)教育部10Z-103-2-03含氮手性催化剂的设计合成及其不对称催化有机反应研究冯小明(四川大学),刘小华(四川大学),林丽丽(四川大学)教育部11Z-103-2-04纳米材料的安全性研究赵宇亮(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陈春英(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王海芳(北京大学),丰伟悦(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柴之芳(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12Z

11、-103-2-05基于天然高分子的环境友好功能材料构建及其构效关系张俐娜(武汉大学),杜予民(武汉大学),蔡 杰(武汉大学),陈凌云(武汉大学),周金平(武汉大学)湖北省13Z-103-2-06复杂生物样品的高效分离与表征邹汉法(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张丽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叶明亮(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吴仁安(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张玉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辽宁省14Z-103-2-07金属酶的化学模拟及其构效关系研究毛宗万(中山大学),计亮年(中山大学),巢 晖(中山大学),刘建忠(中山大学),鲁统部(中山大学)广东省15Z-104

12、-2-01黄土和粉尘等气溶胶的理化特征、形成过程与气候环境变化安芷生(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张小曳(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曹军骥(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李顺诚(香港理工大学),刘晓东(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16Z-104-2-02中亚增生造山作用及其环境效应肖文交(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孙继敏(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高 俊(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17Z-104-2-03中国大气污染物气溶胶的形成机制及其对城市空气质量的影响庄国顺(复旦大学),郭志刚(复旦大学),黄 侃(复旦大学),孙业乐(复旦大学),王 瑛(复旦大学)

13、上海市18Z-104-2-04过去2000年中国气候变化研究 葛全胜(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王绍武(北京大学),邵雪梅(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郑景云(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杨 保(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19Z-105-2-01水稻复杂数量性状的分子遗传调控机理林鸿宣(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高继平(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任仲海(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宋献军(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金 健(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上海市20Z-105-2-02年轻新基因起源和遗传进化的机制研究王 文(中国科学院

14、昆明动物研究所),杨 爽(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周 琦(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蔡 晶(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李 昕(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云南省21Z-105-2-03脊椎动物免疫的起源与演化研究徐安龙(中山大学),黄盛丰(中山大学),元少春(中山大学),陈尚武(中山大学),禹艳红(中山大学)教育部22Z-105-2-04植物应答干旱胁迫的气孔调节机制宋纯鹏(河南大学),张 骁(河南大学),苗雨晨(河南大学),江 静(河南大学),安国勇(河南大学)河南省23Z-105-2-05纳米材料若干新功能的发现及应用阎锡蕴(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梁 伟(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汪尔康(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顾 宁(东南大学),杨东玲(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北京市24Z-105-2-06凹耳蛙声通讯行为与听觉基础研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