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省优质课竞赛教案汇编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29345201 上传时间:2020-04-22 格式:DOC 页数:59 大小:2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年省优质课竞赛教案汇编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2013年省优质课竞赛教案汇编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2013年省优质课竞赛教案汇编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2013年省优质课竞赛教案汇编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2013年省优质课竞赛教案汇编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年省优质课竞赛教案汇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年省优质课竞赛教案汇编(5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3年江苏省小学数学优秀课评比教案汇编比赛时间: 2013年5月16-17日 比赛地点: 建湖县实验小学教育集团 资料来源: 小 学 数 学 教 学 网 汇编人员:建湖县高作镇中心小学 陆正庆目 录1三下平均数常州市五星实验小学张姝2三下认识分数盐城市实验小学于娴静3三下平均数扬州市江都区龙川小学倪玲羚4三下认识小数南通师范学校第二附属小学徐斐5三上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泰州市大浦中心小学纪艳丽6三下认识小数南京市游府西街小学赵薇7三年级面积单位淮阴师范学院附属小学方凌8二下倍的认识徐州市民主路小学宋瑞9二下认识角连云港市建宁小学邵子晴10二下倍的认识句容市崇明小学陈清11二上认识厘米无锡市荡

2、口实验小学王 洁12二下认识角宿迁市实验小学章迎弟13二下倍的认识昆山市玉峰实验学校李俊新14五年级玩玩三角板盐城市新河实验小学刘海萍15五下确定位置常州市实验小学张祖润16五下分数的基本性质洪泽县外国语实验学校冯敏17五下圆的周长扬州市梅岭小学彭俊蓉18五下圆的认识南京市长江路小学宋洁19五下简单图形的覆盖规律徐州市铜山新区实验小学王广阔20四下倍数和因数苏州工业园区星湾学校潘美娟21四下倍数和因数镇江市孔家巷小学朱凯22四下折线统计图泗洪县实验小学陈春23四下用字母表示数兴化市安丰实验小学成义森24六上解决问题的策略替换建湖县实验小学薛正桧25六上体积和容积江阴市辅延中心小学杜海良26六下

3、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连云港市墟沟小学张敏27六上认识比海安县教师进修学校附小刘海玲三下 平均数 常州市五星实验小学张 姝教学内容: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十单元第92-94页。教学目标:1. 在具体问题情境中,感受求平均数是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需要,并通过操作、观察、交流进一步体会平均数的意义,学会计算简单数据的平均数。2. 经历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生活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统计观念。3. 在活动中,进一步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4. 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能体验运用已学的统计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建立学习数学的信心。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学会求

4、简单数据的平均数。难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对策:创设丰富的问题情境,提供学生自主探索的平台,学生充分操作、观察、交流。教学过程:一、解决问题,认识平均数(一)创设情境,收集信息情境:三1班第一小组有9人,进行投篮比赛,每人投10次。呈现成绩统计图,介绍条形统计图名称、横轴、纵轴。生:说说从统计图中知道的信息。【设计意图:学生在认识统计图的过程中,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的统计过程。】(二)引发冲突,寻找方法1. 呈现问题:男生投得准一些还是女生准一些?学生可能 (1)男生投得准一些,因为男生最多的王华投中10个,女生最多投中9个。 (2)女生投得准一些。因为女生一共投中30个,男生一共投中28个

5、。 (3)女生投得准一些,因为男生最少投中2个,女生最少投中4个。 (4)要比“平均每人几个”2. 讨论、交流,产生比“平均数”的需求【设计意图:以“男生投得准一些还是女生投得准一些”的开放性问题,关注学生的前在状态、潜在状态、生活经验和发展需要,激活学生的相关资源,激发学生在已有的认知结构中检索与问题相关的经验或信息来解决问题的勇气与信心,也为全体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创设平台。】(三)认识、理解“平均数”1. 找“男生平均每人投中几个”活动要求:同桌合作,可以在学具板上移移、动动,也可以在练习纸上写写、算算;把结果和想法互相说一说。生:同桌合作,求出“男生平均每人投中个数”。组织交流移一移:

6、学生在图上一边操作一边说说明:用移多补少,使每个男生的个数变得同样多,男生平均每人投中7个。算一算:学生介绍算式及想法说明:就是把总数平均分。 小结:通过移多补少,把总数平均分,都能找到男生平均每人投中7个。7不是某一个人投中的个数,7代表4位男生投篮的整体水平。在这里,还可以说10、2、8、8这四个数的平均数是7。反思:7表示什么?2. 找“女生平均每人投中几个”活动要求:1.独立思考。2.把想法记录在练习纸上。3.把结果和想法在小组里说一说。生:独立解答,同桌交流。师:巡视、指导组织交流:同时呈现移(1)、算(2)生:交流“移”“算”的具体想法。追问:这里为什么5?男生为什么4?说明:要把

7、总数平均分给对应的人数,才能得到平均每人投中的个数。反思:6表示什么?与王蕾投中的6个意思一样吗?3. 解决问题:男生投得准一些。4. 回顾反思:刚才我们比男生、女生谁投得准一些,这里的“准一些”,比的是什么?板书课题:平均数【设计意图:求男生的“平均数”借助学具板的移动操作、记录算式、同桌交流等活动,为学生理解“平均数”提供感性支撑,使学生较好地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同时,渗透学习的过程结构、方法结构,使学生能主动学习、独立学习。求女生的“平均数”是运用结构,自主尝试方法。通过除数对比,渗透总数与份数的对应关系;通过平均数6与个人6的对比,进一步理解平均数表示的是整体

