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 地球上的大气分类汇编.doc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29649323 上传时间:2020-04-23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2.8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 地球上的大气分类汇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高考地理 地球上的大气分类汇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高考地理 地球上的大气分类汇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 地球上的大气分类汇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 地球上的大气分类汇编.doc(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03-地球上的大气03-地球上的大气01-大气的组成、垂直分层(2010年高考(天津卷)文综地理)13.(24分)结合图文材料,回答问题。随着矿物能源的大量消耗,大气中二氧化碳不断增多,充分利用太阳能,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是工农业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太阳能吸热塔定日(反光)镜图14 北京太阳能发电站示意图图13 大棚农业生产景观图(1)二氧化碳是一种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增多,是如何加强大气“温室效应”的?(6分)利用“温室效应”原理,我国北方地区冬季采用大棚技术种植蔬菜、花卉等作物。(2)参考图13 ,分别说明大棚技术对农业产生光、热、水条件的有利影响。(9分)(3)北京正在建设大型太阳能发电站(

2、见图14)。在北京布局大型太阳能发电站的社会经济区位条件有哪些?请列举三项。(9分)13(1)更多地吸收了地面长波辐射,提高了大气温度;增加了大气逆辐射,补偿了地面损失的热量。(2)使冬季的太阳光照得以充分利用;提高了大棚内的温度,使作物在冬季也可以种植(可以减轻冻害,提高农业生产抗灾能力);有利于保持、调节大棚内空气和土壤的水分。(3)市场对能源的需求量大(能源缺乏);科技力量强;经济基础雄厚(资金充足);首都对环境质量要求高。答出任意三项即可。(2010年高考地理上海试卷(文科使用)(十)右图反映单位体积空气所能容纳的最大水汽量与气温的关系。23.根据右图,气温在10时。1m空气所能容纳的

3、最大水汽量为10g,若要使最大水汽量上升到40g,气温应达到 A15 B25 C30 D3524.一定体积空气中含有的水汽量与同温度下这些空气所能容纳的最大水汽量的比值称为相对湿度。测得一封闭实验箱内的温度为30,相对湿度是50,如果受使实验箱内的相对湿度降低到37.5,箱内温度应调节为A35 B25 C15 D525.通过上述实验可以推知,相对湿度的变化主要取决于气温,其一般规律是 气温高,相对湿度小 气温低,相对湿度小 清晨相对湿度最大 午后相对湿度最大A B C D (2010年高考地理山东卷)图2为北半球中纬度某地某日5次观测到的近地面气温垂直分布示意图。当日天气晴朗,日出时间为5时。

4、读图回答34题。3.由图中信息可分析出A.5时、20时大气较稳定B.12时、15时出现逆温现象C.大气热量直接来自太阳辐射D.气温日较差自下而上增大4.当地该日A.日落时间为17时B.与海口相比白昼较长C.正午地物影子年内最长D.正午太阳位于正北方向(2010年高考山东卷基本能力测试)8大气中长期滞留的火山灰会影响当地乃至全球气温,如1991年菲律宾皮纳图博火山喷发产生的火山灰使当年全球平均气温下降0.50C,导致气温下降的主要原因是()A地表气压升高B地表气压降低C地表获得的太阳辐射减少D地表空气获得的太阳辐射增多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导致全球气候变化,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图l2为地球

5、热量平衡示意图。读图回答2324题。23二氧化碳含量增多,导致大气对地面保温作用增强。下列数字所示环节与大气保温作用直接相关的有A B C D24全球气候变化会对粮食生产产生较大影响,其主要原因是A作物的生长发育受到影响 B旱涝灾害增多C某些物种灭绝 D土壤肥力下降03-地球上的大气02-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2010年高考地理四川卷)39.(60分)城市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也对社会产生了多方面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城市职能就是指一个城市在国家和区域中所起的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区位条件的变化,城市的职能是可变的。如著名城市杭州,在历史上曾是南宋的都城(临安)。材料二南宋时期临安

6、地理位置图(1)分析杭州历史上成为都城的区位优势,并评价杭州作为现代旅游城市的旅游资源集群状况和铁路交通条件。(10分)材料三表1 某城市热中心与郊区下午4时的气温差时间1月4月7月10月全年气温差(C)5.26.05.46.05.5(2)据表1数据,分析该城市城、郊之间污染物迁移的原因与方向,并提出改善城区空气质量,在郊区应采取的有效措施。39.(20分)(1)(10分)都城的区位优势:位于太湖平原地区,气候温暖湿润,农业发达(2分);位于京杭运河南端,水运方便,利于对外联系;北部大江(或长江)天堑,有利于安全防卫(2分)。旅游资源集群状况:西湖山水、钱塘江大潮、古运河(或众多的历史文化古迹

