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第四次月考.doc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29438940 上传时间:2020-04-2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化学第四次月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三化学第四次月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三化学第四次月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三化学第四次月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化学第四次月考.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西省实验中学20082009学年度高三年级第四次月考化 学 试 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P:31 S:32 C1:35.5 Ca:40 Cu:64 I:127第卷(客观题 共44分)一、(本题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每小题只由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含有电子对不偏移的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是( )AKOHBNa2OCK2O2DNH4C12下列关于浓H2SO4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常温下可使某些金属钝化B具有脱水性,故能作干燥剂C加热条件下可与木炭反应,其还原产物为SO2D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3一种比黄金贵百倍的气体,不久

2、前在兰州近代物理研究所制备成功。1mol气体中所含中子的物质的量为( )A16molB18molC20molD24mol4下列反应产生的气体通入Na2SO3溶液,不能反应的是( )ACO通过加热的CuOB铜与浓H2SO4共热C浓H2SO4和MgC12固体DFeS和稀H2SO45物质的量相同的Mg2+、F、H2O三种微粒,一定含有相同的是( )A电子数B质子数C中子数D质量数6将H2S和SO2气体分别通入下列溶液中,只有一种气体反应是( )A溴水B酸性KMnO4C浓HNO3DCuSO4溶液7已知a、b分别为同周期的IA和VIIA族的两种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分别为m和n,则下列关系不可能成立的是(

3、 )An=m+16Bn=m+6Cn=m+30Dn=m+108X盐和Y酸反应,可放出有气味的气体Z;Z跟NaOH溶液反应又得到X:Z氧化的最终产物为W,W溶于水又得到Y,则X和Y是( )ANa2S和HNO3BNa2S和盐酸CNa2SO3和H2SO4DNa2SO3和盐酸9纯净的碳酸氢钙试样在高温下分解,当剩余的固体质量为原试样质量的一半时,碳酸氢钙的分解率是( )A50%B75%C92.7%D100%10有物质的量相等的短周期金属元素单质A和B,在A中加入足量盐酸,在B中加入足量稀硫酸,反应完全后,生成氢气的体积分别为V1和V2,且V1V2,若要确定生成物中A和B的化合价,至少还需要的数据是( )

4、AV1:V2的值BV1和V2的值CA和B的物质的量D盐酸和稀硫酸的浓度11已知X+、Y2=、Z、W2四种离子均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关于X、Y、Z、W四种元素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XYZWB原子序数:YXZWC原子最外层电子数:ZWYXD金属性:XY,还原性W2Z12能用共价键的牢固程度来解释的是( )AN2的化学性质比O2稳定BCH4分子是正四面体结构C惰性气体一般难发生化学反应D通常情况下,Br2呈液态,碘呈固态13足量的浓H2SO4和mg铜完全反应,得到标准状况下的nLSO2,则被还原的硫酸是( )ABCD14短周期且同周期元素Z、Y、Z,其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按X、Y、

5、Z的顺序逐渐增强,则下列说法一定不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大小XYZB非金属强弱ZXY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ZYXD单质的氧化性ZYX15一种酸性溶液中加入BaC1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这种溶液中( )A一定含有SO42B一定含有Ag+C可能同时含有Ag+和SO42D一定含有Ag+或SO4216碳与下列各组物质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物中一定是CO的是( )A CaO、FeOBCuO、ZnOCH2O、SiO2D浓H2SO4、浓HNO317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该元素所在的族序数,也等于价电子数B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含氧酸或无氧酸的酸性均减弱C既能跟酸反应,又能跟碱

6、反应的化合物,一定是两性氢氧化物D次外层为2个电子的元素一定是第二周期元素18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实验室可用浓H2SO4跟金属硒化物反应制取H2SeBH2SeO3中的Se,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 性C硒酸钠的化学式为Na2SeO4D碲跟氢气化合比碘跟氢气化合更困难19CaH2是和种离子化合物,它溶于水后放H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CaH2中的氢离子的电子排布与Ne相同B溶于水呈酸性CCaH2中氢离子半径比锂离子半径大D与水反应CaH2被还原20有一瓶Na2SO3溶液,可能部分被氧化。某同学用此溶液进行如下实验:取少量溶液,滴入硝酸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足量稀HNO3,充分振荡后

