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怀化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新博览联考历史试卷(含解析)

上传人:【**** 文档编号:129545739 上传时间:2020-04-23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6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怀化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新博览联考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湖南省怀化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新博览联考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湖南省怀化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新博览联考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湖南省怀化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新博览联考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湖南省怀化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新博览联考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南省怀化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新博览联考历史试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怀化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新博览联考历史试卷(含解析)(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怀化市2018-2019学年度期中新博览联考试卷历史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写在答题卡上。2考生作答时,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均须做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考生在答题卡上按答题卡中注意事项的要求答题。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收回。4本试题卷共6页,如有缺页,考生须声明,否则后果自负。第卷 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共24题,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的要求。)1.从维护统治的角度看,宗法分封的制度设计有其巧妙之处,但也有先天弊病。据下图, “先天弊病”是指A. 代远情疏 B. 贵族专权 C. 等级森严 D. 尊卑有秩【答案】A【

2、解析】【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夏商周的政治制度。宗法分封是指把土地和人民按血缘关系分封给家族成员,随着血缘关系的疏远,诸侯对分封者的离心势必也越强,成为分封者的威胁,这是宗法分封的先天弊病,故A正确,贵族执政、层级严密、尊卑有秩都是分封制的特点,排除B、C、D。【点睛】宗法分封是指把土地和人民按血缘关系分封给家族成员,随着血缘关系的疏远,隔代家族成员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疏远。2.汉书记载:“卜式,河南人也式入山牧,羊致千余头,买田宅。”史记记载:“言陂泽养鱼,一岁收得千石卖也安矣千树枣渭川千亩竹。”这反映汉代A. 传统农牧业十分发达 B. 私营畜牧业规模大C. 土地经营方式多样化 D. 边患影响生产方

3、式【答案】C【解析】【详解】据材料“羊致千余头”和“养鱼”“千树枣”“千亩竹”可知,汉代已有农业、渔业、林业等各种经营方式,反映汉代多种经营方式,体现出土地经营方式的多样性,故C选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农牧业的兴旺发达,故A选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汉代有农业、渔业、林业等多种经营方式,未体现私营畜牧业规模大,故B选项错误;结合课本知识可知汉代的边患主要是匈奴,没有影响到汉朝的生产方式,故D选项错误。3.唐太宗时期往往给一些品级较低的官员加以“参知政事”、“参预朝政”、“参议得失”等名号,让他们参加政事堂会议,执行相职。后来,又出现“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宰相名号。这说明唐代A.

4、官员众多效率低下 B. 皇权进一步加强C. 监察体系日益完备 D. 三省制名存实亡【答案】B【解析】【详解】唐朝设立“参知政事”、“参预朝政”、“参议得失”等名号,让他们参加政事堂会议,执行相职。其主要目的是进一步分散宰相的权力,从而加强皇帝权力,故B正确;三省六部制提高了行政效率,故A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到监察体系,故C错误;三省六部制度并不是名存实亡,只是进一步完善,故D错误。【点睛】本题考查隋唐的三省六部制。三省六部制主要以分散相权以加强皇权,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进一步完善。4.宋初,地方监司、通判等兼职监察官“多不守职,至有岁终不按一人,终任而不劾一吏者,上下相蒙,孰视不问”。对此,宋太

5、祖规定,凡“临事简慢,所莅无状者为下;恪居官次,职务粗治者为中;治状尤异,大有殊绩者为上”,朝廷以此“厉行赏罚”。此规定A. 反映了宋代的冗官现象 B. 说明中央集权加强C. 反映了分权的治国理念 D. 意在强化监察职能【答案】D【解析】【详解】由材料“地方监司、通判等兼职监察官多不守职,至有岁终不按一人,终任而不劾一吏者,上下相蒙,孰视不问朝廷以此厉行赏罚”可知此规定意在强化监司、通判等的监察职能,故D正确;材料未体现宋朝官员多的现象,故A错误;材料是中央意图加强监察官员的职能,未体现中央集权,故B错误;材料是为加强君主专制,皇帝注重监察职能的加强,不能体现分权治国理念,故C错误。【点睛】中

