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内科第三季度考试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29605504 上传时间:2020-04-23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6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消化内科第三季度考试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消化内科第三季度考试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消化内科第三季度考试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消化内科第三季度考试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消化内科第三季度考试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消化内科第三季度考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消化内科第三季度考试(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消化内科第三季度考试 姓名: 得分:一、 填空题(每空3分,共60分) 1、 胃食管反流病的典型症状( )和( )2、 痰液是( )、( )、( )所产生的分泌物。( )和鼻咽分泌物虽可混入内,但并非痰的组成部分。3、 对于痰量少或无痰的患者,可将( )加温至45左右后超声雾化( )使痰液稀薄、痰量增多而易于排出,常可达目的。4、( )或( )患者,留痰可( )引流,根据病变部位采取不同体位。原则是使病肺处于高位,使其引流支气管开口向下,持续约( )分钟,体位引流时间歇作呼吸后用力咳嗽,同时用手轻拍患部,可提高引流效果,采到满意的痰液标本。4、 若要从痰中检查( ),而痰量较少时,可采用集菌

2、法提高检查的阳性率。为此,要用无色广口玻璃瓶收集24小时的痰液,收集时应嘱患者不要将口水、鼻液等混入,并将容器放置阴凉、少尘处,容器需加盖。5、 作结核( )或( )培养的痰液如不能立即送检,应放入冰箱 ( )储存,以减少杂菌等生长6、若要从痰液中查找( )时,尽量选择来自肺泡、支气管内的血丝痰、灰白色痰、透明黏液痰。因癌细胞易发生自溶,应立即送检,也可用( )酒精或( )甲醛固定后送检7、取血后:勿剧烈震荡、勿加温,应在室温下放置( )二、名词解释(每题10分,共20分)胃食管反流病:三查八对: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输血的注意事项? 2、输血反应有哪些?二、 判断题(每题1

3、0分,共50分) 请判断下列方法、行为或概念是否正确,正确者,在括号处打“”,错误者在括号处打“”。1.浅静脉留置针置入术后,留置针一般可保留810d。 ( )2.实施浅静脉留置针置入术时,无需在无菌透明膜上注明穿刺日期。 ( )3.留置静脉针后,应告知患者加强穿刺肢体锻炼,保持穿刺肢体下垂姿势。 ( )4.浅静脉留置针置入术正压封管法:边退针头边推药,直至把针头退出肝素锁。 ( )5.浅静脉置管时一般宜选用最短、最小型号并能满足输液要求的留置针。 ( )三、案例分析简答题(20分) 患者王,右上肢实施浅静脉留置针置入术置管后穿刺肢体经常下垂,第四天输液时主诉穿刺部位疼痛,检查见穿刺部位皮肤微

4、红,沿静脉走向出现条索状红线,导管回血不明显,滴数明显减慢。请问:(1)该患者可能出现了什么情况?(2)该如何护理? 三、 简答题(20分) 简述浅静脉留置针置入术后的护理。 分层次培训2月份答案选择题 A型题1A 2A X型题1ABCD 2ABD 3ABCD 4ABCDE 判断题1()正确:浅静脉留置针置入术后,留置针一般可保留35d,最好7d。2()正确:实施浅静脉留置针置入术时,应在无菌透明膜上注明穿刺日期与时间。3()正确:留置静脉针后,应告知患者避免穿刺肢体剧烈活动或长时间下垂。4() 5() 简答题N0-N1回答 (1)交待患者,保持穿刺部位干燥,如敷料松脱或潮湿及时告诉护士更换。

5、 (2)适当抬高穿刺肢体,妥善固定。 (3)该侧肢体避免过度活动及提重物。 (4)观察穿刺部位皮肤及血管情况,如有红、肿、热、痛,应拔除留置针将患肢抬高、制动,并予50硫酸镁或芦荟湿敷局部。 (5)观察导管回血是否明显,输液是否通畅,当导管堵塞时,应拔管,不能用注射器推注或挤压输液器,以免将凝固的血栓推进血管内造成栓子。 (6)每次输液完毕,予正压封管。 案例分析N2回答 (1)该病人可能出现了静脉炎。 (2)评估患者:主诉、精神状况、局部情况、输液通畅情况等。 立即拔管,并将患肢抬高、制动。 局部给予50硫酸镁或新鲜芦荟湿敷。每次1530分钟,一日二次。 必要时局部理疗。患者搬运法试题 选择

6、题 A型题1用平车运送病人上下坡时,应注意: A病员头向前 B病员头向后 C病员头在高处一端 D病员头在低处一端 E病员头在有枕头的一端23人搬运病人上下平车法适用于: A不能自己活动,病情较轻者 B不能自己活动,体重较重者 C颈椎骨折患者 D病情较危重者 E腰椎骨折者3用平车运送病人时,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上坡头在后 B下坡头在后 C做好穿刺部位的固定,防针头脱出 D使病人躺卧在平车中间 E不可用车撞门4单人搬运法。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适用于体重较轻者 B推平车与病床平齐 C搬运者一手自病人近侧腋下伸至对侧肩部,另一手伸入病人大腿下 D病人双手交叉在搬运者的颈后 E抱起病人,轻放于平车上

