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4.3物质跨膜运输方式教学设计必修11.doc

上传人:caoka****i123 文档编号:129611466 上传时间:2020-04-23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4.3物质跨膜运输方式教学设计必修1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中生物4.3物质跨膜运输方式教学设计必修1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4.3物质跨膜运输方式教学设计必修1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4.3物质跨膜运输方式教学设计必修11.doc(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生物 4.3物质跨膜运输方式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1教学设计教学主题物质跨膜运输方式一、教材分析一、教学内容简介:物质的跨膜运输是学习细胞内环境平衡的基础,是本章的重点和难点,需要教师在这节课上提供给学生较多的直观材料,帮助其降低学习难度。任何一个生命系统都是开放的系统,都与外界有物质的交换。可见本节所属的章节内容对学生理解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有着重要的意义。本节通过问题探讨、生活实例和小实验,由此引起学生的思考,激发起学习本节的兴趣。关于物质跨膜运输方式,教材详细介绍小分子物质跨膜运输的三种方式,简单的介绍大分子物质跨膜运输方式胞吞和胞吐。二、学生分析一、教学内容简介:物质的跨膜运输是学

2、习细胞内环境平衡的基础,是本章的重点和难点,需要教师在这节课上提供给学生较多的直观材料,帮助其降低学习难度。任何一个生命系统都是开放的系统,都与外界有物质的交换。可见本节所属的章节内容对学生理解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有着重要的意义。本节通过问题探讨、生活实例和小实验,由此引起学生的思考,激发起学习本节的兴趣。关于物质跨膜运输方式,教材详细介绍小分子物质跨膜运输的三种方式,简单的介绍大分子物质跨膜运输方式胞吞和胞吐。三、教学目标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举例说明物质进出细胞的类型、特点及过程说出被动运输与主动运输的异同点简述主动运输对细胞生活的意义进行图表数据的解读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和发现,阐

3、释生命现象通过观察实验、思考问题,落实基础知识运用图表进行对比、小结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生命现象的阐释,体会生命的伟大与神奇,培养尊重生命、尊重生命科学的情感态度四、教学环境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移动学习 其他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主要运用了PPT幻灯片和flash动画演示。被动运输:实验展示、自编PPT幻灯片、flash动画演示,包括被动运输2种形式,之间的差异及特征。主动运输:自编PPT幻灯片、flash动画演示包括主动运输过程特征及意义。胞吞和胞吐:自

4、编PPT幻灯片、flash动画演示包括2种方式的过程。课件效果是帮助老师更形象、灵活的表达,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助于学生更加形象直接的理解知识,也有助于老师发挥,提高授课效率。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教学环节(如:导入、讲授、复习、训练、实验、研讨、探究、评价、建构)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创设情境,导入课题实验:教师现场演示向清水中滴一滴蓝墨水,让学生仔细观察并分析原因。接着在大屏幕上展示教材水分进出哺乳动物红细胞的状况图片,学生通过讨论比较二者的相同点与不同点。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针对二者的不同(是否通过膜)进行引导,除了水之外,很多种物质都可

5、以做跨膜运输。学生说出这是物理上的扩散现象。小组讨论。汇报讨论结果。老师演示实验PPT展示图片提出问题,引人入胜展示一张人工的无蛋白质的磷脂双分子层膜对不同分子的通透性,提出问题:(1)什么样的分子能够通过脂双层?什么样的分子不能通过?(2)葡萄糖不能通过无蛋白质的脂双层,但是,小肠上皮细胞能大量吸收葡萄糖,对此该如何解释?进入本节课的问题讨论,引出本节课的课题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学生思考探究由PPT中图片得出相关信息回答问题。新课程讲授一、被动运输自由扩散由刚才的小实验引出自由扩散的概念,物质通过简单的扩散作用进出细胞,叫做自由扩散。接着展示自由扩散的动画,向学生提问“这里看到都是些什么物质

6、进入细胞呢?物质是顺浓度转运,还是逆浓度转运?大家再仔细观察,载体蛋白在这里发挥作用了吗?”通过学生的讨论总结,老师总结:自由扩散是不需要载体蛋白的,也不需要消耗细胞内的能量,自由扩散的动力是物质从高浓度向低浓度的转移。例如CO2和O2进出红细胞,取决于血液和肺泡中该气体的浓度差。提出问题:有哪些因素可以影响自由扩散的速度呢?下面我们用横坐标代表浓度差,纵坐标表示运输速率。绘制一个自由扩散的坐标图,你们会发现什么问题?”结论:分子的大小、溶解性、膜两侧的浓度差等。都可以影响自由扩散的速度。膜两侧的浓度差越大,扩散速度越快。学生仔细看动画演示思考后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小组讨论回答问题出示由小实