7、)和现代都市风光(2分),构成了自然与人文和谐的景观群,集群状况好(2分)。铁路交通条件:位于沪杭、浙赣铁路交会处,交通便捷,旅游通达性好(2分)。(2)(10分)原因与方向:城、郊气温差产生了城、郊之间的热力环流(或城市热岛效应)(2分);上空污染物由城市向郊区扩散(2分),近地面污染物由郊区流向城市(2分)。措施:在郊区布局有大气污染的工业时,应该布局在热力环流下沉气流之外的区域(2分);提高郊区绿化率(2分)。(2010年高考地理全国卷)自某城市市中心向南、向北分别设若干站点,监测城市气温的时空分布。监测时间为8日(多云)9时到9日(晴)18时。监测结果如图2所示。据此完成68题。图26

8、.图示的最大温差可能是 A4 B.12 C. 16 D. 187监测时段被监测区域气温 A最高值多云天高于晴天 B.白天变化晴天比多云天强烈 C从正午到午夜逐渐降低 D.白天变化比夜间变化平缓8下列时间中热岛效应最强的是 A.8日15时左右 B.8日22时左右 C.9日15时左右 D.9日18时左右(2010年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安徽卷)石英是一种稳定物质,广泛存在于岩石、沙土中。深海沉积物中的石英短期内不会自生自灭。图10示意北太平洋沉积物中石英含量分布。完成3132题。石英含量()51005101515图1040N 31.北太平洋沉积物中的石英主要源自A.北美西部荒漠地区 B.日本东侧海底

9、火山C.亚洲内陆荒漠地区 D.北美西侧海底火山32.石英粉尘从源地到达北太平洋主要通过A.大气环流 B.大洋环流 C.水循环 D.岩石圈物质循环03-地球上的大气03-气压带和风带(2010年高考地理全国卷)图1是2010年3月中旬发生在我国的沙尘暴的一幅遥感影像。图中色调由浅到深依次是云层、被卷到空中的沙尘和陆地表面。读图1,完成13题。1该沙尘暴发生地位于A副极地低压带 B西风带C副热带高压带 D东北信风带2导致该沙尘暴的天气系统是A反气旋、冷锋 B反气旋、暖锋 C气旋、冷锋 D气旋、暖锋3影像中部显示的是该沙尘暴的 A中心区,沙尘扬升 B边缘区,沙尘扩散 C中心区,沙尘沉降 D边缘区,沙

10、尘沉降(2010年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江苏卷)2010年3月以来,北大西洋极圈附近的冰岛发生大规模火山喷发,火山灰蔓延使欧洲航空业蒙受重大损失。图l为火山喷发图片。回答l2题。图1 1导致冰岛火山灰蔓延到欧洲上空的气压带和气流是A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 B副极地低气压带和西风C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东北风 D副极地低气压带和东北风2这些蔓延的火山灰物质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是A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B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C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 D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03-地球上的大气04-常见天气系统(2010年高考(新课标试题)地理)图1所示区域降水季节分配较均匀。2010年5月初,

11、该区域天气晴朗,气温骤升,出现了比常年严重的洪灾。据此完成l3题。1形成本区域降水的水汽主要来源于A太平洋 B印度洋 C大西洋 D北冰洋2自2009年冬至2010年4月底,与常年相比该区域可能A降水量偏少,气温偏高 B降水量偏多,气温偏高C降水量偏少,气温偏低 D降水量偏多,气温偏低32010年5月初,控制该区域的天气系统及其运行状况是A气旋缓慢过境 B冷锋缓慢过境 C反气旋缓慢过境 D暖锋缓慢过境(2010年高考地理全国卷)图1是2010年3月中旬发生在我国的沙尘暴的一幅遥感影像。图中色调由浅到深依次是云层、被卷到空中的沙尘和陆地表面。读图1,完成13题。1该沙尘暴发生地位于A副极地低压带

12、B西风带C副热带高压带 D东北信风带2导致该沙尘暴的天气系统是A反气旋、冷锋 B反气旋、暖锋 C气旋、冷锋 D气旋、暖锋3影像中部显示的是该沙尘暴的 A中心区,沙尘扬升 B边缘区,沙尘扩散 C中心区,沙尘沉降 D边缘区,沙尘沉降(2010年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图3是某日08时和20时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百帕)。读图,回答第7题。7由08时到20时,图中A地风向偏北,风力逐渐减弱B地受高压脊控制,天气持续晴朗C低气压中心向东北方向移动并增强D气旋中心附近暖锋移动快于冷锋03-地球上的大气05-气候的形成和变化(2010年高考(新课标试题)地理)36(26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图5示意某区域多年平均降雪量与雪期(从当年初雪日到次年终雪日的天数)的空间分布。该区域内丘陵区每年因融雪径流造成的土壤侵蚀较为严重。(1)根据等雪期线的分布,分析沿MN一线的地形分布特点。(12分)等雪期线在中部地区向北(东北)凸出。表明沿MN一线中部雪期短于其东西两侧地区。即东西部气温持续低于0的时间较长;中部气温持续低于0的时间较短。因此,中部地势较低(为平原),东西部地势较高(为山地)(东西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