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高一历史期中 2.doc

上传人:caoka****i123 文档编号:129486879 上传时间:2020-04-2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6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高一历史期中 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福建高一历史期中 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福建高一历史期中 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高一历史期中 2.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福建省莆田第六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25*2=50分)1“冷战”期间,美国政府的一份秘密报告认为,(美国)实力上的优势,正处于最严重的危险之中“冷战”事实上是一场维系着世界的生死存亡的真正战争。该报告认为( )A全面“热战”不可避免 B要用“热战”代替冷战C“冷战”实际上是一场“热战” D“冷战”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2美国前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在在华五十年中写道:美国的强大及其在自由和安全事业中的领导地位,使它成了自由国家抵抗共产主义威胁的领袖。20世纪50年代,体现美国充当这一“领袖”的史实是( )A提出杜鲁门主义 B抛出

2、马歇尔计划C北约与华约的对峙 D在越南发动“特种战争”31961年,为寻求稳定和平的发展道路,不结盟运动兴起,这一运动( )A标志着区域合作进入新阶段 B推动国际政治力量向多极化方向发展C动摇了美苏的霸权地位 D促进了世界政治、经济一体化4西方有一句谚语:“如果你住在玻璃房子里,就不要朝别人扔石头。”当今,各国好比住进了“玻璃房”,国际关系不再是“你死我活”、“此消彼长”的关系,对话与合作是大势所趋。材料现象说明( )A国际间的各国矛盾正在消除 B冷战结束后意识形态分歧消失C全球化促进了各国的利益联系 D多极化格局促进了国际合作5通过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新中国( )A发挥了大国应有的政治影响

3、力 B促成了“一超多强”的国际格局C确立了不结盟运动的领袖地位 D巩固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内部团结6美国学者亨廷顿在孤独的超级大国中说:“当前我们处于一种奇特的混合格局,即一个超级大国与若干大国并存的单极+多极 的世界格局中。”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两极格局瓦解后,世界已经形成了单极化格局B.当前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多极化的世界格局已经形成C.“一超多强”是两极格局瓦解后向世界多极化推进的过渡形式D.鉴于世界多极化趋势的日益增强,美国放弃了建立单极世界的计划7国际关系的三重镜像一文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的演变概括为“见山是山,界线分明;见山不是山,世界变平;见山还是山,利益优先”三重镜像。

4、由“界线分明”到“世界变平”的标志是( )A.美、日、西欧三足鼎立 B.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C.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 D.苏联解体82019年是我国干支纪年体系中的猪年,为了迎接猪年的到来,人们创作了很多跟猪年有关的艺术字。这种独具中国特色的纪年方法根源于( )A中国原始的图腾崇拜 B西方文化的传入 C中国古代神话传说 D农耕文明的影响9.论衡中提到:“深耕细锄,厚加粪壤,勉致人工,以助地力”,“地力盛者,草木畅茂,一亩之收,当中田五亩之分”。这直接体现出我国古代农业生产中( ) A“人定胜天”的思想 B“靠天吃饭”的观念C“不误农时”的思想 D“精耕细作”的特点10.从西周“普天之下,莫

5、非王土”到战国商鞅的“废井田,开阡陌”直接反映了( )A.分封制的瓦解 B.封建王权的强化 C.土地所有制的变化 D.上层建筑的变化11.宋会要辑稿食货营田杂录载:“人户交易田土,投买契书,及争讼界至,无日无之。”朱熹说:“人家田产,只五六年间,便自不同。”这两段材料说明宋代( )A.社会混乱,争讼不断 B.土地买卖盛行,土地流转频繁 C.法律意识浓厚,以法维权 D.宋代贫富分化严重12景德镇陶录记:“唐武德中,镇民陶玉者载瓷入关中,称为假玉器,且贡于朝。于是昌南镇瓷名天下”。江西通志载:“景德镇水土宜陶。宋景德中始置镇,因名”。材料反映了( )A唐时瓷都景德镇已驰名天下 B陶玉身份为官营手工

6、业者C该产品工艺精美畅销海内外 D陶玉追求产品的知名度13乾隆以后,“关东每岁有商船二三千只至于上海”,“载豆、麦、杂粟,一岁三运以为常”。据此,判断有误的是( )A商品经济繁荣 B长途贩运发达 C区域经济发展 D抑商政策改变14隋都城图题记:“畦分棋布,闾巷皆中绳墨,坊有墉(墙), 墉有门,逋亡奸伪无所容足。而朝廷官寺、民居市区不复相参,亦一代之精制也。”由此可见,隋都城的设计重在( )A打破市坊的空间界限 B便利居民的交通出行C加强官府的严格控制 D促进城市的商业活动15.司马光奏议载,“夫农、工、商贾者,财之所自来也。公家之利,舍其细而取其大,散诸近而取诸远则商贾流通矣,农、工商贾皆乐其

