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二轮复习方案 6 能量转化与守恒 .ppt

上传人:caoka****i123 文档编号:129455956 上传时间:2020-04-22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1.9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方案 6 能量转化与守恒 .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方案 6 能量转化与守恒 .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方案 6 能量转化与守恒 .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方案 6 能量转化与守恒 .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方案 6 能量转化与守恒 .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方案 6 能量转化与守恒 .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物理二轮复习方案 6 能量转化与守恒 .ppt(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六能量转化与守恒 专题六能量转化与守恒 专题六 主干知识整合 一 机械能守恒定律1 机械能守恒的判断 1 物体只受重力作用 发生动能和重力势能的相互转化 如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 抛体运动等 2 只有弹力做功 发生动能和弹性势能的相互转化 如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与一个固定的弹簧碰撞 在其与弹簧作用的过程中 物体和弹簧组成的系统的机械能守恒 上述弹力是指与弹性势能对应的弹力 如弹簧的弹力 橡皮筋的弹力 不是指压力 支持力等 专题六 主干知识整合 3 物体既受重力又受弹力作用 只有弹力和重力做功 发生动能 重力势能 弹性势能的相互转化 如做自由落体运动的小球落到竖直弹簧上 在小球与弹簧作用的

2、过程中 小球和弹簧组成的系统的机械能守恒 4 物体除受重力 或弹力 外虽然受其他力的作用 但其他力不做功或者其他力做功的代数和为零 如物体在平行斜面向下的拉力作用下沿斜面向下运动 其拉力与摩擦力大小相等 该过程物体的机械能守恒 判断运动过程中机械能是否守恒时应注意以下几种情况 专题六 主干知识整合 如果没有摩擦和介质阻力 物体只发生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时 机械能守恒 可以对系统的受力进行整体分析 如果有除重力以外的其他力对系统做了功 则系统的机械能不守恒 当系统内的物体或系统与外界发生碰撞时 如果题目没有明确说明不计机械能的损失 则系统机械能不守恒 如果系统内部发生 爆炸 则系统机械能不守恒

3、当系统内部有细绳发生瞬间拉紧的情况时 系统机械能不守恒 专题六 主干知识整合 2 机械能守恒定律的表述 1 守恒的角度 系统初 末态的机械能相等 即E1 E2或Ek1 Ep1 Ep2 Ek2 应用过程中重力势能需要取零势能面 2 转化角度 系统增加的动能等于减少的势能 即 Ek Ep或 Ek Ep 0 3 转移角度 在两个物体组成的系统中 A物体增加的机械能等于B物体减少的机械能 EA EB或 EA EB 0 专题六 主干知识整合 二 能量守恒定律1 能量守恒定律具有普适性 任何过程的能量都是守恒的 即系统初 末态总能量相等 E初 E末 2 系统某几种能量的增加等于其他能量的减少 即 En增

4、Em减 3 能量守恒定律在不同条件下有不同的表现 例如只有重力或弹簧弹力做功时就表现为机械能守恒定律 专题六 主干知识整合 三 涉及弹性势能的机械能守恒问题1 弹簧的弹性势能与弹簧规格和形变程度有关 对同一根弹簧而言 无论是处于伸长状态还是压缩状态 只要形变量相同 其储存的弹性势能就相同 2 对同一根弹簧而言 先后经历两次相同的形变过程 则两次过程中弹簧弹性势能的变化相同 3 弹性势能公式Ep kx2不是考试大纲中规定的内容 高考试题除非在题干中明确给出该公式 否则不必用该公式定量解决物理计算题 以往高考命题中涉及弹簧弹性势能的问题都是从 能量守恒 角度进行考查的 专题六 主干知识整合 四 机

5、械能的变化问题1 除重力以外的其他力做的功等于动能和重力势能之和的增加 2 除 弹簧 橡皮筋 弹力以外的其他力做的功等于动能和弹性势能之和的增加 3 除重力 弹簧 橡皮筋 弹力以外的其他力做的功等于机械能的增加 即W其 E2 E1 除重力 弹簧 橡皮筋 弹力以外的其他力做正功 机械能增加 除了重力 弹簧 橡皮筋 弹力以外的其他力做负功 机械能减少 专题六 要点热点探究 探究点一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问题 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题的一般思路 1 选择适当的研究对象 物体或系统 明确哪些物体参与了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 选择合适的初 末状态 2 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和运动分析 明确各个力做功的情况及初末状

