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安康市旬阳县麻坪初级中学2020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29497348 上传时间:2020-04-2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省安康市旬阳县麻坪初级中学2020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陕西省安康市旬阳县麻坪初级中学2020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陕西省安康市旬阳县麻坪初级中学2020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陕西省安康市旬阳县麻坪初级中学2020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陕西省安康市旬阳县麻坪初级中学2020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陕西省安康市旬阳县麻坪初级中学2020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省安康市旬阳县麻坪初级中学2020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陕西省安康市旬阳县麻坪初级中学2020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 备注:1、本试卷分为第一卷(选择题)和第二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三大题,35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2、考完试请同学们只交第二卷。第一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B、声音在真空中也能传播C、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D、女生的音调都是一样的2、暖水瓶的瓶胆夹壁中是真空,小明想利用它来探究真空能否传声他把音乐贺卡里的电子发生器放入瓶中,根据听到的声音进行判断。在他设计的下列几组比较因素中最合理的是A塞上瓶塞和不

2、塞瓶塞进行比较B把瓶胆放在近处和远处进行比较C用一个完好的和一个已经漏气的瓶胆进行比较D将音量大小不同的芯片先后放入瓶胆中进行比较3、关于声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振幅越大,发出声音的频率越大B.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3l08 kmsC.街头安装的噪声监测仪可以减弱噪声D.超声波、次声波是人耳听不到的声音4、下列关于水沸腾的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A水沸腾时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 B水的沸点随气压的降低而降低 C水沸腾的现象只发生在液体的表面 D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水的温度会不断升高5、夏天,小明从冰箱的冷藏室中取出一瓶矿泉水,放在干净的桌面上,过了一会儿,他发现瓶下的桌面上有一滩水,你认为这

3、些水的形成是 A液化现象 B熔化现象C汽化现象D凝华现象6、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需要吸热的是初春,早晨河面结有薄冰 夏天,打开冰棍纸看到“白气”深秋,屋顶的瓦上结了一层霜 冬天,冰冻的衣服逐渐变干7、生物学研究表明,绿色植物的生长需要光;而物理学研究表明,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由此可以初步推测,不利于绿色植物生长的光是 A.红光 B.黄光 C.绿光 D.紫光8、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 A立竿见影 B水中倒影 C杯弓蛇影 D海市蜃楼9、广告公司在拍摄水果广告时,为了追求某种艺术效果,在暗室里用红光照射装在白色瓷盘中的红色苹果及黄色香蕉。站在旁边的摄影师将看到A苹果呈黑色,

4、瓷盘呈白色,香蕉呈黑色 B苹果呈红色,瓷盘呈黑色,香蕉呈黑色C苹果呈黑色,瓷盘呈红色,香蕉呈红色 D苹果呈红色,瓷盘呈红色,香10、在下列“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中,能反映晶体凝固特点的是11、20世纪60年代,为控制疟疾疫情,屠呦呦尝试用加热青篙水溶液的方法使其沸腾,从而去除水分以提取药物,但提取效果并不理想她猜想:可能在高温的情况下,药物被破坏掉了对此,可采用的方法是A用微火加热使溶液慢慢沸腾B用旺火加热缩短沸腾的时间C减小容器内的气压D增大容器内的气压12、学生们正在教室内上课,为了减小校园外汽车的噪声干扰,下列措施可行的是A在校园周围植树B将教室的窗户打开C在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 D

5、每个学生都带一个防噪声耳罩13、电视机等家用电器的开启、关闭及频道转换,可以通过遥控器实现,遥控电视机的光是A红光 B红外线 C紫光 D紫外线14、如图,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小孔a处,它成像在距小孔b的半透明纸上,且a大于b。则半透明纸上的像是A倒立、放大的虚像 B正立、缩小的虚像C倒立、缩小的实像 D正立、放大的实像15、生活处处是物理,留心观察皆学问。下列物态变化,说法正确的是A水沸腾时如果继续加热,水因吸热温度会升高B夏天,剥开冰棒纸,冰棒上冒的“白气”是水蒸气C冬天,向手心“呵气”,口中呼出的水蒸气因液化放热而使手心变暖D衣柜离的樟脑球变小是升华现象,需要放热麻坪初中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

6、八年级物理期中试卷班级: 姓名: 成绩:第二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16、在学校的“元旦”晚会上,优美的琴声是由于琴弦的_产生的。我们能很容易辨别出二重唱的男声和女声,是因为他们的_不同。在医院的走廊和病房通常悬挂“肃静”的警示牌,这种让人们保持肃静的做法属于在_处减弱噪声。17、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大小不同。根据以下小资料可知:多数情况下,声音在气体中的速度比液体中的 选填“大”或“小” ,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受 的影响。小资料:一些介质中的声速v/(m/s)18、日常用语中的声音的“高”、“低

