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一轮总复习 第三部分24 中国的自然资源、农业、工业、商业、交通和旅游业.ppt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29818703 上传时间:2020-04-23 格式:PPT 页数:67 大小:1.5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一轮总复习 第三部分24 中国的自然资源、农业、工业、商业、交通和旅游业.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高中地理一轮总复习 第三部分24 中国的自然资源、农业、工业、商业、交通和旅游业.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高中地理一轮总复习 第三部分24 中国的自然资源、农业、工业、商业、交通和旅游业.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高中地理一轮总复习 第三部分24 中国的自然资源、农业、工业、商业、交通和旅游业.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高中地理一轮总复习 第三部分24 中国的自然资源、农业、工业、商业、交通和旅游业.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一轮总复习 第三部分24 中国的自然资源、农业、工业、商业、交通和旅游业.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一轮总复习 第三部分24 中国的自然资源、农业、工业、商业、交通和旅游业.ppt(6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表解我国主要农作物的分布及其影响条件 2 我国农业生产的地区差异我国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复杂多样 1 东部季风区雨热同期 发展农业条件整体良好 2 北方适宜发展旱田农业 但常受春旱的影响 3 南方农业用水充足 适宜发展水田农业 但也受伏旱天气影响 4 西北内陆干旱少雨 但可利用冰雪融水发展绿洲农业 5 青藏高原则可发展高寒畜牧业和河谷农业 如下图所示 特别提醒商品农业生产基地选建的条件 自然条件好 农业基础好 有发展前景 商品率高 增产潜力大 集中连片 交通便利 市场需求量大 1 图表分析中国主要铁路干线的名称 分布 沿线情况及其意义 1 中国主要铁路干线示意图 2 列表详析主要铁路干线概况

2、 2 我国主要的铁路枢纽 3 我国主要高速公路北京 天津 塘沽线 北京 石家庄 太原线 沈阳 大连线 杭州 上海 南京线 南京 上海线 广州 深圳 珠海线 4 我国的主要内河航道 5 我国主要的海港及远洋航线 6 六纵 铁路线与陇海线 长江干流交汇的城市 特别提醒钢铁工业按其布局分为资源型 临海型 市场型 鞍本钢铁工业基地 攀枝花钢铁工业基地 太原钢铁工业基地 马鞍山钢铁工业基地均属资源型 京津唐钢铁工业基地 武汉钢铁工业基地属市场型 上海钢铁工业基地属临海型 特别提醒 1 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为 资源总量大 人均占有量少 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匀 资源地域组合不协调 资源配套不合理 部分矿产资源贫矿

3、多 富矿少 2 我国耕地面积减少的原因是 非农业用地增加 农村住房 交通 城镇占地 工业占地增加 水土流失 土地荒漠化面积日益增加 土地盐碱化 土地污染严重 生态退耕占用了一部分耕地 3 我国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的原因为 人口稠密 经济发达 工农业及生活用水量大 水的污染 浪费现象严重 河流径流小 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年际变化大 水资源在时间上分布不均 4 大范围地区 如我国和世界 水资源供应紧张的原因为 人口和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协调 水资源浪费 污染现象严重 水资源季节分布不均 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比较大 人口和经济发展较快 需水量增多 5 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特点为 我国水资源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分布不均

4、 水资源东多西少 南多北少 夏秋季节多 冬春季节少 各年年际变化率大 6 面对水资源短缺 我们的对策是 节约用水 合理用水 减少水的浪费 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防治水污染 实施污水达标排放 植树造林 涵养水源 保持水土 修建水库 跨流域调水 解决水资源空间及时间分布不均的问题 淡化海水 扩大淡水来源 污水的主要来源有工业废水 生活污水 酸雨及农业大量施用化肥 农药造成的水污染 7 我国北方地区解决水资源供应不足的矛盾 不宜采取大力开采地下水和海水淡化的方法 而采取跨流域调水的原因为 大力开采地下水资源可能造成地下水位下降 形成地下漏斗 严重地区导致地面下沉 地上建筑物倒塌 沿海地区导致海水入侵 地

5、下水质变坏 引发生态环境问题 淡化海水目前在我国的技术水平较低 开发成本高 经济效益较差 8 水资源的利用结构 工业用水 生活用水 农业用水 例1 2009 安徽合肥 读下面 沿我国30 N分布的四地理要素度量值变化趋势图 回答 1 3 题 1 地理要素 分别可能是 A 地势高低 人均土地面积 年平均气压 年平均气温B 年太阳辐射总量 地势高低 水能资源 热量资源C 人均土地面积 人均粮食产量 热量资源 人口密度D 人口密度 年降水量 年平均气温 人均粮食产量 2 对造成上述各要素分布差异主要原因的分析 错误的是 A 地形和降水量B 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C 气候和地形D 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 3

