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保险)十问国际金融危机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29865703 上传时间:2020-04-23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100.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融保险)十问国际金融危机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金融保险)十问国际金融危机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金融保险)十问国际金融危机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金融保险)十问国际金融危机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金融保险)十问国际金融危机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金融保险)十问国际金融危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融保险)十问国际金融危机(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十问国际金融危机(一)揭开金融危机的面纱1(二) 危机是否威胁我国金融安全3(三) 我国巨额外汇资产遭遇的是危还是机?5(四)如何提振市场信心?7(五) 中国证券市场是否能独善其身?8(六):我房市是否也潜藏次贷危机10(七) 中国是否应学习日本抄底华尔街?11(八)中国外贸会否雪上加霜?13林毅夫:金融危机给世界两大教训15国际金融危机中的中国金融市场(一):安全警钟需长鸣16国际金融危机中的中国金融市场(二): 宏观调控及时亮剑18国际金融危机中的中国金融市场(三):华尔街造富美梦破灭 中国的金融业创新学会点什么19国际金融危机中的中国金融市场(四)中国银行业的危机思考:三方面解读中国金融

2、环境21(一)揭开金融危机的面纱引言:一场严重的金融危机正在从美国向全世界范围内蔓延,面对当前不容乐观的世界金融形势,远在大洋这边中国百姓存有很多疑惑。这场金融危机到底如何产生的,在全球紧张的经济环境中国自身地金融系统安全与稳定会受到多大影响,外汇储备是否会大幅度缩水?当全球投资者信心跌到低谷,中国的股市、房地产市场是否可以独善其身?“三驾马车”投资、出口、消费将面临哪些震动,中国的经济发展经济目标是否仍旧可以实现?这些问题正在成为中国百姓关注的热点概述金融危机 这次金融危机从本质上来说,是由于金融衍生品的过度创新,银行发放房屋贷款给还款能力差的个人,并把风险层层打包转移给其他金融机构,例如投

3、行和对冲基金等。2006年开始美国房价下跌,造成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从而蔓延到美国各个金融机构并涉及到全球的金融机构。从目前来看,危机正在从美国开始逐步蔓延到世界范围。 详解金融危机发展五部曲 第一步,金融危机源于我们身边的房贷。在美国,贷款是非常普遍的现象,从房子到汽车,从信用卡到电话账单,贷款无处不在。“9?11”之后为了刺激本国经济,美联储发出大量货币实行宽松的经济政策。经济回暖造成房价上涨,贷款公司为扩展市场将支付能力差的人群也拉入房贷市场,甚至提供零首付房贷。 第二步,贷款公司苦心“避险”。贷款公司的做法面临着个人付不起房贷和房价下跌的风险,为了减少自己的损失,贷款公司找来投行合伙

4、,将风险分担。投行在进行分析之后推出了一种新金融产品CDO(Collateralized Debt Obligation,债务抵押债券),通过发行债券,让债券购买者再来分担不良房贷的风险。 第三步,对冲基金加入。上面提到的CDO产品分为不同的风险等级,为了把风险等级高的债券卖出去,投行又找到了对冲基金。对冲基金在全世界范围内利率最低的银行借钱,大举买入CDO债券。当然在2001年之后的短短几年,美国房地产异军突起收益飙升,各大金融机构尝到甜头。 第四步,投资者的贪婪作祟。对冲基金眼见收益不菲,又把CDO债券抵押给银行换取10倍的贷款,继续向投行购买CDO。投行为了获取更多利益又开发了新产品CD

5、S(Credit Default Swap,信用违约交换)。投行从CDO中提取一部分钱作为保金白送给保险公司,但保险公司要和自己共同承担风险,CDS一时风光无限。 此时基金公司也想分一杯羹,他们发行一种新的基金,专门投资买入CDS。尽管风险极高,但基金公司将自己赚取的利润作为保证金,哪怕亏损也由保证金支付。只有保证金全部亏损投资本金才开始亏损。评级机构给了这个基金AAA评级,大批投资者疯狂买入。甚至包括一些国家银行,例如冰岛。第五步,楼市泡沫终被挤破,金融危机出现。2006年底,美国房地产从顶峰摔下房价下挫。大批民众无法偿还贷款,整个链条的顶端断裂。2007年2月13日美国抵押贷款风险开始浮出

