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文化与海防文化的完美融合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29407581 上传时间:2020-04-2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0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渔文化与海防文化的完美融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渔文化与海防文化的完美融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渔文化与海防文化的完美融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渔文化与海防文化的完美融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渔文化与海防文化的完美融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渔文化与海防文化的完美融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渔文化与海防文化的完美融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渔文化与海防文化的完美融合从建筑文化生态学角度品味宁波石浦渔港古城班级 1134101学号 1113410125姓名 李韵韵渔文化与海防文化的完美融合从建筑文化生态学角度品味宁波石浦渔港古城摘要:历史文化名城的形成悠久的人类历史为我们留下博大精深的文化遗产,并且依附这些遗产传递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因而城市的历史遗存成为了历史名城丰富景观、彰显特色、发展旅游、改善人居环境和投资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资源,通过建筑文化生态学研究石浦渔港古城的价值,从建筑文化生态学的理论层面研究石浦渔港古城的保护工作,对古城保护是一个探索和尝试,具有积极意义。关键词:建筑文化生态学;石浦渔港古城;渔文化;海防文化;

2、保护与发展 1955年,美国文化人类学家J.H.斯图尔德(Juliar Haynes Steward,19021972)首次提出“文化生态学”的概念,倡导建立专门学科,以探究具有地域性差异的特殊文化特征及文化模式的来源。此后,文化生态学为越来越多的人类学家和城市规划学家所重视,逐渐形成一门新的学科。 城市的发展依附于自然和社会环境,地域的差异性形成了文化的多样性。文化生态学的理论和概念主要是用来解释文化适应环境的过程。它认为,人类是一定环境中总生命网的一部分,与物种群的生成体构成一个生物层的亚社会层,它通常被称作群落。在这个总生命网中引进文化的因素,在生物层上建立起一个文化层。两个层次之间交互

3、作用、交互影响,它们之间存在一种共生关系。这种共生关系不仅影响人类一般的生存和发展,而且也影响文化的产生和形成,并发展为不同的文化类型和文化模式。 文化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复杂的变量。山脉、河流、海洋等自然条件的影响,不同民族的居住地、环境、先前的社会观念、现实生活中流行的新观念,以及社会、社区的特殊发展趋势等等,都给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特殊的、独一无二的场合和情境。文化生态学主张从人、自然、社会、文化的各种变量的交互作用中研究城市文化产生、发展的规律,用以寻求不同民族文化发展的特殊形貌和模式。斯图尔德把文化生态学的研究方法看作是真正整合的方法,认为如果孤立地考虑人口、居住模式、亲属关系结构、土

4、地占有形式及使用制度、技术等文化因素,就不能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及与环境的联系;只有把各种复杂因素联系在一起,进行整合研究,才能弄清楚环境诸因素在文化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才能说明文化类型和文化模式怎样受制于环境。 悠久的人类历史为我们留下博大精深的文化遗产,并且依附这些遗产传递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因而城市的历史遗存成为了历史名城丰富景观、彰显特色、发展旅游、改善人居环境和投资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资源,通过建筑文化生态学研究石浦渔港古城的价值,除研究文化对于自然环境的适应外,更主要的是研究影响文化发展的各种复杂变量间的关系,特别是当前城镇化加快、旧城改造提速所引起的科学技术、经济体制、社会组织及

5、社会价值观念对人的影响,文化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式变化。对人的生存有影响的是城市物质载体,而各个时代历史遗存的精萃成为了物质文化遗产。城市社会化过程对人影响最直接的是价值观念,即风俗、道德、宗教、哲学、艺术等观念形态的文化,并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来展示,二者表现出强相关性;自然环境如山、水等对人的生存和生活习俗形成也是有相当影响力的。古城是以村民共同的生产活动为基础而相互联系的文化空间,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从城镇选址、建筑选点、村落布局、建筑结构、营造选材、环境氛围等方面都蕴含着世代居民的智慧与实践。古村落,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是一个功能复合的多文化空间古城承载着生产文化、生活文化和精神文化,也传