6、国古代封建王朝为加强君主专制,保证吏治清明,维护统治,实行监察制度,历朝历代监察制度都在加强,如北宋设置监司、通判等。5.羁縻政策源自战国时期,唐高祖时正式确立“怀柔远人,义在羁縻”的民族政策,宋朝进一步完善,为笼络少数民族首领,对“其有力者,还更赐以疆土”。羁縻政策的实施A. 有利于扩大中原王朝的统治区 B. 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C. 有利于缓和边地与中央的矛盾 D. 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有效管辖【答案】B【解析】【详解】由材料“唐高祖时正式确立怀柔远人,义在羁縻的民族政策宋朝进一步完善,为笼络少数民族首领,对其有力者,还更赐以疆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羁縻政策的实施是为了团结少数民族地区,

7、维护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故B正确;羁縻政策是为了换取少数民族地区的和平稳定,不是扩大中原王朝的统治区域,故A错误;羁縻政策缓和了少数民族地区和中原王朝的关系,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不仅仅是缓和边地和中央的矛盾,C选项不全面,故C错误;羁縻政策是为了缓和少数民族地区和中原王朝的关系,不是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辖,故D错误。【点睛】羁縻制度是封建政府为巩固统治,保持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安宁与稳定而设置的,羁縻制度也为增进各少数民族地区和中原地区经济文化联系和交流提供了方便的条件和制度保障,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6.明代商人并不完全以逐利为终极目的,他们也以读书做官、富贵双赢为人生终极目标。

8、这最能说明A. 社会阶层与经济形态具有高度匹配性 B. 追逐政治权力成为商人首要目标C. 科举制度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D. 传统观念对商人阶层有一定影响【答案】D【解析】【详解】由材料“明代商人并不完全以逐利为终极目的,他们也以读书做官、富贵双赢为人生终极目标”可知明代商人追求读书做官,说明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对商人有一定的影响,在追求财富的同时他们希望提高社会地位,故D正确;材料未体现社会阶层与经济形态具有高度匹配性,故A错误;材料讲商人以读书做官、富贵双赢为人生终极目标,没有讲其首要目标是追逐政治权力,故B错误;中国的小农经济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不是科举制阻碍的,故C错误。【点睛

9、】明朝政府实行重农抑商政策,但比较松弛,商人在追求财富的同时也希望提高社会地位,所以部分商人也以读书做官、富贵双赢为人生终极目标。7.近代史上清政府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最初清政府总希望找机会更改条约,有时甚至就没打算真心遵守条约;后来清政府却要求“如约者即为应允”“违约者概行驳斥”,即一是自己守约,二是要求对方也守约。这种变化在一定程度上说明A. 清政府抛弃天朝上国观念 B. 清政府最终成为“洋人的朝廷”C. 晚清外交逐步与国际接轨 D. 清政府试图曲线维护国家主权【答案】C【解析】【详解】由材料“最初清政府总希望找机会更改条约,有时甚至就没打算真心遵守条约;后来清政府却要求如约者即为应

10、允、违约者概行驳斥,即一是自己守约,二是要求对方也守约”可知清政府的外交理念逐步和世界接轨,企图通过这种方式实现洋人与满清形式上的平等,故C正确;材料并未体现清政府抛弃天朝上国观念,故A错误;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是辛丑条约后,与材料不符,故B错误;材料未体现清政府试图维护国家主权,故D错误。【点睛】鸦片战争后,清政府的天朝上国迷梦被打破,部分有识之士开始开眼看世界。清政府面临严重的政治危机,为了维护统治,清政府在不断调整其外交政策,逐步步入近代化,与国际接轨。8.1900年6月21日,清政府向英、美、法、德、意、日、俄、西、比、荷、奥十一国同时宣战,接到宣战诏书的两广总督李鸿章却复电朝廷:“此

