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上饶二中高二地理第一次月考.doc

上传人:caoka****i123 文档编号:129731202 上传时间:2020-04-2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上饶二中高二地理第一次月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江西上饶二中高二地理第一次月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江西上饶二中高二地理第一次月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西上饶二中高二地理第一次月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上饶二中高二地理第一次月考.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二年级地理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 下列城市中雨季开始最早,结束最晚,雨季最长的是()A武汉 B上海 C广州 D哈尔滨 2. 2010年9月10日上午,上海合作组织“和平使命2010联合反恐军演”在哈萨克斯坦的马特布拉克诸兵种合成训练场拉开帷幕,能为我军提供授时和定位、保密通讯服务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遥感 B北斗导航系统 C地理信息系统 D数字地球2012年1月,国内最大规模运煤专线蒙西到华中运煤铁路(即蒙华铁路)工程项目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准。蒙华铁路北起东乌铁路浩勒报吉站,终点到达江西省吉安市,线路全

2、长1 837千米,规划设计输送能力为2亿吨,预计2017年将建成投入使用。完成34题。3.建设蒙华铁路决定性的因素是()A地质地形 B河流分布C人口数量增加 D国民经济发展4.下列措施中不利于缓解华中地区能源供应紧张状况的是()A实施能源多元化,积极开发新能源B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冶金工业C实行技术改造,提高能源利用率D增强西电东送、西气东输能力下图是我国某地区典型植物示意图,这种植物高度不足50 cm,但根系可达20 m以上。据此回答56题。5根据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以下景观最有可能位于该地区的是( )6制约该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荒漠化 B能源紧缺 C水土流失 D洪涝灾害清华大

3、学中国国情研究中心主任胡鞍钢在北京二十一世纪中国人口与经济发展新书发布会上表示,一味减少人口数量规模不一定是好事,中国应适当适时调整人口政策。据此回答78题。7下列各项不属于我国目前人口问题的是()A人口基数过大 B男女比例失衡 C人口自然增长率过大 D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加快8到21世纪中叶以后,我国有可能出现人口负增长,其主要原因是()A人们生育观念变化的必然结果 B重大自然灾害影响导致死亡率上升C老年人口太多导致死亡率上升 D人口性别结构不合理9. 下列各组山脉,按照盆地与盆地之间的界山、盆地与平原之间的界山、盆地与高原之间的界山的顺序排列的是()A昆仑山、天山、太行山 B大兴安岭、武夷山、

4、长白山 C天山、巫山、秦岭 D秦岭、雪峰山、南岭 10田纳西河流域实施梯级开发的有利影响是()有利于整个流域进行有效的防洪调度 提高了流域内的通航能力为区域开发提供了充足的电力供应 可从根本上防治流域内的环境污染A B C D水土流失是影响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生态问题之一,对水土流失形成机制和综合治理的研究已引起许多学者的关注。读下图,完成1113题。11.关于坡度与侵蚀强度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坡度在20时,坡面侵蚀强度最大B坡度在2040,坡面侵蚀强度随坡度的增加而增加得最快C坡度在40左右,坡面侵蚀强度最大D坡度越大,坡面侵蚀强度越大12.坡度在4090时,坡面侵蚀强度随坡

5、度的增加而减小,其原因是()A植被破坏的程度较轻 B降水量少,且强度小C坡面径流流速小 D受雨面积减小,使坡面径流量减小13.鱼鳞坑是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防治水土流失的一种方式,它能够拦截地面径流,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下图中适宜植树的地点为()A B C DGIS技术对商业网点的选址具有明显的作用。下图表示某城市三个行政区(、区)人口数量、功能分区和地价分布图。同一行政区内每一方格之间,若功能相同,人口数量相等;若功能不同,依商业、住宅、工业人口数量按352比例而定。读图完成1415题。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网格43的人口数量为2万人B该城市最大风频是西南风C该城市功能区齐全,等级较

6、高D 网格11、12、13、21的人口数量相同15.某连锁超市计划在区设立一个分店,最佳地点的网格代码为()A 44 B 43 C34 D3316.如果每个气候资源类型以三个阿拉伯数字表示,三个数字从左到右分别表示水分资源、热量资源、光照资源的质量等级。读我国气候资源类型分布表,从表中可知,M类型代号应为()地区青藏地区四川盆地南方大部华北地区西北大部东北大部塔里木盆地类型214M442333124323134A441 B412 C123 D234 下面三幅图中,每幅图都有一个苹果和一些网格线,假定这三幅图都是遥感影像,苹果代表着地面同一个地物的影像,每个网格代表一个像元。据此回答1718题。