7、验得出的自由扩散概念。展示flash动画演示自由扩散。PPT展示讨论结果二、被动运输协助扩散提出问题:离子和一些较大的分子如葡萄糖等,不能自由地通过细胞膜,如何进入细胞膜镶嵌?引出协助扩散。现在给大家2min时间阅读课本。老师展示协助扩散的动画。学生通过看书和观看视频填写上述表格。老师安排学生绘制协助扩散的坐标图,说出协助扩散的特点和影响其速度的因素。结论:协助扩散需要有载体蛋白。载体蛋白的数量、类型、膜两侧的浓度差、分子的大小、溶解性等。引导学生得出协助扩散的概念:进出细胞的物质借助载体蛋白的扩散叫做协助扩散。学生阅读课本一位学生在黑板上填写表格,其他学生在自己本上填写。学生绘制协助扩散的坐

8、标图,回答问题。老师在黑板上绘制表格。flash动画演示三、主动运输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那是不是水就不能往高处流呢?有例子说明一下吗?过渡:那么在生物体内物质可不可以逆浓度运输呢?引出主动运输。例如,水生植物丽藻的细胞液中K+浓度比它们生活的池水高1065倍,其他多种离子的浓度也比池水高得多。提出问题:这些离子为什么能逆浓度运输呢?老师通过视频展示物质主动运输的过程,提出问题:主动运输的特点是什么?影响主动运输的因素是什么?耗氧量与主动运输的速率是什么关系?请学生用坐标图的形式来表示。结论: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影响主动运输的因素有:载体蛋白的数量和种类、细胞呼吸的速率(耗氧量)、

9、浓度差等。引导学生根据主动运输的特点来归纳出主动运输的概念。找出主动运输与被动运输的最大区别。提出问题:主动运输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有什么意义呢?例如,当我们处于青春期时,经常都会吃些富含蛋白质之类的物质,因为这类物质富含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这类物质通过什么方式吸收呢?它的作用是什么?下面我们来看一个资料:人们通常所说的“苯”实际上是一个系列物质,包括“苯”、“甲苯”“二甲苯”。苯化合物已经被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为强烈致癌物质,苯可以引起白血病和再生障碍性贫血也被医学界公认。人在短时间内吸入高浓度的甲苯或二甲苯,会出现中枢神经麻醉的症状。苯的运输是通过主动运输进出细胞的。那这里说明主动运输起到什么作

10、用?小结:主动运输的意义:主动运输普遍存在于动植物和微生物中,保证了活细胞能够按照生命活动的需要,主动地选择吸收需要的营养物质,排出代谢废物和对细胞有害的物质。学生举例:获取地下水时,采用的是用水泵抽到地表。学生思考。学生仔细看动画演示,回答问题,绘制坐标图。学生在老师引导下得出主动运输概念。学生回答:是主动运输,主动地吸收生物体所必需的物质。课本展示表格。flash动画演示。PPT逐层展示。老师PPT展示资料。PPT展示结果。四、胞吞和胞吐胞吞和胞吐是大分子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当细胞摄取大分子时,首先是大分子附着在细胞膜表面,这部分细胞膜内陷形成小囊,包围着大分子。然后小囊从细胞膜上分离下来

11、,形成囊泡,进入细胞内部,这种现象叫胞吞。细胞需要外排的大分子,先在细胞内形成囊泡,囊泡移动到细胞膜处,与细胞膜融合,将大分子排出细胞,这种现象叫胞吐。学生观看动画,总结2个过程。胞吞:接触凹陷包围分离胞吐:包围移动融合排出flash动画展示胞吞和胞吐过程。课堂小结,拓展视野今天我们就学习了3种主要的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它们的异同点是什么,代表例子又是什么,影响它们运输的因素又是什么,现在大家可以根据这个表格回忆一下。拓展:20世纪80年代,人们认识到一种叫做囊性纤维病的遗传病的发生,1996年,研究人员发现,肺部细胞外侧的钠离子聚积会使肺易受细菌的伤害。这一发现给囊性纤维病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

12、望。学生跟着老师提示回忆并填写表格课后学生查找相关资料,学会学以致用。PPT展示资料。七、教学特色(如为个性化教学所做的调整,为自主学习所做的支持、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的设计,教与学方式的创新等)200字左右通过动画使学生能够较易理解所学知识,培养学生分析资料的能力、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采用小组合作,小组讨论的形式,注重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的能力,增加学生知识的完整性。重点问题通过动画展示,让学生有了直观的印象,更好地启发他们去思考,既集中了他们的注意力,而且不会限制他们的发散思维,有利于学习能力的培养。1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