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凉山彝族舞蹈探微.docx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29415345 上传时间:2020-04-2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44.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大凉山彝族舞蹈探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四川大凉山彝族舞蹈探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四川大凉山彝族舞蹈探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大凉山彝族舞蹈探微.docx(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川大凉山彝族舞蹈探微摘要:彝族舞蹈是彝族文化的重要代表形式之一,以其特定的方式反映出彝族生产方式、社会生活方式和民族迁徙、战争经历等,富有浓郁的情趣和民族风情。四川大凉山地区的彝族舞蹈,在彝族舞蹈形成自己的体系,让舞蹈界认可的发展历程中,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本文从凉山地区彝族族源、方言区分,以及舞蹈剧目几个方面,来搜索大凉山彝族舞蹈的传统价值,为今天的理论研究和创作提供一些资源。关键词:彝族;彝族舞蹈;民族迁徙;民族风情;发展历程一、彝族舞蹈概况彝族在中国是一个大族,主要居住在祖国的西南地区。北自四川大渡河,南至云南南部边境;东自乌江,西达澜沧江;其中最集中的是大小凉山、乌蒙山、无量山、哀

2、牢山地区。四川大凉山作为彝族最大的聚居地,也是最能体现彝族文化的地区。追溯一个民族舞蹈的渊源,首先需要探清这一民族的族源,语言和族源是密不可分的1,彝族语言是藏缅语系缅语族彝语支中的一种民族语言,而藏缅语系与古氐羌有很大的渊源。那么,凉山彝族传统舞蹈的文化属性,从文化渊源的角度来判定,无疑是古代氐羌历史文化的延续。现在凉山彝族仍然有火葬的习俗,而火葬一直就是古代氐羌文化。彝族有关于尚黑之俗,有两个观点:传说彝族先祖是一只虎,是源于彝族的图腾崇拜;是与族源相关,即源于古氐羌2。彝族文化同出一源,在歌舞文化上有许多共性是必然的,从舞蹈的配乐和动作上来看,各地区彝族都有一些共同特征,比如音乐大都有弦

3、乐,节奏韵律都差不多,但是造型缺乏美感。抬腿、蹬脚、歪膝、踏地为彝族舞蹈的共同特点。彝族舞蹈总结起来,有以下共同特点:(1)基本动作简单而组合繁多。(2)腿部动作多而强韧。(3)扣臂环舞踏歌。(4)多携手或拍掌顿足。(5)祭祀性舞蹈有较高的技巧。彝族的族源,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特别是彝语支诸族,有着天然的血缘纽带联系。那么彝语支诸族其源头正是古老的氐羌族群。有很多风俗习惯、家族制度以及经济生活等方面都有许多共同点,如人死行火葬,围尸跳慰籍亡灵的丧事舞蹈;巫师手持羊皮鼓,驱鬼避邪的巫术舞蹈;身披羊皮,手臂相连,用力跺足的踏歌等等,这些都是源自氐羌的各民族舞蹈的共性3。凉山彝族歌舞中,从歌舞文化的共

4、性方面而言,不仅有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因素,而且,也有古氐羌文化因素的遗传。凉山奴隶制长期延续,生产力低下,几乎与外界隔绝,凉山彝族歌舞的文化特点就是在这样的人文背景下形成的。二、四川凉山彝族舞蹈概况在舞蹈形式及文化上,凉山彝族舞蹈与古羌族舞蹈有颇多相似,例如,“古羌人有一个很常用的舞蹈,就是按逆时针方向进行的圆圈舞,这种舞蹈形式在彝族古老的都火及跳碟脚中依然可见。”藏缅语族所属民族踏歌,与古羌歌舞文化有直接联系,特别是彝族传统的打歌就是古羌歌舞文化的遗风。彝族传统的祭祀丧葬歌舞、送灵驱鬼歌舞也都留下了古羌文化遗迹,可见,古羌歌舞与凉山彝族舞蹈文化血脉相连。凉山彝族世居山区,所以其舞蹈文化不能不受

5、山区自然环境的影响,由此形成了山区舞蹈文化特征。他们的舞蹈队形多以圆圈为主,舞蹈动作的基本姿态、动作的律动都与山区环境有关。据有人研究,长期生活在山区和平原地区人们的舞蹈,在动作方面有一定的差异,原因是生存环境的不同,如“住在山区及半山区的民族,生活与生产都离不开登山爬坡的活动,练就了一双尤显灵活的脚。舞蹈起来就有登高时身躯前俯后仰、摆手、甩手、脚牢实地踏在地面的一种沉甸、扎实感,表现出山地居民饱含与自己生息相关的环境之深情。凉山彝族舞蹈的姿态、动态特征也体现了山区环境的影响。凉山彝族地区山高坡陡,气候寒冷,海拔又高,彝族人一年四季都披察尔瓦或披毡,舞蹈时察尔瓦或披毡对上身的动作产生了限制作用