11、乱命也,粤不奉诏”,这鼓励了东南各省督抚,从而产生了地方督抚与列强达成谅解的“东南互保”协议。这表明A. 地方与中央分庭抗礼 B. 清朝的中央集权面临危机C. 地方与列强利益一致 D. 清朝的统治已经土崩瓦解【答案】B【解析】【详解】由材料“清政府向英、美、法等国宣战,接到宣战诏书的两广总督李鸿章却复电朝廷:“此乱命也,粤不奉诏”,这鼓励了东南各省督抚,从而产生了地方督抚与列强达成谅解的“东南互保”协议”可知地方并未理会清朝中央政府的宣战诏书,故B正确;材料只是讲地方不听从中央诏书,不是地方与中央分庭抗礼,故A错误;材料说地方督抚与列强达成谅解的“东南互保”协议,是地方不愿与列强开战,不是地方

12、与列强利益一致,故C错误;清朝的统治土崩瓦解是辛亥革命,与材料不符,故D错误。9.就反对帝国主义来说,近代中国人民经历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两个发展阶段,走过曲折的道路。促进对帝国主义认识从感性阶段向理性阶段飞跃的事件应是A. 太平天国运动 B. 五四运动C. 维新变法运动 D. 辛亥革命【答案】B【解析】【详解】据材料提到,就反对帝国主义来说,近代中国人民经历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两个发展阶段,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五四运动不仅认识到了帝国主义的反动本质而且是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中国人民对帝国主义认识从感性阶段向理性阶段飞跃,故B正确;太平天国运动没有认识到帝国主义的反动本质,故

13、A排除;维新变法运动,没有反帝,故C排除;辛亥革命,幻想得到帝国主义支持,故D排除。【点睛】本题考查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群众爱国运动它的斗争对象直指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政府,表现出的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是史上前所未有的,是中国人民对帝国主义认识从感性阶段向理性阶段飞跃。它充分发动了群众,工、商、学联合起来,农民也有部分参加了,实际上揭开了全民族进行彻底的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序幕。10.1929年3月,国民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决议强调:“一切军政军令之权,皆完全属于中央最高军事机关掌握,务求军事绝对统一。”决议还规定将地方财政管理系统集中起来,以防各省挪支法律上属于中央政府的收入。这反映了A.

14、 国民政府实行统制经济 B. 官僚资本主义开始出现C. 国民党欲强化一党专政 D. 国民政府为抗战做准备【答案】C【解析】【详解】由材料“一切军政军令之权,皆完全属于中央最高军事机关掌握,务求军事绝对统一。决议还规定将地方财政管理系统集中起来,以防各省挪支法律上属于中央政府的收入”可知国民党将军政大权和财政权都收归中央,体现了其一党专政的目的,故C正确;统制经济是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前提下,国家财政为服从战争需要,依靠行政的法律手段,直接干预或管制生产、流通、分配等社会再生产的各个环节和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它是一种高度专断集权的资本主义战时经济模式,是抗日战争时期的政策,与题干不符,故A错误;官

15、僚资本主义出现于1927年后,是国家权力和财产私人所有制的结合,与材料不符,故B错误;抗日战争是19311937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故D错误。11.有学者认为:建国后的中国城市化路径可以概括为“双轨城市化”,即“自下而上的城市化”(自发性城市化)和“自上而下的城市化”(国家主导的城市化)。与“自上而下的城市化”密切相关的是A. 公私合营 B. 文化大革命 C. 大跃进运动 D. 改革开放【答案】C【解析】【详解】由材料可知自发性城市化指自下而上的城市化,国家主导的城市化指自上而下的城市化,大跃进运动是在国家主导下进行的工业化,有利于城市化进程,符合“自上而下的城市化”,故C正确;公私合营是中国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所采取的国家资本主义的高级形式,与城市化无关,故A错误;文化大革命是为了防止资本主义复辟、维护党的纯洁性和寻求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与城市化无关,故B错误;改革开放下的城市化是人民追求经济利益而自发形成的城市化,是自发性城市化,与题意不符,故D错误。12.在古代雅典,个人与集体约束之间的界限是不明显的,自由没有被明确地规定出来,它只是依赖于人们的宽容的观念而已,并没有具体的法律保障。材料旨在说明古代雅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