6、水面,汇丰控股为在美次级房贷业务增18亿美元坏账拨款,美国第二大次级抵押贷款机构(New Century Financial)发布盈利预警。 贷款公司倒闭之后对冲基金大幅亏损,继而保险公司和贷款的银行发布巨额亏损报告。2007年7月10日,标普降低次级抵押贷款债券评级,全球金融市场大震荡。同年8月6日,房地产投资信讬公司(American Home Mortgage)申请破产保护。 同时投资对冲基金的各大投行也纷纷亏损。2007年11月9日美国银行、花旗银行和摩根士丹利三大行达成一致,同意拿出至少750亿美元帮助市场走出次贷危机。标志性事件是今年9月15日,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公司陷入严

7、重财务危机并宣布申请破产保护,产生更加严重的金融动荡。 伴随股市大跌,民众赔钱,无法偿还房贷的民众继续增多,最终导致次贷危机爆发。特别是2008年9月29日美国众议院否决七千亿美元的救市方案,美股急剧下挫,道指暴泻777点,是历来最大的点数跌幅,单日跌幅高达7%,亦是1987年环球股灾以来最大的跌幅。 但危机远没有结束,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甚至国家正在受到牵连。 专家评点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教授、著名的经济学家许小年:次贷是怎么产生的?如果我们追本溯源,追到次贷的话,我们发现次贷之所以产生,跟美联储的货币政策有非常大的关系。在上一届美联储格林斯潘主席的几年间,特别是在9.11之后,美联储放出了大量

8、的多余的货币,把整个的金融市场上的风险收益平衡给破坏了。现在出事了大家都说华尔街太贪婪了,其实资本市场上谁不贪婪,问题在于人性的贪婪一定要有另外一个因素去平衡它,那个因素就是恐惧。贪婪在没有足够的恐惧平衡的时候就出问题了,但是我们要问一下,为什么这些人只有贪婪没有恐惧,因为整个的市场环境、资金的成本被扭曲了,被美联储过渡的货币供应给扭曲了,过渡的货币供应造成了泡沫,到处都是泡沫,在泡沫里你只有贪婪没有恐惧,恐惧什么时候有?一定是泡沫破灭的时候才有。所以滚来滚去,人的贪婪是淋漓尽致地发挥,看不到泡沫破灭。 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我们应该了解美国这次的金融危机是一个信贷危机,因为美国这个社会主

9、要是靠信贷来进行消费的,投资者是靠借钱来投资的,美国的消费者是靠刷卡来消费的,所以美国的消费者一直是超前的消费、透支的消费、信贷的消费,他们靠信用卡。一旦银行不能提供这样的信贷,整个消费者的消费力量就完全没有了。而美国经济的70%是靠消费拉动的,一旦消费者不消费了,或者减少消费了,美国经济就会出现大的问题。 所以这次美国的金融危机实际上是个信贷危机,美国政府这次的救市方案,实际上就是要恢复短期信贷的一个机制,也就是说美国政府要出一部分钱给各个银行,让银行有这个能力能借钱给消费者,消费者重新得到信贷以后,他们又重新开始启动他们的消费,消费启动以后,美国经济就可以从衰退或者从困难的边缘走出来,但是

10、现在还没有看出美国短期信贷的机制正在形成,虽然已经开始了,已经有这部分钱可能给美国银行注入很多资金,让他们能够重新启动对投资者、对消费者的信贷业务。(二) 危机是否威胁我国金融安全我国的房地产贷款规模近几年发展迅速,并对银行业盈利能力和资产安全有较大影响。 特别是也我国金融创新项目也曾不断推出,全国各地的银行都想出各种吸引人们借贷款买房的“高招”。我国是否也有发生次贷危机的危险?如何保障我国金融体系的安全? 概述国内房贷业务 深圳的银行曾经在2006年就推出了“循环贷”业务,它允许人们将商品住房抵押给银行而获得一定的贷款额度。这样,借贷人买越多的房产,就能获得越多的贷款额度,所以更受“炒房户”