6、。所以,凉山彝族舞蹈脚部动作多,手部动作少。凉山是畜牧业为主,以此为背景的经济生产,产生了相应的文化现象,在舞蹈方面,出现了模拟农耕生产的插秧歌包谷舞荞子舞等。凉山彝族舞蹈的每一种舞蹈的动作都比较简单,甚至出现动作重复的情况,没有人工加工的情况,也没有供人欣赏的表演性,多数是自然无华的,模拟生产劳动的,古朴自然。在凉山彝族自治州概况里面,曾经提到:古老大凉山地区曾有过宫廷舞,凉山彝族风俗4认为:“据传这种舞蹈的来源可追溯到南诏时期,当时南诏王室的宫廷舞受到唐朝宫廷舞蹈和南亚诸国的影响。从一千多年前南诏王朝宫廷到以后历代土司都有这类舞蹈。如扇舞、迎宾舞、蛇舞、孔雀舞等。这类舞蹈舞者头戴孔雀羽毛及

7、珍珠头饰,扭腰、摆胯,甩手臂、肩头的动作很多,服饰也很华丽,跟缅甸、泰国的舞蹈很相似。后来,彝族土司继承了这种舞蹈,但是,随着土司的衰落,至建国前,宫廷舞在凉山已经少有流传。到目前为止,凉山地区已经没有流传这类舞蹈了。”彝族有分黑彝和白彝,这两个分类是不在一起跳舞的,这是由于当时彝族地区实行的等级制度决定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地位把彝族分成了不同的等级,婚姻关系也助长了等级制度的扩大化,不同等级之间界限分明,尤其是统治等级与被统治等级之间,有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总结起来。四川凉山的民族舞蹈又以下几个特点:舞蹈从存在空间看,没有宫廷舞蹈。祭祀舞蹈以驱鬼的舞蹈最为突出。集体舞蹈多以踏歌为主,结合具体的

8、形式而舞。没有职业艺人,黑白彝不在一起跳舞。舞蹈来源与古氐羌人文化关系密切。三、四川凉山彝族舞蹈分类概况四川大凉山彝族从语言方面来分,共有三个方言区,即“什扎”“依诺”“所地”地区。“什扎”方言区包括四川省喜德、越西、冕宁等县及西昌、盐源、木里、昭觉、金阳、德昌、盐边、石棉、九龙、沪定和云南省宁蒗、中甸等县的部分地区,俗称中裤脚彝族地区;“依诺”方言区包括四川省美姑、雷波、甘洛、马边、峨边等县和昭觉、金阳、云南省巧家、永善等县的部分地区,俗称大裤脚彝族地区;“所地”方言区包括四川省布拖、普格县及金阳、宁南、会理、会东、德昌、西昌、昭觉、盐源、米易等县和云南省元谋、华坪等县的部分地区,俗称小裤脚

9、彝族地区。这三个方言区的彝族,既有同一性,又有一定的差异性。其同一性来自民族一致、文化同出一源,其差异性主要是由各地区域人文地理环境的不同所造成的。他们文化上之同一性和差异性不仅体现在服饰、习俗、语言等方面,而且也体现于舞蹈文化中。同一性方面1)舞蹈特点相同;2)种类相同;3)形态相同;4)舞者中没有职业或半职业艺人;5)舞蹈的其他构成要素也相同;6)三个方言区舞蹈的社会功能、文化底蕴相同。差异性方面1)相同的舞蹈,称谓不同;2)舞蹈的多少和风格有别,大裤脚地区的舞蹈形态少,且动作深沉缓慢;中裤脚地区的舞蹈,介乎于两者之间。小裤脚地区的舞蹈形态多,且动作欢快活泼5;3)跳法有异;4)最鲜明的差

10、异在于服饰,尤其是三个方言区的男性裤脚有大、中、小之区别。5)具体形态分布不均;6)形态分布不均。三个方言区在舞蹈方面具有同一性,其最根本原因在于民族相同。凉山在历史上长期的等级分化,家支割据,婚姻关系等因素,各地域的舞蹈形成了各自的特点。作为同一个民族,其文化同出一源,在歌舞文化中,也存续着一些相同的特点。凉山是一个长期被各民族合围的地区,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前,都处在合围的状态,自己有独特的氛围。处在合围中心的彝族就是腹地彝族,他们很少与外部联系,不被其他的民族影响,很好地保存了彝族的文化特色,歌舞文化也是别具一格。而边缘地区的彝族,则被其他文化影响严重,特别是和汉族杂居的,还引入了汉族文化,

11、彝族文化的色彩就淡化了。从边缘到腹心的比较会发现,两者的差异明显,而且地域特色鲜明。 凉山腹心地区包括现在的普格、布拖、昭觉、美姑、金阳县。这些地区的彝族歌舞,在身体各部位的动作上,腿部动作多于上身动作,且腿部是主动部位。而上身是协动部位。其形式是由歌、舞、诗三方面共同构成的,即人们所说的“三位一体”,具体形式是载歌载舞。凉山彝族严格实行等级内娇、家支外娇习俗,歌舞活动要遵守等级制和家支制,很多活动是在家支内进行。凉山彝族身居寒区,生存条件艰难且因长期的民族歧视和压迫,无休止的打冤家和残酷的奴隶制度,使得这方土地的彝族性格刚毅、深沉,这些性格特征直接体现在舞蹈之中。凉山边缘杂居区的彝族,与各族

