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衡阳第一中学高二生物月考.doc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29708106 上传时间:2020-04-2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7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衡阳第一中学高二生物月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湖南衡阳第一中学高二生物月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湖南衡阳第一中学高二生物月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衡阳第一中学高二生物月考.doc(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南省衡阳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生物12月月考试题考试时量:90分钟 考试总分:100分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1-25题每题1分,26-35题每题1.5分,共40分)1、下列关于进化和生物多样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生物多样性的形成过程,不能说是新物种不断形成的过程B.长期大量使用农药会导致具有抗药性的个体比例增加C.蜂鸟细长的喙与倒挂金钟的筒状花萼是它们长期共同进化形成的相互适应特征D.生物多样性主要包括基因多样性、种群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2、以下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种群中个体的死亡可能会导致种群基因库发生改变B.某种群中若显隐性个体

2、数量保持不变,则该种群肯定没有发生进化C.新物种的形成意味着生物能够以新的方式利用环境条件D.自然选择的直接对象是表现型3、下列实例中种群基因频率未发生变化的是( )A在黑褐色环境中黑色桦尺蠖被保留,浅色桦尺蠖被淘汰B杂交育种过程中通过不断自交、筛选提高纯合矮秆抗病小麦的比例C杂合高茎豌豆通过连续自交导致后代纯合子比例越来越高D将人工繁殖的麋鹿放归野生种群,增加其遗传多样性4、内环境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的温度、pH、渗透压等保持相对稳定B.维持内环境中Na、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C.内环境中含有多种酶,是新陈

3、代谢的主要场所D.内环境中发生的丙酮酸氧化分解给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5、如图为细胞与内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其中A、B、C分别表示内环境的三种成分。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肾小管重吸收水分过多,会引起组织水肿B.饥饿条件下,细胞3通过水解肝糖原使血糖升高C.若某人患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则形态发生变化的是可能是图中的细胞1D.某人皮肤烫伤后,出现了水泡,该水泡内的液体主要是图中的A6、少数人注射青霉素后出现胸闷、气急和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者发生休克。以下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青霉素引起的病理性免疫反应的主要原因是机体免疫能力过强引起B.青霉素引起

4、的病理性免疫反应具有特异性和记忆性C.机体初次接触青霉素后,活化的浆细胞分泌淋巴因子D.已免疫的机体再次接触青霉素后会发生过敏反应7、如图示为机体特异性免疫的某阶段,丙是由乙分裂、分化形成的一类免疫细胞,a、b、h和i为物质,其中i为抗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由乙形成丙的过程中,细胞失去了识别抗原的能力B.在a和h的作用下,乙才能进行细胞分裂与分化C.甲与乙进行密切接触,可使靶细胞裂解而释放抗原D.i与a可结合成沉淀或细胞团,使抗原失去毒性或侵染性8、皮肤的任何破损都可能使病原微生物进入体内,引起部分免疫细胞迁移至受损的部位。这些细胞能从毛细血管壁钻出,进入组织间隙,最终克服感染。下列相关

5、叙述,正确的是()A.人体第一道免疫防线有皮肤、杀菌物质等,而杀菌物质是由淋巴细胞产生的B.吞噬细胞对病原微生物的作用具有特异性,可从血液进入组织液C.若病原微生物已进入细胞,则克服感染的过程只涉及细胞免疫D.人体初次被某种病原微生物感染,体内产生相应抗体的细胞只来自B细胞9、如图表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AD表示直接与环境进行物质交换4种系统或器官。是有关的生理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D可表示皮肤汗腺对废物的排泄作用B.B内的葡萄糖通过进入血浆和淋巴C.图中E表示体液,图示信息表明它可作为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D.表示重吸收作用,其肾小管通过主动运输吸

6、收水的过程受抗利尿激素的调节10、下列关于人体血浆中pH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饮用弱碱性的水,会升高血浆中的pH B.剧烈运动后,会明显降低血浆中的pHC.肺气肿病人由于呼吸不畅,血浆中的pH会降低D.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血浆中pH的高低11、运动时全身发热,汗腺分泌大量汗液,汗液初始的渗透压与血浆相等,在流经汗腺导管排出体外过程中大部分Na、Cl被重吸收,而水很少被吸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出汗使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减弱 B.出汗可使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减少C.出汗时汗腺导管重吸收Na,ADP增加 D.此时产热比散热多,体温将逐渐升高12、下列有关神经调节的叙述,不

7、正确的是()A.手指接触到针尖而产生痛觉不属于非条件反射B.大脑皮层语言H区损伤,导致人不能听懂别人讲话,说明神经系统中的高级中枢对低级中枢有控制作用C.某患者出现尿失禁现象,说明脊髓的低级中枢受脑中高级中枢的调控D.只有保持完整的反射弧结构才能完成反射活动13、科学家温特做了如下实验:把切下的燕麦尖端放在琼脂块上,几小时后,移去胚芽鞘尖端,将琼脂块切成小块。再将经处理过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燕麦胚芽鞘一侧,结果胚芽鞘会朝对侧弯曲生长。但是,如果放上的是没有接触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胚芽鞘则既不生长也不弯曲。该实验证明了( )A.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 B.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吲

8、哚乙酸C.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刺激是某种化学物质 D.胚芽鞘会弯向光源生长14、尿崩症患者的肾脏不能保留水分,临床上表现为排出大量低渗尿液,依据病变部位可分为中枢性尿崩症(其病因是因为下丘脑分泌抗利尿激素不足所致)和肾性尿崩症(其病因是因为肾脏相应细胞表面缺乏抗利尿激素受体)。如图表示正常人和尿崩症患者禁水后尿液渗透压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正常人的尿液渗透压变化可用曲线表示,起对照作用B.中枢性尿崩症患者的尿液渗透压变化可用曲线表示C.肾性尿崩症患者尿液渗透压变化可用曲线表示,其体内抗利尿激素不能发挥正常作用。D.尿崩症患者体内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偏高,尿量偏大15、如图为有髓神经纤维

