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考语文阅读训练100天(58)(含解析)

上传人:byq****87 文档编号:129496431 上传时间:2020-04-2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中考语文阅读训练100天(58)(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0中考语文阅读训练100天(58)(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20中考语文阅读训练100天(58)(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20中考语文阅读训练100天(58)(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20中考语文阅读训练100天(58)(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中考语文阅读训练100天(58)(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中考语文阅读训练100天(58)(含解析)(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年语文中考阅读 100天阅读100天第 58 天 月 日班级 姓名 评价 1、 古诗词阅读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1、 首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答案】八月秋高,湖水盛涨,圆圆满满,与岸齐平;远远望去,烟波浩渺,水天一色,浑然一体。景象极其壮阔。【解析】2、 对本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涵虚”句中“太清”指天,“混”字写出水天相接的景象。B “欲济”句中的“济”即渡,这句是说湖大浪高,欲渡不能。C “端居”句中“端居”即闲居,“圣明”指当时的太平盛世。D 最后两句中借用了“临渊羡鱼,不如退而

2、结网”的古语。【答案】B【解析】“欲济”句中的“济”即渡,这句是没有船桨,欲渡不能。3、赏析“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答案】“蒸”字意思是蒸腾,给人以蒸蒸日上的动态感;“撼”字犹如万钧雷霆,“炸”得岳阳城天摇地动,这这两句锤炼词语,以静衬动,凸现洞庭秋水虎吼雷鸣的勃勃生机。【解析】本题考察对诗词名句的赏析,做好此题,要抓住语句的主要特点进行赏析。本句中“蒸”“撼”最有特色。2、 文言文阅读(一)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敌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

3、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二)秦巨伯捉鬼瑯琊秦巨伯,年六十,尝夜行饮酒,道经蓬山庙。忽见其两孙迎之,扶持百余步,便捉伯颈著地,骂:“老奴,汝某日捶我,我今当杀汝。”伯思惟某时信捶此孙。伯乃佯死,乃置伯去。伯归家,欲治两孙。两孙惊惋,叩头言:“为子孙,宁可有此?恐是鬼魅,乞更试之。”伯意悟。数日,乃诈醉,行此庙间。复见两孙来,扶持伯。伯乃急持,鬼动作不得。达家,乃是两人也。伯著火炙之,腹背俱焦坼。出著庭中,夜皆亡去。伯恨不得杀之。后月余,又佯酒醉夜行,怀刃以去,家不知也。极夜不还。其孙恐又为此鬼所困,乃俱往迎伯,伯竟刺杀之。(

4、选自六朝志怪小说选译)注释:瑯琊: 古郡名,治所在今山东省胶南县。两人:指木偶人坼:裂开。4、下列解释有误的是()A、伯思惟某时信捶此孙(确实)B、伯归家,欲治两孙(惩罚)C、伯恨不得杀之(憎恨)D、马无故亡而入胡(逃跑)【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做好此题,平时要注意积累记忆,注意书写清楚规范,不写错别字。5、 加点的字意思用法相同的是()A、伯乃佯死,乃置伯去 去后乃至B、其孙恐又为此鬼所困 是非木杮,岂能为瀑涨携之去C、又佯酒醉夜行,怀刃以去 此独以跛之故【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文言词语在不同语句中的不同意思,做好此题,要结合具体语境分析词语意思,平时还要注意多积累

5、。6、 用现代汉语表述下列语句的意思。(1)为子孙,宁可有此?恐是鬼魅,乞更试之。(2)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答案】(1)我们做子孙的,难道能这样做吗?恐怕是鬼魅作怪,求你再试试看。(2那老人却说:“这怎么就不会是一件好事呢?”【解析】要逐字解释词语,重点词语要解释准确,如 “乞”要解释为求。 7、简要分析这两个故事分别给你怎样的启示?【答案】塞翁明白祸与福、得与失、好与坏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转化的,是用辩证的思维方式来思考问题的;而秦巨伯虽曾经识破鬼的骗术,并捉住它们把它们放在火上烤得腹背俱焦,但最终还是误杀了两孙子,他是以常规的惯性思维方式来思考问题的。这篇文章说的是人妖易混,若辨