6、递着历史文化、地域文化与民族文化,是文化的历时性、共时性的统一,是物质文化、非物质文化的集合体,也是生产生活节律活动的承载地。古城,既是一个与自然相融合的生态体,也是一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最基层单位,是一个文化生态系统,具有整体性。象山县居浙江省中部沿海,位于象山港与三门湾之间,由象山半岛东部及沿海608个岛礁组成,陆域1175平方公里,海域5350平方公里,海岸线长达800公里,占全省海岸线的六分之一。现辖有10镇5乡3个街道,2005年底,户籍人口52.74万人。 象山历史悠久。早在6700年前就创造了塔山古文化,是长江流域史前文化的有力补充。春秋时,为越国鄞地,唐神龙二年(706)立县,因西

7、北有山“形似伏象”,故名象山。 1、 古城历史与名城风貌。石浦渔港古城是个有600余年历史的渔港古城,位于长三角经济中心区的南翼,浙江中部沿海,宁波市象山县南部的石浦港畔,依山面港。石浦使中国最早海洋渔业发祥地之一,秦汉时即有先民在此渔猎生息,唐宋时已成为远近闻名的渔商埠,海防要塞,浙洋中路重镇。如今,石浦时国家二类开放口岸、全国渔业第一镇、浙江省首批历史文化名镇。 1、海防重镇。石浦因渔而兴港,也因港而兴渔,使她成为历史上沿海中路一个重要的渔港、商港、军港。石浦古城沿山而筑,依山临海,人称“城在港上,山在城中”。它一头连着渔港、一头深藏在山间谷地,城墙随山势起伏而筑,城门就形而构,居高控港是

8、“海防重镇”石浦古城雄姿的主要特征。 2.古街古巷 古城街巷交错,屋檐错落有致,五座饱经沧桑的月洞门式的封火墙有序排列,是历史的见证,岁月的诉说。这里有蔡楚生、王人美、聂耳一行30多人拍摄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第一部国际得奖片渔光曲时下榻的“金山旅馆”;这里有600余年的古城墙;这里有抗倭明官兵留下的“摩崖石刻”;这里更有激情、嘹亮又趣味无穷的渔家民俗文化 石浦渔港古城的中街是一条保留最为完整、古老、奇特、繁华的商贸街,渔商气息十分浓厚。为什么说它古老呢,那是因为这条街道建于明洪武年间,虽然它几经修缮,但仍保留着原有风貌,其内的每块石板,每一块砖瓦、每一个依稀可辨的商家店号,都会向你们诉说600

9、余年的风风雨雨。说它奇特,那是因为它用石板、石台阶铺设,依势镶嵌在山坡上,拾级而上,蜿蜒曲折,五道月洞门式封火墙有序地分隔,更显其独特特色。说它繁华,那是因为它长不足250米的街道,布列着100余号的大小店铺,什么山珍海味、绵缎丝绸,钱庄当铺、烟馆妓院、南北奇货、中药西药等应有具有,难怪当地民谚云:“中街石阶镶山坡、五道火墙天上挂、店铺商号密如麻,门前门后迎百舸”。 碗行街由街上曾有很多卖碗铺而得名,“街道爬山坡,台阶密麻麻”是它的特点。古人用拾级升降的方法,开筑了这段长147米,落差35米的“S”状街道。福建街由福建人在康熙年间创建。让它出名,是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第一部在国际上得奖的电影渔

10、光曲。1933年,剧组一行30多人下榻福建街金山旅馆。后街上有不少老宅,数百年的历史,历尽风雨。 3.古宅古迹在老街上走着,不经意就会遇见一处老宅或古迹,渔港先人留下生活印迹,历历在目。关帝庙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是渔民为了乞求风调雨顺、阻挡海盗而建立;惜字亭则有一段渔民崇尚知识,珍惜字纸的古诗;“大夫第”为清末四品官员院宅,尽显大户人家的气派。4. 历史保护建筑城内的一墙一门,一街一巷,一铺一廊,无不散发着浓郁的渔商气息,而依史重新修建的港城沧桑、耕海牧渔、江心寺、关帝庙、源生钱庄等12个特色场馆,简约而不简单,典雅而不呆板,活泼而不张扬,跳动着生命的音律。宏章绸庄:下层以展示昔日绸庄繁荣为

