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社会心理学之社会态度(简)PPT课件

上传人:优*** 文档编号:129711665 上传时间:2020-04-23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4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六章-社会心理学之社会态度(简)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第六章-社会心理学之社会态度(简)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第六章-社会心理学之社会态度(简)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第六章-社会心理学之社会态度(简)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第六章-社会心理学之社会态度(简)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六章-社会心理学之社会态度(简)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六章-社会心理学之社会态度(简)PPT课件(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章社会态度 1 第一节态度概述 一 态度的定义二 态度的成分三 态度的特征四 影响态度与行为关系的因素 2 一 态度的定义 个体对某一对象所持有的由认知 情感和行为倾向三个成分所组成的比较持久稳定的心理倾向 二 态度的成分 一 认知 Cognition 个体对态度对象所持理解 评价 二 情感 Affect 情绪体验 三 行为倾向 Behaviorintention 面对对象准备怎么做 3 三 态度的特征 一 社会性 态度都是后天习得的 二 对象性 任何态度都指向具体对象 三 内隐性 态度不能直接观察到 只能间接地从情感 行为中推知 四 持续性 态度一经形成就将持续一段时间而不易改变 4 四

2、 影响态度与行为关系的因素 一 态度的认知成分和情感成分的一致程度 二 态度的明晰性 具体性 三 态度体系的状态 四 态度形成的基础 五 态度对应的是单一行为还是多种行为 六 态度对应的是即时行为还是长久行为 七 态度与个人的关联程度 八 个体自身的心理因素 九 角色扮演 十 态度表达的情境因素 态度结构行为反应主体自身情境因素 5 双重态度模型 T D Wilson etal2000 外显态度 人们能够意识到 通过自我反省就能表达的态度 可以用语言来表达 内隐态度 人们对态度客体的自动反映 不能用语言来表达 外显态度相对容易改变 内隐态度较难改变 态度改变的技术通常改变的是外显态度 双重态度

3、与矛盾有明显区别 只能感到外显 并不感到矛盾冲突 6 第二节态度的形成与改变 一 态度形成与改变的含义二 态度形成的阶段三 态度形成与改变理论四 态度改变的方法 7 一 态度形成与改变的含义 形成新态度改变态度的方向改变态度的强度二 态度形成的阶段 凯尔曼 H C Kelman1961 一 模仿与服从 态度形成的开始 个体按社会规范或他人意志在外显行为方面表现与他人一致 以获得奖励 避免惩罚 勉强 不得不接受 二 认同 个体自愿接受他人观点 信息或群体规范 使自己与他人一致 三 内化 态度形成的最后阶段 个体真正从内心相信并接受他人观点 使之纳入自己的态度体系 8 三 态度形成与改变理论 一

4、学习理论 二 认知一致性理论 9 一 学习理论 霍夫兰德 耶鲁大学沟通研究计划 假设人的态度和其它行为习惯一样 都是后天习得的 态度的学习有三种机制 一是联结 二是强化 三是模仿 二 认知一致性理论人是力求认知因素的一致的 1 平衡理论2 认知失调理论 10 1 平衡理论 弗里兹 海德 观点 1 重社会认知 轻社会行为 2 认知不平衡是社会结构的反常状态 费力最小原则 个体尽可能少地改变情感因素而维持态度平衡 人际关系心理学 1958 11 海德的平衡理论 P X O模型 P 认知者 O 有关的另一个人 X 态度对象 12 o p a p b o o p c o p d o x p e o x

5、 p g o x p h 海德P O X模型 平衡状态 不平衡状态 13 2 认知失调理论 费斯廷格 1957 观点 1 一定条件下 社会行为决定社会态度 2 认知失调是人的认知系统的一种正常状态 非反常状态 由于不同的认知元素各有其相对独立性 认知矛盾或认知失调是不可避免的 消除认知失调的方法 1 强调某一认知因素的重要性 使对行为的认知与其他认知保持一致 2 改变失调的认知 使之与自己持有的其他认知保持一致 3 增加新的认知因素 使原来认知之间的矛盾得到合理的解决 14 四 态度改变的方法 一 劝说宣传法 二 角色扮演法 三 活动参与法 四 规范改变法 15 一 劝说宣传法 态度的改变过程

6、 实际上一个沟通 劝导 是劝导者通过各种方法 作用于对象的过程 劝说宣传四要素 1 传播者 谁说 2 传递的信息 说什么 3 目标对象 对谁说 4 周围情境 16 信息传播者 传递的信息 目标对象 周围情境 可信度 吸引力 单双方信息 人格特征 分心 重复 传播渠道 恐惧唤起 动机状态 原有态度 意图 17 1 传播者 谁说 1 可信性高低 专长 可靠 2 沟通来源的吸引力 欣赏的品质特征 相似程度 3 劝导者意图EG 商场售货员or顾客语速 说得快引起态度改变更快 18 2 传递的信息 说什么 1 恐惧唤起适度恐惧 中等强度的恐惧 态度改变最大 更近恐惧 2 单 双方信息 3 传播渠道EG

7、互联网时代 是e mail沟通 还是口头交流 是图片 还是用文字 19 3 目标对象 对谁说 1 原有态度涉入浅 易说服 2 人格特征1 场依存性 依赖性高 易说服 2 自尊 低 易说服 3 社会赞许动机 高 易说服 3 动机状态 心理抗拒理论 禁果效应 20 4 周围情境 1 分心影响复杂 如果分心使目标对象分散了对传递信息的注意 将会减弱他对劝导者的防御和阻抗 从而促进态度改变 如果分心干扰了劝导过程本身 使劝导者得不到传递信息则会削弱说服效果 2 重复中等频率重复最好 21 早期研究 内容 集中在说服的影响因素方面不足 未能深入解释说服是如何发生的 近期研究 内容 影响说服的认知因素和认

8、知加工过程 对信息加工两种方式 中心途径 系统加工 外周途径 启发性加工 22 二 角色扮演法 通过角色对承担角色的个体所具有的约束和影响来改变个体态度 三 活动参与法造成行为与态度的矛盾 通过引导人们参加与态度改变有关的活动来改变人们的态度 四 规范改变法团体的规范和准则对团体成员具有无形的约束力 可以组织一定的团体 制定相应的规范准则来影响和约束成员的一言一行 从而有效地改变成员的态度 23 第三节偏见 一 什么是偏见二 偏见的来源三 偏见的消除 24 一 什么是偏见 一 涵义 对某个群体或个人所持有的一种不公正 不合理的消极否定的社会态度 EG 药品越贵效果越好 二 偏见与歧视 歧视是指遭受偏见者采取的否定性和排斥性的行为 歧视是偏见的行为表现 25 二 偏见的来源 一 群际冲突 竞争 二 早期经验 社会学习 三 社会分类 内群 外群 归因偏差 内群体偏好 自我服务归因 社会认同理论 四 偏见的认知来源 刻板印象 外显刻板印象 内隐刻板印象 外群体同质性 26 三 偏见的消除 一 社会化 学会不要仇视 二 群体间的接触 三 再分类 四 社会认知 五 社会影响 2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专业基础教材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