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莆田市2016_2017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 (1).doc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29712741 上传时间:2020-04-2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莆田市2016_2017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 (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福建省莆田市2016_2017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 (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福建省莆田市2016_2017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 (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福建省莆田市2016_2017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 (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莆田市2016_2017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 (1).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福建省莆田市2016-2017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空2 分,共60 分)1、我国内蒙古高原的自然带,自西向东呈现出荒漠草原荒漠森林草原的更替,其自然带的分布规律是A. 由赤道向两极的分异 B. 由沿海向内陆的分异C. 非地带性因素的影响 D. 沿经线方向的分异2、下列叙述符合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的是A. 自然带随纬度变化方向更替 B. 自然带沿纬线方向更替C. 自然带沿东西方向更替 D. 自然带沿南北方向延伸3、影响垂直地域分异的根本原因是A. 纬度高低不同 B. 海陆分布不同 C. 地势高低不同 D. 大气环流不同读“甲、乙、丙三地垂直自然带分布

2、图”,甲、乙两地均位于我国,丙地位于某岛屿。回答4-54.甲、乙、丙三地纬度按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A.甲、乙、丙 B.乙、丙、甲 C.丙、甲、乙 D.丙、乙、甲5.甲地某高度上,北坡为针叶林,南坡为灌木草甸,可能是因为A.南坡为向阳坡 B.北坡为向阳坡 C.南坡为迎风坡 D.北坡为迎风坡6、下图所示的从山麓到山顶自然景观的变化主要体现了A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B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C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非地带性规律7、关于自然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除南极洲外,各大洲均有亚热带硬叶林带 B. 地球上跨经度最多的自然带是亚寒带针叶林带C. 热带草原带在非洲分布最广 D. 热带季雨

3、林带在中国有分布8、牵一发而动全身生动地阐述了自然环境中的哪种规律?( )A. 整体性 B. 地域性 C. 地带性 D. 非地带性9、黄土高原土质疏松,历史上由于植被破坏,加上降水变率大,导致水土流失,形成千沟万壑的地表景观。这体现了黄土高原地理环境的A差异性 B稳定性 C整体性 D周期性图为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情况。读后完成10-12题。10.在人口增长模式转变过程中,一般先转变的是 A出生率 B死亡率 C自然增长率 D生育率11.该国人口达到顶峰的时期是A B C D12.下列各国中,人口发展情况与图示类型一致的是 A.德国 B.中国 C. 埃及 D.新加坡13、人口增长的快慢,归根结底

4、取决于( )A.工业革命 B.生物学规律C.育龄妇女总数 D.生产力发展水平14、人口增长类型决定于A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总数B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社会生产力C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D人口迁入率、人口迁出率、社会生产力 图1表示近20年来我国人口的变化情况。读图完成1516题。15甲、乙、丙分别表示人口A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B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出生率 C死亡率 出生率 自然增长率 D出生率 自然增长率 死亡率16有关我国现阶段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口增长模式为传统型 B老龄化现象日趋明显 C劳动力短缺 D大量人口向西部地区迁移17、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

5、来人口迁移的特点是() A.从城市迁往农村 B.规模小、频率低 C.由内地迁往边疆 D.流动人口大量增加 18、若该图表示近年来我国民工流动的主要方向,则该图表示的可能是() A.从湖南流往广东 B.从河北流往山东C.从新疆流往内地 D.从湖北流往重庆 19、关于人口迁移所造成的影响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迁入地,缓解了当地的人地矛盾 B在迁出地,有利于加强当地与外界的各种联系 C在迁入地,经济得到发展,同时产生一定环境问题 D在迁入地,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压力 表1资料摘自联合国2000年发布的预测报告,反映了20012050年世界移民趋势。据此回答2021题。表1迁出国 数量(万人/年)迁

6、入国 数量(万人/年)中国30.3 美国 110.0 墨西哥 26.7 德国 21.1 印度 22.2 加拿大 17.3 印度尼西亚 18.0 英国 13.6 菲律宾 14.4 澳大利亚 8.3 20. 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趋向是 A.从内陆国家向着沿海国家迁移 B.从北半球向南半球迁移C.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 D.从西半球向东半球迁移 21. 移民外迁的主要动因是寻求 A. 更多的休闲时B. 更高的地位 C. 更优的自然环 D. 更高的收入22、下列地区在国际人口迁移中,由迁入地变为迁出地的是() A北美 B亚洲 C欧洲D拉丁美洲23、有关环境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资源越丰富,能供