8、水平。回顾反思明晰用“平均数”比较的合理性,有利于学生感受“平均数”的本质。】二、 实际运用,理解平均数(一)想想做做1(1)平均每个笔筒里有多少支笔? 你怎么想的?(2)快速反应 2、4、6的平均数是( );9、11、13的平均数是( );10、20、30的平均数是( )。【设计意图:运用掌握的方法求一组数的平均数,培养学生的数感。】(二)想想做做2情境:三条丝带,分别长14厘米、16厘米、24厘米。这三条丝带的平均长度是多少?(1)选一选,平均长度可能会是哪一个?怎么想的?A.14厘米 B.18厘米 C.24厘米 (2)议一议:为什么不选14厘米?24厘米?(3)算一算,平均长度到底是多少

9、。(4)快速反应:4个小朋友的平均身高范围在( )( )之间【图】【设计意图:感悟平均数的范围在最大数和最小数之间。】(三)男生平均数的变化情况(1)个体数量增加,平均数增加如果李明投中6个,男生平均个数会不会变?怎么变?变成几了?快速找一找!如果投中10个呢?平均数变成了几?(2)个体数量减少,平均数减少如果王华投中6个,男生平均个数会怎么变?平均数是几?如果张勇投中5个、沈文投中7个呢?(3)发现平均数随个体数量的变化而变化【设计意图:感悟“平均数”的敏感性。】三、课堂总结今天我们研究的“平均身高”“平均水深”“平均每人投中个数”“平均每个笔筒的支数”都是一组数的平均数,其实生活中还有很多

10、平均数。生活中的平均数信息【PPT】带着今天对“平均数”的认识,走进生活,你会有更多的发现和收获。【设计意图:丰富学习素材,将知识与现实生活沟通,渗透培养学生“数学化”的过程。】三下 认识分数盐城市实验小学于娴静教学内容: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64页65页。教学要求:1. 通过教学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用分数表示的方法,并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汇报讨论等研究活动顺利地完成知识的正迁移,理解和掌握把一个整体平均分用分数表示的方法,能够用分数表示一个整体的一部分。2. 使学生体会分数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初步了解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深刻理解分数的含义。教学重点: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用分数表示

11、其中的1份的思维方法。教学难点:使学生能够把每份的个数与分成的份数区别开来。教学流程:一、复习旧知,探索新知1. 复习旧知。 (1)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个风车是怎样做出来的? (2)能用一个分数来表示红色部分占这个风车的几分之几吗?说一说怎么想到用来表示的?(板书:平均分) (3)通过以前的学习,说说对于这个分数你还知道了哪些知识?(复习分数各部分名称及意义) 总结旧知: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4份,每份就是它的。 2. 探索新知。 (1)出示风车散开的图,现在谁还能用一个分数来表示红色部分占这个风车的几分之几吗?说说为什么也是呢?(相机出示:板书:一个整体) 揭题:今天,我们就用这个办

12、法,继续认识分数(板书:认识分数)(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把散开的风车还看成原来的风车,也就是“一个整体”,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关于分数的知识储备,沟通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把准学生的学情,实现知识的正迁移。) (2)学习例1:出示例1情境图:? 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的几分之几?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根据回答,师总结示范把4个桃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介绍:数学上一个整体通常画一个圈来表示,平均分用虚线来表示。)?让学生指一指一份在哪里,说一说( )是( )的。(设计意图:创设具体的情境,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经验,理解把4个桃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这样的一份也可以用来表示。)(3)学习

13、例2:出示例2情境图:?操作、感悟、交流:每只小猴能分得这些桃的几分之几?先拿出四个圆片分一分,再把你的想法说给你的同桌听一听。?反馈:1生板演分法,说一说把这些桃平均分成了几份,指一指每份在哪里,他生说一说每份是这些桃的几分之几。?师总结:(加圈,加虚线)是的,把这些桃,也就是这个整体平均分成两份,分母就应该是2,每份就是它的(板书:2份 )(设计意图:用圆片代替桃子分一分,说一说,通过实际操作,从平均分的份数和要表示这样一份的关系上,抽象得出每份是这些桃的,初步体会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这样的一份也可以用几分之一来表示。)对比辨析:刚才两次分桃,都是把4个桃子平均分,可是为什么一个用表示

14、其中的1份,一个却用表示呢?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让学生理解把一些物体看成整体平均分,也可以用分数表示,分母仍然表示平均分的份数,丰富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为接下来的变式练习提供有力的支持。)(3)变式练习: 2只小猴分6个桃: ?把这6个桃平均分给这2只小猴,每只小猴能分得这些桃的几分之几呢? ?交流反馈:把6个桃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给两只小猴,每只小猴分的这些桃的。对比辨析:刚才分的是4个桃,现在分的是6个桃,为什么都用来表示其中的1份呢?(设计意图:通过变式练习和对比,让学生进一步明确把一些物体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用分数表示的方法,在学生自主建构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对分数知识的理解。)3. 新课小结。说一说,通过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