6、关于上述各要素在我国各大区域分布特点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南多北少 东多西少B 从东南向西北递减C 西南最多 华北最少D 西北最多 华北最少 解析 本题组全面考查了我国重要地理要素的区域分布差异 对空间定位能力 自然地理特征的灵活掌握和应用分析能力 要求较高 我国30 N沿线自西向东主要经过青藏高原 四川盆地 长江中下游地区 比较图中四条曲线数值变化 可发现 西部最高 中部最低 东部稍高 与太阳辐射变化一致 四川盆地最低 呈明显的阶梯状分布 与地势变化一致 在100 E和110 E处最大 其他地区较少 与我国水能分布一致 西南最丰富 中南次之 华北最少 西少东多 可用排除法判断为热量资源 主要

7、是由于地势高低引起同一纬度的热量差异 答案 1 B 2 D 3 C 例2 2009 辽宁大连5月 甲乙两图分别是我国两个省会城市附近的局部地区示意图 请回答 1 2 题 1 根据图中信息 有关甲乙两地农业的正确叙述是 A 甲地附近是我国位置最北的商品粮基地B 乙地附近有我国位置最东的商品粮基地C 甲地附近的农业基地的机械化程度很高D 乙地附近的立体农业非常发达 2 有关甲乙两地城市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甲地的省会城市发展的农业基础比较雄厚B 乙地省会城市发展的农业基础比较薄弱C 在国家对外开放的进程中 乙地先于甲地D 在两城市的水运交通方面 乙地优于甲地 解析 本题组考查了空间定位能力 以及对

8、相关区域农业和人文地理特征的掌握程度 难度中等 第 1 题 甲乙分别是哈尔滨市和广州市附近区域 附近分别有东北平原的商品谷物农业 珠江三角洲的基塘农业 第 2 题 珠江三角洲是我国传统的重要商品粮基地 现在为外向型农业和面向城市市场的农业 依然较发达 答案 1 C 2 B 例3 2009 湖南5月 某校利用暑假时间带领学生进行社会考察活动 他们从a地出发 沿河流考察了下图中的a b c d四个地点 图中曲线为河流 根据图中信息 回答 1 2 题 1 他们了解到目前不适宜发展钢铁工业的是 A a bB b cC c dD a c 2 他们对河流考察的结论 正确的有 A bc段的流量比ab段的小B

9、 流量变化与降水量变化相一致C ab段是 人在江底走 水在头顶流 D 南岸滩涂广布 解析 本题组查了空间定位能力和对长江水文特征 沿线钢铁工业区位因素的掌握 属于核心知识考查题 第 1 题 图中bd分别是武汉和马鞍山 都有著名的钢铁工业 第 2 题 长江中下游河水补给主要依赖雨水 所以径流量变化与降水量变化一致 答案 1 D 2 B 例4 2010 江苏无锡2月 目前全球有11亿人缺乏安全饮水 每年有500多万人死于同水有关的疾病 预计到2025年 全球2 3的人口将生活在不同程度的缺水地区 有资料表明 伴随水资源危机而出现的 环境难民 在1998年达到2500万人 第一次超过 战争难民 的人

10、数 据预测 在2025年之前 由水荒导致的难民多达1亿人 根据上述材料完成 1 2 题 1 世界性水资源紧张的主要原因是 A 人类不合理地开垦荒地B 酸雨和臭氧层的破坏C 气候变化D 工农业发展和人口增长 2 在目前状况下 缓解水资源紧张的主要方法是 A 减少浪费和污染B 加强海水淡化C 发展生态农业D 修建水库和跨流域调水 解析 本组题考查资源短缺问题的相关知识 第 1 题 局部地区的水资源紧张主要是由于水资源分布不均 而全球性水资源紧张则主要是由于生产 生活对水的需求增长过快 第 2 题 目前条件下缓解水资源紧张重点放在节流上 即减少浪费和污染 答案 1 D 2 A 例1 2007 海南

11、下图表示我国南 北农牧交错带的位置 回答 1 2 题 1 制约北方农牧交错带农业生产的最主要因素是 A 降水B 温度C 地形D 光照 2 南方农牧交错带位于 A 半湿润地区与半干旱地区的过渡地带B 青藏高原与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的过渡地带C 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的过渡地带D 热带与亚热带的过渡地带 解析 本组题考查影响农业布局的因素和我国地形单元名称 第 1 题 北方地区的降水是影响农业发展的主要限制性因素 在半湿润区发展种植业 在半干旱区发展牧业 第 2 题 该地带地处第一 二级阶梯交界处 答案 1 A 2 B 例2 2009 安徽 根据材料和下图 结合所学知识 回答下列问题 下图中

