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惠阳区高中生物第五章第三节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导学案必修31.doc

上传人:caoka****i123 文档编号:129637986 上传时间:2020-04-2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0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惠阳区高中生物第五章第三节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导学案必修3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广东惠阳区高中生物第五章第三节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导学案必修3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广东惠阳区高中生物第五章第三节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导学案必修3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惠阳区高中生物第五章第三节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导学案必修31.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必修三 第5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三节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自主学习】一、学习目标1. 以碳循环为例,分析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2. 尝试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3.说明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4.关注碳循环平衡失调与温室效应的关系。【预习导学】 一、 物质循环的概念和特点1、 循环的物质:组成生物体的_等元素。循环的范围:从_到_,又从_到_的循环过程。2、 特点:_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循环性 无机环境中的物质可被_循环利用。二、 物质循环的实例碳循环1、 碳的存在形式:(1) 无机环境中:以_和_(石灰岩、珊瑚礁)等形式存在。(2) 生物群落中:主要以_的形式存在。 2、碳的循环形式

2、(1)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_。 (2)生物群落内部:含碳有机物。3、温室效应:(1)形成原因:_大量燃烧,打破生物圈中碳循环平衡,使大气中_含量迅速增加。(2)导致后果:气温_,加快极地和高山冰山的融化,使海平面_等。三、 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的关系(1) 二者_,相互依存,不可分割。(2) 物质是能量的_,能量是物质循环的_。(3) 区别:物质课循环利用,而能量_流动,逐层_。【预习自测】1、 判断:(1)物质循环发生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 ( )(2)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 ( )2、8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的“物质”是指 ( )A组成生物体的重要元素 B组成生物体的

3、大量元素C组成生物体的所有元素 D组成生物体的微量元素3碳元素和硫元素在生物群落中的传递形式分别是 ( )ACO2和SO2 BCO2和有机物 C有机物和SO2 D有机物和有机物4、生态系统中,碳元素参与物质循环的主要形式是 ( )A二氧化碳 B碳酸盐 c碳酸 D碳水化合物 5、在生态系统的碳循环过程中,使生物群落的碳进入大气中的生理过程是 ( )A同化作用 B呼吸作用 C化能合成作用 D光合作用 【课堂检测】探究:物质循环的实例碳循环 1、 碳进入生物体的途径:_。碳在生物体之间的传递途径:_。2、碳进入大气的途径:(a)_、(b)_、(c)_。3、在生态系统的碳循环中,能使CO2进入群落,又

4、能将其释放到大气中的生物是( )A、分解者B、植食动物C、肉食动物D、绿色植物 4、关于碳循环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生物群落中的碳元素主要是依靠光合作用固定的 B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于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造成的 C、光合作用固定的CO2与呼吸作用释放的CO2相等时,大气中的CO2即可维持稳定D碳循环过程中伴随着能量流动5、下图表示生态系统循环过程中四种成分之间的关系, 以下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甲和乙所包含的所有种群构成群落 B乙的同化量越大,流向乙的能量就越小C丁的含量增加将导致臭氧层被破坏D丙不一定是原核生物 6.缓解全球温室效应危机的重要措施之一是( )A种植夹竹桃等能大量吸收CO

5、2的植物B控制CO2的排放C进行人工降雨D减少佛里昂制品的使用【当堂训练】1、连接生物群落和无机自然界的两个重要环节是 ( )A生产者和非生物的能量 B消费者和非生物的能量C生产者和分解者D消费者和分解者2、在生物圈中,物质和能量流动的区别是( )A物质流动和能量流动都是循环的B物质的流动是不循环的,能量的流动也是不循环的C物质的流动是单向的不循环的,能量的流动是循环的D物质的流动是循环的,能量的流动是单向的不循环的3、下图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模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1代表生产者,5可以代表化能合成作用B.碳元素在1、2、3、4间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传递C.在食物链中,含有碳元素最多

6、的营养级可能是1D.1、2、3中含有的有机物可以作为动力来促进碳元素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4研究人员甲、乙两个不同的生态系统调查后,发现甲、乙两生态系统的生产者的总能量相同,甲生态系统只有初级和次级消费者,乙生态系统则有初级、次级、三级和四级消费者。若两生态系统的其它因素都一样,则 ( )A、甲生态系统的消费者的总能量大于乙生态系统中消费者的总能量B、乙生态系统的消费者的总能量大于甲生态系统中消费者的总能量C、甲、乙两生态系统的消费者的总能量相等D、甲、乙两生态系统的消费者的总能量等于生产者的总能量5、右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图中“”表示碳的流动方向: 请回答:(1)写出图中含有四

7、个营养级的食物链(用字母和箭头表示)。(2)在物质循环的过程中,同时伴随着_。若生产者有10000kg,按能量最大传递效率计算,位于第四营养级的生物可增重_kg。(3)分析AD和EB过程中碳流动形式的不同点:_6、图甲是一个草原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示意图;图乙是该生态系统中鼠摄食后能量的流向示意图(图中ae代表过程,AC代表能量)请据图回答:(1)草原群落中的碳元素进入无机环境的途径是_(填图中字母),能量进入群落的途径是_(填生理过程)(2)为控制草原鼠害,对鼠的种群密度调查宜采用_法;若多次调查所获得的数据基本不变,说明该鼠种群的年龄组成为_型某时期调查发现,该草原鼠种群的年龄组成

8、如图丙,该鼠种群数量增加,这将直接导致_大量减少,使草原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3)图乙中的A表示鼠同化的总能量,B的含义为_;B的能量除图中所示去路外,还有一部分是_第三节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预习导学】一、1、CHONPS 无机环境 生物群落 生物群落 无机环境 2、全球性 生物群落二、1、(1)CO2 、碳酸盐 含碳有机物 2、(1)CO2 3、煤、石油等化学燃料 CO2 升高 上升三、(1)同时进行 (2) 载体 动力 (3)单向 递减【预习自测】1、X 2-5 CDAB【课堂检测】从上到下从左到右 图: CO2 分解/呼吸 光合 呼吸 燃烧 绿色1、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食物链 2 、 生物的呼吸作用分解者有分解作用化石燃料的燃烧 3-6、DCDB【当堂训练】1-4 CDCA 5、答案:(1)DFEB(2)能量流动 80 (3) AD是以CO2的形式;EB上以含碳的有机物形式 6、(1)d、e 光合作用 (2)标志重捕法 稳定 牧草(3)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 未被利用- 6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