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作文何去何从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29449087 上传时间:2020-04-2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新作文何去何从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创新作文何去何从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创新作文何去何从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创新作文何去何从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创新作文何去何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新作文何去何从(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创新作文,何去何从?福州格致中学鼓山校区 林晓雯 凡为文以意为主。刘勰在文心雕龙附会中说:“附章会义,务总纲领。驱万途于同归,贞百虑于一致,使众理虽繁,而无倒置之乖;群言虽多而无棼丝之乱。”1“立意”是文章展开的依据,是文章中的材料、结构、语言、形式等诸因素的协调统一所形成有机整体的灵魂和统率。 清代李渔在闲情偶寄中曾说:“物惟求新,新也者,天下事物之美称也。”2“求新”是人类的一大心理特征。只有冲破守旧,思想才能不断推陈出新。于是乎,反映在高考作文中,立意求新,即创新,怎样才是“创新”,成了我们迫切需要探讨的问题。而“创新”二字在现代教育中又实际面临着怎样的拷问呢?我们不妨先从一篇高考作文在

2、高考评审中三改得高分的多舛命运,初步窥探当前创新作文的现状。 2002年四川省高考阅卷结束后,其中一篇名为潘金莲的选择的作文,从潘金莲自身的角度,分析了在武大郎和西门庆之间选择的种种利弊,文笔流畅、行文优美、引经据典,自有一番道理。但因其落脚点定在选择西门庆上,与传统观点格格不入。最初在评卷老师那里只得了20分(满分60分)。评卷老师甚觉可惜,便将此文提出来与整个阅卷室的数十位评卷教师讨论,争议很大,讨论的结果是从20多分改成了40多分。大家还是觉得不妥,遂请示评卷指导委员会,委员们对此文阅读多次,认为此文是不可多得的佳作,给出了相当高的分数。3虽然这篇作文最终结果令人欣慰,但我却不免在为考生

3、庆幸的同时对现代教育还夹杂着疑虑:创新作文究竟该走向何方?潘金莲的选择此篇文章在写法于传统的基础之上,有较大的突破,总归是一篇笔触丰满,见识别致的佳作。它的最终成功,无疑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但从其坎坷的改判经历,无疑也是一个相当幸运的例子。因为所谓的“落脚点”不对,就险遭低分的厄运,好在在评卷指导委员会的反复论证之下,最终取得了高分。而那些没能有幸受到此类待遇的类似的文章呢?其结局就难以逆料了。题目心灵的选择,原本已将文章的涵盖面与伸缩性扩展了,但却在批改过程中,被简单地与道德直接挂钩,“话题”作文被曲解为“命题”作文,从而使“创新”的初衷被淡化;创新作文能否在高考阅卷中获取高分变得玄而又玄,这

4、是一个多么正常的现象啊?“求新”、“创新”何以在一再推崇之下却又陷入如此进退维谷的境地,潘一文的“奇遇”正从某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学语文教育中的实际情况。 “文章忌随人后”。创新的重要性已勿庸置疑,然而我们也不得面对现时中学语文教育当中确实存在的,面对“立意求新”所采取的谨小慎微的态度。就拿现实教学中遇到的作文来说,教师在批改的过程中,随时可见一些假大空的套话,或是些刻意雕词砌句、吟风弄月、甚至无病呻吟的造作言语;写人时,一千个“莎士比亚”创造出同一个“哈姆莱特”;拟物时,天地山川,万物皆成一色;说理时,一味豪言壮语,渲染情绪:缺乏青少年应有的鲜活形象,老气横秋,苍白而无生命力。 我在这段教学期间

5、也不断遇到这方面的例子。高一的学生,十五六岁的年纪,平日里活泼开朗,语言生动谐趣,可一旦写起议论文,全都不约而同选择“深沉”。中规中矩,忧国忧民,遣词造句的时候拿腔拿调,大有亲自主笔为人民日报写社论的架势,再不然恨不得就是国务院的新闻发言人在人民大会堂答各国记者问。结果可想而知,交上来的作文千篇一律,我在批改的过程当中,就不断涌起“似曾相识”之感。模式化的结构安排,成品化的语言表述,通用化的材料论据,造成的直接结果便是学生的思路狭窄,得不到开拓。写出来的作文也就篇篇花团锦簇,积极向上,但却经不起琢磨,品味起来,只犹如一杯“温吞水”。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认为:错不在学生。而是中文教学在几千年的

