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枣庄高二生物期末第二学段模块考试1.doc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29605546 上传时间:2020-04-23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6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枣庄高二生物期末第二学段模块考试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山东枣庄高二生物期末第二学段模块考试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山东枣庄高二生物期末第二学段模块考试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山东枣庄高二生物期末第二学段模块考试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枣庄高二生物期末第二学段模块考试1.doc(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二学段模块考试高二生物1.如图为人体细胞与内环境的物质交换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人体中约2/3体液存在中B. 图中细胞生活的直接内环境是C. 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Na+、C1-D. 某人皮肤烫伤后,出现的水泡中的液体是指【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以图文结合的形式,综合考查学生对体液的组成成分及其相互关系、内环境的理化性质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详解】为淋巴,为毛细淋巴管壁,为红细胞,为血浆,是毛细血管壁,组织液,为组织细胞。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其中细胞内液约占体液的2/3,主要由淋巴、血浆和组织液构成的细胞外液约占体液的1/3,

2、A错误;毛细血管壁的细胞生活的直接内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B错误;血浆和组织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Na+、C1-,C正确;某人皮肤烫伤后,出现的水泡中的液体是指组织液,D错误。【点睛】正确解答此题,需要理清体液的组成成分及其相互关系、内环境的理化性质等相关的知识脉络,据此明辨图中数字所示结构或体液的名称,进而分析各选项。2.下列有关生态环境保护的叙述,错误的是A. 科学的引种能增加生物多样性,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B. 湿地公园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的价值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C. 对害虫进行生物防治,能有效的降低化学试剂带来的二次污染D. 保护生物多样性要在基因、物种和生态系统三个层次上

3、采取保护措施【答案】B【解析】科学的引种能增加生物种类,从而增加生物多样性,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A项正确;湿地公园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的价值属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B项错误;对害虫进行生物防治,不会造成环境污染,C项正确;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要在三个层次上采取保护措施,D项正确。3.如图为某低等海洋动物完成某反射的反射弧模式图(c类似于突触)。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a处接受适宜的点刺激,b处能测到电位变化B. 释放的神经递质作用完成后即失去活性C. 图中有三个神经元,a处兴奋传导的速率大于c处D. 处接受适宜的点刺激,b处能测到电位

4、变化【答案】D【解析】试题解析:如果a处接受适宜的电刺激,兴奋在反射弧上的传导途径是abc,因此b处可以接收到电位变化,A正确;释放的神经递质作用完成后即失去活性,B正确;分析题图可知,图中3个神经元细胞体,因此有3个神经元,由于存在突触延搁,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率大于突触处的传导,C正确;处接受适宜的点刺激,b处不能测到电位变化,因兴奋在突触中是单向传递的,D不正确。考点:本题考查反射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4.下列关于植物激素调节

5、的叙述,正确的是()A. 植物体内激素的合成量与环境因子的变化无关B. 植物激素直接参与细胞代谢同时传达调节信息C. 植物体内多种激素能对基因组的表达进行调节D. 植物所有的生命活动都由植物激素调节来控制【答案】C【解析】【分析】据题文和选项的描述可知,该题综合考查学生对植物激素调节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详解】植物体内激素的合成量受光照、温度等环境因子的影响,因此与环境因子的变化有关,A错误;植物激素不直接参与细胞代谢,而是给细胞传达一种调节代谢的信息,B错误;植物的各种生命活动是各种植物激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在根本上是基因组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表达的结果,光照、

6、温度等环境因子的变化,会引起植物体内产生包括植物激素合成在内的多种变化,进而对基因组的表达进行调控,可见,植物体内多种激素能对基因组的表达进行调节,激素调节只是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一部分,C正确,D错误。【点睛】以归纳整理为基点,识记和理解“植物激素调节”等相关的基础知识,形成清晰的知识网络是解答此题的关键。5.下列叙述中,属于群落研究范围的是A. 个国家不同年龄段人口数量的比例B. 鲈鱼吞食幼小鲈鱼C. 个池塘中有多少种群D. 块草地上的蒲公英数量【答案】C【解析】个国家不同年龄段人口数量的比例,是该国家的年龄组成,属于种群的特征,不属于群落研究范围,A项错误;繁殖季节里,成年鲈鱼吞食幼小鲈鱼

7、的行为属于种内斗争,不属于群落研究范围,B项错误;个池塘中有多少种群属于池塘群落的研究范围,C项正确;块草地上的蒲公英数量属于种群数量,不属于群落研究范围,D项错误。6.下列最可能用于同一生物的一组名词是初级消费者,第二营养级 次级消费者,自养生物分解者,腐生生物 消费者,自养生物 植食动物,异养生物 自养生物,第一营养级 自养生物,初级消费者A. B. C. D. 【答案】C【解析】【分析】初级消费者属第二营养级;次级消费者是异养型生物,而不是自养型生物;分解者是腐生生物;消费者是异养型生物,而不是自养型生物;草食动物是异养生物;自养生物属第一营养级;自养生物是生产者而不是初级消费者。【详解

8、】初级消费者属第二营养级,正确;次级消费者是异养型生物,而不是自养型生物,错误;分解者是腐生生物,正确;消费者是异养型生物,而不是自养型生物,错误;草食动物以植物为食,是异养生物,正确;生产者均为自养生物,属于第一营养级,正确;初级消费者是第二营养级,异养生物,错误;故选C。【点睛】牢记:生产者第一营养级自养型生物;分解者和消费者均为异养型生物;分解者营腐生生活,消费者营独立生活或寄生生活。7.下列有关传统发酵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A. 制作腐乳需利用毛霉产生的酶分解豆腐中的蛋白质等物质B. 酿制果酒、果醋所需酵母菌和醋酸菌的发酵底物、条件完全相同C. 制作果酒最快捷的途径是先制果醋,再制果酒D

