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红河州高三生物复习统一检测.doc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29474478 上传时间:2020-04-2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红河州高三生物复习统一检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云南红河州高三生物复习统一检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云南红河州高三生物复习统一检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云南红河州高三生物复习统一检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红河州高三生物复习统一检测.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红河州2018年高中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关于细胞内的物质和细胞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性激素在内质网合成,可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生殖细胞的形成B蛋白质、核酸、多糖的单体均以碳链为基本骨架C大肠杆菌细胞中的核糖体形成与核仁有关D细胞衰老和癌变时都会发生细胞形态结构功能的改变2某人因一次意外而导致下丘脑受到损伤,这样可能会导致他的血糖含量发生变化; 细胞外液渗透压发生变化; 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发生变化; 体温

2、调节发生变化; 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发生变化; 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增强。A B C D3如图是酵母菌呼吸作用实验示意图,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条件X下葡萄糖中能量的去向有三处B条件Y下,丙酮酸在线粒体中被分解,并产生H2O和CO2C试剂甲可以是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D条件X下物质a产生的场所为细胞质基质4如图甲、乙是某一高等动物体内的细胞分裂示意图,曲线图分别表示该动物细胞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的变化及一个细胞中染色体组数的变化。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DE段和HJ段可能对应同一细胞分裂图B图甲可对应于BC段和FG段C甲、乙两图可同时出现在卵巢中D基因重组可发生于形成图乙过程中的BC段和HJ段5在

3、某些珊瑚虫的内胚层细胞内有虫黄藻,虫黄藻会为宿主提供有机物,而珊瑚虫为虫黄藻提供保护、居所和光合作用所需的二氧化碳,并通过对养分、光线等因素的控制,影响虫黄藻的数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虫黄藻和珊瑚虫的种间关系是互利共生B光照和养分会影响虫黄藻的种群密度,种群密度是种群空间特征中最基本的特征 C虫黄藻、珊瑚虫的细胞内都含有两种核酸,遗传物质都是DNAD珊瑚虫、虫黄藻在与无机环境的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发展,体现了共同进化6下列有关生物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建构数学模型的方法,可以用于研究种群数量变化和酶活性变化的规律B观察线粒体时,可以用健那绿染液染色,在高倍镜下可见呈灰绿色的线粒体C观察植物细胞

4、的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中缺乏对照原则D利用含酚酞的琼脂块来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关系的实验中,相同时间内琼脂块体积越大,氢氧化钠扩散的深度越浅29(11分)番茄含有丰富的营养,据营养学家研究测定:每人每天食用50克-100克鲜番茄,即可满足人体对几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需要。为了进一步了解番茄的生理特征,某兴趣小组在一定浓度的CO2和适宜的温度(25)下,测定番茄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光合速率,结果如下表。据表中数据回答问题: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时光照强度(klx)光饱和时光照强度(klx)光饱和时CO2吸收量(mg100 cm-2叶h-1)黑暗条件下CO2释放量(mg100 cm-2叶h-1)393

5、28(1)本实验的自变量是 。当光照强度超过9 klx时,番茄光合速率不再增加,此时限制番茄光合作用的主要外界因素是 。(2)当光照强度为9 klx时,番茄的根细胞中能产生ATP的场所有 。(3)当光照强度为3 klx时,番茄固定的CO2的量为 mg100 cm-2叶h-1;当光照强度为9 klx时,番茄固定的CO2的量为 mg100 cm-2叶h-1。(4)下面甲图表示种植番茄的密闭大棚内,一昼夜空气中CO2含量的变化情况。由图可知番茄开始进行光合作用的时间是 (填“早于6点”、“始于6点”或“晚于6点”);BD段CO2相对含量显著下降,影响其变化的主要环境因素是 ;一天之中植物有机物积累量

6、最多的时候是曲线中的点(填字母)。与E点相比,F点C3的量 。(填“增加”、“减少”或“相等”)(5)乙图表示空气中CO2含量对番茄植株光合作用的影响,X、Y对应的CO2含量下,叶绿体中H和ATP的生成速率的关系为 (填“XY”、“X=Y”或“XY”)。30(9分)抗利尿激素(ADH)是一种9肽分子,可与肾小管基底膜侧的抗利尿激素受体(ADHR)结合,激活细胞内一系列反应,有利于水通道蛋白-2插入肾小管、集合管上皮细胞膜(管腔面)(如图1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1 图2(1)下丘脑神经细胞将合成的ADH输送至脑下垂体后叶中贮存,当有适宜刺激时,最终在下丘脑相关神经的支配下,垂体后叶细胞通过

