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榆树市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清爽 文档编号:129727766 上传时间:2020-04-23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省长春市榆树市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吉林省长春市榆树市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吉林省长春市榆树市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吉林省长春市榆树市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吉林省长春市榆树市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吉林省长春市榆树市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省长春市榆树市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榆树一中20192020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一、选择题1.在对待天人关系问题上,孔子重人事,轻鬼神;孟子、荀子分别主张“天人合一”“制天命而用之”;韩非子主张无神论;墨子提出人定胜天的“非命”观点。这表明当时A. 唯物思想初步形成B. 百家争鸣局面开始出现C. 思想合流趋势愈加明显D. 人的主体意识增强【答案】D【解析】【详解】由题干中的“重人事”、“制天命而用之”、“无神论”、“人定胜天”等信息可以看出,这些主张的共同之处是强调人的作用要大于天,故表明当时人的主体意识增强,所以选D;题干中的“天人合一”思想不是唯物思想,故排除A;题干强调的是天人关系这一问题的看法有相似之处,所以

2、不是争鸣,故排除B;思想合流是指各种思想之间的融合,题干中各种思想还是各有不同的,故C不符合题意。2. 古代儒家学者批评现实政治,往往称颂夏商周“三代”之美,甚至希望君主像尧、舜一样圣明。这表明了儒者( )A. 不能适应现实政治B. 反对进行社会变革C. 理想化的政治诉求D. 以复古为政治目标【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材料中通过叙述古代儒者借古讽今,借古代帝王的贤明来批判现实,以达到自己的政治诉求。儒者的这种做法目的就是以此希望君主贤明,社会安定和谐,因此C选项正确。自汉武帝以后,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现实政治主要是以儒家思想为主导,因此A选项错误;B选项材料中没

3、有反映;儒者主张复古不是他们的真正目的,仅仅是一种政治手段,因此D选项错误。【考点定位】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儒者的政治诉求3.董仲舒认为,天是宇宙间的最高主宰,“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因而主张“屈民以伸君,屈君以伸天”,董仲舒这一思想A. 否定了原始儒学的民本思想B. 确立了儒法合流的治国方略C. 神化皇权并力图使之受制约D. 使神权与王权开始走向结合【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可知这神化了皇权,同时材料“屈君以伸天”又体现了对皇权的制约,因此C选项正确。材料体现了神化皇权的同时又力图使之受制约,是对原始儒学民本思想

4、的继承与发展,而不是否定,故A选项错误;材料体现了君权神授、天人感应的思想,而不是主张以儒法合流为治国方略,因此B选项错误;夏商周时期神权与王权已结合,因此D选项错误。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4.梁启超称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为一部“怪书”,它“的确含有民主主义的精神,虽然很幼稚,对于三千年专制政治思想为极大胆的反抗”。黄宗羲思想很幼稚的根本原因是A. 新经济因素的迟滞与微弱B. 未能跳出传统思想的窠臼C. 缺乏相应的阶级基础D. 未提出未来社会的理想蓝图【答案】A【解析】经济基础决定思想意识,思想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黄宗羲思想很幼稚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萌芽发展不充分,即新经济因素的迟滞与微弱,A正

5、确;B、D是黄宗羲思想的特点,不是黄宗羲思想很幼稚的根本原因,排除;资本主义萌芽发展不充分造成缺乏相应的阶级基础,C不是根本原因,排除。5. 北宋僧人契嵩说:儒教“大有为”而“治世”,佛教“大无为”而“治心”,二者皆“圣人之教也,其所出虽不同,而同归于治”。这反映了( )A. 佛教主动适应社会现实B. 儒、佛开始出现合流C. 佛教成为社会主流思想D. 儒学统治地位发生动摇【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从题目和材料中获取历史信息并运用所学知识解读的能力。材料中二者“同归于治”,体现了佛教的“治心”与儒学的“治世”思想合流,佛教受儒学影响,主动适应社会,A项正确;儒、佛开始出现合流是在唐朝,