6、态的速度 判断机械能是否守恒 只有符合守恒条件才能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题 专题六 要点热点探究 3 选择适当的机械能守恒定律表述形式列守恒方程 对多过程问题可分阶段列式 也可对全过程列式 必要时应选取重力势能为零的参考平面 专题六 要点热点探究 例1有一个固定的光滑直杆 该直杆与水平面的夹角为53 杆上套着一个质量为m 2kg的滑块 可视为质点 1 如图2 6 1甲所示 滑块从O点由静止释放 下滑了位移x 1m后到达P点 求滑块此时的速率 2 如果用不可伸长的细绳将滑块m与另一个质量为M 2 7kg的物块通过光滑的定滑轮相连接 细绳因悬挂M而绷紧 此时滑轮左侧绳恰好水平 其长度l m 如图乙所

7、示 再次将滑块从O点由静止释放 求滑块滑至P点的速度大小 已知整个运动过程中M不会落到地面 sin53 0 8 cos53 0 6 g 10m s2 专题六 要点热点探究 专题六 要点热点探究 专题六 要点热点探究 专题六 要点热点探究 点评 本题第 2 问为连接体的机械能守恒问题 涉及运动的分解 解题关键是确定滑块到达P点时绳与杆恰好垂直 将滑块在P点的速度分解 因两物体沿绳方向上的速度分量大小相等 分析得此时跨过滑轮的物块的瞬时速度为零 专题六 要点热点探究 专题六 要点热点探究 1 A B两环都未进入半圆形底部前 杆上的作用力 2 A环到达最低点时 两环的速度大小 例1变式题 1 零 解

8、析 1 对A B 杆整体受力分析知 A B两环与杆一起做自由落体运动 其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g 以B为研究对象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B受到的合力FB ma mg 所以杆与B之间的作用力为零 专题六 要点热点探究 2 A环到达最低点时 B已经进入圆轨道 两环具有相同角速度 两环速度大小相等 vA vB A环到达最低点时 杆与竖直方向夹角为60 B环下降的高度h 3R Rcos60 对A B整体 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专题六 要点热点探究 探究点二能量守恒问题 应用能量守恒定律解题的基本思路 明确物理过程中各种形式的能量 动能 重力势能 弹性势能 电势能 内能等能量的变化情况 分别列出减少的能量和增加

9、的能量的表达式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解题 专题六 要点热点探究 专题六 要点热点探究 专题六 要点热点探究 专题六 要点热点探究 专题六 要点热点探究 点评 本题中重物B落地过程损失机械能 全过程机械能不守恒 因此应将全过程以物体B落地为临界点分段讨论 重物B恰被提离地面的条件是解题的关键 专题六 要点热点探究 专题六 要点热点探究 1 当B物体的速度最大时 弹簧的伸长量 2 B物体的最大速度 专题六 要点热点探究 专题六 要点热点探究 专题六 要点热点探究 探究点三能量观点的综合应用 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的过程 常见功能关系的对比列表如下 专题六 要点热点探究 说明 表格中

10、 增加 是末态量减初态量 减少 是初态量减末态量 专题六 要点热点探究 专题六 要点热点探究 专题六 要点热点探究 专题六 要点热点探究 点评 解答本题要注意从做功的角度进行分析 利用 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的含义解题 分析选项A用除重力以外的其他力对物体做的功等于其机械能的增量 分析选项B用重力做的功等于重力势能的减少量 对选项C也是从做功的角度进行分析的 不宜从能量守恒的角度分析 专题六 要点热点探究 专题六 要点热点探究 专题六 要点热点探究 专题六 要点热点探究 高考命题者说 本题考查考生对物理过程的分析能力 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能否了解此过程中能量的转换 根据题给的情境 从初态到末态 在竖

11、直方向上 物块所在的高度降低了h 由此可以判断出系统的重力势能减小了mgh 根据题设物块的初末态动能均为零 且物块在运动过程中有摩擦力做功 又可以判断出减少的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系统的内能 这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判断 第二步的判断是对物块运动过程的判断 由于题目中只给出了物块最后停在水平轨道上某处 所以物块的实际运动可能有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为物块在停止之前滑上了圆弧再由圆弧滑下最后停止在水平轨道上 另一种情况 物块没有再滑上圆弧就在水平轨道上停止了运动 专题六 要点热点探究 由于题目在设问时已提出了求物块停止的地方与N点距离的可能值 所以考生一般是可以想到这两种可能的情况的 本题物理情境和设问都不难 主要考查考生的分析能力和应用物理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题抽样统计难度为0 515 区分度为0 757 对全体考生有较好的区分度 有12 的考生得0分 11 的考生得7分 19 的考生得13分 4 的考生得满分 引自教育部考试中心2011 高考理科试题分析 第303页 专题六 教师备用习题 备选理由 本题考查圆周运动的能量问题 涉及竖直面内的线 球模型在最高点的临界状态分析 在最低点的动力学分析 小球从最低点到最高点过程中的能量分析 尤其要特别注意本题要求考虑空气阻力做功 专题六 教师备用习题 专题六 教师备用习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