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5秋颂教案设计2冀教版

上传人:tang****xu4 文档编号:129842441 上传时间:2020-04-2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5秋颂教案设计2冀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5秋颂教案设计2冀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5秋颂教案设计2冀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5秋颂教案设计2冀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5秋颂教案设计2冀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5秋颂教案设计2冀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5秋颂教案设计2冀教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秋颂精品教案设计【教学构想】本单元的写作训练内容是要为秋天写一曲颂歌,即学习用诗歌的形式来表达对秋天的赞美之情。应该说学生对秋天比较熟悉,值得写的地方也很多,但关键是要写出每个学生眼中的秋天和心中的秋天,也就是要写出他们对秋天独特的情感体验,这自然成了本次作文训练中的重点。新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初中阶段学生的作文目标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出来。依此原则本次作文课的重点确定为引导学生走进秋天,了解、描绘、领悟、欣赏秋天,从而歌颂秋天、礼赞秋天。让学生写作时做到有内容,负载情感,张扬个性,

2、即披情人文,文现个性。至于教材要求写一首歌颂秋天的诗,那只是一种形式而已。不应刻意教给学生一些写诗的方法、技巧和理论。因为空对空的理论对初二的学生来说不仅枯燥而且深奥,最终达不到写作训练的目的,也偏离了本次写作的中心。基于此,教学时将本次作文训练课分解为两个环节进行:第一,寻找歌颂秋天的内容。第二,选取歌颂秋天的形式。第一个环节的重点是训练思维,激发情感,激情澎湃自然出好诗。第二个环节的重点是在思维成熟的基础上训练语言、安排结构,语言生动定能感染读者。两个环节相辅相成,最后合成个完美的整体。【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2引导学生用准确、优美的语言文字表达自己对

3、秋天的赞美之情。3鼓励学生创作诗歌。教学准备要求同学们课外搜集古诗词中写秋的诗句,并抄写在笔记本上。并做简要的分析理解。教学安排一、吟咏古诗,拜访秋天通过品读吟咏秋天的诗词,感受秋天的美丽,领悟作者借秋天所抒发的感情。1竞说有关写秋的诗句,营造浓浓的读写气氛。2欣赏、品读秋之美,激发勃勃的赏美热情。3从古人笔下了解秋天的特点,发现具体的描写秋天的方法。二、观察联想,礼赞秋天用自己的语言抒写自己心中的秋之歌,尽量写出自己对秋天感受最深的一点。进行多角度的训练,力求让学生多掌握一些描写秋天、赞美秋天以及表达感情的方法。及时反馈信息。三、锤炼语言,创作秋诗用心提炼语言,合理安排结构,使其成为一首颂秋

4、之诗。教学步骤一、课前热身(导入话题)师:秋天是一年中最舒适的一个季节,它清新凉爽;同时也是一个美丽的季节,它色彩丰富;更是一个值得期盼的季节,它硕果累累满枝头;它还是一个多情多思的季节,常常勾起人的情思。它的确是一个值得歌颂的季节。古往今来有许多文人墨客写下不少诗篇讴歌秋天,人们赞美秋天的成熟、丰收。请同学们打开记忆的闸门,搜索一下大脑中储存的有关秋天的诗词。然后来竞说秋诗秋词,看谁记得多。课堂预设:学生说到的可能大多是以前学过的诗词。例如:王维的山居秋暝、刘禹锡的秋词二首、白居易的暮江吟、杜牧的山行、马致远的秋思等。(此环节主要将学生课前准备的素材展示出来,并选取有代表性的诗词写在黑板上,

5、让他们对秋天有一个感性认识。为下一步走进秋天、了解秋天作准备。)二、吟咏古诗,拜访秋天此环节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热情,让学生在吟咏声中走进秋天、领略秋天,从而悟出赞美秋天的方法。引导学生分析所咏诗词是如何描写秋天的,主要运用了什么方法,抒发了诗人什么思想感情?请推荐该诗的同学进行分析。为了分析简洁明了,突出重点,告诉学生按以下句式表达:(诗人)通过描写秋天的,抒发了的情感。经过分析,学生一定能明白名家都是通过描写秋天具体的景物,来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其感情的抒发又与所写景物的特点及作者当时的处境、生活环境和心情有关。启发学生分析所举的诗词是描绘了怎样的秋景,抒发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主要明确以下

6、要点:诗人杜牧通过枫林的一片火红,看到了秋天的勃勃生机,看到了秋天山林呈现的热烈,诗人唱出了春不如秋,霜叶红于二月花的赞美之歌。自居易则给我们描写了深秋时节,夕阳映在江中的美丽画面,诗中意境优美,格调清新,那夜晚露水的晶莹剔透和新月似银弓的美丽呈现在眼前,表现了作者出任仕途中的愉快心情。王维的山居秋暝则为我们描绘了山间秋雨过后的清新景象。刘禹锡笔下画出了秋天晴朗天空下白鹤凌空飞舞的奇景,从诗中读出了作者乐观向上的豪迈情怀。马致远的秋思则是另一种风格的诗,写出了一个天涯游子的悲伤之情,因而在作者眼里树是枯的,藤是老的,连乌鸦都是昏的,一切皆笼上了一层凄凉的气氛。分析小结:原来,这些作者都是借具体