11、主,通过海运码头卸货宏大场面,用模型较全面地反映了海上丝绸贸易在石浦的兴旺;上层别出心裁地用绸缎制作600余种,1000多个中国扣。蝴蝶传情、花好月圆、荣华富贵,一颗颗形象逼真的中国盘扣,仿佛看到了女孩子柔情不断似春水的心灵。源生钱庄:下层为古时钱庄布置,由帐户、营业房、库房等组成,真实反映昔日钱庄营运场面,展示主题为 钱眼里的趣话,通过造型漫画、文字等手法,幽默风趣地反映钱文化,给游人以轻松、回味、心灵相通的感受。栽兴烟庄,功能布置为昔日吸食鸦片场所:下层展示烟具和贫民烟馆;上层展示旧时象片(罂粟)收割场景和雅致烟馆,从一个侧面反映吸食鸦片带来的恶果。整个馆的主题定位为“美丽的鲜花、死亡的陷

12、阱”,警示人们远离毒品、关爱生命。侍郎府,原为明代五朝重臣、刑部侍郎俞士吉的故居,除了展示俞士吉一生为官的主要功绩,还通过完整的明清朝服补子(胸前绣品)陈列,让游人对古代官品制度有一个感性了解。 “大皆春药店”是后来在老宅基础上依原样恢复的,其中许多实物仍是原来用品,栩栩如生地展现了古老传统的中药铺,仿佛使你沉浸在那个时代的撮药看病的情景。杀鹿制药活灵活现,旧社会男女授受不清的陈规陋习,充分体现在吊篮膏药之中,让我们领略了不一样的大宅门药文化。美国“人类学之父”弗朗兹博厄斯(FranzBoas, 18581942)认为,民俗是文化的一面镜子,他提出,一个民族的民俗就是这个民族的自传体民族志。博

13、厄斯的民俗即文化之镜的观点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认识海洋民俗的合适的切入口。海洋民俗文化就是海洋文化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海洋民俗文化逐渐被重视,大量关于海洋的民间传说、神话故事被搜集、整理起来,各种以海洋为内容的民间歌谣、民间舞蹈、民间曲艺等被挖掘出来,海洋生活习俗、生产习俗与信仰习俗也逐渐进入研究者的视野,一时间海洋民俗成了海洋文化的亮点和重头戏。“民俗在社会中一旦形成,就成了一个自控又自动的独立系统,并以相对的稳定性,陈陈相因,延续承袭。只要适合这一民俗事像的主客观条件不消失,传承的步伐就不会中止。”民俗的这种超时空传承特性决定了海洋民俗传播的广泛性和持久性。然而由于民俗的传承是一个综

14、合的系统,除自身的发展外,还不同程度地受到政治、经济、文化、心态等多方面的影响,因此海洋民俗在其传承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和冲击。从民俗的制度层面上看,人为制定的海事条规、经济战略以及由此而引发的无限制地滥用开发海洋资源等一系列行为都有意无意地破坏了海洋原有的生态平衡系统,与民俗传承和保护的“原真性”标准相趋甚远;同样,从民俗的心意层面上看在靠海为生、以海为业的观念支配下,从不稳定的渔村风气升华为较稳定的海洋民俗,渔民个体主观的或片面的看法以及消极负面的心态都会对海洋心意民俗的形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凡此种种非自然状态下的海洋民俗传承与保护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和挑战。 石浦渔

15、港颇具地方特色的海商文化与海防文化就较好地体现了江、海、山文化的和谐。历史上明州(宁波)是我国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之一,吴越大量的丝织品和越瓷通过明州港走向世界,而这支庞大的船队自唐朝以来就是通过这连通着市内交错河道的明州港将货物源源不断地运向东南亚、西亚和非洲。象山从北至南的200里航道,是这条丝绸之路的黄金水道,而石浦就是海商文化的桥头堡。文化空间是一种人化空间,是社会组织、社会演化、社会转型、社会交往、社会生活的产物,是人类有目的的劳动应用,是一种被人类具体化和工具化了的自然语境,是充满各种场址、场所、场景、处所、所在地等各种地点的空间,是包蕴着各种社会关系和具有异质性的空间。 古城既涉及到人文景观环境,也涉及到历史形成的城市格局和生态环境;不仅包含建筑文化生态学的观念,而且也包含历史和文化的概念;它不仅重视有形的文化载体,而且还重视无形的文化内涵。渔港古城的历史文化遗产作为不可再生的人文资源,是改善人居环境,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渔港古城具有原生态资源的多元性和文化的包容性,极大丰富了城市文化内涵和城市的景观,发展了文化旅游,提升了城市的文化品质。此外,石浦古镇一头连着渔港、一头深藏在山间谷地,城墙随山势起伏而筑,居高控港,素有“城在港上,山在城深邃的渔文化底蕴、可歌可泣的海防文化遗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