9、. 制作果酒、果醋和腐乳过程都应杜绝微生物的生长繁殖【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果酒、果醋、腐乳等传统发酵技术,以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详解】制作腐乳需利用毛霉产生的酶分解豆腐中的蛋白质等物质,A正确;酵母菌发酵底物是糖,醋酸菌的发酵底物是糖或者乙醇,而且条件不同,果酒需要缺氧环境,果醋需要有氧环境,B错误;一般是先制酒后制醋,C错误;制作果酒、果醋和腐乳过程都需要微生物的生长繁殖,D错误。【点睛】本题属于简单题目,只要识记果酒、果醋及腐乳的生产过程,本题就会迎刃而解。8.下列关于种群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 种群密度是决定种群兴衰的晴雨表B. 均匀分布的种群种内竞争激烈C. 存活曲

10、线为凸形的种群最适应环境D. 同一物种的种群性别比例不会发生变化【答案】B【解析】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决定种群兴衰的晴雨表,A错误。均匀分布的种群种内竞争激烈,B正确。存活曲线以环境条件和对有限资源的竞争为转移,不能说凸形的种群最适应环境,C错误。同一物种的种群性别比例也会发生发生改变,如使用性引诱剂后性别比例改变,D错误。9.艾滋病(AIDS)是由于感染HIV引起的一类传染病,人体感染HIV后体内HIV浓度和T细胞浓度随时间变化如下图。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 曲线AB段,HIV浓度上升的主要原因是它在内环境中大量增殖的结果B. 曲线BC段,HIV浓度下降主要是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共同作用的结

11、果C. 曲线CD段,人体的细胞免疫能力大大下降,体液免疫基本不受影响D. 曲线EF段,T细胞浓度上升是因为骨髄中造血干细胞快速分裂的结果【答案】B【解析】结合曲线图分析,由于HIV只能在宿主细胞内才能增殖,所以AB段内HIV浓度上升的主要原因是它在宿主细胞中大量增殖的结果,不是内环境,A错误;消灭HIV,一方面需要细胞免疫将胞内的HIV释放到内环境,另一方面需要体液免疫将内环境中的HIV通过与抗体结合而消灭的HIV,所以B正确;图中CD段时期,体内HIV逐渐增多,而T细胞逐渐减少,由于T细胞既要参与细胞免疫,也要参与体液免疫,所以随T细胞的减少,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都要大大降低,C错误;T细胞是

12、在胸腺内产生并成熟,不是在骨髓,所以D错误。10.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A. 种群内的个体在水平方向的分布构成了群落的水平结构B. 捕食者的存在客观上起到促进被捕食者种群发展的作用C. 环境容纳也称K值,是指一定空间种群的最大数量D. 在沙丘、火山岩、弃耕农田上发生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答案】B【解析】【分析】种群的特征包括数量特征和空间特征。群落层次的问题有丰富度、种间关系、群落结构等。【详解】A. 种群内的个体在水平方向的分布属于种群的结构,A错误;B. 捕食者的存在客观上起到促进被捕食者种群发展的作用,二者共同进化,B正确;C. 环境容纳也称K值,是指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

13、空间所能维持的种群的最大数量,C错误;D. 在沙丘、火山岩上发生的是初生演替,弃耕农田上发生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D错误。故选B。【点睛】初生演替与次生演替的判断依据:起始是否有植被存在。裸岩、沙丘上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弃耕农田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11.某校生物兴趣小组探究生长素类似物2,4-D对月季插条生根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生根的平均长度或总长度也可作为本实验的观察指标B. 插条的状况,芽的数量,2,4-D的浓度等都是该实验的无关变量C. 2,4-D浓度为800mg/L时,抑制插条生根D. 根据实验结果,确定2,4-D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是400mg/L【答

14、案】A【解析】【分析】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并且在促进生长的浓度中存在一个最适浓度。分析图解可知,随着NAA浓度的逐渐升高,平均生根数逐渐增多,400mg/L时生根数最多,然后生根数又逐渐下降。【详解】由于生长素能够促进生根,所以实验记录的因变量可以是枝条生根的平均数量或枝条生根的平均长度(或总长度),A正确;插条的状况、芽的数量等都是该实验的无关变量,而2,4-D的浓度是自变量,B错误;与2,4-D浓度浓度为0时相比,2,4-D浓度为800mg/L时,促进插条生根,C错误;由于该实验分组较少,所以不能确定促进月季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只能确定2,4-D促进插条

15、生根的最适浓度是400mg/L左右,应该在200600mg/L范围内设置梯度更小的浓度以探究最适浓度,D错误。【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能够通过曲线分析确定实验的自变量和因变量,明确侧芽的数目、溶液处理的时间等属于无关变量,而无关变量会影响实验的结果,因此应保持相同且适宜。12.下图为人体体温与水平衡调节的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下丘脑是体温调节的主要中枢,是形成冷觉的部位B. 寒冷刺激时,a、b、c、d、e激素的分泌均增加C. 下丘脑中具有渗透压感受器,还能合成分泌a、e激素D. 图示的神经调节过程中,肾上腺、骨骼肌均为效应器【答案】C【解析】【分析】下丘脑是内分泌调节的枢纽,在维持内环境稳定方面,如人体的体温恒定、水盐平衡、血糖平衡等生理过程都具有重要调节作用。分析题图:在寒冷时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在垂体前叶,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作用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