6、别不清,就会干出错杀无辜,放纵鬼魅的事情来。【解析】本题考查对主旨的把握,做好此题,要看文章的关键语句,也就是文中能表达作者倾向的议论、抒情性语句,还要结合文中事例分析感情。3、 现代文阅读(1) 记叙文阅读完美的礼物母亲节到了,8岁的儿子用自己的零花钱亲自给妈妈买了一套连衣裙。妈妈深受感动,轻轻地拥抱着儿子问:“洋洋,你为什么给妈妈买衣服啊?”“今天是母亲节,我要送你一件礼物!”儿子自豪地说。“这套裙子多少钱?”妈妈又问。“售货员阿姨说198元,见我没有跟大人一起来,又听说这是母亲节送给妈妈的礼物,便要了我158元。这不,还有发票呢。”儿子从兜里掏出一张发票交给妈妈,又说:“妈妈,你快试试裙

7、子吧。”妈妈在儿子的催促中试起了裙子。由于妈妈个子不高,裙子明显大了;妈妈肤色不白,裙子又是深色,一下子把人衬得更黑了爸爸和妈妈对裙子尽管有一百个不满意,但是当着儿子的面又不能表露出不满的情绪,以免伤害到孩子幼小的心灵,这毕竟是儿子对母爱真挚的回报啊!爸妈直夸儿子:“好孩子,真懂事!”下午,爸爸和妈妈根据发票提供的地址,找到了那家服装店要求退货。当出示发票说明情况后,服装店老板边办理退货边讲起儿子买裙子的经过:儿子一个人来到服装店,要给妈妈买裙子。老板问:“你妈妈有多高?”儿子说:“妈妈不高不矮。”老板又问:“你妈妈有多胖?”儿子说:“妈妈不胖不瘦。”老板问:“你妈妈是什么肤色?”儿子说:“妈

8、妈不黑!”老板又问:“裙子要哪个价位的?”儿子说:“要最贵的!”说着从书包中掏出一堆零钱,老板和他数了数共213元。于是便推荐了198元这个价位老板又说:“服装店自开业到现在已5年多了,他是我遇到的第一个给母亲送礼物的孩子,很受感动,于是就按进价卖给他一套。同时怕大人不放心,我还给他出了一张发票”妈妈打断了服装店老板的话说:“这裙子我们不退了,谢谢你!”并紧抱儿子给她买的不合体的裙子,红着眼圈走出了服装店,她把它当做礼物永远珍藏起来。不高不矮、不胖不瘦、不黑、最贵的这是孩子心中神圣的母爱!8、用简要语言概括本文主要内容。【答案】在母亲节里,一个懂事的孩子用自己的零花钱给妈妈买了一套连衣裙,并且

9、在买的时候把他妈妈描绘得非常的美丽,以此来报答母亲的爱。【解析】概括文章主要内容,一般要做到意思准确,语言通顺、简洁。要点出主要人物“孩子”,主要时间“给妈妈买裙子”。语言要连贯条理。9、 爸爸妈妈为什么要退货?【答案】原因是不合适,“由于妈妈个子不高,裙子明显大了;妈妈肤色不白,裙子又是深色,一下把人衬得更黑了。” 【解析】联系上下文,可找到退货原因是不合适。10、 “妈妈打断了服装店老板的话说:“这裙子我们不退了,谢谢你!”并紧抱儿子给她买的不合体的裙子,红着眼圈走出了服装店,”用第一人称写出当时妈妈的心理活动。【答案】真没想到儿子的细丝如此细腻,没想到我在儿子心中是这样的完美,儿子他让人

10、感动 了,这裙子说什么都不能退了,我一定要把它永久的珍藏起来。【解析】做好此题,要细阅读文章,联系文章内容,结合当时语境理解人物感情。11、如何理解“完美”这一题目?【答案】第一,妈妈在儿子心目中是完美的。第二,儿子对妈妈的理解与回报的爱是完美圣洁的。 【解析】“完美”照应“不高不矮、不胖不瘦、不黑、最贵的”这是妈妈在孩子心中的完美形象,还指儿子给妈妈买的礼物,这是最完美的回报。12、读完本文你有什么感想?孝敬父母,你可以为他们做些什么?【答案】很多孩子不懂得要孝敬父母,而文中的孩子更显得可敬可爱,值得我们学习。孝敬父母,我们可以为他们分担劳累。例如:周末在家,和父母亲一起下田劳动,洗碗洗衣服

