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啜微呷思想史Fudan University

上传人:摩西的****12 文档编号:129893788 上传时间:2020-04-2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啜微呷思想史Fudan University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小啜微呷思想史Fudan University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小啜微呷思想史Fudan University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啜微呷思想史Fudan University》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啜微呷思想史Fudan University(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本课程读书报告选(选自2009秋季学期读书作业)1、 韩思齐:1969-2009:从纽约到草原2、满静萍:小啜微呷思想史3、仇璐: 关系学与国家现代权力1969-2009:从纽约到草原08300730049 韩思齐从今年中旬就开始宣传的一个不知名的音乐节品牌“张北草原音乐节”在八月份出乎意料地成功举办了,还请到了英国TRIP-HOP三巨头之一的TRICKY这种国际巨星参加,确实出乎我的意料。河北西部这个默默无闻的张北县或许只是这些欧美乐队演出记忆中的点缀,但是他们却不知道,这个音乐节在中国的社会语境中,显然有着丰富的意义:摇滚寻路和脱贫致富。既然是音乐节,还是先从摇滚寻路说起。从前中国也举行过

2、大型的摇滚音乐节,“迷笛音乐节”是个典型。每年集结中国摇滚乐坛新出炉的乐队歌手以及经典的老资格乐手,在某一个城市进行连续多日的演出。虽然也有外国乐队参与但是并非很重量级。这次来了TRICKY,使得乐评界仿佛一夜之间就感觉到了中外摇滚乐巨大的差距,在这种落差之下,乐评人的情绪不淡定,导致许多观点值得进一步推敲。最为典型的观点是拿中国目前的音乐节和四十年前耸立在摇滚乐历史上的里程碑纽约1969年的伍德斯托克(Woodstock)音乐节作对比,然后觉得中国根本没有伍德斯托克的范儿,中国的摇滚乐只是一场“洋务运动”,模仿皮毛匮乏精神。如果这是值得抱怨的事情,我估计乐评人们恐怕要永远抱怨下去了。就算只就

3、“摇滚乐”这个音乐的形式来看,它就是西方化的一种表达方式,用这种载体来做音乐,“外形”上就不可避免地相似,小到逢场必“砸吉他”的行为,大到编曲、配器、唱法和流派尾随西方。其实当代中国若确实具备伍德斯托克音乐节的文化土壤和社会思想背景的话,倒也不见得一定不能赶上西方。日本学习美国,自己的资本主义不也一度蓬勃发展吗?然而,如果回顾伍德斯托克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就不应该奢求中国摇滚这个“新生儿”拥有少年老成的心。伍德斯托克音乐节只是美国60年代“反文化运动”中比较突出的事件之一。这场运动流行以反战和反主流文化为特征的价值观、文化和生活方式,许多美国社会政治、文化领域的青年人进行了各种抗议运动,既包括

4、校园民主运动、妇女解放运动、黑人民权运动、反战和平运动、环境保护运动、同性恋者权利运动等方面的政治“革命”,也包括摇滚乐、性解放、吸毒、嬉皮文化,及神秘主义和自我主义的复兴等方面的文化“革命”。 1969年。尼克松宣誓就任总统,反战运动持续高亢;纽约“石墙事件”发生,不甘于被警察长期骚扰的“同志们”起身抗暴,开启了同志平权运动;嬉皮士群体再与警方不断发生暴力冲突的情况下愈发不满于错乱的现实 伍德斯托克打着时代的主要口号:爱、正义、自由和和平,因而吸引了大约50万嬉皮士前来参加,被公认为美国上世纪60年代嬉皮士运动的最具代表性的事件。亲历音乐节的作家这样描述:“歌手们在舞台上日夜轮番上阵。台下的

5、年轻人在雨后的泥浆中歌唱跳舞,在河中集体裸身洗浴,在草地上实践“做爱不作战” 伍德斯托克最大的特色就是什么都没发生:当时有50万人,而且食物几乎匮乏,但没有发生任何暴力与不幸。当地警长说:“姑且不论他们的服装和想法,他们是我24年警察生涯中最有礼貌、最体贴和最乖的年轻人。”虽然由于摇滚乐与音乐节在青年文化、反叛、商业与政治之间的多重矛盾,盛况仅仅持续三天,但伍德斯托克因了其鲜活的身体力行和乌托邦式的社会理想,而成为摇滚史上的永恒神话。中国乐评人定然比我这个外行听众更为了解这段历史,但也许是期望过于殷切,或说对这座里程碑过于崇拜,而希望把音乐节全部往其上靠,以伍德斯托克为教科书。然而,应该记住的