7、景物的描写来抒发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的一些感悟。诗人笔下的秋天皆因眼中之景和心中之情的不同而不同。其景与情是交融在一起的,一切景语皆情语。(如果同学们找到自己喜欢的现代诗也可用同样的方法进行分析。)三、观察联想,礼赞秋天此环节主要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交流,打开思路,激活思维,启发联想和想象。并在讨论中解决歌颂秋天的什么,怎么歌颂的问题。师:同学们已从古诗词中得到不少启发,下面我们来观察眼前的秋天,每个同学选取一两个方面,来礼赞秋天。(学生自愿组合讨论,教师汇集讨论交流结果。)预设情况:可写自然的风、雨、日、月、霜等;可写花草树木中的典型物,如菊花、枫叶、青松等;可以写动物的变化,如秋虫四

8、起,阵雁高飞;可以写秋天收获的情景;也可以通过对比,来写秋天与其他季节的不同,抒发对秋天的独特感情;也可以由自然的秋天联想到人生的秋天,即生命的成熟,或人生耕耘后的收获,或人生的衰老;可由秋菊联想到高洁的人品,可由秋风秋雨触发离别相思之苦;还可以展开想象的翅膀,写心中的秋天美景或理想中的秋天;还可以借助夏天的旋律和夏之绝句两文从声音即听觉的角度来写秋天;还可以从色彩方面来写秋天;还可以用拟人的方法来写秋天,把秋天当作人来写,更亲切可爱总之,秋天可写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写作的方法也是灵活多样的。可根据自己对秋天的独特感受和情感体验具体安排。(此环节鼓励学生将自己所想到的写下来,三言两语都行,为下

9、一个环节作准备。)四、锤炼语言,创作秋诗经过前面两个环节的训练,学生心中有了写秋的具体内容,也掌握了一些赞美秋天的方法。因而此环节的重点是训练如何用诗的形式来写秋。具体分三步进行:第一,引导学生明确诗歌应有哪些形式上的要求。大致拟定以下几点:诗要分节分行写,每一节大致4-一6句,句式上比较整齐,每行的字数大致相近。诗的语言凝练,还讲究押韵。现代诗可以灵活一些,用韵大致相近即可,这样诵读起来琅琅上口。诗是言志的,因而一定要在诗中抒发诗人的情感,建议初写者将感情直抒出来。为了使诗歌内容丰富多彩,往往需要运用联想和想象两种思维方法。其中联想主要有相似联想和对比联想。而想象则是在头脑中加工创造出新形象

10、的方法。第二,应该说每一个创新都自简单的模仿始。因而此环节的第二步就安排一次仿写。教师准备几个不同的材料进行仿写,每个仿写的要求和目的不同,并让学生抽签选择仿写的材料。具体如下:改变写春之诗的个别字,将其变成一首写秋的诗。意在学习诗歌分节分行的结构和锤炼诗的语言。母亲每当我想给您一阵春风您笑一笑之后给我整个春天。给出一首写秋诗的前半部分,要学生续写后半部分,主要练习诗歌的情感表达。(学习运用拟人等手法来抒情)秋天像一个穿着金色裙的仙女她那轻飘的衣袖拂去了太阳的焦热/ 将明亮和清爽撒给大地她用宽大的衣衫挡着风寒捧起沉甸甸的果实奉献给人间人们都爱(续写)仿照第一节诗另选物象描绘秋天美的画面,重点训

11、练诗歌如何表现画意,即写出诗歌美的意境。一枚落叶轻轻飘下似一只金色的小船满载秋天的回忆飘近厚厚的书册一抹淡淡的初霜叫心灵懂得了珍惜仿照句式写一首四季诗。意在训练联想和想象能力。如果说,春天是一个花枝招展的姑娘;那么,夏天是 ;秋天是 ;冬天是 。(在实践中运用各种方法创作诗歌,让学生在理论指导下寻找感性体验。因此在训练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和情感体验,充分肯定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合作态度。只要仿写合情合理都应鼓励和表扬。当然,在语言运用中如果出现了明显的错误,教师应及时纠正,或者在思维方面明显不合情理的,教师也应正确引导。教师要相机点拨,随机指导。在训练中既要放得开,又要收得拢,做到收放自如,课堂上一定有不少火花绽放。因而这一步成了整个课堂最精彩的地方,能把课堂推向高潮。)第三,自由创作。根据前面的演练,自选材料,自定主题,写一首歌颂秋天的诗。如果时间不够可以作为作业课外完成。(诗歌写作完成后,组织学生进行评讲。选出优秀的诗作在全班欣赏,并评出几名小诗人,给学生以鼓励和肯定,激发他们的创作激情。)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