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统编教材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二)含答案

上传人:w****x 文档编号:129648214 上传时间:2020-04-23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1,004.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统编教材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二)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2020统编教材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二)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2020统编教材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二)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2020统编教材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二)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2020统编教材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二)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统编教材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二)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统编教材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二)含答案(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姓名:_班级:_考号:_评卷人得分一、基础百花园。1看拼音,写词语。rn ci bi ch yun yun li chng( ) ( )tin d xun hung hn li sh wng( ) ( )2下列剪纸、印章、书法、匾额作品中,字体是小篆的是( )ABCD3给“扁”加偏旁变成新字后填空。(1)这里虽然( )僻,但是( )地都是葱翠、挺拔的大树。因此,这儿吸引了许多文人墨客,他们写下了一( )( )好文章。(2)( )蝠在空中飞舞,让我浮想联( )。4按要求填空。(1)如果你不认识“韵”字,应按( )查字法查字典,先查( ),再查( )。(2)

2、“魅”字是( )结构,它的第十三笔笔画名称是( )。(3)请你写出“隶”字的笔顺:_5汉字排序。五年级(1)班用“静、竞、净、敬”四个字来当班训,如果从对待老师、学习环境、学习态度以及卫生四个角度来排列这四个字,依次是_、_、_、_。6汉字“匪”的第二笔是( )A竖折B竖C横D竖钩7找出下列书法字体的特点。篆书( );金文( ),楷书( ),狂草( )。A字形图画性较强,字体不固定 B字形线条粗壮,繁琐 C线条圆转,粗细一致 D字形方正,笔画规整8选择加点字的正确意思,将序号填入括号内。(1)册:册子;量词,用于书籍等;帝王封爵的命令。A一册书( )B纪念册( )C册封( )(2)典:标准,法

3、则;典范性书籍;典礼。A开国大典( ) B引经据典( ) C优秀典范( )(3)韵:好听的声音;韵母;情趣。A押韵( ) B韵味( ) C琴韵悠扬( )9选词填空。带代(1)你出去时请把门( )上。(2)我回老家,妈妈让我( )她向爷爷奶奶问好。漂飘(3)天上( )着几朵白云。(4)河面上( )浮的树叶像小船。震振(5)听说比赛马上开始,观众精神一( )。(6)车子( )动了一下,开走了。10下面是元元在路边拍的招牌和提示牌,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BCD11一次,考官张岳给汤显祖出了个字谜:“半边大,半边小,半边跑,半边跳。半边奔驰疆场上,半边偷偷把人咬。”汤显祖翻开爱国诗人屈原的著作,指

4、着一首名诗的题目说:“老师,字谜便在其中。”你知道谜底是什么吗? ()A魂B骚C歌D涉12按要求写句子。(1)你一定想更多地了解汉字。(改为感叹句)_(2)我们每天都和汉字打交道,难道你没有感觉到汉字很有趣吗?(改为肯定句)_(3)书法是在汉字字体基础上形成的独特艺术门类。(缩句)_(4)中国的汉字在书法家的笔下展现出无穷无尽的变化。(改为比喻句)_(5)王懿荣是首先第一个研究和发现甲骨文的人。(修改病句)_评卷人得分二、阅读与欣赏。(一)课外阅读。国粹汉字(节选)我们说汉字是国粹,其一,是它载负着厚重的中华民族的历史与文明。当初自仓颉造字,汉族的心灵、祖先的记忆与希望以及纷繁各异的大千世界方

5、有了着落和寄托。翻开一部辞源或辞海,风雨日月光,各成一世界。比如一个“雨”字,古神州天颜的千变万化、美丽的霜雪云霞、骇人的雷电霹雹等便悉在其中了。我们看到的无非是神的好脾气与坏脾气,气象台百读不厌、门外汉百思不解的百科全书。五千多年来,多少往事都已如淡烟流水,模糊于历史的尘埃中,唯有雍容厚重的汉字,虽几经磨难却愈显圆润,几经坎坷却更加成熟,而见证着一个古老民族的兴衰,显示着一个伟大民族的坚强不息的生命力。其二,是它的形体之健美。比如一个“水”字,雨水或点点滴滴,或滂滂沱沱,或淅淅沥沥,一切云情雨意,就宛然其中了。视觉上的这种美感,岂是什么英文也好拉丁文也好所能胜任的?端庄工整、四满方正的_是汉

6、字,它点点如桃,撇撇如刀,提、按、行、顿如松如钟,沉着稳重,是中华民族人格精神的象征与写照;体势放纵、连环回绕的_是汉字,它离合聚散大起大落,变化多端,使人如立高山之巅,心胸旷达,神情潇洒;笔画一波三折的_是汉字,它曲中有直,直中有曲,充满了线条美和柔性美,且又形象丰富生动,书写从容自然酣畅;行笔缓留、结构紧密的_是汉字,它笔画分布均匀对称,平直安稳,给人一种团聚友爱的精神享受;书写便捷、灵活多变的_是汉字,其下笔收笔起承转合,多顺势而为,一带而过,观之使人赏心悦目,如饮醍醐。其三,是它内涵的丰富与深邃。“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平平仄仄的音律跳跃的是“字字敲得响”的声韵美;“柳庭风

