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技术经济及管理培养方案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29859966 上传时间:2020-04-2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技术经济及管理培养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3技术经济及管理培养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3技术经济及管理培养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3技术经济及管理培养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3技术经济及管理培养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技术经济及管理培养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技术经济及管理培养方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武汉大学“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强烈事业心和责任感,良好道德品质和学术修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层次专门人才。本专业的博士生,通过系统培养,在本学科内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高深的专业知识,了解本学科前沿动态,具有独立的科学研究能力,熟悉地掌握并应用一门外国语,能够从事高层次的教学、研究、管理及国际学术交流能力工作。二、研究方向 复杂科学管理与金融用复杂科学的理论方法定性定量结合的方法、技术;混沌、分形等非线性方法;智能信息处理:图及网络算法、模糊数学、人工神经网络、智能计算、遗传算法、数据挖掘、博弈论等,考虑投资者行为,研究市场有效性

2、、投资组合、资产定价、期权定价、公司理财等现代金融问题。2. 投资科学研究投资组合、资产定价、风险投资、投资项目的评审、投资银行、企业并购及投融资决策等。3. 项目风险管理运用项目评价、管理理论、复杂性科学、金融理论等技术经济及管理的理论、方法与技术,针对项目的全过程(决策过程、建设过程、经营过程)的有关风险,深入而系统地进行项目风险管理的理论与实务研究。4. 技术创新与人力资本研究企业技术创新的理论与实务,研究人力资本对企业发展的作用,研究技术创新与人力资本的关系。三、学习年限本专业博士生培养年限一般为3-4年,最长学习年限6年。硕博连读、直博生的培养年限一般为5年,最长学习年限8年。本专业

3、博士生一般不允许提前毕业。四、课程设置本专业博士研究生必须修满总学分12学分。其中学位课程8个学分,包括公共必修课4学分(含政治课2学分,外语课2学分),学科通开课2学分,专业通开课2学分;选修课不少于4个学分。含专业选修课和公共选修课。公共选修课不局限于本专业博士培养方案,可根据博士生和导师的科研需要在全校博士方案中选择。 选修课程应根据本人的研究方向,结合导师意见和自我知识结构进行选择。跨学科考入或以同等学力考入的博士生,补修课程可纳入选修课学分,但不能顶替本学科的学位课程和专业选修课学分。具体课程设置见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博士研究生课程计划表。五、培养过程与必修环节1.本学科综合考试。学科

4、综合考试是进入学位论文阶段前对博士生进行的一次综合考核,是博士生培养的重要环节,主要评估博士生的学科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和学术科研能力。本学科综合考试在博士生学习的第三学期结束前完成。考试组由3-5名教授组成,其中,学科负责人、本人导师一定要参加。考试结果分为优秀、合格和暂缓通过三种,对于暂缓通过的博士生,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重新考试或退学。博士生在学期间共有两次综合考试机会,第一次考试未通过者允许参加下一次考试(两次考试的间隔时间不少于3个月),两次均未通过,按退学处理(硕博连读生、直博生可转为硕士)。2.增强学术交流能力。博士生应定期参加学校组织的“学术道德规范讲座”和其它专题讲座、学术报告、研

5、究生论坛等学术研讨活动。同时,还应具有在国际性或全国性学术会议发言的经历,一般不少于2次。3.实行学期学术研究进展报告。博士生每学期应在一定范围内做一次学术研究进展汇报,导师组应进行考评。4.建立博士生专业经典文献研读目录。本专业博士生要研读本专业经典文献不少于2部,定期与不定期开展文献研读交流,培养博士生钻研学术文献的能力和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并在学期学术研究进展汇报和学科综合考试中进行考核。5.加强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根据各本学科是交叉学科的特点,博士生在读博过程中要参加一定的社会实践活动,到与本专业有关的实际部门进行社会实践,写出调查报告、咨询报告或案例分析。六、学位论文 论文选题:博士