7、养的人口数越多,环境人口容量越大科技越发达,人们利用的资源越多,环境人口容量越小消费水平越低,人们利用的资源越多,环境人口容量越小社会分配制度等因素,对环境人口容量的大小也有影响AB.C.D. 有些学者以每平方千米陆地可承载人数的分析为基础,研究得出:渔猎时期为002003人/平方千米,农业时期为40人/平方千米,工业时期为160人/平方千米。据此完成2425题。24该资料反映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是 A资源 B科技发展水平 C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 D人们的消费水平25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有关环境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国土面积的大小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 B科技发展水平是制约环

8、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C文化消费水平的高低不影响环境人口容量 D一定历史阶段、一定范围内的环境人口容量具有相对的确定性26、不与人口容量呈正相关的是:A资源数量 B科技发展水平 C消费水平 D经济发达程度27、人口合理容量A总是小于环境承载力B等同于人口容量 C等同于环境承载力D总是大于环境承载力28、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A、科技 B、交通 C、消费水平 D、资源下表是我国环境与人口信息表,读表回答29-30题。我国环境与人口最多能供养的人口数量约16亿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温饱型消费水平10亿内小康型消费水平89亿人富裕型消费水平7亿内29表中代表我国环境人口容量的数据是( )A. B.

9、C. D.30表中数据值的差异,说明人口合理容量( )A.只受人口消费水平影响 B.与人口消费水平呈正相关C.与人口消费水平呈负相关 D.与人口消费水平无关班级: 姓名: 座号: 考室: 姓名座号考室莆田七中2016-2017学年度下学期 高一地理第一次月考试卷 考号_一、单项选择题(每空2 分,共60 分)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二、综合题(4题,共40分)31、下图为“亚欧大陆部分自然带分布模式图”,读后完成下列要求。(共12分)(1)字母表示的自然带名称分别是:A_,C_,D_,F_。(2)图中各自然带中,_和

10、_(填字母)的自然带名称相同,但对应的气候类型不同;_和_(填字母)自然带名称不同,但对应的气候类型相同。(3)自然带由AED反映了陆地环境的_地域分异规律; EGFGC反映了陆地环境的_地域分异规律。(4)图中各字母代表的自然带中,南半球缺失的是_(填字母),原因是_。32、读下面“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1分) (l)图中阴影部分表示,计算方法是。 (2)大多数发达国家人口增长模式已进入 型,但世界人口增长仍处于 转向 的过渡阶段。(3)图中人口死亡率不断下降的是,原因是。 (4)图中人口年龄结构呈老年型,世代更替缓慢的是阶段 。 (5)我国人口再生产类型已接近型,即

11、处于图中阶段向阶段转变的过程。这种转变主要是因为我国大力开展工作而取得的。 3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各题。(9分)材料一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全国流动人口达2.21亿人,下图为我国19822010年流动人口数量统计图。材料二下表为八大经济板块吸收的流动人口占全国流动人口比重。年份比重/%地区2005年2010年东北地区6.956.20北部沿海11.9713.22大西北地区3.134.13黄河中游地区7.9811.14大西南地区10.9813.53长江中下游地区9.7111.01东部沿海地区20.5819.86南部沿海地区28.7020.91(1)据材料一,分析我国流动人口的特点。(2分)(2)据材料二,吸收流动人口最多的地区是_,人口大量涌入给该地区带来哪些影响。(5分)(3)从2005年到2010年,我国中西部地区吸收的流动人口不断_,原因可能是什么?(2分)34、世界人口分布极不平衡,但具有一定的趋向性,读图13、图14、图15回答下列问题。(8分)(1)分析图13,从地形类型来看,世界56左右的人口主要分布在 地区。(2)分析图14,人口占世界总人口比例最小的纬度带人口少的主要原因: 。(3)分析图15,在距海岸200千米范围内陆地面积占洲总面积比例小于30的大洲中,人口占总人口比例最大的是 洲。C4)综合分析,世界人口分布具有集中于地势 地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