6、是摇滚给我们最大的财富不是某个作品或某个事件,而是一种自由的精神。这种精神让我们能够表达各式各样的自我价值,可以创造和接受无数的可能,可以不羁于沉重的世事,可以振臂一呼号召全世界的人一起呐喊。将两个不同时代不同社会背景下的事物相比没有意义。如果说张北音乐节和整个中国摇滚是在进行洋务运动,那么乐评人就是洋务运动中的地方官僚,有心富国却指导无方。另一个观点也显得乐观得有些偏颇。一位乐评人认为:“当我们做到一定的规模,经济社会到达了某个程度,伍德斯托克自然就来了。”在上一个观点的辩驳中我们已经细观了伍德斯托克的时代场景。若从社会学观点看,那是的社会是典型的“失范”状态,价值规范迷失,社会凝聚力散失。

7、战后的美国青年群体自著名的“垮掉的一代”时就弥漫着疲惫和潦倒,他们中的许多人已经丧失了对人性的最基本的理解,尤以“垮掉派”文人为甚,他们对体验各种极端的生活方式有浓厚的兴趣(例如放纵的性爱和吸毒等)。“垮掉的一代”可被视为美国文化史上的第一支“亚文化”。纵然,“我还年轻,我还在路上”这类语句给人以极大的震撼和感动,垮掉派和其后来人嬉皮士的行动也成为黑人运动、妇女权利、同性恋解放的滥觞,但总的来说,那个时代和它所生产出来的热情而放荡的人群以及一系列不良的社会效应,不是我们今天的愿景。因此我们应该做出一个简明的区分:伍德斯托克是社会病态的产物,而不是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的产物。那么,失范是否有利于文化

8、现象的自由发展呢?答案仍然是否定的,尽管许多人可能会举出民国时候一大批水平高超的学术研究和思潮来肯定失范所带来的文化繁荣,而且伍德斯托克、垮掉派文学等一系列反文化运动似乎又是一例。然而,失范时期的自由思想只是其影响中意外显现的“副产品”,其主要的影响是社会政治经济动荡和混乱,以及人们心灵状况的破碎空虚。战争也导致社会失范,但战争时期似乎不能做到文化繁荣吧?所以,失范绝对不是成熟的多元文化的必要条件。不论何种社会,只要其价值系统能够衍生出一套支持多样化的声音、分异化的表达的体制,相信就有可能产生文化的繁荣。回到音乐发展上来。那么,中国摇滚乐就只能面对西方激情而曲折的社会历程和音乐发展史而望洋兴叹

9、吗?那样又过于悲观了。作为外行,我当然无法提出专业的设想,只是根据近年来的欣赏经验,发现中国乐手的一个喜人进步:从往年的“愤怒”摇滚(如崔健让我在雪地上撒点野)到现在的“知性”音乐。何以这么说呢,请看音乐人周云蓬的一首歌词中国孩子:不要做克拉玛依的孩子,火烧痛皮肤让亲娘心焦 不要做沙兰镇的孩子,水底下漆黑他睡不着 不要做成都人的孩子,吸毒的妈妈七天七夜不回家 不要做河南人的孩子,艾滋病在血液里哈哈的笑 不要做山西人的孩子,爸爸变成了一筐煤,你别再想见到他 不要做中国人的孩子 饿极了他们会把你吃掉,还不如旷野中的老山羊 为保护小羊而目露凶光 不要做中国人的孩子,爸爸妈妈都是些怯懦的人 为证明他们

10、的铁石心肠,死到临头让领导先走看完这首歌词,固然有一种心寒之感,然而它却深刻地剖析了现实的社会状况,犀利地表达了创作者对于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担忧。这种表达甚至超越了西方很多以政治批判为主题音乐,因为政治摇滚乐往往是在一个给定的立场上进行“议论”,而这首歌词显然是冷静(如果说也有痛惜的话)地“叙述”社会现实状况。相信听完这首歌所产生的心灵震撼,要比在报纸上看一百次新闻报道更加强烈。所以,关注现实,立足本土,似乎才是中国摇滚乐和其他流派音乐应该偏向的道路。最后我们把目光放在音乐节的脱贫致富效应上。据南方周末报道,张北县委书记李雪荣和县委、县政府各级领导干部进行现场指挥,虽然根本不知道什么是朋克。“只

11、要内容健康,只要不反对共产党,为什么不可以让大家享受摇滚乐?”李雪荣说自己的想法很简单,“不开放,张北就没有出路”。 许多国外摇滚音乐节的资料,考察出一些音乐节的确是在偏远小镇举行,经年累月,取得了巨大成功,小镇因此名声在外。由此,他得出结论这确实是一个“项目”,一个可以让全国人民认识张北、了解张北的好项目。在筹办过程中,我觉得音乐节对于张北,似乎类似于奥运会对于北京那样,最明显的效果就是完善了基础设施,厕所的建设就是典型。然而,在HIP-HOP 和 R&B 风格的音乐在中国乃至世界最广泛的年轻人群中流行、而摇滚几乎沦为边缘的小众文化的时代,我们并不能对参加人数的增长抱过高希望。另外,把音乐联

