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涪陵第十九中学校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17章 第3节 电阻的测量练习(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29523096 上传时间:2020-04-2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市涪陵第十九中学校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17章 第3节 电阻的测量练习(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重庆市涪陵第十九中学校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17章 第3节 电阻的测量练习(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重庆市涪陵第十九中学校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17章 第3节 电阻的测量练习(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重庆市涪陵第十九中学校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17章 第3节 电阻的测量练习(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重庆市涪陵第十九中学校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17章 第3节 电阻的测量练习(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重庆市涪陵第十九中学校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17章 第3节 电阻的测量练习(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市涪陵第十九中学校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17章 第3节 电阻的测量练习(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3节 电阻的测量【基础训练】1.由欧姆定律公式可变形为,该式子说明,想知道电阻R的阻值,就要知道这个电阻两端的_和通过这个电阻的_,然后代入公式就可以计算出电阻R的阻值。2.通过待测电阻的电流可以用_表测量,它两端的电压可以用_表测量,所以,这种测电阻的方法我们又称为_。3.实验中,我们需要改变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它的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多测几组电流和电压的对应数据,分别计算出相应的电阻R,并进行比较。这就需要在电路再串联一个_,可以方便地达到目的。4.在连接实验电路时,开关应该_,实验开始前,应把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调到_的位置。5.在测量电阻的实验中,若选用4节干电池作电源,待测电阻约是

2、15,则在实验中所用电压表、电流表的量程应分别选用_和_。【能力提升】1.在测量电阻的实验中,所给的电压表有“03V”和“015V”两个量程,电流表有“00.6A”和“03A”两个量程,电源是两节干电池串联,待测电阻的阻值大约是10,那么,电压表应选的量程为_,电流表应选量程为_。2.用如图17.3-1甲所示的电路图,研究电流、电压和电阻关系时,若只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可以探究电流与_的关系;也可用于伏安法测电阻,实验时小明观察到两个电表的示数如图17.3-1乙所示,则小明测得R的电阻是_欧。3.如图17.3-2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小灯泡正常发光。若将小灯泡和电流表的位置互换,则闭合开关后

3、的现象是( )A小灯泡不发光,电压表没有示数B小灯泡不发光,电流表没有示数C小灯泡正常发光,电压表没有示数D小灯泡正常发光,电流表没有示数4.在“伏安法测定值电阻的阻值”的实验中,为了使被测电阻阻值测得更准确些,下列方法可行的是( )A.在可能的情况下,加在电阻两端的电压要尽量大一些B.通过电阻的电流尽量大一些C.取测得的平均值作为待测电阻的阻值D.以上办法都可以5.在物理实验中,对物理量进行多次测量,有的是为了通过多次测量提高精度,有的是为了通过多次测量寻找规律。下面四个实验中,哪个是通过多次测量提高精度( )A在探究“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与各支路电流的关系”时测量多组对应的干路电流和各支路电

4、流B在探究“串联电路各点间电压的关系”时测量多组对应的总电压和各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C在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时测量多组对应的电流和电压值D在“测量定值定值的电阻”时,测量多组对应的电流和电压值图17.3-3【拓展迁移】1.小聪用伏安法测量电阻R的阻值时,并联在电阻R两端的电压表的示数如图17.3-3甲所示,与电阻R串联的电流表的示数如图17.3-3乙所示,则电压表的示数为_V,电流表的示数为_A,电阻R的阻值为_。2.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测定值电阻阻值的大小,另一种是测小灯泡阻值的大小。测定值电阻阻值的大小时,多次测量的目的是_;测小灯泡阻值的大小时,不能求

5、平均值,原因是_ _,多次测量的目的_。图17.3-43.如图17.3-4是李江同学为测量小灯泡电阻而连的电路,有关该实验的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滑到最左端B.实验过程中两电表都有可能需要换接较小的量程C.所测小灯泡的电阻可能随电压表的示数的不同而不同D.在如图位置闭合开关后,向左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小灯泡变亮4.对于“探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和“伏安法测量定值电阻的阻值”的这两个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它们都是采用控制变量的研究方法B.它们的实验电路在教科书中是相同的C.前者多次测量的目的是分析多组数据,得出电流跟电阻的关系D.后者多次测量的目的

6、是取电阻的平均值,减小误差图17.3-55.在测量电阻约为10的定值电阻Rx的实验中,小明和小亮用如图17.3-5甲所示的器材进行实验。(1)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在甲图中完成实物电路连接,要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滑动时连入电路的电阻变小。(2)小明把最后一根导线连接完毕后,看到电压表和电流表立即有较大示数。小亮认为在实验操作中有两处错误,其中一处 ;还有一处是 。(3)改正错误后,小明改变Rx两端的电压和电流,两次测得的电阻值分别为R1=10.1,R2=10.2,第三次测量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26A,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根据以上三次实验数据,最后得出Rx= 。6.如图17.3-6所示,小丽同

7、学利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电阻R1的阻值(约9左右),电源选用两节干电池。(1)按图甲电路,将图乙中电流表正确连入电路(2)该同学检查电路连接正确,合上开关,可是无论怎样移动滑片,电压表示数总为3V不变,你认为发生故障的原因可能是_或_。图17.3-6(3)清除故障后,小明将滑片P向左滑动时,电压表示数将_(填“增大”、“减小”、“不变”),当P滑到某一位置时,两表读数如图丙所示,由此可知R=_。你认为这个结果可靠吗? ,理由是_ 。图17.3-77.如图17.3-7甲是测量小灯泡(U额=2.5V)电阻的电路,电源电压恒为4V。(1)请将图甲中的电路连接完整。(要求滑片P向右滑动时电灯变亮,导线不允许交叉)(2)实验中,滑动变阻器除了保护电路外,还可以 。(3)下表是记录的部分实验数据,图乙是第1次实验中电流表的示数,该示数为 A。这5次实验中,灯泡电阻的最大值为 (结果保留两位小数)。为了完成这5次实验,应该选取最大阻值不小于 的滑动变阻器。实验次数12345电压U/V2.52.01.51.00.5电流I/A0.220.190.160.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