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基础复习 123 常见气体的制备针对测试.doc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29676235 上传时间:2020-04-2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化学基础复习 123 常见气体的制备针对测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三化学基础复习 123 常见气体的制备针对测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三化学基础复习 123 常见气体的制备针对测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三化学基础复习 123 常见气体的制备针对测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化学基础复习 123 常见气体的制备针对测试.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3 常见气体的制备(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1下列关于气体的制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用碳酸钠粉末可以制备CO2B用铁片和稀H2SO4反应制取H2时,为加快产生H2的速率可改用浓H2SO4C加热分解NH4HCO3固体,将所得的气体进行适当处理可获得NH3D用KMnO4固体和用KClO3固体制备O2的装置完全相同解析:选项A,Na2CO3粉末可以与稀硫酸等反应获取CO2.选项B,Fe在浓H2SO4中发生钝化,不能得到大量的H2.选项C,加热NH4HCO3得到CO2、NH3、H2O的混合气体,将混合气体通过碱石灰除去CO2和H2O即可

2、得到NH3.选项D,用KMnO4固体和KClO3固体制备O2都属于“固固”加热型,其装置完全相同答案:B2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其中发生装置相同,干燥和集气装置有两套,分别用图1和图2表示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发生装置的药品干燥和集气装置A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图1B大理石和稀盐酸图1C铜和稀硝酸图2D生石灰和浓氨水图1解析:A项,产生O2,应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B项产生的CO2不能用碱石灰干燥,也不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C项,生成的NO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D项,产生的NH3可用碱石灰干燥,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答案:D3(2011大连模拟)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如下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瓶

3、中盛满水,从B口进气,用排水法收集NO2B瓶中盛适量浓硫酸,从A口进气来干燥NH3C从B口进气,用排空气法收集CO2D瓶中装满水,A口连导管并伸入量筒中,从B口进气,用排水法测量生成H2的体积解析:NO2能与水发生反应,不能用排水法收集NO2,NH3不能用酸性干燥剂(如浓H2SO4)干燥;CO2的密度比空气大,收集CO2时应A口进气,相当于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答案:D4(2010长沙模拟)实验桌上只有烧碱、盐酸、铜片、大理石、蒸馏水五种试剂,从欠缺试剂的角度来看(实验仪器齐全),无法进行的实验项目是()A制取氢气B制取碳酸钠C制取氯化铜 D测定盐酸的浓度解析:电解蒸馏水可制取氢气;盐酸与大理石可制

4、取CO2,CO2与烧碱溶液反应可制得碳酸钠;电解盐酸,可先制得Cl2,然后再与Cu反应,可制取CuCl2;D项测定盐酸浓度用中和滴定法,应使用标准碱性溶液和酸碱指示剂答案:D5(2011广州测试)下列制备和收集气体的实验装置合理的是()解析:用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制氨气时有水生成,试管口应向下倾斜;NO能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NO2,应用排水法收集;氢气密度比空气小,收集氢气时导管应短进长出答案:D6要组装一套利用液体和液体反应制备气体的装置,现在设计了如下五步操作,正确的顺序是()将蒸馏烧瓶固定在铁架台上;将酒精灯放在铁架台上,根据酒精灯确定铁圈高度,固定好铁圈,放好石棉网;用漏斗向蒸馏烧瓶

5、中加入一种液体反应物,再向分液漏斗中加入另一种液体反应物,并将导气管放入气体收集装置中;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利用固定装置微热的方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在蒸馏烧瓶上装好分液漏斗,连接好导气管A BC D解析:实验仪器的安装原则:从下向上,从左向右首先固定酒精灯,根据酒精灯确定铁圈高度,固定好铁圈,放好石棉网;把蒸馏烧瓶固定在铁架台上,在蒸馏烧瓶上装好分液漏斗,连接好导气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若装置不漏气,再加液体反应物开始反应,制取气体答案:A7下列气体发生装置,当加入适当的块状固体和液体时不具有随开随关功能的是 ()解析:“随开随关”原理是利用压强差控制块状固体和液体反应打开止水夹,利用液体压强

6、使液体与块状固体接触而反应;关闭止水夹,产生气体的压强使液体与块状固体脱离而停止反应,而D不符合答案:D8(2010潍坊模拟)如图所示,集气瓶内充满某混合气体,置于光亮处,将滴管内的水挤入集气瓶后,烧杯中的水会进入集气瓶,集气瓶内的气体是()H2、O2Cl2、CH4NO2、O2N2、H2ABCD解析:在光照条件下,CH4与Cl2发生化学反应,产物中有HCl生成,因HCl易溶于水,使集气瓶中压强减小,水会倒吸其中,正确;当滴入水时,反应4NO2O22H2O=4HNO3也会使集气瓶内压强减小,发生水倒吸入集气瓶中的现象,正确;中CO、O2均不溶于水,错误;中N2、H2也不溶于水,光照时也不发生反应