7、”,有时指音调,有时指响度,含义不是唯一的。例如“一名男低音歌手正在放声高歌”,这里的“低”是指 ,“高”是指 。19、同学们听到老师说话的声音,是通过_传播的;发出较强声音的喇叭能使它前面的“蜡焰跳舞”,说明声波能传递_。20、即使在0以下的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也能晾干,这是 现象,在此过程中,需要 (选填“吸热”或“放热”);夏天的早晨,花草上会出现晶莹剔透的露珠,露珠的形成属于 现象。21、如图所示,将烧瓶内水沸腾时所产生的水蒸气通入试管A中,试管A放在装冷水的容器B内,过一段时间,观察到试管A中产生的现象是,同时看到温度计C的示数升高,这个实验说明了水蒸气液化时要 热量。22、一束太阳

8、光通过三棱镜折射后,被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在白色光屏上形成一条七彩光带,如图1 所示,这个现象叫光的_。如果将白色光屏换成红色光屏,我们将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七彩光带。23、实施人工降雨时,通过飞机或其他运载工具向云层中播撒干冰,干冰升华_热,使云层中球晶增多、增大,冰晶大到一定程度就下落,在下落过程中_成水(填物态变化名称),从而形成雨24、医学上针对外伤的疼痛常用“冷疗法”治疗,其原理是医生用一种叫做氯乙烷的气态有机物,对准人的伤口处喷射,它在加压下_(填物态变化名称),又在皮肤上迅速_ (填物态变化名称),同时_大量的热,使人体受伤部位的温度降低,皮肤血管收缩,神经纤维传导速度

9、变慢,类似局部麻醉,人的伤痛很快消失,同时防止伤口处形成淤血。25、如图所示是一台验钞机,它工作时,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在一种看不见的光的照射下会发光,这种看不见的光是_。(选填“红外线”或“紫外线”)26、电闪雷鸣时,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笛声,说明光速比声速 _(大/小);真空中的光速为 m/s27、物理学中常用光线来表示一束光光线表示了光的传播路径和 ,而忽略了光的亮度、 (写出一条即可)等其它性质28、青海玉树地震的抗震救灾中,救援人员使用的一种红外生命探测仪在黑夜也能工作,它是靠吸收人体辐射的 线工作的;用久的眼镜片可以用超声波清洗机清洗,它是利用了声波可以传递 的性质。29、如图所示

10、为“小孔成像”的示意图:该现象可以用 来解释;小孔位置固定,将蜡烛和光屏位置对调,光屏上的像比原来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三、作图与解答题:(共40分)30、(6分)请按下列要求作图: (1)如图甲所示,S为光源,MN为不透光的木板,作出木板右侧光线射不到的区域(用阴影表示) (2)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在图乙中画出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3)请在图丙中作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AB 第22题图31、(8分)探究声音的特征:为了探究音调与什么因素有关,小明设计了下面几个实验,如图所示,你认为能够完成探究目的的是_,通过探究可知:音调是由发声体振动的_决定的在敲鼓时,用鼓锤敲击鼓面

11、,在听到鼓声同时,还可看见鼓面上小纸团在跳动,说明鼓声是由于鼓面的 产生的;用力越大,听到的鼓声越响,表明鼓面的 越大,鼓声的响度越大。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适当的长度,拨动钢尺,就可听到_(选填“钢尺”或“桌面被拍打”)振动发出的声音,若改用更大的力拨动钢尺,则听到声音的_(选填“音调”、“音色”或“响度”)变大;逐渐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仔细聆听钢尺振动发出声音后,发现音调逐渐变_(选填“高”或“低”)了,观察发现此时钢尺振动慢了,当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却听不到声音了,这_。32、(10分)在“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请你指出左下图

12、中实验操作错误之处是 ,这种错误使得测得的温度值_(选填“偏小”或“偏大”)。改正错误后,他们点燃酒精灯后即开始计时,当水中有气泡上升时,每隔1min记录的水的温度如下表所示。时间/min89101112131415温度/9294969798989898水沸腾时大量气泡上升,如图a、b所示的是观察水沸腾实验中出现的两种情景,其中水沸腾时的情景为_(填“a”或“b”)利用表中数据,在上右图中描绘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线;由实验数据分析可知:水的沸点是 ,水在沸腾过程中,需要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温度 (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实验结束后,同学们相互交流时,有的小组觉得把水加热到沸腾的时间过长,为了节约课堂时间,请你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 。33、(7分)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情景:竖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直尺,直 尺与玻璃板垂直;两支相同的蜡烛A、B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以A蜡烛为成像物体 (1)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_ _(较明亮较黑暗)环境中进行;此外,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 ,巧妙地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问题(2)点燃A蜡烛,小心地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_为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