11、,做饭,父母生日时,送上一份自己亲手做的礼物等。【解析】联系孝敬父母谈感想,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即可。(二)议论文阅读成长与成功 当我们说一个人成长了,通常意义上不是指他的身体长高了,或者年龄长大了,而是指他在精神和思想层面更加成熟了。成长,意味着一个人的思想更加丰富、心灵更加充实、能力不断增加、经验日益丰富、意志更加坚强、个性更加圆润。而停止成长,则意味着一个人停止了对思想和精神境界的追求,就像一棵树的树枝不再伸向天空,没有了触摸蓝天的渴望。 很多人在看待人生时都存在一个误区,那就是更加看重成功,而常常忽略成长。成功是什么?按照世俗的定义,当一个人在社会上取得了财富、名誉和地位时,我们

12、就说这个人成功了。但事实上,这一成功的定义本身就是有问题的,因为从本质上讲,成功不是得到了什么,而是一个人成长的自然结果。成功不是某种静态的东西,可以守株待兔地等来;那些唾手可得的成功,与其称其为“成功”,不如叫做“运气”,人们看待成功,未免过于简单粗暴:只看结果本身,而不去探索产生结果的路径。成功是怎么来的?是通过自身艰苦卓绝的努力得来的。从本质上讲,成功不是得到了什么,而是一个人成长的自然结果。 王安石笔下的方仲永,五岁时,指物作诗立就,然其父未能关注其成长,满足于邑人的“宾客”之道,“钱币”之诱,“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十多年后,天赋超人的方仲永“泯然众人矣”。而居里夫人,几

13、十年如一日,埋头科学研究。在获得诺贝尔奖之后,依然沉醉于科学的世界,“像一个小孩儿迷醉于神话故事一般”,将更大的精力投入到对未知的探寻之中,经验日益丰富,意志更加坚强,再次获得诺奖的垂青。由此可见,持续不断的成功就是一路成长的必然结果。 追求成长,让成功成为成长的必然结果这就是通往成功的最正确的道路。所谓的“只问耕耘,不问收获”。耕耘是不断的成长,收获是必然的结果。如果我们只向往结果,而忽略成长,必然拔苗助长,最后枯萎而死。我们都见过飞舞的蝴蝶,在展翅飞翔的一刻,它是如此美丽,但请别忘了,在美丽的背后,它曾经有过毛毛虫的爬行、织丝成茧的辛劳、黑暗中的等待,以及破茧化蝶的痛苦。 (有删改)13、

14、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答案】追求成长,让成功成为追求成长的结果。【解析】做好此题,要抓住关键语句“这就是通往成功的最正确的道路。”提示了作者的主要观点。14、 简要分析第段的论证思路。【答案】首先列举方仲永没能成长故未能持续成功的反面例子,紧接着列举居里夫人重视成长持续成功的正面例子,一反一正,形成鲜明对比,最后得出“持续不断的成功就是一路成长的必然结果”这一观点。【解析】段可以分三层,是总分结构,即先分别举一反一正两个例子,最后总结得出结论,15第段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作用是什么?【答案】运用了对比论证,举例论证,具体有力的论证了持续不断的成功就是一路成长的必然结果。【解析】举仲永的事例

15、和居里夫人的事例属于举例论证,同时两个事例又形成对比论证,突出了成功就是成长的必然结果。16、依据本文论点,简要分析下列任意一个人物的事例。A.陈涉世家中的陈胜 B.范进中举中的范进 【答案】示例一:陈胜发动农民起义,实现了年轻时“鸿鹄之志”,体现了他大无畏的斗争精神, 获得了人生的成长;起义初期势如破竹,建立了张楚政权,他以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农民起义领袖而载入史册,收获了人生的成功,是他人生成长的自然结果。 示例二:范进是一个看似获得成功却未能获取成长的人。他经过多次考试获得功名,但心灵受到摧残,思想受到戕害,不过是封建科举制度下的一个牺牲品。【解析】本文对“成长与成功”的看法是“持续不断的成功就是一路成长的必然结果”。陈胜的事例正好验证了这一道理,“如果我们只向往结果,而忽略成长,必然拔苗助长,最后枯萎而死”。范进的事例是这一道理的有力佐证。17、读完本文,你获得什么启示?【答案】成功就是一路成长的必然结果,想要成功,就要重视人生的每一个阶段的成长,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