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考试复习资料 495.doc

上传人:caoka****i123 文档编号:129625713 上传时间:2020-04-2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考试复习资料 495.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中地理考试复习资料 495.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中地理考试复习资料 495.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考试复习资料 495.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考试复习资料 495.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自然资源、自然灾害与人类【直击考点】1结合实例,说明在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2结合实例,简述自然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和危害【考点扫描】1自然资源:人类可以直接从自然界获得,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和能量(1)分类自然属性:矿产资源、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 自我再生性质: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2)共性特征:分布的不平衡性资源间的联系性数量的有限性利用的发展性(3)利用发展(以煤炭为例)前煤炭时期“木材时代”煤炭时期“煤炭时代”后煤炭时期“石油时代”(4)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农业社会阶段:对自然资源依赖性强工业社会阶段:能源和矿产资源对资源性产业和工

2、业布局有决定性影响后工业化阶段:综合利用各种自然资源,对自然资源依赖性逐渐减弱(5)可持续利用:合理、适度开发综合、循环利用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充分调动公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自然灾害:发生在地球表层系统中,对人类生命和财产构成危害的自然事件地质灾害:地震、火山喷发、滑坡、泥石流等(1)分类气象灾害:暴雨、洪涝、干旱、台风、寒潮等生物灾害:虫灾、鼠灾等(2)主要自然灾害(以洪水灾害为例)成因:自然原因:强降水、冰雪融水;冰凌、滑坡、泥石流堵塞河道;流域内地面坡度大、土壤含水量高、植被覆盖率低导致汇水速度快;河道弯曲、纵向坡度小,排水速度慢;人为原因:人类活动一定程度上诱发或加剧洪灾的发生,如对流域内

3、植被的破坏,不仅导致流域内汇水速度加快,而且加剧水土流失,造成河道淤积,使河道的泄洪能力降低,水位升高,从而诱发甚至加剧洪水;大规模的围湖造田,导致湖泊萎缩,调蓄洪峰能力下降。危害:冲毁房屋、道路和桥梁,淹没农田、村镇和工厂,造成工业、农业的财产损失以及人畜的伤亡,有时甚至引起瘟疫和传染病的爆发。治理措施:上游:治理原则是调洪,做法是修水库、植树造林;中游:治理原则是分洪、蓄洪,做法是修水库,修建分洪、蓄洪工程;下游:治理原则是泄洪、束水,做法是加固大堤,清淤疏浚河道,开挖河道等。【过关测试】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共15小题)1下列各组物质

4、和能量全部属于自然资源的是.水稻、棉花、矿石、森林 .交通用地、闪电、天然气.空气、地热、石油、铜矿石 .钢铁、野生动物、水能2若大圆a表示自然资源,小圆b表示矿产资源,小圆c 表示能源,图示三者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2006年1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施行。这将从法律上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据此完成34题。3下列各组能源中,全部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A煤炭、风能 B水能、太阳能 C石油、天然气 D核电、生物能4为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开发,江苏省“十一五”规划将建设100万千瓦风电项目,主要原因是A江苏位于沿海地区,风能资源丰富 B江苏风力发电历史悠久、经验丰富

5、C江苏能源矿产缺乏,将以风能代替常规能源D江苏交通运输网络不够健全,能源输入渠道不畅5近百年来,人类所定的铜矿石最低含铜量标准不断降低,使铜矿可采储量不断增加,这反映了A自然资源综合性特征 B自然资源分布的地域差异性特征C铜矿资源具有可再生性 D社会需求的增长和科学技术的进步6自然资源在数量上的有限性,是下面哪些原因造成的 受时间和空间限制 受利用的技术水平限制受资源地带性分布规律限制 受资源之间的相互制约性限制 . . .读世界能源消费构成变化图,回答78题。7人类利用化石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的比重超过生物能源大约是在 A18世纪70年代 B19世纪70年代19世纪90年代 20世纪5

6、0年代8世界能源消费构成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人口的急剧增加,能源生活消费量的大幅度上升工业的飞速发展,能源生产消费量的大幅度上升为保护环境,大力开发利用新能源.9分析下图,判断下列说法中合理的是 A农业社会时期,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不大B目前,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需求量在不断下降C各种后天性资源在工业化阶段的地位迅速上升D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10 “2007年2月27日,意大利西西里岛以北的斯特龙博利山口,橘红色的滚烫岩浆顺着山坡缓缓流下,碰到冰冷的海水冒出一团团白烟。”材料描述的自然灾害是A海啸 B地震 c泥石流 D火山爆发我国是地质灾害发