7、,错误,故D正确答案:D9(2010湖南四市九校联考)下图装置可用于制取、提纯并收集表格中的四种气体(a、b、c表示相应仪器中加入的试剂),其中可行的是()选项气体abcANO2浓硝酸铜片NaOH溶液BSO2浓硫酸Cu酸性KMnO4溶液CNH3浓氨水生石灰碱石灰DCO2稀硝酸CaCO3浓硫酸解析:A项,氢氧化钠溶液会吸收生成的NO2,不正确;B项,铜与浓硫酸反应需要加热,且酸性高锰酸钾能氧化SO2,该装置不可行;C项,碱石灰是固体干燥剂,而题给的装置适用于液体干燥剂,不正确答案:D10如图为实验室制氢气的简易装置若在加稀硫酸时,发现锌粒、酸没有接触而稀硫酸又不够,为使反应顺利进行,则可以从漏斗

8、中加入的试剂是()食盐水KNO3溶液乙醇Na2CO3溶液CCl4浓氨水ABCD解析:加入食盐水或乙醇相当于稀释硫酸使之与锌粒接触而反应;加入KNO3溶液会产生氮的低价态化合物而不是氢气;Na2CO3溶液与H2SO4反应消耗H2SO4;CCl4使得H2SO4液面上升与Zn接触反应;浓氨水与H2SO4反应消耗H2SO4,故可以加入.答案:A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50分)11(10分)(2011合肥联考)某兴趣小组同学共同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既可用于制取气体,又可用于验证物质的性质请回答下列问题:(1)利用装置制取某些气体,制取气体的反应所具有的特点是_(2)利用装置、制取气体(K2

9、关闭,K1打开)甲同学认为:利用装置可以收集H2、NH3等气体,但不能收集O2和NO,理由是_.乙同学认为:利用装置作简易改进(不改变仪器装置),可收集NO、O2,改进的方法是_.丙同学认为:利用装置作简易改进(改变仪器装置),可收集NO2气体,改进的方法是_.(3)利用装置、验证物质的性质(K2打开,K1关闭)如设计实验证明氧化性:KMnO4Cl2Br2,则在A中加浓盐酸,B中加_,C中加_,观察到C中的现象是_解析:(1)依据装置的特点,可知所制取的气体的特点为反应不需要加热,且为固体液体气体,或液体液体气体的反应(2)由于装置中经K1的进气管为短管,收集的气体应是密度比空气小的,而O2的

10、密度比空气大;NO与空气的密度相差不大且NO能与氧气反应;若利用装置作简易改进(不改变仪器装置)收集NO、O2,应将装置加满水,利用排水法收集;若利用装置作简易改进(改变仪器装置),可收集NO2气体,由于NO2的密度比空气的大,因此可将装置中的进气管深入瓶底,出气管刚刚露出瓶塞(3)由于A中加浓盐酸,则B中加KMnO4固体,产生Cl2,从而验证了氧化性:KMnO4Cl2,然后将产生的Cl2通入到装置中与Br反应,置换出Br2,依据Br2溶于水溶液呈橙色来判断Br2的产生,从而验证氧化性Cl2Br2.答案:(1)固液反应(或液液反应)且反应不需加热(2)O2的密度比空气大,NO与空气的密度相差不

11、大且NO能与氧气反应将装置加满水将装置中的进气管深入瓶底,出气管刚刚露出瓶塞(3)KMnO4固体NaBr溶液溶液呈橙色12(12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用以下仪器组合的装置制取氯气,并探究其性质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室制取氯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检查上图中反应器A的气密性的方法是_(2)现要求从上图中选用所需的装置(可重复选用)组成一套制取纯净、干燥氯气的装置,实验时要防止污染下表是按装置的连接顺序由上至下依次填写的,请将该表填写完整(加入的试剂自选).选用的装置(填字母)加入的试剂作用A浓盐酸、二氧化锰反应器(或产生气体)C(3)将氯气通入到紫色石蕊溶液中,可观察到溶液先变红后褪色的现象,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4)有资料记载,高锰酸钾和浓盐酸混合后,在室温下很快就能放出氯气,由此可说明二氧化锰比高锰酸钾的氧化性_(5)人若吸入大量氯气会中毒死亡某地化工厂的贮氯罐意外发生泄漏,周围被疏散的群众应采取的防御自救措施是_.解析:(1)反应器A适用于固体和液体共热制备气体,实验室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共热反应制氯气检查反应器A的气密性可用液封法,因为装置比较大,可以用酒精灯微热(2)浓盐酸易挥发,所制得的氯气中混有HCl和水蒸气,可通过饱和食盐水除去HCl,通过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