12、系上政治目标,多少让有些“发烧友”有点不舒服,觉得太功利。有人觉得连哪些歌能上场去唱都要审核,保证没有“政治问题”,音乐节的精神早就被剥夺了。不过,我倒不这么认为。毕竟,艺术因为其卓异于现实的气质而必须不断地与现实作斗争,往往还被现实打压得灰头土脸,看看梵高生前那怀才不遇的苦涩就无需多言。然而,就是在这种斗争中,艺术才获得了自身的力量和生命。如果艺术全盘地毫无阻力地被现实接受,它就不再是艺术,而很可能是意识形态的统治了。祝福中国音乐!小啜微呷思想史08300730025 满静萍一部卷帙浩繁包罗万象的西方思想史试图使用强力的暴政桎梏欧洲的思想,对于处变不惊自觉自为的中国哲人来说,欧洲的蓝眼黄毛们

13、似乎总有些庸人自扰。当我们再次试图剥丝抽茧,观澜索源地挖掘远古的思想的时候,我不禁浑身寒得发颤:那些作古的文字当真想要解释这个世界解释人类?当他们凭借文字想要传达一种对全人类的“终极关怀”的时候,却深陷语言的囹圄。如此构成一个很简单的悖理,他们如何解决语言障碍对于一种普适思想的贯彻,而这在艺术史上却又是一个简单的定理,于是我们得出结论,不存在纯粹的思想。我们身临其境,有如参演一场文明史展览巡礼,品尝思辨的美馔,咀嚼时代的英华,每一笔伟岸的华书我们咋舌大呼神来,每一弯通幽的曲径我们冥思感慨妙哉;而当一切流转,一切可知充斥着怀疑和混沌,我们在思想的漩涡中无可自拔。因为始终,在批判人类全部思想的历史

14、时,不得不参杂着幽灵般的不可知论。否则那庞杂的思想洪流将把我们一并鲸吞蚕食。无论是思想史还是人类文明史,都是一部可书的,折腾的,循环往复的建立与毁灭的历史。纷杂混乱的现代社会恐怕无法再能想象尼采呼唤全新的道德价值体系时候,他那洞穿一切的告知。振聋发聩永远青睐厚积薄发的巨人。想象一个拖着缠身百病的人却心怀超人的意志,代表了一个时代民族精神的偶像作为一个标杆立在思想的尽头。他挑战的是称霸思想界一百年的德国古典主义哲学,他的对手是理性主义的守护人,形而上学的缔造者,难道他不害怕吗?“重估一切价值。”没有想到,竟然是一行诗敲响了古典主义哲学的丧钟,埋葬了欧洲大陆赖以稳定生存的思想基础,那是一个同样纷杂

15、的时代,过了半个世纪,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又过了30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了。纳粹野蛮地偷窃了尼采的能量,把它运用到了邪恶的统治和愚弄上。此时,我们才第一次看到思想的伟力,就像白天在阳光的照耀下我们无法发现星光,而在黑幕的衬托下,我们才能赞美它。被异化的尼采主义像一根钢钉打进日耳曼民族的骨头里,流脓的伤口直过了三代人还见有光滑的伤疤。战后平反,真正伟岸的尼采主义才渐渐深入人心。而一种思想的曲折遭遇无不昭示着一个古有的谶语。思想如苇草,脆弱又坚强。西方思想源于古希腊文明众所周知,相反,思想久远了而不可考据,对于我们东方的学人想要一尝古希腊思想的脔肉,惟恐一知半见,落得作茧自缚的惨相。古巴尔干半

16、岛纬度较高,多山峦河川,耕地贫瘠,岛屿星罗棋布,海岸曲折细碎,森林覆盖良好,适宜发展造船业与航海业。地中海频繁的贸易交流,过早成熟的商业机制,被山川隔绝的城邦政治,辽阔大海的人文熏陶,铸造了一个兼具自由平等又开放热血个性的民族。对于自然的过多关注开启了人类自然论和朴素唯物主义的先河,理性的脉搏已经在向世界和历史泵送血液了。但作为一个仍身处奴隶社会历史阶段的特殊民族,古希腊人的泛神论也孕育了一个神性与人性美丽结合的畸形珍珠。我始终无法理解,一个完全崇拜理性的国度,如何同时保有对诗歌和音乐的无上热情,他们给了司音乐之神阿波罗崇高的地位,在神话中他占据着大量的篇幅,拥有众多的传说;同时他们又纵容哲人乱来,从不驱逐第欧根尼这样的狗人,反把他对于亚历山大的揶揄传为佳话。但,我也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