6、沿袭传承过程中早已经形成了一套严谨且严密的教授体系。“信而好古”的儒家传统思想也已渗入了我国传统文化的骨髓,成了我们民族的一种独特的社会遗传。封建社会在意识形态上的历史局限性,到了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依然在起着深远的影响,非一朝一夕所能改变。反映到作文中,就是为什么一再呼吁“创新作文”,而大多时候也只能停留在口头;为什么所谓“创新作文指导”发展到最后却依旧是“大而无当”的照本宣科的原因。教师不敢创新,甚至不会创新,却还一味强调自己的学生“要创新”,那么这算不算是向学生提出了过高要求? 追寻“创新的方法”,这项工作早已有人在做。而遗憾的是,我们也发现:真正的创新,并无捷径可言。那些所谓的方法,即使有

7、,亦不过只是一些狭隘的个人经验。归纳起来,大多是些苍白的理论或杂乱无章的途径。而“文无定法”的客观规律又继而揭示了,即使是对于某人来说行之有效的经验,化用到另一个体身上,又需要加以因人而异的改造,并且要在具体的写作实践中去逐步领悟,这其实又是一个新的创新过程。文章技巧的微妙性也正在于此。而且更多的时候,指导性的创新建议到了最后大多会不得已陷入单纯评价效果的泥沼,譬如某语段需简略,某语段又需扩写,开头还应当生动些,某处的措词又需要再修饰,诸如此类,欠缺可操作性,也无异于没说。泛之四海而皆准的创新规律,不客气地说一句:根本不存在。虽然如此,教师究竟需要在指导学生创新方面扮演怎样的角色,起怎样的作用

8、呢?我的看法如下:其一,教师对于“求新”、“创新”首先应当要有肯定的认识。十几年来高考作文从命题作文-供材料作文-话题作文发生蜕变的三个阶段。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高考作文命题也在进步。创新占据了日益重要的位置,自然给予考生的自由空间越来越大。以往的看图作文、命题作文、给材料作文,往往立意浅显明了,学生不需要自行提炼,这样一来,学生的思维就被固定在了一个已经架构好的固定模式里了,我们想要见到百家争鸣的繁荣几乎成了不可能。遂只有退而求其次,在措词、语段的铺排上作文章。而从1999年开始,高考作文题表现出了全新的思路,“除诗歌外文体不限”,甚至在卷面上明确提示可以“编述故事、发表见解、展望前景”等等

9、。文体限制的减少,有力地冲击了一贯以恪守文体知识为准则的作文教学思路。我们可喜地发现,高考作文已逐渐将检验的侧重点放在了检验考生的想象、思维、联想能力等这些能力上了。也从此,以“提问题”、“列现象”、“做分析”、“表决心”为步骤的模块作文,由于骨子里的“千人一面”,想要获取高分几乎成了不可能。求新、求异成了高分作文的制胜法宝。所谓求异思维,就是多方向、多角度、多起点、多层次地思考问题,并在多种思路的比较中,选择富有创造性的,最能有效地表达自己思路的,揭示现象与本质之间的差别的一种思维方式。它是一种具有开创意义的高智能的思维活动。42000年,高考作文开始按“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双重标准评分

10、。5高考作文已不仅意在检验学生对语言文字的驾驭能力,更希望能够检验出具有理性思维能力,对外部事物的观察和分析具有深刻性、独创性的素质型人才。这个出发点与我国的现代教育所一再强调的“素质教育”是相契合的。语文教学大纲就已明确指出:应当“注重培养创新精神”,“鼓励有创意的表达”。6可见,教师若先做不到对“创新”的认同,实际上就是于我们现代教育的教学目的背道而驰了。 其二,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来扩大他们的视野以及拓宽知识面。就作文而言,现时的作文教育状况是,没有几个语文教师敢理直气壮地大声向同行宣告:我“教”会了学生创新。事实正是如此,因为创新并不是靠“教”来的,既便是一个具备创新能力的教师,这

