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语文研究性教学的实践与探索.docx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29350682 上传时间:2020-04-22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39.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初中语文研究性教学的实践与探索.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农村初中语文研究性教学的实践与探索.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农村初中语文研究性教学的实践与探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初中语文研究性教学的实践与探索.docx(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农村初中语文研究性教学的实践与探索研究性教学是一种以学生学习生疑为引线、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索的教学模式。在语文研究性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主动启发诱导设疑,并依据现行的语文教材为基本内容,为学生多营造出自由的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学生通过多种解难释疑的尝试活动,利用自身所学的知识来解决问题,达到完善和提高自身知识体系的目的。初中语文研究性教学是以学生学习为本质,将文章的相关信息不断筛选出来,从而提升处理语言信息的能力。本文就农村初中语文研究性教学的实践与探索阐述于后。 一、初中语文研究性教学的必要性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教材的兴趣。”教学中得知,学生们在

2、符合他们身心特点和发展水平的研究性活动中,常常兴趣盎然,情绪高涨,动机强烈,接受知识和综合运用的效率特别高。而研究性学习较之其他语文实践活动更需要主体发挥能动性、创造性,更能激发学习潜能,体验成果的喜悦,培养语文学习兴趣。实践证明,研究性教学是初中语文课程的一种延伸及拓展,为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水平提高平台,为今后研究性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可以有效克服应试教育中学生更多的注重解题技巧方面的培养而忽略了探究能力及语文鉴赏能力的提升方面的弊端。二、研究性教学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语文研究性教学的生成与存在离不开学生,正如一篇文章的生成与存在离不开读者的赏析和品鉴一样。学生作为语文研究性学习的主

3、体,能否进行研究性阅读及教学成果的取得,从根本上来说都取决于学生。1、尊重学生自主见解。读者反应理论中认为:文章的意义是通过读者的阅读得以建构的,一部文学作品的伟大在于其给与不同读者不同的感受和理解。初中阅读理解过程中,由于各自的视野不同,对同一作品不同的读者就会获得不同的情感感受,正如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研究性阅读正要培养学生对文本的独特见解和感悟。首先,培养学生要对文本有整体的感知和自主探究。传统的阅读教学喜欢让学生大概读一遍文章后既展开教学活动,还未形成独立思考前就进行思想的灌输,这样不仅会使学生思维懒惰还会产生厌倦的情绪。因此,让学生对文章有整体的感知和自主探究是阅读教学的

4、基础。比如,在教学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课时,我就要让学生进行反复地朗读与体会,感受文中鲁迅先生儿时的快乐生活,同时感受作者在百草园与三味书屋的不同心境,以此来引导学生逐步体会作品中所蕴含的深层含义。其次,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经验与文本进行交流。阅读不是单向的输出,而是读者心灵与作者的对话和交融,在研究性阅读教学中,同样要求学生调动自己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去体悟作品构建的意义,去探究作品所隐含的深层意蕴。当然,学生缘于不同的生活体验对作品的理解不尽相同,教师在积极引导下也应珍视这种独特的理解。比如,在讲解背影一课中,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仅仅停留在端茶送伞的浅层次中,对于作者在朴实的文字以及一幅看似平

5、淡的生活画面所表达出的对亲情刻骨铭心的体会并未理解。课后老师要求学生回家后观察父母背影半个小时,用心去体会父母的背影所折射出来的浓浓亲情。通过这种调动学生生活经验及体验的方式,更好的帮助学生进行研究性阅读及理解。最后,通过往回看的方式,促进对文章的理解。对一部作品的完整掌握往往需要精读和反复的阅读,对信息进行再次加工,从而促进对文章的理解。2、引导学生自主发问探究。阅读心里学认为,当读者在阅读中不断涌现问题时,阅读才算真正的开始。研究性阅读教学的目的就是要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不断的提问,并且在文章中找到答案,不断丰富学生的语感,充实学生的视野。在课堂上就要教师不断引导学生自行发现问题。首先,注重文

6、章关键词语的处的质疑。优秀的文学作品都注重文章的遣词造句,句子及用词都会反复推敲来达到文章要传达的意境,学生只有反复推敲、品味这些关键词汇,才会理解文章的精华。其次,在文章看似“矛盾”处质疑。例如,孔乙己课例。文章中“大约”与“的确”两词可谓矛盾,一是表估计,推测,一是表肯定,但在小说里并不矛盾。据前文来看,孔乙己被“打折了腿”“已经不成样子”,以孔乙已的状况来讲,稍能行动,也会出现要酒喝的。而“我到现在终久不有见(孔乙己)”,由此推知孔乙己死了,但没有亲见,所以用“大约”。“的确”一词,则表明在那个人情冷漠的凉薄的黑暗社会,像孔乙己这种连名字也没有、犹如虫豸一般的“人”,没有亲人,得不到帮助

7、,而他又不愿自我谋生,这就必然走向死亡。“的确”一词指出孔乙己悲剧命运的必然性。最后,对文章无疑处生疑。比如在智取生辰纲一节中,有的学生提出为什么不用马车等方式进行运送,而是采取最费时费力的人工运送的方式,问题一提出老师采取积极鼓励的态度让学生进行讨论,最终说明杨志谨小慎微的性格以及对此次押运任务的重视。三、语文研究性教学要凸显教师的指导作用研究性阅读教学强调的是学生自主学?的培养,但是此过程中教师的引导和指导作用不容忽视。1、创设探究情境。首先,教师要营造一个平等、自由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心里自由的情形下进行探究和学习。其次,创设探究情景,使学生入境生情。教师在此环节中充分调动学生的探究热情

8、,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阅读中,并构建自己对文本的理解。教师可以通过语言渲染、创设问题、借用多媒体、引发想象等方式引导学生进入情景。2、引导学生在阅读探究。学生是研究性阅读教学的主体,教师要适时进行引导,通过师生、生生间的互动来引导。首先对学生的问题及理解予以引导,其次在学生思维活动及探究过程遇到障碍时进行引导。3、注重归纳总结和延伸。在进行研究性阅读教学总结时,老师不仅要注重学生探究阅读的结果,还要进行及时的归纳和总结,关注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创新精神进行鼓励。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中,老师要充分认识到语文研究性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实施中,应遵循学生自主阅读的原则,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好而老师指导作用,让学生更好的与文本、作家进行对话,更好地读懂生活,探究文章的背后价值,让研究性阅读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