9、的局部,被髓鞘细胞包裹的轴突区域(b、d)钠、钾离子不能进出细胞,裸露的轴突区域(a、c、e)钠、钾离子进出不受影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c区域处于兴奋状态,膜内离子不只有正离子B.a区域处于静息状态,细胞膜对K的通透性较大C.b、d区域的电位为内正外负,不能产生动作电位D.局部电流在轴突内的传导方向为ca和ce16、下图为突触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小泡内可避免被细胞内其他酶系破坏B.中物质在突触间隙的扩散,离不开组织液的运输作用C.当兴奋传导到时,膜电位由内负外正变为内正外负D.递质经的转运和的主动运输释放至突触间隙,需要消耗能量17、神经细胞的静息

10、电位和动作电位与通道蛋白关系紧密。NaK泵是神经细胞膜上的一种常见载体,能催化ATP水解,每消耗1分子的ATP,就可以逆浓度梯度将3分子的Na泵出细胞外,将2分子的K泵入细胞内,其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根据上述资料做出的分析,正确的是()A.左图中静息电位70的绝对值大于动作电位30的原因是Na细胞内外浓度差大于KB.左图中BC段,Na通过通道蛋白内流需要消耗ATPC.右图中随着温度逐渐提高,NaK泵的运输速率先增大后稳定D.右图中随着氧气浓度的逐渐提高,NaK泵的运输速率会先增大后稳定18、如图表示植物激素对某植物果实发育、成熟、衰老和脱落的调节作用,A、B、C代表不同的植物激素,下列说法不正确

11、的是()A.激素A对细胞伸长生长具有促进作用B.低浓度的生长素可以促进落花落果C.果实成熟时激素B含量增多D.激素C在萎蔫的叶片中含量较多19、已知单侧光与重力均影响生长素的横向运输。为探究某强度的单侧光及重力对横放状态下植物生长的影响,研究人员对刚萌发的盆栽燕麦分别进行了如图甲所示的处理,燕麦弯曲生长情况用柱状图乙表示。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若撤去单侧光的照射,图甲茎将向上弯曲生长B.图甲若处于失重状态,则燕麦茎将向上弯曲生长C.实验一段时间后,第组燕麦会长成图丙所示的形态D.图甲中的向上弯曲程度最大,的弯曲程度最小20、研究小组探究了萘乙酸(NAA)对某果树扦插枝条生根的影响,结果

12、如下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自变量是NAA,因变量是平均生根数B.不同浓度的NAA 均提高了插条生根率C.400 mg/L NAA 具有增加生根数的效应D.生产上应优选320 mg/L NAA 处理插条21、有人从真菌中提取到甲、乙和丙三种生长素类似物,分别测试三种类似物的不同浓度对莴苣幼根生长的影响,结果如图。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乙和丙对莴苣幼根生长的影响均有两重性B.据图推测,用30 ppm的甲处理莴苣幼芽可抑制其生长C.在020 ppm范围内,甲对莴苣幼根的促进作用大于丙D.乙的浓度大于20 ppm后,对莴苣幼根生长起抑制作用22、下列关于种群特征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13、A.种群的性别比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种群的出生率B.种群密度预示着种群数量的未来变化趋势C.进行种群密度的调查有利于合理利用生物资源D.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决定种群数量的直接因素23、如图表示某一种群在有限环境中增长的曲线。下列围绕此曲线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K值是环境条件所允许达到的种群数量最大值,其数值是恒定不变的B.在K值之前,种群的数量逐渐增大,年龄组成由增长型逐渐转为衰退型C.假设这是鱼的种群,当种群数量达到K/2时开始捕捞,可持续获得最高产量D.如果不考虑迁入、迁出等其他因素,在K值时出生率死亡率24、某科研小组研究某池塘内草鱼种群增长速率的变化规律,结果如图所示,其中T2之前的数据丢

14、失。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T2T4,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T4T5时间段内,种群数量逐渐下降B.T3时草鱼的种群密度约为T5时对应种群密度的一半C.该池塘对草鱼的最大容纳量应出现在T5时且数值保持不变D.当种群增长速率为m时,该草鱼的年龄组成为稳定型25、如图为某群落中棉蚜及其天敌瓢虫的种群数量变化,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7月5日后瓢虫数量下降表明该群落中动物的丰富度降低B.棉蚜活动能力较弱,可以采用样方法调查棉蚜的种群密度C.棉蚜与瓢虫的种群数量变化反映群落内部存在负反馈调节D.瓢虫数量上升具有滞后性,棉蚜发生初期应及时人工防治26、某水池中有a和b两种生物,在某一时刻投放生物c,则

15、生物a和b的数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生物a和b的种间关系可能为竞争B.生物b和c的种间关系一定为捕食C.该池塘内群落存在垂直分层现象D.生物c的种群密度不可能呈“J”型增长27、植物群落的生长具有分层现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分层现象是植物群落与环境条件相互联系的一种形式B.因为群落具有分层现象,所以种植玉米时要合理密植C.在生产上,可以充分利用该现象,合理搭配种植的作物品种D.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28、 群落不断发展变化,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着演替。下列关于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初生演替历程短、速度慢B、在正常情况下,群落演替的最终结果使生物多样性降低C、初生演替与次生演替的主要区别是产生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