6、B项错在“开始”;当时占据社会主流思想的儒学,C项错误;儒学地位发生动摇是在新文化运动时期,D项错误。【考点定位】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儒学新发展三教合流6.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汉代崇尚儒学,尊尚书等五部书为经典,记录孔子言论的论语却不在“五经”之中。对此合理的解释是A. “五经”为阐发孔子儒学思想而作B. 汉代儒学背离了孔子的儒学思想C. 儒学思想植根于商周历史文化D. 儒学传统由于秦始皇焚书而断绝【答案】C【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论语是为阐发孔子思想而作的,“五经”指的是诗经、礼记、易经、尚书、春秋,这些著作在孔子之前就已经存在了,故A项错误;汉代董仲舒新儒学是以早期儒学为基

7、础的,故B项错误;儒学是中国古代主流思想,故D项不符合史实;汉代尊尚书等五部书为经典,记录孔子言论的论语却不在“五经”之中,这说明儒学根植于比孔子还久远的商周文化,故C项正确。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转化材料信息,材料可转化为:汉代尊奉孔子之前的“五经”为儒学经典。由此进行判断得出答案。7.孟子曾批判某家学说:“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司马迁也说它:“使天下法若此,则尊卑无别也。”他们批判的是A. 儒家的“仁政”思想B. 荀子的“性恶论”思想C. 法家的“刑不避大夫”思想D. 墨家的“兼爱”思想【答案】D【解析】【详解】抓住题干关键词“无父无君”“尊卑无别”,可知该思想冲击了等级秩序,墨

8、家的“兼爱”思想主张同等的爱一切人,爱无差等,故D项正确;儒家思想强调长幼尊卑,故A、B项排除;法家思想主张君主集权,与“无父无君”的信息不符,故C项错误。8.先秦以来的人性理论大多对人性之私进行了否定与批判,主张“去私心,行公义”。宋明理学人性论更视“私”为邪恶,强调公私之辨。而明清之际一些思想家则明确提出人性自私说,肯定个人物质利益、欲望的合理性,强调个体的价值与地位。这反映了明清时期A. 社会风气败坏,世人追求享乐B. 西方民主思想促进思想启蒙C. 商品经济发展,专制统治强化D. 政府放松对思想文化的控制【答案】C【解析】对比来看,明清时期的思想家对人本身更为重视,与西方的人文主义思想有

9、相似之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受到商品经济的影响,对个人价值和地位有所要求,因此本题选择C选项。A选项错误,这种价值观的出现并不能称为“风气败坏”,我们要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B选项错误,这一时期西方民主思想还没有传入;D选项错误,这与历史事实不符。9.西汉初期,道家学说兼采阴阳、儒、墨、名、法各家学说的精髓;后来董仲舒的儒家学说也吸收阴阳五行、法、道等各种思想。促成当时学术思想上呈现这种特征的主要因素是A. 王国势力强大B. 百家争鸣局面的延续C. 现实统治需要D. 兼收并蓄的文化政策【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材料和所学可知,单一的学说难以适应复杂的统治需要,新道学适应了西汉初期修养生息

10、、恢复生产、巩固政权的需要,而新儒学适应了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C选项符合题意。王国势力强大是董仲舒新儒学出现的一个因素,巩固统治才是主要因素,A选项排除。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措施,确立了儒学的独尊地位,本质上属于文化专制,而不能体现对百家争鸣局面的延续,B选项排除。董仲舒的新儒学具有强烈的排它性,无法体现兼收并蓄的文化政策,D选项排除。10.13世纪后半期,佛罗伦萨市政府决定扩建一座小而简陋的教堂,并专门发布公告称,教堂要与“佛罗伦萨的众多市民的意志结合而成的高贵的心灵相一致”。这反映出,当时佛罗伦萨A. 工商业阶层成长壮大B. 人文主义广泛传播C. 教会权威进一步提升

11、D. 新教理论初步形成【答案】A【解析】从材料中的“教堂要与佛罗伦萨的众多市民的意志结合而成的高贵的心灵相一致”可以看出,市民阶层的意志对教会的影响,反映出当时佛罗伦萨工商业阶层的成长壮大,故答案为A项。13世纪后半期,文艺复兴运动尚未开展,人文主义不可能得到广泛传播,B项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材料不能反映,尊重市民意志不能反映教会权威的提高;新教理论的形成是在16世纪的宗教改革运动中,排除D项。【考点定位】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文艺复兴背景【名师点睛】文艺复兴是反映资产阶级利益的思想解放运动。这些新兴资产阶级包括手工工场主、商人和金融家,他们希望创造财富,追求现世的幸福;重视通过改进生产技