12、A地年平均降水量734 5毫米 其中夏季降水量占全年的61 4 1月平均气温 12 0 7月平均气温24 6 1 简述流经A地河流的水文特征 2 分析图示区域干旱 洪涝灾害多发的主要自然原因 3 说明图示区域西北部与东南部农业生产自然条件和类型的差异 解析 第 1 题 首先根据图中的经纬网推断该地区位于我国东北地区 根据等高线判断图示区城的地形地势特点 再根据材料中的气候资料分析该地的气候特点 进而分析图中河流A的水文特征即径流变化 汛期 结冰期 含沙量等水文要素 第 2 题 从图示区域为温带季风气候 降水季节变率大 夏季多 冬春少 南部为山地 北部为平原 地势低平等方面 分析该区域干早 洪涝

13、灾害多发的主要自然原因 第 3 题 通过根据等高线判断地形 土壤来对比分析图中西北部与东南部农业生产的差异 答案 1 河流流量季节变化较大 有春汛和夏汛 有结冰期 含沙量较小 2 温带季风气候 降水年际和季节变化大 长时期降水偏少 气温偏高 易引发旱灾 降水过多且强度较大 在地势低平 排水不畅的地区 易引发洪涝灾害 3 西北部以平原为主 地势平坦 土壤较肥沃 雨热同期 灌溉条件较好 有利于发展种植业 东南部以低山丘陵为主 地形起伏较大 土层较薄 易发生水土流失 不宜发展种植业 有利于发展林业和果业 例3 2009 四川 阅读材料一 我国某区域图 和材料二 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1 在图幅中部

14、用 符号 画成3厘米左右长 表示该区域年降水量递减变化的总趋势 2 小冬作文中写道 烈日当空 我们爬上了山顶 大家惊呆了 眺望山下 湖水碧波荡漾 俯视陡崖 使人心颤汗冒 下午 更神奇了 下山途中 突然 天空浓云密布 雷电交加 倾盆大雨哗哗而下 不一会儿 雨停了 太阳在天空又露出了笑脸 小冬所登山是图中我国著名的旅游名山 它的名称是 作文中描述的降水 按成因划分属 雨 这种类型的降水在图示区域的时间分布规律是 3 图中甲山脉多低谷 山口 形成这种地表特征的主要外力是 地质历史时期该山脉有多次岩浆侵入活动 由此推测该地可能出现的地理事物有 4 比较长江中游 地上河 荆江河段 与黄河下游 地上河 成

15、因的不同及其治理措施的差异 材料二上世纪七十年代初 我国在秦巴山区的十堰兴建了 二汽 厂区分布在东西长32千米 南北宽8 5千米的二十多条山沟里 1981年 以 二汽 为核心的东风汽车公司 以下简称 东汽 成立 为了进一步发展 2003年9月 东汽 总部迁至上图中乙地 标志 东汽 已全面搬迁 5 运用区位理论分析 东汽 从十堰搬迁到乙地的主要原因 解析 第 1 题 通过图像中提供的信息可以准确判定该图为我国中部地区长江中游一带 年降水量由东向西减少 第 2 题 从小冬作文中的形象描述可以分析出下山途中所遇降雨为对流雨 来之快去也快 第 3 题 根据甲山脉沿纬线延伸 且纬度在25 N南北两侧 当

16、属我国最南一列东西走向山脉 南岭 由于地处南方 外力作用主要为流水侵蚀 历经多次岩浆活动 其表现出的地理现象应为岩浆岩或有丰富的金属矿产 第 4 题 南北两处 地上河 的成因及治理措施不同 应从各自的河流特征和所处的自然环境分析 第 5 题 东汽从十堰迁出的原因 是其孤居深山其区位的不利因素多于有利因素 乙地为武汉 地处平原 水陆交通便捷科技发达等不难得出有利的区位条件 答案 1 箭头指向左 在图内大致呈水平状 2 庐山对流多发生在夏秋季午后 3 流水岩浆岩 或花岗岩 或变质岩 或金属矿产 4 成因不同 长江 地上河 河道特别弯曲 水流不畅 泥沙容易沉积 黄河 地上河 中游流经黄土高原 带来大量泥沙 下游水流平缓 泥沙大量沉积 治理措施差异 长江 地上河 裁弯取直工程 建设长江中上游防护林 黄河 地上河 黄土高原打坝建库 或打坝淤地 抽引水灌溉 或引黄淤灌 黄河中游地区种草植树 5 十堰位于秦巴山区 交通相对不便 远离市场 位于山谷地区 工业集聚 协作条件欠缺 因而 工业区位条件差 武汉 乙地 位于长江与京广铁路交会处 水陆交通发达 联系市场方便 武汉 乙地 地处江汉平原 工业用地 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