11、的追捧。虽然我国目前未出现大规模的贷款违约现象,但不断上扬的通货膨胀率有可能迫使央行提高利率;不断提高利率,又会导致许多“炒房户”因交不起利息而违约。那时候,在没有次级贷款市场的中国,会不会重蹈美国式的次级贷款危机? 我国的情况是令人欣慰的是,去年下半年,中央政府果断实施“房贷新政”,已经有效地限制了房地产投机,遏制了房价上升势头,排除了房地产信贷对金融安全的产生大冲击的可能。目前最直接的损失,只有少数金融机构购买了与美国次贷危机相关的一些高风险债券而已,即便全部损失,其额度相对银行资产也只是九牛一毛,更不可能波及储户的利益。 详解我国金融机构安全性 我国的房地产贷款规模近几年发展迅速,并对银

12、行业盈利能力和资产安全有较大影响。房地产信贷运行与市场之间的关联更趋密切,无论是银行、房地产开发企业,还是房贷借款人,都面临因房价波动而带来的压力与风险。次贷危机带给我国商业银行一个重要启示,在经济增长阶段忽视风险必将导致经济减速阶段的风险甚至是危机的爆发。当经济发生周期性波动时,商业银行的贷款质量将首当其冲。 比较我国房地产市场与美国次级按揭市场,二者存在很大不同。最为主要的是住房抵押贷款人一般都是直接向银行申请贷款,没有复杂的衍生产品。同时,房产首付在20%,政策上不允许发放零首付贷款。 但我国也有美国同样的问题,包括存在大量投机性借贷,超支付能力贷款增加,房价在飞涨后存在下跌趋势。飞速上

13、涨的房价刺激了购房者的购买热情,炒房成为获取巨额财富的途径,使许多偿债能力低的人参与到购房队伍中。当房价下跌、房市流动性降低、贷款利率大幅调升时,势必加大高价购房者的偿债压力,使银行信贷面临巨大违约风险。 诚然,在全球金融动荡下中国金融业也不是完全高枕无忧。必须从防范房地产泡沫、建立银行不良资产防范机制、坚强金融监管、稳步推进金融创新等方面实实在在做好工作,才能够未雨绸缪。 专家评点 北京大学教授王建国:我认为中国的影响不会像美国、西方那么严重,主要原因是西方国家的金融系统已经非常复杂,通过金融创新,金融衍生产品一环扣一环、一波接一波,所以风暴一来,深度和广度远比中国来得厉害,因为中国金融系统

14、相当于现在西方的金融系统金融创新比较落后,衍生产品比较少,所以我们金融系统相对简单。就像我们喜欢拿现金去交易,这就比信用卡风险小得多。所以我认为即使是坏,对中国的影响也会比美国和其他国家来得小。如果是好,那我们的好处可能不会比他们的小。 金融风暴向实体蔓延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第一,从银行角度去看,银行一方面是吸收存款,另外一个方面是贷款。金融风暴很可能使贷款收不回来,那存款这边就会出问题,就会倒闭。当倒闭的时候,对于投资者,在银行的存款者除了个人还有企业,他们存款化为泡影,或者投资受到损失,企业的生产就会受到损失。如果银行把这些钱投到别的项目上的投资没有回报,崩溃掉了,这就会变成坏账。这对于企

15、业毫无疑问,这是直接的影响。没有了资金,生产就会停顿或者减少。这对银行、企业的影响都是直接的。从企业角度看,我们知道企业要正常生产可以融资,金融风暴毫无疑问会影响到企业融资,如果减少融资渠道,融不到资,那企业怎么发展呢?金融风暴对整个产业市场的影响是非常严重的,是普及性的,不是只对哪一个产业,对所有产业都会产生影响。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教授、著名的经济学家许小年:次贷危机,以及全球的金融动荡对中国的直接冲击很有限,因为我们的金融机构在次贷资产上的投资,从目前我们所得到的数据来看,还是有限的,而且完全在金融机构能够管理的范围之内。就算次贷资产发生了问题,由于资本金的充足,来核销这些坏账应该没有问题。(三) 我国巨额外汇资产遭遇的是危还是机?伴随着金融危机的加深,我国庞大的外汇储备是否会受到牵连?曾有香港媒体披露“中国认购2000亿美国国债”,协助美国渡过难关。尽管这条新闻早并不属实,但美国救市的时候,中国该如何呢?概述我国外储挑战经济学家谢国忠曾经形容,“美国的每一个角落里都是债务。”美国以负债为代价,借外国人的储蓄来消费。但一直透支别的国家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