7、仍有白色沉淀,对此实验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ANa2SO3已部分氧化B加入硝酸钡溶液生成的沉淀一定含BaSO4C加入HNO3后不溶沉淀一定为BaSO4D此实验不能确定Na2SO4是否部分氧化21X元互的1个原子转移2个电子到Y元素的2个原子中去,形成化合物Z,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Z具有较高的熔沸点BZ可能易溶于水CY形成Y2离子DZ晶体中X离子与Y离子之比为1:222下列反应中,一定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是( )向久置的Na2SO3溶液中加入BaC12溶液,再加入稀盐酸;向Na2CO3溶液中加入酸性CaC12溶液;向Na2CO3溶液中通入C12,再滴加BaC12和稀盐酸;向Na2CO3溶液中

8、加入稀HNO3后再加入BaC12溶液;H2S通入Cu(NO3)2溶液中ABCD第卷(主观题,共56分)二、(本题共1小题,共8分)23(8分)CO和O2在有催化剂和加热条件下,很容易发生下列反应:。现针筒内贮有200mLCO2、CO、O2的混合气体,(标准状况)。假设其中CO2为xmL,CO为ymL,其余为O2(足量)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针筒压出的气体,从左到右流过的装置连接顺序应该是(用A、B、C、D表示)_ (2)吸收瓶C和D中所盛的吸收溶液是足量的_溶液,装置B中所盛可以是_。 (3)实验完毕后,在装置B量筒中液体的体积约为_mL(用含x,y的式子表示)。 (4)在(1)装置中,从

9、左数第一个吸收瓶中产生的CaCO3质量约为_mg;第二个吸收瓶产生的沉淀质量约为_mg。(用含x或y的式子表示)。 (5)如果第一个吸收瓶 在(1)装置中 中得到200 mg CaCO3沉淀,第二个吸收瓶得到150mg沉淀,则原混合气体中含CO2的体积为_ mL,;含O2的体积为_ mL。三、(本题共2小题,共19分)24(11分)通常状况下,X、Y和Z是三种气态单质。X的组成元素是第三周期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稀有气体元素除外);Y和Z均由元素R组成,反应Y+2I-+2H+ I2+Z+H2O常作为Y的鉴定反应。 (1)Y与Z的关系是(选填字母)_。a.同位素 b.同系物 c.同素异形体 d.同

10、分异构体 (2)将Y和二氧化硫分别通入品红溶液,都能使品红褪色。简述用褪色的溶液区别二者的实验方法_。 (3)举出实例说明X的氧化性比硫单质的氧化性强(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 (4)气体(CN)2与X化学性质相似,也能与H2反应生成HCN(其水溶液是一种酸)。HCN分子中含有4个共价键,其电子式是_。KCN溶液显碱性,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25(8分)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所列的字母分别代表某一化学元素。bhjacfilmegdk (1)下列 (填写编号)组元素的单质可能都是电的良导体。a、c、h b、g、k c、h、l d、e、f (2)如果给核外电子足够的能量,这些电子便会

11、摆脱原子核的束缚而离去。核外电子离开该原子或离子所需要的能量主要受两大因素的影响:1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吸引力2形成稳定结构的倾向下表是一些气态基态原子失去核外不同电子所需的能量(kJmol1):锂XY失去第一电电子519502580失去第二电电子729645701820失去第三电电子1179969202750失去第四电电子955011600通过上述信息和表中的数据分析为什么锂原子失去核外第二个电子时所需的能量要远远大于失去第一个电子所需的能量_。表中X可能为以上13种元素中的 (填写字母)元素。用元素符号表示X和j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_ _ 。Y是周期表中_ 族元素。以上13种元素中,_ (填写

12、字母)元素原子失去核外第一个电子需要的能量最多。四、(本题共2小题,共19分)26(7分)某无色溶液可能含有下列钠盐中的几种:(A)氯化钠(B)硫化钠(C)亚硫酸钠(D)硫代硫酸钠(E)硫酸钠(F)碳酸钠。向此溶液中加入适量稀硫酸,有浅黄色的沉淀析出,同时有气体产生。此气体有臭鸡蛋气味,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不能使品红试液褪色。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不能使品红试液褪色,说明该气体中不含_(填分子式)。(2分) (2)此无色溶液中至少存在哪几种钠盐?请写出全部可能的情况(填写相应的字母)。第一种情况是_,第二种情况是_,第三种情况是_,第四种情况是_。(对1空给2分,对两空给5分,每错1空,倒扣3分,不出现负分)27(12分)已知AL所代表的物质(或溶液中的溶质)都是中学化学课本里学过的物质。通常状况下,A、B是淡黄色固体,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