7、17.按分辨率由高到低排列这三幅图,下列排列正确的是()A图A图B图C B图B图A图C C图C图A图B D图C图B图A18.分辨率、像元、影像信息三者之间的关系是()A像元越多,分辨率越高,影像越清晰 B像元越少,分辨率越高,影像越清晰C像元越多,分辨率越低,影像越模糊 D像元越少,分辨率越高,影像越模糊读“湖南北部某流域示意图”,完成第1920题。19.图示地区从土地利用看最可能出现的环境问题是()A. 水土流失 B. 水污染 C.荒漠化 D.臭氧层空洞20.该地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出路在于()A.缓坡开挖鱼塘,发展水产养殖业B.修建水平梯田,扩大水稻种植面积C.全面封山育林,改善生态环境D.将

8、化工厂迁移到河流下游,丘陵发展立体农业下图中处为经过108E经线的四条大河某河段,据此回答2123题。21下图四处河段,对我国能源跨区域调配起重要作用的是()A B C D22每年冬末春初或秋末冬初,河段易出现的水文现象是()A含沙量增大 B出现“凌汛”C水位达到一年中最小值 D流量增大23关于河流域区域特征和协调发展,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河中上游地区山高谷深,水能蕴藏量大B该河下游冲积平原主要在柬埔寨和越南境内C该河属太平洋水系D该河主要流经热带、亚热带地区,气候湿润,植被覆盖良好,可大力开发水能资源和生物资源下图为两条大河流域示意图,读图完成2425题。 24.甲河下游和乙河上游流域面积

9、均较狭小,主要影响因素是()甲河下游受气候影响甲河下游受地形约束乙河上游受气候影响乙河上游受地形约束A B C D25.关于两河流域地理环境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A目前乙河的河口三角洲扩展速度快于甲河B甲河上游荒漠广布,乙河上游地区森林茂密C甲河下游地区草场广阔,乙河下游地区水田连片D甲河上游地区全年少雨,乙河上游地区全年多雨二、非选择题(共50分)26下面图甲是我国荒漠化较为严重的地区分布图,图乙是图甲中A区域的局部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5分)(1)从图甲可以看出,我国荒漠化较严重的地区,主要分布在我国_地区,该地区荒漠化较快的人为原因有哪些? (2)图甲中箭头表示荒漠化的扩展方向主要

10、是_,这种现象的出现,使得华北地区出现_(天气现象)的频率增加。该地区频繁出现该现象的原因是 。 (3)从总趋势看,图乙所示南部地区河流自_向_流,判断依据为_。该地区河流多流程短小的原因是_。(4)治理该地区荒漠化的措施有:_ 。27. 右图为我国两个主要盆地略图,读图回答问题(8分)。(1)图中数码表示的山脉名称,是_山脉;是_山脉。这两列山脉在我国地形上都是重要的阶梯分界线,其中山脉是_分界线的一部分;山脉是_分界线的一部分。(2)甲盆地中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是_。乙盆地中河流的汛期出现在_(季节),原因是_28.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一般而言,单位土地面积上植物的叶片总面积越大,

11、生长速度和蒸腾量越大。下图所示区域50多年来,年年植树,但因成活率低。目前森林覆盖率不到1%。 (1)根据干湿地区的划分,图示区域属于_区。导致该区域降水差异的主要原因是_。(2)在该区域进行生态建设,如果有植树造林、种草、自然恢复三种措施。你倾向于哪一种?请说明理由。29.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略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1)判读图示甲河段的流向并简述图示地区的地形特征。(2)某同学认为图示地区的甲河段有凌汛现象,你认为可信吗?请说明判断理由。(3)甲河流域盛产稻米,其大米因质优而广受市场欢迎,试从气候条件分析其原因。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二年级地理答案一、选择题(

12、每小题2分,共50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答案CBDBBACACACDB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AD ACABDBBDAA二、非选择题(共50分)26. 【答案】(1)西北干旱、半干旱 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及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2)向东、向南 沙尘暴该地区西部、北部是沙漠集中分布区,西北风强劲。(3)南 北 该地区河流发源于南部的昆仑山地;现代城镇应位于河流上游,古城遗址应位于河流下游 河流都流向沙漠地区,沿途蒸发、下渗和农业用水使流量急剧减小(4)控制人口数量增长;合理利用水资源;退耕还草等。27. 【答案】(1)巫山昆仑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地势第一、二级阶梯(2)雨水补给夏季乙盆地中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是冰川、积雪融水补给,夏季因气温升高,冰川、积雪大量融化,形成河流的汛期28. 【答案】(1)干旱、半干旱地区距海远近(2)选或。理由:该区域自然植被为草原和荒漠;森林生态耗水量远大于草原(森林单位土地面积上的叶片总面积与生长速度大于草本植物),过量植树,会加重区域旱情;种草或自然恢复,较植树造林更符合自然规律,且投入较少29. 【答案】(1)自东北流向西南。以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