6、生在导师的指导下,有计划地阅读有关文献资料,从事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论文选题。论文的选题应属本学科前沿研究领域,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实践意义,及较高的学术价值。 开题报告:开题报告一般在博士第三学期完成,向博士生指导小组做开题报告。开题报告包括选题的理由、本选题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计划、研究方法、关键技术、可能的主要创新点、参考文献等。3学位论文过程检查。博士生学位论文写作过程中,每隔3-5个月,博士研究生应对论文工作进行阶段性汇报,说明已完成的论文工作和阶段性成果、主要困难、下一步工作计划及论文预计完成时间等,导师及指导小组应对博士生的阶段性工作进行评价

7、与指导。4. 论文要求:观点明确、结构清晰、论证严密,有新视觉、新观点,有研究深度,有创造性成果。5. 论文写作:写作要规范,要有理论支撑、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研究方法介绍,参考文献不少于160篇,其中外文参考文献不少于三分之二。博士学位论文撰写格式等按照武汉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评审及答辩的有关规定执行。6. 预答辩。博士生完成学位论文并经导师审阅认可后,应在正式答辩前三至六个月提出预答辩申请。预答辩由3-5名专家组成预答辩小组,按照正式答辩程序进行。预答辩小组主要对学位论文的创新性、写作规范等进行严格审查,并以评议方式做出合格、不合格的决议。博士生应根据预答辩专家建议对论文进行修改,修改后的论

8、文经导师审阅通过后方可提交正式答辩申请。未通过预答辩的论文不予安排正式答辩。7. 申请学位资格论文:博士生修满学位课程,成绩合格;并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2篇以上的论文(其中1篇权威(可以是被EI、SCI、SSCI收录的论文)、1篇核心)方有答辩资格。8. 论文答辩: 博士生论文在导师的指导下反复修改、精益求精,力求达到高质量、高水平。经导师审阅、同意,再提交答辩委员会答辩。 博士生论文经3位具有教授职称的省外专家评审。 博士论文答辩委员会由57名具有教授职称的专家组成,其中校外专家不少于3人。答辩委员会主席由校外博士生导师担任。七、其他学习项目安排博士生在攻博期间要承担一定的教学实习工作

9、:做指导教师的助教、承担一门本科生的教学。博士生在攻博期间要参加一定的科学研究实践:参加导师的科研课题,或根据需要自选课题。要求撰写论文并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研究生学习期间要在指定的刊物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篇,其中一篇为英文论文。八、培养方式1. 博士生入学一个月内应在导师指导下,根据培养方案,结合个人实际,制订个人培养计划,对课程学习、文献阅读、科研工作计划与进度、实习实践、学术交流、学位论文等进行明确规定。2博士生的培养应依托高水平科研项目,强化系统科研训练,实现课程学习与科学研究的有机结合,重点进行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创新能力和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3充分发挥导师指导研究生的主导作用及研究生

10、指导小组的团队作用。4. 在导师指导下,攻读专业名著,打好坚实的专业理论基础。鼓励博士生大量查阅国内外文献资料,了解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培养博士生追踪学科前沿的能力。5.课堂讲授采取讨论式、互动式,拓宽视野,提高博士生自学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包括文字及口头表达能力)。 6.鼓励学生为社会服务,深入社会实践调查研究,给企业、政府提供决策咨询,培养学生实际工作能力。7.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培养学生踏实、严谨、科学的学风;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团队合作的精神。8. 注重博士生国际学术交流能力的培养,优秀博士生在申请博士学位前,应有出国参加国际学术交流的经历,如参加国际学术会议、进入各类

11、国际研究机构访学、合作研究、参加联合培养项目等。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博士研究生课程计划表类 别课程编码课程名称英文课程名称学分学时开课学期备 注必 修 课公共必修课政治理论课Political theory2361第一外国语English2361学科通开课一级极学科通开课管理研究方法Method of Management research2361本学科综合科技术经济及管理前沿研究Advance on Technological Economics & Management2361选 修 课智能信息处理Intelligence Information Processing2362复杂科学管理与金融Complex Science management & Finance2362投资科学Investment Science2362风险管理Risk Management2362技术创新与人力资本专题Technology Innovation & human capital2362综合考试第三学期进行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