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岳麓山”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29718085 上传时间:2020-04-2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岳麓山”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浅谈“岳麓山”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浅谈“岳麓山”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岳麓山”》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岳麓山”(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岳麓山”摘要:岳麓山在长沙市区之西,东临湘江,面积约8平方公里,古人赞誉其“碧嶂屏开,秀如琢珠”。唐宋以来,岳麓山即以林壑幽美,山幽涧深闻名。六朝罗汉松、唐宋银杏、明清松樟相当著名;爱晚亭、清风峡、蟒蛇洞、禹王碑、岳麓书院等景观闻名遐迩。这里还葬有黄兴、蔡锷等著名人物。岳麓山春天满山葱绿、杜鹃怒放;夏日幽静凉爽;秋天枫叶流丹,层林尽染;隆冬玉树琼枝,银装素裹,四季风景宜人。关键字:岳麓山 风景区规划 人文景观 景观多样性 植物群落 生态环境 可持续发展岳麓山风景名胜区系湖南省首批审列公布的风景名胜区。位于古城长沙的湘江两岸,总面积 36平方公里,由麓山、天马山、桃花岭、石佳岭四个景区及新

2、民学会旧址、南津城士城头二景点组成。麓山景区为全区精粹所在,面积6平方公里。主峰海拔300.8米,年平均气温17,年降水量1200-1400毫升。 一、 岳麓山的区位分析岳麓山濒临湘江,依江面市,交通便利,湘流环境,桔洲横前,古城相望,山、江、洲、城浑然一体,实为天作之胜。兹山荟萃湘楚文化精华,素以名胜古迹众多,植物资源丰富,革命烈士墓葬群集,风景优美,且集儒释道为一体,唐代诗人刘禹锡的“群峰朝拱如骏奔”即是赞其天然雄浑之势。岳麓山群峦叠翠,古木参天。二、 岳麓山的规划性质与空间布局岳麓山风景名胜区是以秀美的自然山水为基础,以悠久的多元历史文化为内涵,融自然与人文景观为一体,兼具城市绿地功能的

3、综合性山岳型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由岳麓山、桃花岭、石佳岭三座山岭组成的风景游览区是风景名胜区的主体。 岳麓山风景名胜资源可概括为:千年学府,一代伟人;山川灵秀,山水洲城。 整个景区采用一区三山五园掌状空间结构,将风景区分为十大功能区,分别是:山水文化游览区、桃花岭生态游览区、石佳岭生态游览区、咸嘉湖滨水休闲区、天马山生态保育区、橘洲文化休闲区、古寨山地休闲区、后湖滨水休闲区、风景建设区和城市景观控制区。其中城市景观控制区应按照本规划和长沙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控制要求,重点进行建设用地控制和景观环境协调,尤其要加强大学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的保护和控制。三、 岳麓山的植物群落岳麓山是一个巨大的“植物博物馆

4、”,整个山区全被林木覆盖,资源极其丰富。全区植物种类有174科,977种,以典型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亚热带暖性针叶林为主,部分地区还保存着大片的原生性常绿阔叶次生林。古树名木,随处可见,晋朝罗汉松、唐代银杏、宋元香樟、明清枫粟,都是虬枝苍劲,生机勃勃,全国大中城市中有如此鞥福的自然植物资源的实属罕见。针对现状,首次对岳麓山植物群落类型、结构、生物多样性、群落动态以及管理策略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 1.在大量的群落样方调查的基础上,我们采用双向指示种分析法(TWINSPAN)对岳麓山地区植物群落进行了数量分类。TWINSPAN将77个样方分为18组,结合调查区域的实际生态意义,根据中国植被分类的原

5、则划分为5种植被型,18种群系。结合野外调查的实际情况,根据分类的原则划分为6个植被型,18个群系,即杉木林群系、算盘子群系、青冈+栲树群系、栓皮栎群系、青冈+四川山矾群系、枫香群系、枫香+四川山矾群系、四川山矾+八角枫群系、马尾松+苦槠+枫香群系、马尾松+四川山矾群系、枫香+马尾松+樟树群系、樟树+枫香+白栎群系、油茶群系、樟树+四川山矾群系、樟树群系、樟树+马尾松群系、樟树+枫香群系、马尾松群系。 2.通过分析岳麓山18种植物群落类型的物种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可知:(1)对于某一个群落,这些指数都反映出基本一致的趋势,灌木层乔木层草本。(2)各项指数与森林类型有关,物种组成越