11、“创新”却也只能属于他自己,难以将其与其它课本知识一样一齐灌输给学生。2001年高考的南京考生蒋昕捷,从5岁的时候就迷上了听袁阔成的三国演义。上小学后,他开始读古典名著,水浒、西游记、红楼梦,尤其是三国演义,读了至少三四十遍,很多章节都能熟读成诵。除了古典文学,他还喜欢读鲁迅的杂文、钱钟书的小说和一些名人传记。正是由于这方面的文学积淀,蒋昕捷在2001年的高考作文中,以三国为背景,用文言形式写出了轰动全国的满分作文-赤兔之死。他的这些课外阅读经历就很值得教师在中学的作文教育借鉴一番。“求新”、“求异”,若是缺乏缜密的思辨能力,极易陷入自相矛盾的状态。所以,没有充实的知识储备作理论后盾,也只能是

12、纸上谈兵。“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自有它的道理。而遗憾的是,一贯善于替学生包办的传统教学恰是在这一点上无能为力。因为这项积累的工作非一蹴而就,只有靠教学的主体-学生自己来完成,才能见成效。这就需要我们多给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和空间,去获取他们所希望了解、而由于客观存在的局限性,在课堂上还来不及了解的各方面的新的信息和新的观念;“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的同时,还要“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言之有物”的“物”首先就要平日的知识积累才能得来,否则写出来的文章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没有依据。在广泛地阅读,积蓄了足够的素材之后,学生的阅历丰富了,见解开阔了,对于问题的看法也就跟着提

13、升了。作文时方能纵横驰骋,张扬个性,写出真正属于他们自己的、不落俗套的“创新”作文。尽管现在,无论是教师和学生都还在“高考指挥棒”的指引下,背负着“应试教育”的重压,然而学生潜力和创造性的深刻挖掘却是作为教师责无旁贷的任务。因此,能够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思考空间是我们必须要做到的。反之,“求新”、“创新”亦无从谈起。其三,教师须善于组织能开发学生创新潜力的作文实践。既然是要求创新作文,教师若还是照搬老一套,以“开门见山”、“以小窥大”、“头尾呼应”、“卒章见志”等等此类的公式来作为创新作文的要求,显然是行不通的。而必须积极地组织“创新作文”实践,以引导学生开动脑筋,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教

14、师可以经常布置学生写一些放胆文,譬如可依照高考的出题形式让他们写一些不限文体的周记或日记。多练笔,以期充分地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在批改的同时,教师也应当充分尊重学生的思路,对优缺点予以客观的评价。尤其要注意的是,无论是何种文体的实践,教师都不应在学生作文之前将自己现成的结论告知了学生,因为这无异于让学生“带着镣铐跳舞”无异。如果教师本身在“创新”的操控上欠成熟或不自信,带着保守的心态,还装模作样地要学生“创新”,以为只要作文课上提一提“创新”一词,就算尽到了责任,或是完成了教学大纲要求的教学任务,这种想法就是错误的。因为这样极容易给学生造成误导。直接结果就是学生一旦在没理解“创新”的实际含义上企

15、求创新,很可能就陷入浅尝辄止,流于肤浅的误区。同样,也有可能会出现另一个极端:天马行空、不着边际。如此的“精骛八极,心游万仞”想来应该不是教师要的,这才是真正的危险。就高考的功利性而论,如此含糊其辞地指导所谓“创新”,还不如一个“彻底”保守的教师要求学生写一些循规蹈矩的二类作文来的保险。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教师对于学生的“创新”,应当予以积极的鼓励和宽容的接纳。学生的创新作文由于教师不明朗的态度,势必会挫伤他们创新的积极性,这其实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如果在创新问题上,我们口头上赞同,观念上反对,不实际给学生们积极的鼓励,那么给学生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就是深远的。孩子们极可能在几次创新之后,

16、因一直得不到教师的认同,而不得不选择妥协,再回头写那些“规范”作文。孩子们的创造性最终被扼杀,这无疑是对“创新”的一个巨大打击。我要强调的是,对待“创新作文”,教师们的鼓励必不可少。然而仅仅是鼓励还是不够的,教师还必须更进一步,对创新持宽容的态度。由于创新的尺度在客观界定上的模糊,以及在实施过程中又免不了要被许多主观因素所牵绊,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都知道,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有独立人格、独立思考、创新精神的人。但是,我们的教育和考试模式都在扼杀学生们的自由探索精神。再拿前文所提到的潘金莲的选择一文来说,诚然,此文的确存在尚需探讨之处。但“言人所不敢言”却又的确遵循了当今短缺、而我们又一再倡导的诚性文风。高考阅卷的客观要求是评卷老师需能够保持心态平和,不仅凭个人好恶评分。话虽如此,但若是考生的价值观和老师的价值观相冲突时,又当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