12、术、提高经营手段创造幸福胜过关心虚幻的神学说教;追求物质享受,鼓励发财致富。材料所述,教会注意尊重市民的意志,说明工商业阶层成长壮大,是一种不容忽视的力量。11. 古希腊悲剧被缚的普罗米修斯讲述的是,普罗米修斯为人类盗取火种而遭到主神宙斯严厉惩罚的故事,剧中借普罗米修斯之口说:“说句老实话,我憎恨所有的神。”该剧深受雅典人的喜爱。这反映出当时雅典人A. 宗教意识淡薄B. 反对神灵崇拜C. 注重物质生活D. 强调人的价值【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在古希腊雅典随着民主政治的发展,出现智者学派,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强调人的价值。古希腊雅典并没有宗教,崇拜的古希腊神话诸神。排除AB.注重物质生活

13、材料并没有体现。排除C。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发展.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12. 柏拉图认为,让哲学家的智慧受缚于法律僵硬的形式和教条,就等于让真知识服从于“意见”,让大智慧屈从于习俗与偏见。法律是因为一般人固有的缺陷而设立的,而哲学家却没有这样的缺陷。柏拉图的上述观点A. 提倡哲学家主导法律的制定B. 强调人的尊严和权威C. 表达对现实不良政治的不满D. 开创理性主义的传统【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法律是因为一般人固有的缺陷而设立的,而哲学家却没有这样的缺陷”。一定的政治学说都是受现实政治和文化背景制约的。柏拉图认为,哲学家不应该受到法律教条的束缚,要追求真理,坚持自己的看法,主张由

14、知识与道德贵族等少数人统治城邦,重正义尚知识,重视人治贬斥法治。材料表达了柏拉图对雅典不良政治的不满。因此选择C。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古代雅典的民主制度弊端13.伏尔泰这样评价儒学:孔夫子不做受神启者,也不做先知,他所说只是极纯粹的道德,既不谈奇迹,也不涉及玄虚在道德上欧洲人应该成为中国人的徒弟,信奉儒学的中国人没有侮辱理性和曲解自然。这一观点A. 恰当地评价了儒学的进步性和科学性B. 体现了伏尔泰对欧洲道德沦丧的担忧C. 指出当时欧洲学习儒家思想的必要性D. 借助儒家思想阐述理性精神的重要性【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伏尔泰认为孔子的道德是纯粹的道德,没有神秘色彩,符合

15、理性,顺应自然,D选项符合题意。伏尔泰恰当地评价了儒学的进步性和科学性,说法过于绝对,A选项不符合题意。伏尔泰是启蒙思想家,宣扬儒学是为了宣扬自身主张服务,与欧洲道德沦丧无关,B选项不符合题意。材料体现的是伏尔泰对儒学的一种肯定,而不是学习儒家思想的必要性,C选项不符合题意。14.16801820年间是欧洲启蒙运动常常与理性、自由、进步相提并论历史时期,但也是欧洲对外扩张、跨大西洋奴隶贸易达到顶峰的历史时期。材料可以用来说明A. 资产阶级民主具有普适性B. 启蒙运动阻碍了殖民扩张C. 资产阶级民主具有相对性D. 启蒙思想只适合欧洲地区【答案】C【解析】【详解】由材料“欧洲启蒙运动常常与理性、自由、进步相提并论的历史时期”可知资产阶级追求民主和自由,由材料“欧洲对外扩张、跨大西洋奴隶贸易达到顶峰的历史时期”可知欧洲资本阶级为获取利益不择手段,故资产阶级民主具有相对性,C项正确。资产阶级民主具有普适性是指民主制度能被世界其它地方借鉴学习,但与材料强调资产阶级民主具有相对性不符,A项错误。启蒙运动没有阻碍欧洲殖民扩张,B项错误。启蒙思想推动了欧洲思想解放,同时对世界其它地区产生深远影响,D项错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