7、5用平车运送病人上、下坡时,病人头部应在高处一端的主要目的是: A以免血压下降 B.以免呼吸不畅 C以免头部充血不适 D以防坠车 E有利于与病人交谈 (69题共用题干) 用平车转送病人时,各种转运方法中,平车与病床的位置是:6挪动法: A平行 B呈钝角 C呈锐角 D平车置于床尾 E平车置于床头7单人搬运法: A平车置床尾,车头端与病床尾平行 B平车置床尾,车头端与病床尾成锐角 C平车置床尾,车头端与病床尾成钝角 D平车置床头,车头端与病床头成钝角 E平车置床头,车头端与病床头成锐角8二人、三人搬运法: A平车置床尾,车头端与病床尾平行 B平车置床尾,车头端与病床尾成锐角 C平车置床尾,车头端与

8、病床尾成钝角 D平车置床头,车头端与病床头成钝角 E平车置床头车头端与病床头成锐角9四人搬运法: A平车与病床平行放置,紧靠床边 B平车与病床钝角放置,紧靠床边 C平车与病床锐角放置,紧靠床边 D平车放置在床尾,紧靠床边 E平车放置在床头,紧靠床边 (1013题共用题干) 平车转送病人时,各种转运方法中,叙述正确的是:10单人搬运法: A适用于不能自己活动、体重较重者 B适用于病情许可、体重较轻者 C适用于危重患者 D适用于病情许可、能配合动作者 E适用于腰椎骨折患者11二人搬运法: A甲一手臂托住患者颈肩部,另一手托住患者腰部。乙一手托住患者臀部,另一手托住患者胭窝部 B甲一手臂托住患者颈肩

9、部,另一手托住患者背部。乙一手托住患者臀部,另一手托住患者小腿部 C甲一手臂托住患者肩部,另一手托住患者腰部。乙一手托住患者大腿部,另一手托住患者胭窝部 D甲一手臂托住患者颈部,另一手托住患者腰部。乙一手托住患者臀部,另一手托住患者胭窝部 E甲一手臂托住患者颈肩部,另一手托住患者背部。乙一手托住患者腰部,另一手托住患者胭窝部12三人搬运法: A甲:托住患者头部;乙:托住患者背、臀部;丙:托住患者小腿 B甲:托住患者颈、肩部;乙:托住患者臀部;丙:托住患者胭窝 C甲:托住患者头、肩部;乙:托住患者背部;丙:托住患者小腿 D甲:托住患者肩部;乙:托住患者背、臀部;丙:托住患者胭窝 E甲:托住患者头

10、、颈、肩部;乙:托住患者背、臀部;丙:托住患者胭窝和小腿13四人搬运法: A2人分别站在床头和床尾,并分别托住患者的头肩部和背、臀部;另外2人分别站于平车及病床的两侧,抓住中单四角 B2人分别站在床头和床尾,并分别托住患者的头肩部和两腿;另外2人分别站于平车及病床的两侧,抓住中单四角 C2人分别站在床头和床尾,并分别托住患者的头肩部和两腿;另外2人分别站于平车及病床的中间,抓住中单四角 D2人分别站在床头和床尾,并分别托住患者的头颈部和两腿;另外2人分别站于平车及病床的两侧,抓住中单四角 E2人站在病床同一侧,并分别托住患者的头肩部和两腿;另外2人分别站于平车及病床的两侧,抓住中单四角14用平

11、车转运病人时应核对: A医嘱、床号、姓名、ID号住院号 B了解转运目的 C核对患者姓名,ID号住院号 D核对患者姓名、性别 E核对患者姓名、出生年月15中风康复期患者自行从床一轮椅转移时,正确的做法是: A轮椅置于患者健侧,5560度面向床尾,刹住轮椅 B轮椅置于患者健侧,5055度面向床尾,刹住轮椅 C轮椅置于患者健侧,3045度面向床尾,刹住轮椅 D轮椅置于患者健侧,1525度面向床尾,刹住轮椅 E轮椅置于患者健侧,1520度面向床尾,刹住轮椅16用挪动法协助患者从床到平车时,其挪动的顺序是: A臀部上身下肢 B臀部下肢上身 C下肢臀部上身 D上身臀部下肢 E上身下肢臀部 X型题1一人帮助

12、患者移向床头时,其操作要领是: A视患者病情放平床头 B将枕头横立于床头,避免撞伤患者 C使患者仰卧屈膝,双手握住床头栏杆 D护士一手托在患者肩部,另一手托住臂部,患者两臂用力 E放回枕头,抬高床头,整理床单位2两人帮助患者移向床头时,其操作要领是: A视患者病情放平床头 B将枕头横立于床头,避免撞伤患者 C护士两人分别站在床的两侧,交叉托住患者颈、肩及腰臀部,两人同时用力,协调地将患者抬起,移向床头 D. 亦可一人托住颈、肩及腰部,另一人托住臀部及 国窝,同时抬起患者移向床头 E放回枕头,抬高床头,整理床单位3搬运患者时评估的内容包括: A患者的病情及心理状态 B患者四肢及全身的活动能力 C患者语言沟通、理解能力及合作情况 D受伤部位、程度、原因、环境 E搬运距离和搬运者的体力4搬运患者时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