6、丰富、群落结构越复杂,多样性指数越高;物种种类越少,优势种明显,林型结构简单,各项指数均较低。(3)影响物种多样性的因素很多,植物群落类型、人为干扰、演替阶段、生境条件差异等均对各项指数有一定的影响。(4)岳麓山-多样性相异性系数较小,说明岳麓山植物群落之间的共有种比较多,不同群落之间物种组成的差异比较小。 3.通过TWINSPAN、DCA、优势种群生态位及种群动态分析,经过30多年城市公园管理后,岳麓山的植物群落正在向地带性植被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恢复。岳麓山马尾松是一种处于衰退期的种群,有可能会被阔叶林所替代。枫香目前并在以后相当长的时间仍将是岳麓山的优势种群,但也表现出了一定程度的衰退,以后

7、将向地带性植被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恢复。为了保护这一闻名中外的“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景观,采取必要的人为干预是很重要的。四、岳麓山的景观资源及其生态影响岳麓山人杰地灵,风景名胜比比皆是,仅列为省级以上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就有15处。爱晚亭之幽,岳麓书院之深,麓山寺之古,云麓宫之清,以及白鹤泉、禹王碑、二南诗刻、隋舍利塔等无不引人入胜,还有黄兴、蔡锷等烈士名人墓葬,在苍松翠柏之中更显穆庄严肃。岳麓山风景名胜众多,2002年被批准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许多学者对岳麓山进行了研究。曾经有学者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岳麓山风景名胜区景观资源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各景区景观资源各具特色且质量存在较大差异。麓山景区无论是

8、景观质量还是环境质量都明显优于其它景区;橘洲景区虽有闻名的人文景观,但由于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景观资源综合评价还稍逊于人文景观资源虽少但自然景观及生态环境较好的天马山景区;桃花岭景区、石佳岭景区由于所处位置的影响,景观资源综合评价得分较低。在阐述岳麓山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及旅游业对岳麓山生态环境的影响的基础上 ,提出岳麓山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1)保护是持续发展生态旅游的前提 ;(2 )改变岳麓山森林群落较单调的现状 ;(3)减少人文景观、宾馆等的建设 ;(4)合理开发还未开发的地带 ,引种濒危珍稀植物 ,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做些有利的工作。五、 岳麓山的环境承载力及旅游管理 随着中国

9、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业呈现蓬勃发展态势,各旅游景区的游客量急剧增加,从而导致游客行为对景区环境的负面影响日益严峻,景区的游客管理问题日益突出。岳麓山风景名胜区也不例外,其游客量一直处于上升阶段,据统计,2008年的十一黄金周共接待游客12.1万人次,比去年同期上涨50%,这对景区的游客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 游客管理是指旅游管理部门或机构通过运用科技、教育、经济、行政、法律等各种手段组织和管理游客行为的过程。游客管理的主要研究内容集中在游客容量控制、游客的时空分布、游客的行为引导、游客的安全管理、解说系统设计与布局、环境监测系统建设等方面。在研究过程中,针对岳麓山风景名胜区的

10、特点,对岳麓山游客的时空分布、游客的行为、旅游解说系统和游客服务等方面问题进行了重点关注。 在研究过程中,为了掌握第一手资料,对岳麓山风景名胜区的游客、管理人员、社区居民及长沙市旅行社的工作人员进行了问卷调查与访谈,并到现场进行了实地考察。其中问卷调查的主要内容涉及岳麓山景区的游客时空分布、环境、服务质量、解说系统的建设等问题,在调查与访谈的基础上运用EXCEL软件对现状进行分析。调查结果显示,岳麓山风景名胜区游客管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存在许多问题,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对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与需求重视不够,利益相关主体的关系协调不当,游客管理体制不健全,景区规划对游客管理内容体现较少;针对这些情

11、况,结合其他调研情况,本文提出建立基于利益主体理论的游客管理模式,同时从游客的需求与对游客行为进行引导与管理的角度出发,提出全面强化服务质量、加强对游客行为的引导与管理、强化景区规划中的游客管理因素、加强游客的安全管理等具体优化措施,从而提升游客体验质量,促进景区协调有序的发展。参考文献:1 朱晓文 张克荣 刘克明 汪思龙 田淑珍 刘应迪. 岳麓山风景名胜区植物群落数量分类J.调查研究,2009,3. 2 杨定海,彭重华,罗丽华,陈翀. 岳麓山风景名胜区景观空间格局研究J.2006,2. 3 田晔林,陈三茂,马亮.岳麓山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与对策J. 2002.1. 4 葛金田,张伟. 浅谈人文景观在风景名胜区规划中的作用J.2007,1.5 长沙市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长沙市岳麓区现代服务业布局规划. 200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管理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