7、生频率较高的国家,虽然地质灾害危害很大,但人类可以采用相应的措施减轻灾害的损失。据此回答1113题。11下列关于我国地质灾害发生无关的因素是 A我国位于大板块交界地区,地质作用强烈 B我国位于季风气候区,降水较多且集中C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抵御地质灾害的能力不足D我国是一个多山地国家且植被覆盖率较低12下列属于影响我国的主要地质灾害是 A暴雨 B地震 C台风 D寒潮13关于地质灾害防御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科学研究发现,人类可以控制各种地质灾害发生的强度和时间B人类目前可以预测各种地质灾害发生的强度和时间C植树造林可以减轻一些地质灾害的危害D地质灾害只能通过工程措施加以解决2004年12月26

8、日发生的印度洋海啸,使沿岸若干国家遭受巨大灾害。回答1415题.。14这次海啸发生的原因是 A特大风暴潮引起的 B海底大地震引起的C海平面上升造成的 D板块张裂运动造成的15海啸造成人员重大伤亡的原因是 人口老龄化严重 沿海地区人口密度大 多河流入海口 缺乏海啸预警系统A B C D二、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的正确与错误,正确的题目选A,错误的题目选B。(共5小题)16自然资源指人类可以直接从自然界获得,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和能量 17攀枝花作为我国重要的资源性工业城市,其形成与石油资源的开发紧密相关综合、循环利用18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途径 19有些自然灾害的发生是不

9、可避免的,因此预报、预警是一种有效的防御措施之一。20洪涝、地震等自然灾害发生一定与人类活动无关联性。三、综合题(共2题)21在根据联合国公布的世界主要国家能源生产与消费统计资料绘制的柱状图中(下图),纵坐标表示该国能源生产量减去能源消费量所得的差值相对量。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世界能源的地区生产、消费极不均衡,从图中可以看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能源生产、消费的差异主要表现为 。 (2)我国从1993年起成为石油净进口国,1999年石油消耗量的22依靠进口,预计到2010年,将达到40左右。能源安全已直接影响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此,我国必须采取哪些应对措施? 。22读淮河水系图,完成

10、下列要求:(1)淮河入海水道主要有两条:一条是向东通过苏北灌溉总渠,注入 海;一条向南通过 ,流入长江,最后汇入东海。(2)淮河流域洪涝频发,简述其发生的原因。 。(3)试提出治理淮河水患的措施。 。练习参考答案 【解析】矿产资源属于自然资源的组成部分,能源按照能量的转化与传递,可分为一次能源(直接从自然界获得)与二次能源(经过人类加工),能源与自然资源交叉部分表示一次能源,与矿产资源交叉部分表示矿物能源。 【解析】我国风能的空间分布:北方多于南方;从沿海向内地迅速减弱,深入内陆又增强。风能从利用技术状况看,属于新能源,由于目前经济技术水平限制,未得到广泛应用。 【解析】本题考查自然资源利用问

11、题。矿产资源属非可再生资源,其可用数量必然是越来越少。人类利用的标准和要求也会随之降低。同时,随着社会需求的增长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对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深度和精度在增加。 【解析】我国地质灾害的多发与我国的气候、地形、地质特点以及植被覆盖率紧密相关。【解析】暴雨、台风、寒潮属于气象灾害。 21题答案:(1)发达国家能源生产量小于消费量,发展中国家能源生产量大于消费量(2)加强勘探,提高石油、天然气后备储量和生产量;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低能耗产业;加快技术革新,提高能源利用率;积极开发水能和新能源,使能源生产和消费多元化;加强国际合作,拓宽能源来源渠道;加强国家石油战略储备建设。【解析】注意明确横坐标代表国家按经济发展水平划分的类型及纵坐标表示的含义;针对能源安全问题所采取的措施,应从开源节流两大角度进行分析。22题答案:(1)黄 京杭大运河 (2)自然原因:流域内降水集中,多暴雨;纵向坡度小,排水速度慢;缺少天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