12、同居,显然等级、家支观念相对淡化,所以,这一地区的歌舞活动不一定要遵守等级制或家支制。在舞蹈形态上,体现出了一定的人为加工的痕迹,有些舞蹈是以乐器伴奏的形式。凉山边缘地区的彝族,在文化上则受到了汉族和其他民族的影响,在受到外来文化影响的同时,他们的自身的舞蹈也影响了其他民族。他们在凉山边缘地区,与汉、藏、傈僳等族杂居,相互之间流传着一种共同的舞蹈跳碟脚,也称为打跳彝族歌庄,可见,这些杂居民族的歌舞活动受到了凉山彝族传统歌舞的影响。四、凉山彝族舞剧典型和民间舞蹈种类彝族舞剧凉山巨变舞剧根据1958年至1960年四川凉山彝族实施民主改革和平息奴隶主叛乱现实斗争生活而编创。编导:陈冲、唐亥。作曲:杨

13、碧海、田联韬、夏忠汤。作词:范禹、宋承宪。主要演员:阿果的扮演者慈仁桑姆,木基的扮演者罗英福,老铁匠的扮演者李毓珊,克达的扮演者江泰祥,奴隶主阿候的扮演者吴代本,女军医的扮演者董丽馨等6。舞剧于1965年由中央民族学院艺术系首演于北京。舞剧共八场,序幕:今日凉山,第一场家破投军,第二场红星闪耀,第三场春风送暧,第四场地牢血书,第五场众盼民改,第六场水火难容,第七场奴隶革命,第八场平叛解放,尾声。舞剧主要通过木基一家人的悲欢离合反映凉山变革的风貌。这部舞剧的艺术成就表现在:a.它反映了四川凉山地区彝族奴隶砸碎奴隶枷锁,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革命变革的情况。彝族舞剧反映了这一伟*的史实,因此具有现实、

14、深远的政治意义。b.这部舞剧的艺术性比较突出,它是根据1964年总理提出的文艺要革命化、民族化、大众化的指示创作的。运用挖扭整理凉山彝族民间舞蹈素材,表现舞剧内容和人物性格,编导将彝族姑娘弹口弦、弹月琴的手的动作进行舞蹈艺术化处理,丰富了彝族手臂舞用语汇。同时。还很据彝族喜尚披毡的习惯创作出许多披着披毡做的各种蹲、跳、坐、跑、走的舞姿造型。此外,还丰富发展了彝族民间原有的双脚踏地和二人对脚掌的“打跳”动作,用它来表现奴隶们的艰辛劳动的样态和翻身做主人的喜悦神情。用“急踏地”表现奴隶主的残暴形象,用缓踏地动作塑造老铁匠的沉稳性格,还采用民间民俗的舞蹈,如跳脚、打跳、烟盒等索材反映择彝族在不同环境

15、中的精神面貌。通过变化发展彝族原有的舞蹈索材来塑造人物形象,表现舞剧戏剧情节的发展彝族原有的突出特点。这些艺术表现方式,使凉山巨变更具有了浓郁的民族情调和风格,这些舞剧可以说是当代中国少数民族艺术发展史上的一颗明珠。快乐的罗嗦这是一部反映凉山彝族人民经过民主改革,砸碎千年枷锁,翻身做主人,得到了人的尊严之后的幸福欢乐情绪的舞蹈。舞蹈编导:冷茂弘。编曲:杨玉生。1959年由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文工团首演。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四川省歌舞团为首都观众表演了这个舞蹈,并留下深刻印象。该舞蹈的艺术成就表现在:编导导深入生活,亲眼目睹改革前的凉山彝族悲惨生活的情景,也看到了民主改革,那些痛苦呻

16、吟的寒冷、饥饿、疾病的死亡线上的奴隶们露出笑容、挺起腰杆走路的精神状况。由此,萌发表现一个“人”的念头。用舞蹈去表现一个彝族世代不曾有过的幸福快乐自由的“人”的形象。他借鉴彝族舞蹈大字步、拐腿、前摆脚等动作,创造出称作“罗嗦”的新动作。该动作的艺术特征表现在,舞者在脚下快速向旁划圆圈跺步的同时,前后甩动双手臂,再加上头部的左右摆动,表现彝族人欢乐的情绪。舞蹈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民族特色,反映了时代的精神。凉山彝族民间舞蹈大致有以下几种:1)铃鼓舞。属于巫舞的范畴。2)风俗舞。多在草场上或锅庄旁举行,一般表现劳动的动作和场面。3)仪式舞。凉山彝族仪式舞有两个特点:一是性别区分,以前的彝族仪式舞一般没有男女混合跳的情况。二是舞蹈一般都与唱诵相结合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