7、业而安其富,则公家何求而不获乎?”在这里,司马光( )A坚持“重农抑商”政策 B指出促进商业流通的重要性C提出“农本商末”观点 D说明保持社会稳定的必要性16汉书食货志记载:“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尊农夫,农夫已贫贱矣;故俗之所贵,主之所贱也;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也。”这表明( )A朝廷重农,百姓抑商 B上至朝廷下至百姓皆重农抑商 C百姓皆重商轻农 D重农抑商政策出现上下相背离倾向17明代闽部疏载:“凡福之紬(绸)丝福漳之桔,福兴之荔枝,泉漳之糖,顺昌之纸,无日不走分水岭及浦城之小关,下吴越如流水。其航大海而去者尤不可计,皆衣被天下。”材料反映明代福建( )A海陆交通十分发达 B商品经济活

8、跃C成为全国经贸中心 D出现资本主义萌芽18历史解释是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对以下图文中白银流向和世界贸易地位解释正确的是( ) A白银由美洲流向欧洲,其原因是美洲从欧洲购买工业用品B中国在世界贸易中占重要地位,传统商品具有强大吸引力C英国占据了世界贸易支配地位,将欧洲贸易扩展到全世界D中国和印度沦为西方的原料产地,成为白银主要的流入国19.纪录片走向海洋中说,朱元璋坚信“农桑”才是“治国、平天下”的根本,他屡次宣布“通番禁令”,实行闭关锁国的海禁政策。这说明( )A. 经济模式与政治决择密不可分 B中华儒学与海洋文明密切相联C海禁

9、令主要是内忧外患的产物 D明初海禁令受西方入侵的影响20.“即使哥伦布没有发现美洲大陆,达伽马没有绕好望角航行,在以后的几十年中其他人也会这么做。总之,西方社会已经达到起飞点,即将起飞;而它一旦起飞,必将扫清海路,不可阻挡地向全球扩张。”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 哥伦布、达伽马发现新航路的历史不可信B. 欧洲向全球扩张的目的是为了“扫清海路”C. 新航路的开辟对西方经济起飞的作用微乎其微D. 新航路开辟与殖民扩张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2117世纪上半叶,欧洲国家纷纷到亚洲进行殖民活动,引发了亚洲海上贸易格局的变化。对此表述正确的是( )A荷兰通过设立据点控制东亚海上商路B英国打败法国垄断了对

10、印度的贸易C欧洲殖民扩张迫使中国放弃海禁政策D世界贸易中心转移到西太平洋沿岸22.“17世纪和18世纪初,西方人了解中国的历史、艺术、哲学和政治后,完全入迷了。”然而,“18世纪末,欧洲人对中国的自然资源更感兴趣。”导致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中国自然资源丰富 B工业革命的需要C中西交流的加强 D世界市场的形成23在英国,狭窄的铁路跨过像绿色海洋一样的乡间,把沿途被装进火车的英国人民,抛进城门口越来越稠密的人群之中。这一现象反映了工业革命( )A缩小城乡差距 B促进农业快速发展C推动城市化进程 D加速农村城镇化进程24. 绝大多数历史学家认为:公元1500年前后是人类历史的一个重要分水岭,

11、从那个时候开始,人类的历史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主要是因为( ) A美洲的发现 B商业贸易范围空前扩大C各地文明开始汇合交融 D殖民扩张的开始25我们习惯上称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所开辟的时代分别为“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这样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A技术革新的开始领域不同 B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不同C动力机器的发展阶段不同 D对世界市场的形成意义不同二非选择题(12+14+24=50分)2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美国外交政策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要造成一种局势,俾使我们和其它国家都能塑造出一种免于威胁的生活方式。在对德国和日本作战中,这是一个基本问题。我们的胜利乃

12、是战胜那些想把其意志和生活方式强加在别国头上的国家。 据杜鲁门总统一九四七年三月十二日致国会的咨文材料二 当我发表就职演说的时候,我提到一个需要谈判时代,而不是对抗时代。我们一直在进行谈判。我们在谈判中取得了一些进展,重要的事情是,我们在世界上许多地区正在进行谈判而不是正在对抗,在这些地区,对抗可能导致爆炸性的局面现在,当我们环顾我们所处的世界时,我们发现美国已经不再处于十分突出的地位或者完全支配的地位了。 据1971年7月6日尼克松在堪萨斯城的讲话材料三 俄罗斯总统叶利钦1998年2月8日在访问意大利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知道,要摒弃旧的思维模式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其中的惰性是很强的。然后个

13、别国家(注:美国)总是试图把一个单极世界的模式,也就是自己独一无二的领导作用强加给这个世界,这是不现实的,甚至可能是很危险的。”请回答:(1)材料一中,杜鲁门所说的“把其意志和生活方式强加在别国头上的国家”在二战后是指哪一个国家?(1分)美国对其采取了什么政策?(1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尼克松为什么认为需要谈判而不是对抗?(4分)(3)上述三则材料分别反映出美国对外政策对中美关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6分)27.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孕育了中华民族以农耕为主体的经济形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你耕田来我织布,你挑水来我浇园。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