7、静人眠昼,昼眠人静风庭柳”,独特的回文诗咏出的是一唱三叹的精妙;以及“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的豪爽、“夜长衾枕寒”的感伤、“长河落日圆”的凄然总之,世间的一切情感都可以寄寓于汉字。能让二八女子执红牙檀板轻唱悲欢离合、风流韵事的是汉字;能使关西大汉执铁板铜琵琶吟诵黍离之悲、亡国之痛的也是汉字,试问世上有哪个国家的文字能有如此之深厚内涵?来源:学#科#网Z#X#X#K1将“隶书、楷书、草书、小篆、行书”填到文中的横线上。2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磨难( )厚重( )3我们说汉字是国粹的原因是:_、_、_。4文中用了许多叠音词,请把它们找出来。_5读了此文,你对书写好汉字有了什么新的认识?_(二)阅读

8、下面两则材料,完成习题。材料一:位于河南安阳的中国文字博物馆里,4D电影甲骨文向观众展示了甲骨文的产生、发展和演变历程。甲骨文是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它的发现,在中国史乃至世界史上,都是浓墨重彩的一笔。殷商时期,统治者信仰鬼神,上至国家大事,下至私人生活,都要用甲骨占卜,预知吉凶,并将所问之事刻于甲骨之上。这里用到的甲骨,多是乌龟的腹甲、背甲和牛的肩胛骨。这些刻了字的甲骨真实记录了殷商的历史。公元前十一世纪,殷商灭亡,甲骨文开始了3000多年的沉寂。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安阳小屯村偶有农民耕地翻到了被刻画过的骨头。历经千年,甲骨文终于重见天日。最初,甲骨被当成“龙骨”,作为中药使用。直到189

9、9年,人们才有意识地将它作为珍贵的资料收藏。而1899年也被学术界定为“甲骨文发现年”。1936年6月12日,考古人员在殷墟发掘过程中惊喜地发现了大量的刻字甲骨,这是殷墟发掘以来收获最大的一次。经统计和研究,考古人员共发现刻字甲骨17096片,其中完整的有300多片,内容极其丰富。随着研究者们的不懈努力,甲骨文研究从“草创时期”“发展时期”“继续发展时期”到今天的“全面深入发展时期”,成为一门国际性学问。在新时代的舞台上,甲骨文续写往日辉煌,中华文化焕发勃勃生机。材料二:图一 图二1甲骨文是刻在_上的文字。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内容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1)甲骨不曾被作

10、为中药使用。( )(2)刻字甲骨真实记录了殷商的历史。( )(3)1899年被学术界定为“甲骨文发现年”。( )(4)有些汉字是从甲骨文演变而来的。( )3材料一中画横线的语句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科学准确地说明了_。4将下面这段文字资料插入材料一中,位置最合适的是( )从发掘的已识别的约1500个单字的结构来看,象形、会意、形声、指事等方面都已经具备了,这充分展示了中国文字的独特魅力。A第段后面B第段后面C第段后面D第段后面评卷人得分3、 习作大舞台。来源:学。科。网Z。X。X。K每一个汉字都能引发我们许多遐想,每一个汉字都有一个奇妙的故事,请以“我与 ”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在横线上填一

11、个汉字或词语,可以写习字练字的经历,可以写对某一个汉字的学习认识过程,可以写围绕这个汉字所发生的故事,也可以写由某一个汉字产生的许多联想参考答案一、1人才辈出 源远流长 天地玄黄 寒来暑往 来源:Z,xx,k.Com2C3偏 遍 篇 篇 蝙 翩 4部首 匀 9 半包围 丿 5敬 静 竞 净 6B7C B D A 8 来源:Zxxk.Com9带 代 飘 漂 振 震 来源:Zxxk.Com10D11B12(1)你一定想更多地了解汉字吧! (2)我们每天都和汉字打交道,你应该感觉到汉字很有趣。 (3)书法是独特艺术门类。 (4)中国的汉字在书法家的笔下有时像挺拔山峰,有时像清澈的小溪展现出无穷无尽的变化。 (5)王懿荣是第一个研究和发现甲骨文的人。 二、(一)1楷书草书隶书小篆行书2困难 浑厚 3.它载负着厚重的中华民族的历史与文明;它的形体健美; 它内涵的丰富与深邃 4.点点滴滴滂滂沱沱淅淅沥沥平平仄仄5.汉字有如此丰富的含义和作用,我们一定要把汉字写好。(二)1龟甲或兽骨2 3考古人员发现的刻字甲骨总数量多,其中保存完整的数量多且内容丰富。4D三、示例:我与“爱”我最喜欢的一个汉字是“爱”,它包含着许多意思,其中有两种意思:一是溺爱,二是真爱。两个意思恰恰相反。我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