7、 (方式)将ADH释放,通过 运输至肾小管、集合管上皮细胞,进而发挥作用;引起ADH释放的内环境变化是 。(2)含水通道蛋白-2的小泡可与肾小管、集合管腔膜融合,进而将水通道蛋白-2插入肾小管、集合管上皮细胞膜,这体现了细胞膜具有 ,此过程 (填“需要”或“不需要”)消耗能量。(3)正常成年人血液中ADH含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2所示。cd时段,肾小管和集合管细胞对水的通透性,肾小管和集合管细胞通过 (方式)重吸收水,导致血浆渗透压降低。(4)尿量超过 3 L/d称为尿崩,尿崩症的病因有多种,一是ADH的分泌量不足,二是肾脏相应细胞表面缺乏而使ADH不能发挥作用。若某病毒的一种表面抗原与ADH

8、R结构非常相似,当人体感染该病毒后,机体产生的抗体可与ADHR特异性结合,使机体无法维持水盐平衡,这种免疫系统疾病属于 病。31(8分)图1所示为将某地乌鸦引入某生态系统后,研究人员连续20年调查其种群数量的变化,绘制成的值变化曲线。图2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请据图回答: (1)乌鸦的种群密度是指 。(2)图1中,乌鸦在第15年到第20年期间的年龄组成是 型,乌鸦种群数量最多的是第 年。(3)图2中该草原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 。图中食物网的形成原因是生物在进化过程中长期 的结果。若将其中的兔进行地理隔离,当达到一定的时期再将它们放在一起便不能进行基因交流,说明 。(4)若植物同化的能量不

9、变,鹰最初的食物比例为1/2来自于兔,1/2来自于蛇,若将食物比例改为3/4来自于兔,1/4来自于蛇,则调整后鹰增加的体重是原来的 倍。(能量传递按10%计算,保留小数点后两位小数) 32(11分)果蝇有直毛和分叉毛两种表现型,控制该性状的基因在X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且用A、a表示。下面是甲乙同学的实验过程,据此回答下列问题:甲同学: 乙同学:从甲同学F1中选出两只纯合且表现型不同的果蝇作为亲本进行交配,在子代中出现一只分叉毛雌果蝇。注:XAY与 XaY是纯合体;性染色体组成为XXY的果蝇性别为雌性(1)摩尔根的实验材料也是选择了果蝇,是因为果蝇具有 优点。(2)通过甲同学的实验可知 为显性。(

10、3)乙同学实验中的亲本基因型为 。正常情况下其后代中表现型及比例为 。(4)甲乙同学针对乙同学实验中子代出现分叉毛雌果蝇的原因进行探讨:甲乙同学认为这是基因突变造成的,若该说法成立,则该分叉毛雌果蝇的基因型为 。 乙同学实验中子代出现分叉毛雌果蝇还有可能是 造成的,若该说法成立,则该分叉毛雌果蝇的基因型为 。37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5分)春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也是家人团聚的时候。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家人团聚离不开美酒助兴,利用酵母菌酿酒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酵母菌是(填代谢类型)微生物,该菌与醋酸菌相比,在结构上最显著的区别是 。(2)近几年的春节中,葡萄酒越来越受人们

11、的青睐,葡萄酒的色泽是人们购买时要参考的一个重要因素,葡萄酒呈红色的原因是 。(3)家人团聚离不开美味的饺子,人们在吃饺子时总喜欢蘸醋。用于制作食醋的微生物是一种好氧细菌,在 的条件下,该菌会将葡萄糖直接分解成醋酸。(4)用果酒装置酿制果醋时,对发酵条件作出的具体调整是 和 (5)酒精发酵旺盛时,醋酸菌 (填“能”或“不能”)将酒精氧化为醋酸?原因是 。38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知闻网报道,世界首位一爸两妈的婴儿已经诞生。该婴儿的核基因来自于他的父母亲,而质基因来自捐献者。由于该婴儿母亲的质基因存在遗传缺陷,正常怀孕可使新生儿夭折。下图是培育该婴儿的简要流程,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2、(1)对于植物而言,所谓的质基因指的是位于线粒体和 中的基因。(2)图中的女性甲和乙需注射 (激素),目的在于促进过程的发生。(3)图中过程需要用到 技术。若重组卵子的核基因均来自女性乙的体细胞,则如何操作? 。(4)图中过程重组卵子为防止多精子入卵而设置的第一道屏障是透明带反应,第二道屏障是 。从男性甲体内排出的精子需进行 处理,才能具备与卵子受精的能力,而常用的处理方法是 。判断卵子是否受精的标志是 。红河州2018年高中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生物参考答案及评分细则一、选择题(每题6分,共36分)题号123456答案CBCDBA 二、非选择题29、(共11分,除特殊说明外,每空1分)(1)光照强度 CO2浓度(2)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2分,答全了才给分)(3)8 40(4)早于6点 光照强度 F 增加(5)XY30、(共9分,每空1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